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梦溪

2022-10-21 05:43江苏张伟清
金山 2022年5期
关键词:沈括师专教授

江苏/张伟清

日偶读一位朋友写的《人生最美在梦溪》之文,亲切感人,也触发了我对忙碌中渐行渐远的梦溪校园的忆念。

梦溪校园是原镇江师范专科学校校址,2001年合并到江苏大学,成为其梦溪校区。说起它,我远比他们更有深情。我于上世纪80年代初考入该校中文系读书三年,毕业后留校工作六年多,与其结下近十年的情缘,这里也是我成长的摇篮,是我人生的幸福港湾。学校规模不大,主教学楼梦溪楼堪称标志性建筑。从农村初来乍到,以为取其名只是普通楼名,后来发现意义非凡,这一区域是北宋著名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晚年居住并撰写科学巨著《梦溪笔谈》之处。梦溪楼悬挂“严谨 勤奋 求实 创新”八字校训,楼顶飘扬五星红旗,在楼前花坛一棵高大雪松映衬下,显得特别庄重、雄伟、高贵,散发着沈括探求科学奥秘、催人奋进的傲然风骨!到校不久,我曾对着“梦溪楼”三个字凝望许久,遒劲有力的楷书,深深镶嵌在进出楼道的门檐之上,透过它,我仿佛看到沈括的影子,仿佛整幢楼就是一本厚厚的《梦溪笔谈》,抑或是充满知识的宫殿。同时联想到,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于1964年11月9日发现的小行星,被命名为“沈括星”,中国科学院张钰哲院士赞誉“沈括将与世长存,是千古不灭的科技巨星”,深感有其异曲同工之妙、天地相映之巧,并油然产生对这片大地的崇敬之情。从此“天上有颗沈括星,地上有座梦溪楼”就一直深印心中。

最为隐秘的是寿邱山,隐藏在亭台楼阁之下,从南往北,一路坡势,曲径通幽,直至后院最高处。宋《嘉定镇江志》记载,南朝宋文帝时,因开挖新的通江河道漕渠而积土成山,漕渠在山下东侧入江,山上因长有延年益寿的何首乌,故称寿丘山,后沿改为寿邱山。据《南史》所记,这里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即刘寄奴)故宅。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写的就是这里。刘裕当上皇帝,不忘在此耕牧渔猎的贫困岁月,建造了丹徒宫,将其所用农具等物置于宫中,以示子孙,毋忘其本,故上世纪90年代初学校将新建的两幢学生宿舍楼命名为“藏耜斋”。

北宋时期,寿邱山一带依山临江、古韵今风。沈括在《自志》中说:他30岁就曾梦见来到一处小山,“花木如覆锦,山之下有水,澄澈悦目”“梦中乐之,将谋居焉”。到此一见,“恍然如梦中所游之地”,于是举家移居,建草舍,筑小轩,将门前小溪命名为“梦溪”,庭院命名为“梦溪园”。1985年镇江市政府在原址局部恢复修建了“梦溪园”。1991年学校正大门从繁华的正东路迁建于梦溪园巷,正巧与“梦溪园”对门,更增添了这座高等学府的文化气息。

上世纪80年代初,不少高校流行“60分万岁”,社会上“文革”留下的“臭老九”遗风尚存,但镇江师专迥异,静静的梦溪楼和“梦溪园”无声地激励着一批又一批学生埋头苦学。我们读书的那段时间,不仅白天抓紧学习,而且经常晚上上课。夜幕降临,寿邱山下的梦溪楼和山上图书馆的大楼灯火通明,教室坐满上课和看书的师生,灯光照亮着我们所走的道路,照亮着黑暗的天空,与天上的沈括星交相辉映。我担任校学生会主席时,校团委、学生会组织开展了“师范生形象大讨论”,引发全校师生参与,气氛热烈。平时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书法展览和体育竞赛等活动丰富多彩,还定期为全校师生播放专场电影。“梦溪诗社”“梦溪书社”十分活跃。围墙标语“教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校园时常飘荡着《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的歌曲旋律。全校师生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洋溢着如火如荼的青春气息。

我们班有45位同学,多才多艺,雏凤清声,出类拔萃。那时我国正在打对越自卫反击战,我们每人拿笔,写下了一篇篇讴歌英雄的诗歌、散文。我是班长和党员,便主动把这些充满炽热情感和青春热血的稚嫩之作,自编自印成册,中文系副主任、诗人周仲器教授以诗作序,党总支副书记、逻辑学专家陈东教授以诗作结,宋潜深教授题写了《献给最可爱的人》书名,作为新春礼物寄给老山前线的指战员,并与他们结对共建,展现了浓浓的爱国拥军情怀和学以报国之志。为了明日当好教师,我们梳理中学语文课本里的诗词,分工撰写赏析文章,手工刻写,汇编成《中学语文诗词赏析》文集。毕业那年,在老师精心指导下,我们又把自己撰写的毕业论文,自行刻写成《毕业论文集》,这两本册子至今还散发着浓浓的油墨香味,其中质量较高的篇章公开发表。

我们中文系的老师,更是展现了杰出的“沈括风范”,他们师德高尚、勤勉敬业。王骧教授讲授民间文学,引经据典、生动形象,让我们陶然若醉。他历时26年,于97岁高龄完成了100万字的《梦溪笔谈》全注本。杨积庆教授博学厚德,曾任系主任,讲授古代文学,娓娓道来,细雨润物,还在华东师范大学兼任研究员,带硕士研究生,标校《新唐书》《至顺镇江志》等众多史籍。笪远毅教授接任系主任,讲授古代汉语通古论今、旁征博引、慷慨激昂、掷地有声,曾获全国曾宪梓教师奖、省优秀教学质量奖。先后担任党总支书记的孙慧和尹美英教授爱生如子、言传身教,在师生中享有崇高威信。祝诚、蒋文野、陈宏遂等教授功底深厚,教学和科研业绩显著。刘锦教授曾是南京中央大学年轻讲师,右派平反后来师专工作,他与吴宗海、滕碧城、石复生等教授,沉稳厚重,治学严谨。徐秉忱教授讲授文艺理论,收放自如、诙谐幽默。贾秀英教授寓教于严管,讲授先秦文学,要我们背诵每一篇课文,她不厌其烦一个个检查考试,现在看真是佩服之至,我至今还能背诵几篇古文,与贾老师严教厚爱密不可分。丁福林教授专攻汉魏文学,讲课春风化雨、如痴如醉,出版著作十余种。班主任杨国祥教授讲授当代文学,纵横捭阖、才情四溢、激情澎湃。辅导员周亚夫老师悉心关心和指导我们的学习生活。还有季步胜、郑红明、朱洪祥等一批年轻教师,各具风格,深受学生喜爱。

我毕业留校,白色校徽变成红色校徽后,继续得到老师们的培养指导和学习深造,承担大学语文教学,刘锦教授亲自辅导,还特地把他以前用毛笔和宣纸写的该课备课笔记送我,成为我的珍藏;丁福林教授主动跟班听我讲课,以老带新,结对帮教。我负责学生基本技能训练,在老师支持下进行探索,走在全省前列,形成的中文教育基本技能训练的做法,被省教委编入《江苏省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系列丛书》之《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与老师们在一起,深刻感受到他们坚定的信仰、执着的追求和无私的奉献。1991年中文系党支部被授予全省高校“先进党组织”。祝诚、笪远毅、杨国祥教授先后提任本校或其他高校的领导。一滴水见太阳。不仅我们系的师生团结拼搏,其他如数学、政史等系亦是如此。当然,这离不开校党委和校领导的艰辛劳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1992年全国师专加速建设、深化改革座谈会在镇江师专召开,会议认为,镇江师专“改革有设想、建设有水平”“居于全省师专前列”,标志着我们的努力得到全国教育系统的认可。

在校10年,我常常被身边所蕴藏的精神和力量深深感动。寒来暑往,在天上沈括星的照耀下,梦溪楼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新生,送走了一届又一届毕业学子,

我1992年底调离师专,春去秋来,梦溪离我越来越远。但在每一个月朗风清的夜晚,我仰望星空,看到满天繁星,就会寻找伟大的沈括星,特别会想起梦溪楼,原来梦溪校园一直在我的心中,从未走远……

猜你喜欢
沈括师专教授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沈括的登山包
沈括与《梦溪笔谈》
拉萨师专?马云教育基金启动 : 捐资一亿,十年赋能3000名西藏一线教职人员
行走在涵养“童心”的教改路上
——江苏省连云港师专二附小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实践
沈括:一个通才的治水路
拉萨师专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成败归因的调查与分析
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以桐城师专为例
恐怖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