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打造廉洁文化教育品牌的实践路径探索
——以中国工商银行杭州金融研修学院为例

2022-10-20 04:30中国工商银行杭州金融研修学院课题组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家风文化教育

中国工商银行杭州金融研修学院课题组

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有效打造廉洁文化教育品牌,已成为当前重要研究课题。2022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凸显了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中国工商银行杭州金融研修学院(下称“杭院”)充分适应新媒体“开放式”“大众化”“自主式”“新颖化”“互动式”等特点,打造“清廉杭院”品牌,实施“1+N”文化工程1 “1+N”文化工程:“1”即建设好“中国工商银行廉洁文化教育基地”(位于“杭院”)这一主阵地;“N”则指“清廉行”“清廉网”“清廉课”“清廉心”“清廉家”等文化矩阵。,在打造廉洁文化教育品牌工作中进行了初步探索,力图实现廉洁文化建设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

一、研究背景

互联网和移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孕育了新媒体环境,为开展廉洁文化教育并提质增效提供了新契机。自上世纪下半叶起,西方发达国家便广泛运用各类新媒体手段,针对社会不同行业和不同阶层的特点,对公众进行反腐倡廉教育,尤其注重青少年廉洁意识的培养。而随着1997年第一家中央重点新闻宣传网站——“人民网”的开通,我国的廉洁文化教育工作全面进入新媒体探索阶段。借助于新媒体技术的有效运用,古圣先贤廉洁自律的高尚品格和廉洁奉公的价值理念以崭新的形式呈现在公众面前,廉洁教育的优秀历史传统得以全面继承和发扬。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党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和把握新媒体机遇,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2022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发挥廉洁教育基础作用,强化形势教育、纪法意识、警示震慑、示范引领。要弘扬崇廉拒腐社会风尚,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传播廉洁文化,丰富廉洁文化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拓展利用廉洁文化资源。

在相关政策文件的引领下,全国各地在新媒体与廉洁文化教育相融相促方面均开展了有效的探索与实践。浙江省纪委监委依托廉政教育基地等平台,与杭州市南郊监狱合作探索远程视频连线形式开展远程说法学习;“玉琮杯”清廉微电影微视频大赛,颁奖活动当晚,线上直播观看人数达到1 200万人次;上海静安区纪委监委近年来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创作了涵盖短视频、H5微场景、AR微剧、Volg等六大类形式的廉洁文化作品,打造出“清风侠”“步步警醒”等多个原创品牌;贵州兴仁市纪委市监委利用MG动画组织制作《清与浊》《隐形变异的“四风”》等廉洁文化新媒体作品,让干部群众在轻松的氛围下感受廉洁文化的熏陶;普安县纪委县监委以培育好家风为切入点,摄制微视频《“贪”内助“廉”内助》在融媒体渠道展播,联合妇联等部门同步开展家庭助廉、最美家庭评选等活动,持续打好廉洁“家风牌”;敦煌市纪委监委以“掌上敦煌”“清风敦煌”微信公众号为载体,从2022年4月份开始,全市范围内开展微信答题活动。在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廉洁文化教育,筑牢“不想腐”的思想根基,已成为新征程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新媒体环境下打造廉洁文化教育品牌的实践路径

在上述背景下,课题组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杭院廉洁文化教育现状,采用文献法提炼出新媒体环境下廉洁文化教育开放、大众、自主、新颖、互动等五大理论路径。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践调查,课题组提出打造“清廉杭院”廉洁文化教育品牌“1+N”实践路径:“1”是指中国工商银行廉洁文化教育基地;“N”是指以基地建设为中心所辐射出来的子品牌(见图1)。

1.建设主阵地。基地在建设的过程中,引入了“过六关”“模拟监狱”“VR骑行”“互动答题”“廉洁存单”等多媒体技术,具有趣味性、挑战性、互动性、开放性和感染性等诸多特点,与新媒体技术在廉洁教育中的五种理论路径高度吻合,同时也弥补了杭院在教育形式方面的不足。在内容选择上,室外设廉洁文化长廊展示了古圣先贤的嘉言懿行,室内设廉洁政治论述、工行廉洁文化理念解析、正反面典型案例展示等六大部分,能够有效满足各群体对不同类型内容的需求。从2020年12月揭牌至今,基地累计接待现场参访35批次664人次,网络访问达到33 399人次,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已成为员工最了解和最认可的学习模式,因此,基地应当作为“清廉杭院”品牌的核心力量和主阵地加以建设推广。下一步,要做好基地各项内容的更新,适时进新媒体前沿技术,整合盘活廉洁文化资源,以阵地聚合廉洁向心力。

2.丰富“清廉行”。从问卷反馈情况看,传统的参观实践教学却是员工认为最有效且最愿意参加的教育活动。院内现已开通以基地为核心的参观线路,院外通过与属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交流合作,已规划建设了多条教育路线:以嘉兴南湖、“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等为依托,开通了清廉“初心”行;以于谦祠、“两山”理念等为依托,开通了清廉“清心”行;以塔牌集团、东南网架为依托,开通了清廉“亲清”行。接下来,还要深入挖掘浙江优秀红色资源,如以绍兴周恩来祖居、桐庐范仲淹纪念馆等为廉洁载体,配备专业老师讲解,开展全员讨论实践,深挖丰富内涵,打造寓教于乐的氛围,追求知行合一的良性互动效果,进一步延伸廉洁教发工作,进一步丰富包括课件、沙盘、学习地图等在内的资源库。杭院自主开发的《党规之治:中国之治的独特密码》《知廉·学廉·守谦》《于谦精神当代阐释》,以及“党建、党史、党务和长征系列沙盘”等课程,均已取得良好反响。其次,要善用新媒体教育理念,创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如杭院组织开展的“青年纪法说”等形式,有效激发了青年员工自主创作激情;精心设计的微课堂、红色故事讲堂和拆书分享等活动,在开放场景中进行了有效价值传播;也可探索与浙江南湖监狱远程视频连线等教学方式开展主题警示教育,提升学员的培训体验。育主阵地的触角。

3.创设“清廉网”。问卷显示,互联网是员工获取廉洁文化信息的最重要渠道。大家普遍认可新媒体技术在教育上的提升效果,因此开发基于电脑端和手机端的廉洁文化教育网络平台是新媒体技术的最佳应用场景。一是遵循开放式路径。整合精品资源,突破时空限制,提升受众覆盖面,如已上线的廉洁文化教育基地VR虚拟展厅。二是遵循大众化路径。以小事件、小现象等为切入点,通过H5、短视频、推文等技术手段对内容进行通俗化加工,展现廉洁教育“大内容”,如制作的各类警示教育短视频。三是遵循新颖化路径。加强内容与形式的创新,满足受众的新奇体验,提升教育效果,如利用“花椒直播”开展廉洁教育。四是依照自主式和互动式路径,构筑“新社群”。如微信朋友圈“关注”“评论”“转发”“点赞”等功能的积极应用,实现个体与群体廉洁价值精神的正确传递与选择。

4.赋能“清廉课”。杭院既是行内的培训基地,也是工行党校的杭州分校,要把廉洁文化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培训课程和党性教育。首先,要发挥杭院天然优势,结合地方特色,依托派驻组、行内专兼职纪检干部和外部学者、讲师等优质资源,做好精品课程的标准化和个性化研

5.打造“清廉心”。新媒体技术作用的有效发挥,仍然离不开高品质的内容输出。杭院学报《金融言行》文化专栏每月刊登涉及选人用人、廉洁廉政等内容的文章,近期开展了“树清风”廉洁文化作品征集活动。但根据问卷反馈情况来看,行内员工对其了解不够,下一步应融合新媒体教育理念,借力新媒体技术,如在学报微信公众号中增加视频、音频、朋友圈互动等新元素,不断提升教育质效。长期来看,要以学院文化管理研究团队和学报为起点,加大与地方党校、纪委监委等机构部门的合作,共同组建廉洁文化研究中心。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引,深挖浙江“红色根脉”清廉文化资源,聚焦廉洁文化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加强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研究浙江历史文化中蕴含的廉洁文化因素和崇德向善因子,通过文献资料整理、廉吏典范研究、民间口传辑录等方式,推动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杭院清廉文化。

6.融入“清廉家”。家风教育是廉洁教育的一种新途径,对预防和抵制腐败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2015年10月,中共中央修订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首次将廉洁齐家列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从问卷反馈情况来看,相较于80后和90后,80前员工更愿意与家人一起参加清廉文化主题活动,说明对开展各类家风教育活动具有现实需求。杭院现已开发出“廉洁好家风 润物细无声”等个性化课程;评选最美家庭,树立清廉家风的正面榜样,引导广大干部员工清廉齐家;开展一对一家庭走访,发送家庭助廉倡议书,常吹家庭廉洁清风,有效培育家庭助廉文化。杭院应进一步加强家教家风与新媒体融合,挖掘《颜氏家训》《孔子家语》等典籍内涵,邀请专家学者围绕廉洁家风主题进行授课,设计制作廉洁家风系列的文创产品,推动崇廉重德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三、结论与启示

在“清廉杭院”品牌实践路径模型的基础上,课题组利用调查问卷数据,通过权重确定法进行评分,进一步揭示模型中各因子的重要性程度(见图2)。

若以确保各项教育工作效果一致为目标,则在“清廉行”上每投入1单位的经费,“清廉课”需要投入1.38单位,“清廉网”为3.08单位,“清廉家”为4单位,“清廉心”高达5单位。究其原因,尽管以新媒体技术为依托的网络教育已日趋成熟,但仍无法达到现场教育的互动交流体验水平。家教家风教育作为近几年新提出的路径,在受众接受度上仍需一些时间来积淀。而以深层次理论和文化研究为主的“清廉心”,在具体实践中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且无法有效保证产出成果。作为一项基础性教育研究工作,受众认知度低下、教育效果不佳实属情理之中。鉴于此,在面对更为复杂的廉洁文化教育现实环境,党支部书记等决策者可参考上述权重占比,将有限的人力、时间和经费等资源,结合实际投入到不同形式的工作实践中去,争取最佳廉洁文化教育效果。

猜你喜欢
家风文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题解教育『三问』
年味里的“虎文化”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谁远谁近?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家风伴我成长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