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莘县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控

2022-10-20 08:15梁金英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23期
关键词:黏虫田间药剂

梁金英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农业农村局,山东 聊城 252400)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全面稳定农业生产对维护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莘县是玉米种植的重要区域,绿色玉米病虫害防治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技术,是玉米提质增效的重要保障。

一、玉米主要病害防控

1、玉米粗缩病

玉米粗缩病苗期为害最重,先在心叶基部至中脉出现透明油浸状褪绿斑点,然后逐渐扩散至全部叶。病苗浓绿,叶僵直、短宽、厚实,中心叶不能正常张开。病株发育延迟、矮化,叶片背面叶脉上出现蜡白色隆起纹,手摸有明显粗糙感,节距矮粗,顶部叶丛生状如君子兰。长至9~10 叶期,病株矮化较突出,上部节间矮缩粗肿,上部叶丛生,病株高小于正常健株约50%,多不抽穗,个别雄穗虽可抽出,但叉状分枝很小,缺乏花粉传播。果穗畸形,花丝数量极少,植株严重矮化,雄穗退化,雌穗畸形,严重时无法结实。

发生玉米粗缩病主要因为灰飞虱带有病毒,飞行中将病毒散落在植株上,杀灭带毒灰飞虱是有效避免玉米植株出现玉米粗缩病的重要途径。通常,需及时清理田间杂草,破坏蓟马、灰飞虱等害虫的生存环境。播种前进行药剂拌种,用内吸式杀虫剂吡虫啉可以有效防治苗期灰飞虱,减轻粗缩病的发生。及时调整玉米播期,避开越冬成虫发生高峰期。也可使用化学药剂防除灰飞虱,选用药剂有2%稻虱净(扑虱灵)可湿性粉剂、啶虫脒。

苗期发病时需适当延迟玉米定苗时间,使用1.5%多菌灵或20%病毒A 兑水喷雾防治。同时可加入磷酸二氢钾,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调节生长发育机能,使病株迅速恢复正常生长。播种时,选用抗耐病品种也是预防玉米粗缩病发生的重要途径[1]。

2、玉米大斑病

防治玉米大斑病一般采取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前茬农作物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残茬与秸秆,以降低田间的病原物数量。根据当地气候特点与实际种植情况,选择符合当地生产条件且抗病性较强的品种。播种前对土壤进行精细化整理,提高土壤的保水保墒与透气性,为植株生长创造良好环境。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依据玉米不同阶段的需肥要求进行配方施肥,提升其抗病能力,培养健壮植株。合理确定田间种植密度,确保田间的通风透气性与透光度,必要时,可除去底端的2 片叶片,降低田间空气湿度,减轻病害发生程度。

3、玉米丝黑穗病

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种植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对玉米危害较大,可发生在玉米生长的各个阶段,患病率高于10%。被黑穗病毒侵染的幼苗,严重时会出现僵苗。果穗染病后被黑粉包裹,不能生成雌蕊。旱灾严重时,高温为黑粉菌创造了较好的传播条件,会造成农作物大面积感染。

为有效减轻玉米丝黑穗病,尽量选择高抗病性的优质品种可大幅度降低丝黑穗病的发生率。种植前种子需严格消毒,去除籽粒中的带病籽粒。玉米幼苗长至5 叶期时,土壤中的病毒会侵染嫩茎和幼根;5 叶期后,则主要由于施肥等外部原因造成感染。因此,尽量使用包衣种子,或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种衣药剂选择内吸力好且残效期较长的药物。做好肥水管理,培育健壮植株,提高玉米自身的抗病力[2]。定期田间巡查,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带离田间无害化处理。达到防治标准后,可喷施苯醚甲环唑1500 倍液防治。

4、玉米锈病

玉米锈病病原物喜温暖、潮湿的环境,温度在15~35℃时可发病,高发期环境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在95%以上,一般开花结穗到采收中后期高发。

玉米锈病防治需选择耐病品种,尽量选择中熟或晚熟品种,避免连作,加强田间管理,收获后及时清洁地块。8 月上旬病害发生前,可喷施多菌灵、代森锰锌、百菌清、甲基硫菌灵等药剂预防。8 月中下旬病害发生初期,可使用戊唑醇.多菌灵、醚菌酯、唑菌胺、氟硅唑、丙环唑、联苯三唑醇等药剂中的1 种或2 种混合喷施防治。用药间隔时间为7~10 天,连续喷施2~3 次。

二、玉米主要虫害防治技术

1、玉米黏虫

近些年,莘县经常性发生黏虫灾害,给玉米种植造成了一定损失。为了更好地防范和控制玉米黏虫,需加强监测和预警工作,早发现早治疗。也可采取物理防治措施,如应用超声波原理的黏虫专用型电子灭虫等,也可应用谷草把、糖醋液、性诱捕器等进行诱杀。还可引进黏虫的克星生物,如应用青蛙和飞禽防治黏虫。黏虫的1 代幼虫主要聚集在野草中,应及早清除农田杂草,并在幼虫孵化前期喷洒苏云金杆菌等药剂,抑制其长成成虫。虫口密度达到百株50 头防治标准时,可喷涂氯苯甲酰胺、高效氯氰菊酯和其他灭虫剂。严重发生时,可采用开挖、喷药带、立膜隔绝等方式,避免害虫迁移扩散危害。

2、玉米螟

秋天收获后及早清除秸秆,减少过冬虫体数量。采集玉米秸秆,堆积起来用白僵菌密封,可有效降低虫蛹数量。玉米生长期可田间释放赤眼蜂等天敌昆虫消灭虫卵,降低卵孵化量。也可在玉米心叶后期喷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生物杀虫剂,或使用四氯虫氟苯、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甲维高氯氟等药剂。玉米螟过冬代成虫具有较强趋光性,可田间设定黑光灯进行诱杀,同时还可消灭其他具有趋光性的害虫。严重发生时应开展化学防治,选用3%辛硫磷颗粒剂与细土混合均匀,撒在玉米心叶上[3]。

3、蚜虫

栽种前,选用有噻虫嗪、啶虫脒、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等化学成分的药物包衣或拌种。盛发期,即玉米抽雄前,可喷洒溴氰菊酯等药剂进行防治。

三、玉米重大病虫害综合性防治技术

现阶段,莘县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控大力推动绿色预防与统一防治紧密结合,保证玉米生产和粮食生产安全。现阶段,玉米病虫害综合性防治技术主要包含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

1、农业防治

(1)品种挑选和种子处理

不同的玉米品种对病虫害抗性不同,应结合当地数年来病虫害的发生状况,选择对高发病虫害有显著抵抗能力的品种。考虑增产、高品质等特点的同时,也需考虑品种的适应性。栽种前,应精选种子,并杀灭附着在种皮表明的病原物,同时提升种子活力,达到预防目的。

(2)加强栽种管理

做好土壤消毒杀菌工作,合理轮种,深耕土地。上茬作物收获后及早清除田间残体,减少田间病原物基数,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清除田间杂草,破坏病原物生存环境,同时增强作物长势,达到强苗抗病效果。测土配方施肥,及早供水,促进玉米良好生长。

2、生物防治

(1)天敌防治

主要是利用害虫天敌抑制害虫繁育、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田间释放瓢虫、赤眼蜂、食蚜蝇等,可预防玉米螟、棉蚜,利用食物链进行绿色防治。

(2)微生物菌种制剂

利用微生物菌和微生物菌种制剂,如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白僵菌等杀灭病虫害。白僵菌被称作地下害虫专用型杀虫剂,对各种害虫杀灭效果均较佳,如金针虫、地老虎等地下害虫。此外,对松毛虫、玉米蛾、小菜蛾、食心虫等都有不错的防治效果,具有施药1 次长期预防的特点。

3、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主要包括灯光诱捕、纱窗网阻挡、香气诱引、辐射源直射等。如,选用堆草法开展诱捕,用谷糠、花生麸或豆饼破碎炒熟,混合5%敌百虫,做成诱饵,随后在田间堆积。一般来说,1 亩可分散约10 堆,每堆诱饵约250 g。随后在诱饵堆上放置一些新鲜嫩草,可吸引住小地老虎摄食,可达到毒杀目的。黏虫可应用糖、醋、酒+敌虫喷杀掉若虫;或用草把诱集雌虫产卵,然后集中杀灭;还可以在田间进行灯光诱杀,大部分害虫成虫都具有趋光性,晚间会集中在灯源周边,进而杀掉黏虫若虫,避免虫害大范围发生。

4、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主要利用各种灭虫剂、农药杀菌剂有效控制病虫害,起效快,防治效果好,但易出现农药残留,影响人体健康,同时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此外,长期使用单一药剂,病虫害会出现抗药性。所以,采用化学防治法时,尽量选择微毒、高效、低残留的药剂,并根据使用说明合理用药,不得随意增加用药量与用药次数;还可轮流使用不同药剂,或混合使用两种或以上药剂,尽量避免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同时提升防治效果。

四、结语

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控是玉米种植的重要环节,应依据当地状况采取有效措施,根据病虫害发生原因、特性与规律,科学选择防治方式,尽量实现操作便捷、成本较低、效果显著,确保玉米生产安全。

猜你喜欢
黏虫田间药剂
陕西黄龙:春来好时节 田间农事忙
强降雨过后 田间自救指南来了
防治美国白蛾的药剂试验分析
2015年—2019年河南原阳黏虫和劳氏黏虫的种群动态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
探索以黄粉虫蛹为食物繁育蠋蝽的可行性
一份从田间地头到人民大会堂的报告
无题
不同化学药剂与喷药时期对春蚕豆赤斑病大田预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