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五项管理” 家校共育共赢

2022-10-20 04:24张念武
中国德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读物作业家长

■ 张念武

2021年教育部连续发文,加强对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以下简称“五项管理”)。文件的颁布引发了社会热议,人们看到了政府对于教育改革的决心和力度。“五项管理”改革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负担,还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同时也大大减轻家长的压力和家庭的负担。

一、精准解读“五项管理”

(一)完善作业育人,减少课业负担

目前中学生作业的现状是:练习堆积如山,常常挑灯夜战。究其原因,校内各科老师都会布置一些作业,七八门学科,每科布置一点,总的作业量就不会少;校外平时周末、寒暑假还得参加各类培训辅导班,也有作业。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就是作业,那么作业的管理,就不能是简单机械的题海战术、以量取胜,而是要注重作业的育人效果。学校管理者应让教师在读懂作业管理要求的基础上,强调整体设计,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在课堂教学上增质提效,实现作业的“少而精”;同时,学校还可以利用寒暑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和社会实践活动,减少各学科的书面作业,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社会实践能力。

(二)保证睡眠充足,培养作息习惯

只有作业量减少了,学生才能有充足的睡眠时间。所以,老师应利用班会课宣传充足睡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息习惯,也要利用家长会宣传睡眠对中学生身体发育以及学习的重要性,并且告诉家长不要盲目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辅导班,避免学校减负、家庭增负的现象出现。睡眠管理并不是单纯地规定睡觉时间或者学校推迟起床时间,而是要引起学校、老师、家长对学生睡眠问题的高度重视,科学制定学生作息时间,促进学生自主管理、按时就寝、规律作息,并且把它作为监测的重要内容,有效评估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对中学生身心成长的影响。

(三)科学管理手机,促进健康成长

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学生私自携带手机进校园已是屡见不鲜,所以对于手机的管理,老师与家长应经常进行有效的沟通,形成家校协同育人的合力。家长要充当第一道屏障,把不用的手机及时妥善处理,不给孩子可乘之机;学校要加强常规管理,及时发现私自带手机进校园的学生,家校携手才能实现对学生视力的保护,使学生在校安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四)落实读物管理,放权家长和学校

学校在读物管理方面要始终坚持“好读书与读好书”的原则。在学校里,采取名师推荐及学生自荐的方式,开展师生共读及学生共读活动;在学校外,以家庭为单位开展亲子阅读活动,每天坚持朋友圈打卡,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读物管理并不是单纯地解决学生能不能读书的问题,而是要最大限度发挥课外读物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支撑作用。要落实推荐主体职责,降低各级行政部门的干预选择,让家长和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择。

(五)增强体质管理,实现“以体育人”

学校在体质管理方面,除体育课、阳光大课间、社团活动外,也提倡居家锻炼,因人而异地指导学生制订个人运动计划。家校要联手监督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帮助孩子树立终身锻炼的意识。体质管理不是单纯地多上几节体育课,保证学生每天锻炼时间不少于一小时,而是要落实“双减”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中央文件精神,将学校体育多角度、全方位融入立德树人和落实“双减”的过程中,不断地加以创新与改革,以实现“以体育人”。

二、协同落实“五项管理”

(一)落实“五项管理”的家长作为

在“五项管理”的落实过程中,家长的地位不言而喻,所以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对孩子发展水平的评价观,不能只追求高分,应更多地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作业管理方面。父母要担起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监督孩子在家完成作业,对于老师反馈的作业问题及时和老师沟通,并鼓励孩子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激励孩子去参与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或者社会实践,不再给孩子布置额外的学习任务。

睡眠管理方面。家长要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就寝环境,确保学生身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做好孩子的睡眠管理。

手机管理方面。作为家长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尽量不给孩子买手机,他们一旦有了自己的手机就会失去控制;第二,家长要以身作则,不要自己一边玩手机,一边要求孩子去学习。

读物管理方面。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则,开展形式多样的亲子阅读活动;其次,可以在家里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阅读空间,例如,布置一个读书角,放一些孩子喜欢的书;再次,家长要经常带孩子去逛逛书店、图书馆,让孩子在满室书香的环境中受到熏陶。

体质管理方面。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中说到,能够工作、感受幸福的前提是拥有健康。学生身体的好坏与父母有很大关系,家庭是孩子生长、发育的首要环境,也是培养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所以,父母要鼓励孩子主动去锻炼,教育孩子珍惜粮食不要挑食,培养孩子良好的作息规律,教育孩子注意安全,讲究个人卫生。

(二)落实“五项管理”的学校作为

对于学生来说,作业设计科学合理、有效,可以巩固所学、提升能力、培养习惯;对于老师来说,批改作业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发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细化作业管理,就是要让学习任务“精致”起来,目的是提升作业的质量。学校要把教师从与教学无关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时间和精力放在提高作业质量上。另外,不管是哪门学科的作业都要精心设计、精选内容、精确指导、精准分析,鼓励布置个性化作业、实践性作业来实现作业形式的创新。学校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各科作业布置的数量和质量。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是睡眠要科学。教育部门规定小学生上课时间不早于8:20,中学生不早于8:00,但学生到校仍然提前,上级部门虽然通过校园监控监督过一段时间,但收效甚微。学生起床后不进教室,直接进食堂早读,这就是变相的教育教学活动,要加以避免。

加强睡眠管理,目的是让孩子精气十足。学校要制定学生作息时间表,合理安排学生休息与上下学,尤其是在夏天要安排好学生的午休,时间不能少于半小时。在家里,家长也要制定居家作息时间表,要求孩子按时就寝,打造舒适温馨的生活环境。

第一,加强教育引导。通过班会课向学生宣传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树立规范化、不过度、不依赖、不沉迷的“拿得起,放得下”的好习惯。第二,以身作则。教师和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机打游戏、刷视频,尤其是教师更不要在教室里接电话,自习课上玩手机、发微信、聊QQ等。第三,教师尽量不布置网上作业,减少学生和网络的接触,不给孩子可乘之机。第四,原则上不得将手机带入学校,有事需要联系家长的可以借用班主任或任课老师的手机。

新课程标准的推荐分为必读篇目和选读篇目,但是仅仅阅读推荐的几本书并不能满足学习需要,教师可以引导家长自主购买推荐书目以外的读物,同时对有违公序良俗、道德标准、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读物资料要坚决抵制。

学校相比家长在课外读物的推荐和选择上更有经验,所以要负起责任来,建立健全进校读物审查机制。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不能强迫、诱导学生征订购买课外读物,尤其是不能帮学生推荐、订阅书目及其他教辅资料。

学校要开足开齐体育与健康课程。一周至少两节,有条件的学校可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确保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及校园体育活动时间。

加强体质健康管理,就是要让学生生龙活虎。学校要站在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落实健康管理的要求。全面开展阳光大课间,引导学生课间走出教室,保护视力。每学期举行广播操比赛和运动会,还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节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身心、增强体质。

孩子的成长依靠两个“翅膀”,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家长,所以二者应该成为最好的搭档,只有家校协同,才能真正落实“五项管理”,实现共育共赢。

猜你喜欢
读物作业家长
有声读物发展中的版权挑战及应对
家长错了
作业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数学阅读指南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美国有声读物市场:稳步持续增长
别忘了,人家也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