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培养初中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

2022-10-19 08:18
考试周刊 2022年34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核心

杨 华

一、 引言

初中时期,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期,那么在该阶段,除了要开展基础学科的教学,也必须积极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前提下,明理明法,更能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才是如今教育教学的方向,最终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

二、 初中阶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一)核心素养培养是对道德和法治教育的扩展

从大方向上来看,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而言,其主要的教学内容就是一些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还有一些道德培养方面的知识。在如今时代背景下,我国更为倡导学生全方面发展,因此在教育教学方面加大了改革的力度,在教学过程中,应处处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出发点,这样开展的教学才是有意义的。这恰好是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涵盖的。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角度出发,初中是非常重要的转折阶段,在该时期培养其核心素养,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且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的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同时,还能实现进一步的拓展教学,让学生实现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教学,缺乏深刻性,或者是没有侧重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那么最终所教授的内容是没有灵魂的,且毫无意义,不会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不论何时,学生实现综合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就是培养核心素养,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的理解能力大幅度提升,还能实现全面实践,不仅如此,深化核心素养的培养,还可以对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进行有效的弥补,进而给教学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道德与法治教学和核心素养培养高度兼容

对道德与法治教学而言,其最为根本的核心就是让学生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帮助其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还能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增强法治意识。从更高的角度来分析,所谓核心素养,可以认定为学生在具体的学科学习过程中,对相关知识进行接受和学习的一个重要过程,也是学生当下必须要具备的一种品质和能力,关系其未来的发展,而且在这样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也能帮助学生获取更大的突破。虽然,从某种意义上来分析,这两者具备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必须要以文化素养为实际的基础,同时考虑到学生的现实学习状况,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核心,这样学生才能实现更大突破性的发展。所以,对该学科的教学而言,其与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没有矛盾性,反倒具备前所未有的兼容性,两者可以实现互补和融合,进而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可以实现突破性的发展。

三、 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培养初中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重视情感教育的渗透

对道德与法治课程而言,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那么教师就要明确一个问题,就是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这两者一定是有所区别的,但是对核心素养的培养并非单纯停留在表面,也不是片面地讲解一些知识,而是需要教师的情感带动,让学生融入具体知识之中,实现更深入的理解,进而产生情感上的触动。可以说,这些品质和能力,必须要展现在现实生活中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教学,而要想达到这样的目标,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和内容的同时又能深化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就需要开展情感教育,情感教育也是贯彻落实核心素养的根本途径。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行着重考虑,采取恰当的引导方式,让学生对自身的想象力进行充分发挥,通过一些事例的联想,让学生可以真正进入这样的情感情境之中,进而达到一种共鸣,最终满足教学要求。举例来讲,教师在对《集体生活成就我》这一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从多方面角度出发,将一些与团队合作方面的故事讲解给学生,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事例就是大雁在南飞的过程中,会通过整体队形的不断变化,让整体飞行速度提升上来,在整个过程中,每一只大雁都会密切配合,目的就是不掉队,不离队,确保所有大雁都可以顺利完成迁徙的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这样的故事,既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幅度提升上来,又可以让学生在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中,对团队的重要意义进行充分的认识,最终在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可以深化团队意识。此外,教师在讲解这一故事的过程中,可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讲述如果大雁掉队后的悲惨,进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同时学生通过这样的故事,也可以认识到,在一个团队之中具备合作意识的重要性,并且激励其在后续合作活动中,事事以大局和目标优先,提高学生的合作素养,教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为触动,进而深化素养,最终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

(二)以现实生活为教学素材

在初中阶段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整体课程的内容来源就是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可以说,与学生们的距离非常近,那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将生活中的材料应用进来,学生不仅会感觉非常亲近,进而产生学习的欲望,还能让学生产生更为浓烈的探索兴趣,进而保证学习质量。与此同时,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学习的每一项内容都具备实用性,且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在这样的过程中,就可以构建一种认同感。在教学过程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从教学内容出发,找到一些与现实生活非常贴近的题材,然后融入生活理念和一些素材,进而开展分析和讲解。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实际和过往经历感受发表自己的独特看法。举例来讲,在对《爱在家人间》这一课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取多个学生,表演一场家庭剧,又或者是表演生活中的情景剧,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让学生深刻地感悟家庭的力量,而且家庭是每一位学生的港湾,学生对自己家里的习性各个方面也有所了解,在课堂中进行展示,那么学生通过自行经历和感受,可以对家长对孩子的付出和爱有一个更为深刻的感受和认识,进而反馈给现实,让其明白父母之不易。

(三)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和人际交往能力

在初中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最为有效的渠道和途径之一就是道德与法治课程,因为在该课程中,含有非常丰富的德育知识,更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我国教育教学发展过程中,一直倡导的是应试教育,但是应试教育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强调学生死记硬背,这就导致学生自身各方面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受到了影响,而且教师主要关注的是学生自身的成绩。所以,道德与法治课程则成为最不受重视的一门学科。但是在如今强调核心素养培养的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程又被提到了一个相对较高的位置上,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还能让学生掌握相关法治知识,这样学生在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成长为一个健全的人,才能具备必要的品格和关键能力。而且对中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而言,要想进一步发挥出实效,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全面培养,教师要从课程要求和标准角度出发,对学生的语言素养和人际交往能力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培养,让学生既动脑,又动口,才能获取更大的发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尽可能让学生动起来,也就是说,针对教师具体教学的内容,学生不能片面地听和一味地接受,而是要让学生动脑思考,也要让学生动手实践,同时教师还要提出具体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通过这样的方式,整个课堂才能活起来,而且不同学生彼此之间集思广益,可以寻求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法,进而提高整体教学实效。在这样的活跃式讨论教学背景下,学生从过往死板地听,变成了活跃的学和参与,那么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多重感官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沟通等各个方面的能力都可以实现全面培养。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还可以进行自发的研究和探索,让其思维实现不断地拓展,可以说,只有在这样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下,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实现更大程度的提升。

(四)培养学生“爱”的能力

对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除了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还要具备多方面协调和合作能力等,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应该具备爱的能力,这对学生的当下以及未来发展,都是极为有利的。而且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更为强调学生的内在体验和感受,而非片面的学习,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自己的性格,最终促进其终身全面发展。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意义,并且通过生动的讲解和融汇情境,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进而起到对其自身行动支配的效用。举例来讲,教师在对《新起点》这一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新学校有一个更为深刻的了解,摆脱学生内心的陌生感,教师可以组织活动,让所有的学生从课堂中走出来,到学校的各个大楼进行参观和浏览,这样学生才能有一个最为基础的认识,同时学生也能看到学校的美好之处,产生爱惜之情。通过这样走出课堂到校园参观的方式,让学生动起来,对学校更加熟悉,同时也能在整个过程中,对自己上学的环境产生感情,进而真正地爱上学校。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应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这样才能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获取新的体验。

(五)利用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对道德与法治课程而言,由于其中涵盖了诸多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进行片面地讲解,而是要将一些实践活动利用进来,让学生不断参与和体验,进而达到更为深刻的教育效果,促进其全面发展。教师对实践活动的安排,应侧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学生的能力以及素质各个方面都要进行全面培养,具体的实践活动难度不能过大,要契合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首先,教师要从具体教学内容角度出发,将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进来,举例来讲,教师在对《尽孝在当下》这一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归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之中,仔细反思自身与父母之间的关系,然后要为父母做一件事,学生可以自行思考做什么事,可以为父母捶背,为父母做家务等,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父母之不易和伟大,同时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个性才能实现进一步发展,进而对“孝”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深化为自我内心的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其次,不论是任何一个课堂,教师都应该认识到一点,社会就是课堂,在这样的大教学观背景下,教师必须要组织学生面向全社会,积极开展一些募集捐款活动,主要捐款的方向就是一些残疾人和老年人等。教师也可以积极组织学生深入福利院之中开展活动,为老年人送爱心和关怀,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进而充满更多的爱心和善心,促进其未来的发展。教师还可以从其他的角度出发,积极组织学生到科技馆和国家公园等多个场馆进行参观和学习,同时教师需要贯彻落实一些社会主义文明思想以及一些法治观念,从道德与法治的任何一个角度出发,引申相应的知识,让学生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获取更大的突破。

(六)夯实立德树人理念,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对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而言,要想真正意义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那么教师就要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意义,而且也要明确自身的专业素养对整体教学效果有着非常大的意义。我们进一步深入核心素养内涵之中可以发现,占据最高位置的就是道德素养,举例来讲,一个人对家国的情怀,一个人自身的责任担当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更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关键。对教师而言,必须要将立德树人的理念深化落实进来,立德树人要求教师自身具备较高的德行和素养,在自身的专业领域上,具备扎实的基础,才能在具体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促进学生全面成长,而且教师应具备多种能力,可以对学生的不同素养进行培养,进而让学生实现自身思维的不断拓展和发散,进而更好地解决现实问题。

要想最大化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作为最重要的引导者,必须要具备过硬的实力。教师必须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认识,而且要从新课改的角度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深化核心素养培养理念,同时,更要认识到言传重于身教的意义,进而对学科专业素养进行全面提升,让学生不断汲取一些新的知识,对其他学科知识进行丰富,进而满足时代发展需求。教师也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核心素养,深入教材之中,吃透每一章节的内容,进而从多个角度出发,找寻教学的切入点,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学生实际接受程度,进行循序渐进地教学,还要利用自身的言行举止去鼓舞和感染学生,确保教师可以真正实现以德服人,以自身为榜样,让所有学生都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获取更大的突破和发展。

四、 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更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并且对其中的教学内容产生兴趣,产生探索的欲望,教师就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利用讲故事、角色扮演,或者是积极开展一些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踊跃参与进来,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利用自己过往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并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就可以实现自我教育。作为教师不论何时,都要注重自身的完善,应对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进行进一步探索和创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认识到培养核心素养的意义,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感悟和触动,进而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获取更大的突破。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