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启示

2022-10-20 00:50苏佩静林琳
成才之路 2022年22期
关键词:青年大学生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

苏佩静 林琳

摘要: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的过程。当代青年大学生应当不断完善自我,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文章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探究青年大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径,以期为青年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青年大学生;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22-0053-04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只要人还存在为满足个人合理需求而进行的实践活动,人对全面发展的追求就不会停止。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在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其最终目标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而新时代对青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代青年肩负着伟大的时代使命,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因此,高校需要加强青年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青年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使青年大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国梦助力。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始终,是共产主义者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当代青年大学生作为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需要把握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内涵,以筑牢自身的理论基石。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即每个人完全地拥有自己。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实现全社会每个人的需要、能力、社会关系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1.人的需要全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的行为是由需要引起的。人的生产社会活动满足了自身需要,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新的需要,而新的需要又必须通过新的活动满足,可见人的需要决定了人的生产生活状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将人的需要分为生存、享受和发展需要。其中,生存是最基本的需要,也就是穿衣、吃饭、住宿等需要。只有满足了这些需要,人不用再考虑自己的生存问题,才可能有更高的追求。享受需要是指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要后人开始向往更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即使用更高质量的东西,享受更丰富的精神生活。发展需要指满足以上两种需要后,人们产生的更高级的需要,即通过学习、训练等方式发展自己的才能。满足了上述三种需要,才能真正实现人的需要全面发展。

2.人的能力全面发展

人的能力包括劳动、创新及想象能力等。资本主义的分工使人的发展受到限制,当人选择一项工作时,会为了生存而放弃一些东西,如放弃兴趣选择高薪,放弃休息选择加班,甚至放弃工作外的其他一切活动。由此,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会在习惯中失去创新思维,而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会忽视锻炼身体。因此,只有消除旧时分工,全面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让所有人不必再为温饱的问题担心,给予所有人发展的平台,才能使人各方面的才能都得到充分发展。然后,人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工作,消除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之间的差异,不必局限在某一个领域,可以参与多种行业,从事多项工作。

3.人的社会关系全面发展

马克思指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是单个的抽象物,每个人都处在既定的社会关系中,人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关系。每个个体都不可避免地与其他个体存在联系,在早期社会,血缘和家庭是主要的社会关系,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分工,亲缘关系主导个人成长。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与其他个体的交往变得密切,交往活动更加丰富。与此同时,分工逐渐细化,契约关系成为主要联系,人与人的关系被物化,阶级分化逐渐加大。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阶级被资产阶级剥削,人与人的交往受到局限。只有实现共产主义,所有人才能平等地交往,社会关系才能得到普遍发展,人才能利用社会文明成果实现全面发展。

4.人的个性全面发展

个性包括自主性和独特性,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社会物质财富较为匮乏的时代,人为了生存而劳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劳动被资本家左右。尤其在大机器时代,人的劳动实践都被严重束缚,重复机械劳动毫无创新。这种状态下,人生存已是不容易,更谈不上自主性和独特性。人的个性受到各方面制约,如教育水平、遗传因素和社会条件等。只有达到共产主义,物质极大丰富,每个人的个性才能得到丰富。人的个性差异被所有人尊重,人能够作为独立的个体,参与自己想要从事的活动,不受社会环境和他人影响,才能通过自己独特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发展。

二、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全面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作为担当伟大使命的新时代青年,其全方位发展对推进社会向前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面对经济全球化、信息碎片化以及智能化浪潮,青年大学生难免会遇到诸多机遇与挑战,探究他们全面发展面临的机遇和问题,对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有指导意义。

1.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新机遇

在党和全国人民的努力下,我国跻身崭新的历史阶段。新时代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国家要提高综合实力,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国计民生得以保障,城乡发展一体化,建成新型社会,使人民享有平等的权利,生活富足。以上目标想要实现,关键在于人。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年大学生作为时代新人,应当做到理想信念与使命担当相统一、崇高品格与价值观养成相统一、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统一、创新创造与艰苦奋斗相统一。

2.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面临挑战

第一,理想信念不坚定。新时期青年的理想信念有时难免受国际、国内形势影响。面对长期的疫情,我国涌现了一大批青年抗疫英雄,更有青少年因此立志学医。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不良现象,网络上的不当言论干扰着青年人的思想意识,部分青年没有认识到国家的发展对自身的影响。中国梦是国家的梦,也是每个青年的青春梦。但部分青年至今仍对中国梦的认识不明确,认为中国梦很遥远,与自己无关,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规划,也不认为自己有担负大任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对政治生活参与度不够,或认为政治与自己无关,或不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另外,部分青年大学生中存在一种明显的随波逐流现象,没有明确的目标,这实质上就是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而青年大学生肩负着伟大的时代使命,应将个人的理想信念目标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相结合,树立远大志向并为之竭力奋进,为实现中国梦而奋发图强。

第二,能力发展不平衡。中国梦不仅是伟大理想,更是现实目标。想要达到这一目标,青年大学生需要付出实际行动。然而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没有经历过物质匮乏的时期,对社会主义事业成功的意义理解不深,因此部分青年大学生安于现状,也不够努力,导致自身能力不足。当代青年生长在信息传播迅速的时期,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比较强,在处理问题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也容易因此浮躁自满,难以静心学习。大学课堂中更是常见低头族,导致青年大学生中出现空有证书却对专业知识了解不多的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国家对栋梁之材的需求不断提高,如今技术型人才尤其紧缺,但是部分青年大学生却存在误区,只要掌握相关理论知识通过考试就够了,对实践内容往往不太重视。除此之外,部分青年大学生忽视体育运动,身体素质不佳,或长期作息和饮食不规律、不健康,健康问题不容乐观。

第三,需求有待正确引导。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年大学生的基本需求已经得到保障,对如今生活的来之不易缺乏深刻理解,容易出现懒惰、任性等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青年大学生容易受西方文化思想干扰。部分青年大学生的基础生存需求得到保障后并没有满足,反而物质需求趋于膨胀。他们受西方消费主义影响,出现了攀比、跟风、盲目追求大牌、超前消费等问题,对日常生活乃至家庭造成了不良影响。除物质需求以外,青年大学生的精神需求也需正确引导。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手机几乎占据了部分青年大学生的所有时间,手机上的大量娱乐软件给青年大学生带来了快乐,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部分青年大学生耗费大量时间在娱乐上而放弃自我提升,专注网络娱乐而忽视现实生活,被网络上的不当言论误导而对现实生活不满等。可见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精神需求还处于较低层次,也就是单纯地追求精神愉悦,对精神世界的丰富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还有待发展。

第四,心理问题不容小觑。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他们出生于计划生育时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家庭环境良好且备受关爱。而学校更多地关注学生课程学习而忽略了人文素质的提高,导致青年大学生极易在心理方面出现问题。部分青年大学生缺乏人际交往能力,在人多的场合不敢说话,在路上碰到认识的人不想打招呼,不好意思找别人帮忙,社交活动多有局限。部分青年大学生的学业有所成就,却在道德方面表现出了缺失,缺乏爱心和对生命的敬畏之心,这会成为全面发展道路上的阻碍。

三、新时代促进青年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径

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力量,需要高校准确把握他们的特点,助推青年大学生自我发展和提高,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促进社会经济均衡发展

促进社会经济平稳均衡发展是解决青年大学生全面发展问题的重要路径。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仍存在发展失衡的问题。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地区教育资源也相对落后,影响了学生获得平等受教育的机会。因此,国家应促进经济均衡发展,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使学生公平接受教育。政府应优化资源配置,满足青年大学生受教育的需要,让青年从物质基础、社会环境等方面受到平等的待遇,给予青年大学生创业、回乡或外出务工的支持,切实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带给青年大学生的困境。政府还应促进社会发展成果由青年大学生公平共享,发挥国家在困难救助、基础生活方面的保障作用,避免青年大学生因经济困难出现问题,创设青年大学生维护权利、反映问题的渠道,给予青年大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进全方位深化改革,助力青年大学生全面发展。

2.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是有效应对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不坚定的路径。高校应提高青年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青年大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高校应引导青年大学生学习并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青年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学习红色革命文化精神,能使青年大学生牢记先人为如今的安稳生活的付出和牺牲,使青年大学生坚定信念,学会自我约束,珍惜现有的生活。高校还应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青年大学生在繁杂的文化思潮中保持思想端正。高校可积极利用影视作品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强化对青年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例如,《我和我的祖国》《觉醒年代》《长津湖》等影视作品就获得了热烈的反响,可见青年大学生心中都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只是需要正确的引导。

3.完善高校教育体系

高校担负着培育和造就时代新人的重要责任,只有完善教育体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使青年大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不应只由思政课承担,各个学科都应发挥各自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学内容中。部分青年大学生会出现忽视体育和美育的现象,体育锻炼能为青年大学生提供强健的体魄,为大学生其他方面发展奠定基础,而美育则能够提高青年大学生发现美、领悟美和缔造美的能力。高校应把握德智体美劳之间的关系,完善教学环节,促进青年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应将传授理论知识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为学生打造不同的实践和发展平台,让青年大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面对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为国家和集体贡献自己的力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智能产品都走进了青年大学生的生活。高校应积极利用信息技術开展教学活动,为课堂添彩,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科技成果学习。高校也可以运用大数据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帮助学生形成个性化学习方案。高校还可通过学校的网页或互联网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青年大学生应积极完善自我

青年大学生想要实现全面发展,必须要靠自身的不断努力。青年大学生要正确认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的远大目标之间的关系,明确自己身上承载的使命和责任,勇于担当,将国家事业融入个人志向,与中国梦同频共振,明白实现理想需要长期的努力,在遇到困难时不退缩、不放弃,坚定不移地为国家和民族发展奋斗。青年大学生应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学习正能量的内容,提高自身分辨黑白善恶的能力,远离不良思想,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以较高的道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了不被时代淘汰,青年大学生应该坚持学习,在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向他人请教,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并学会举一反三和学以致用,把专业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青年大学生在与他人交往时,应做到尊重、真诚、友善,要努力完善自我,实现全面发展。

四、結语

综上所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在新时期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只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才能健康平稳发展,因此作为时代新人的青年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应受到重视。高校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新时代的实际问题,探索青年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道路,利用社会资源鼓励并助推青年大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注入新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2]梁栋.新时代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路径探究[J].党史博采, 2020(06).

[3]朱小段.习近平青年全面发展观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4]冯刚.深刻把握青年发展研究的内在逻辑[J].湖北社会科学,2021(09).

[5]张垚.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大学生获得感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 2021.

[6]周良武.论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的新机遇[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1(03).

[7]赵盛梅.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文教资料,2021(18).

[8]王保生,王仓.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01).

[9]王倩,李久亮.“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当代大学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电力教育,2020(08).

[10]张旭.新媒体技术下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理论思考———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视角[J].江苏高教,2020(01).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Theory of Humans Allround Development on the Growth and Success of Young College Students

Su Peijing , Lin Lin

(School of Marxism,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Mudanjiang 157001,China)

Abstract: Peoples all-round development is the basic feature of communist society and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Realizing peoples all-round development is a process that requires joint efforts from many aspects. Contemporary young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constantly improve themselves and contribute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econd centennial goal of building a powerful socialist modern country in an all-round wa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eoples all-rou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opportunities and problems faced by young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of their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path to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young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young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young college students; the theory of mans all-round development;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virtue

猜你喜欢
青年大学生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
论青年大学生群体艾滋病预防健康教育
做好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探析
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网络民主观调查研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