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英雄观百年演进的历史逻辑

2022-10-22 06:16黄倩倩
理论导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共产主义英雄中国共产党

黄倩倩

(广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出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的滋养。中国共产党高度肯定英雄及英雄精神,表达了对待英雄人物及其精神的鲜明态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英雄观。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英雄观,坚守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形成共产主义的英雄观,在不同历史时期以之激励人民、鼓舞人民,使之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推动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繁荣。新时代,深入探索中国共产党英雄观的百年演进历程,科学总结中国共产党英雄观百年实践的经验智慧,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英雄观的历史发展逻辑,对于增强历史自信、担当历史使命、掌握历史主动,意义重大。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英雄观:中国共产党英雄观的精神基因

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英雄历来是以文武双全、才华横溢、坚强勇敢著称,具备精忠报国、为国为民、舍生取义的崇高品质。中华优秀传统英雄观崇尚英雄主义精神,凝聚着民族文化基因和宝贵精神资源,成为中国共产党百年砥砺奋进、初心如磐的精神基因,是中国共产党英雄观的逻辑起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思想之源,也是民族代代相传的精神火种。英雄主义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精神经络,千百年来承续着民族发展,延续在每个中国人的身上。

自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之始,盘古开天辟地,开启人世之光明,以血肉身躯化为日月山川大地;洪荒世界,精卫衔石啄木,飞渡东海而填之,其怨深而志愈坚;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虽头断而气不竭;愚公移山,率子孙开山凿石,寒暑易节,往来渤海而不辍。……凡此种种,演绎远古先民们敢于牺牲、勇于奉献、不惧危难、壮志凌云的英雄主义气概。教化昌明,圣人辈出之时,孔丘首倡立言、立身、立行,以“天下为公”为己任,树起后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志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刚正之气,“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态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英雄观以家国一体的情怀、无私奉献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斗志、坚贞不屈的气节,凝聚民族力量,促进国家进步。精神基因既定,英雄精神便注入民族血脉之中,随着时代更迭英雄人物辈出。如屈原满怀悲悯之情,为民生艰难哀伤流泪,心忧国家,以身殉国;荆轲毅然接受谋刺秦王的艰险任务,慷慨赴国难,不达目的誓不归;苏武被匈奴拘禁19年,不卑不亢,忠于国家;岳飞战乱中屡遭奸人陷害,依然精忠报国;林则徐心忧民族命运不顾个人祸福,一生不忘爱国之志。在历史长河里,炎黄子孙英雄辈出,英雄精神代代相传。这些流传千古的英雄人物、熠熠生挥的英雄精神,彰显了忧国忧民、舍生忘死、顽强不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英雄观,融入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基因里。

时代迭转,精神赓续。无数“盖以身许国,但求福利民”的革命志士,传承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赓续为国为民、矢志不渝的英雄基因。面对绞刑架不皱剑眉的李大钊,为了共产主义信仰慷慨赴死,威逼利诱不能摧毁其骨气,不能改变其志向。饱受严刑拷打宁死不屈的陈延年,为了革命理想视死如归、从容就义,宁愿站着赴死,也绝不跪下求生。笃定革命理想不惧生死的夏明翰,为了真理,英勇献身,留下“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铮铮誓言。死亡威胁面前的方志敏,毫不动摇内心的信仰,呼吁人们投入“民族的拯救”。为人民解放事业壮烈献身的刘胡兰,用生命书写共产党人“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革命气节和英雄壮举。中国共产党人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杰出代表,他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忠实传承者和坚定弘扬者,是最早为了追求共产主义理想、为了革命流血牺牲的人。中国共产党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英雄观,骨子里流淌着英雄精神血液,身上有跨越千年的精忠报国志与舍生取义的英雄气,这种精神在探索中国向何处去的命运之途中闪耀,点点之光照亮了中国寻求民族解放的道路。

二、民主自由转向共产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英雄观的价值转向

近代以来,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成为时代任务,中国人民面临着“怎样救亡图存”“向何处去”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的道路上找到了马克思主义,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英雄观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摒弃传统文化中的个人英雄主义,倡导革命的群众的英雄主义,树立起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理想,实现了从民主自由向共产主义的价值转向,凝聚起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力量,为中国革命带来了希望。这是近代中国人英雄观的价值转向,也是中国共产党英雄观的逻辑转向。

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以民主自由为核心的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对中国人影响深远。当时英国哲学家卡莱尔主张的资产阶级英雄史观和崇拜英雄观念备受国人推崇。他提出,“世界历史不过是伟大人物的传记而已”,伟大人物对社会历史起决定作用,是推动实现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理想的主体。面对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危,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宣扬西方资产阶级价值理念,崇尚西方民主自由思想和资本主义制度,试图引进西方英雄观,鼓吹依靠杰出人物的力量改变社会状况,实现国家变革。以李大钊、陈独秀为杰出代表的早期共产主义理想的信仰者和传播者,已经对英雄观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并对崇拜伟人英雄的西方资产阶级英雄史观予以批判。李大钊指出,当今世界并不需要这些扭曲的“新英雄主义”“哲人政治”“贤人政治”等官僚制度存在,只有注重与人民群众联系,才不会堕入“官僚政治”,英雄也需要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发挥力量。陈独秀强调,在以前缔造国家事业的进程中,出现过许多杰出的英雄领袖,但是英雄时代、圣人时代已经结束了,国家“若不建立在广大群众的需要与同情的力量上面,不是难以持久,便是造成新的军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揭露了资产阶级英雄观和英雄史观的唯心主义本质,阐释了人民群众对变革历史的巨大作用和马克思主义英雄观的思想要旨。

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以及五四运动的洗礼,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改变国家命运和追求共产主义理想的思想指南。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广大人民群众革命斗争追求的未来发展道路,必然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在既有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基础上实现的。列宁也强调,无产阶级革命面临着“‘摧毁’国家机器的任务”,即打碎资本主义的国家机器,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并向共产主义过渡,这必然是消灭资产阶级法权、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作为英雄的无产阶级领导英雄的人民,为实现真正的民主和自由的共产主义而奋斗,消灭阶级差别、消除贫富差距,实现人人平等、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目标。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唯物主义英雄观,这个过程是在马克思主义逐渐中国化中实现的。在推进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英雄观与马克思主义融合起来,摒弃了资产阶级英雄观,从民主自由的英雄观转向了共产主义的英雄观。以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核心的英雄观,其要旨在于:依靠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摧毁旧世界、建立新世界,实现彻底的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正因如此,毛泽东指出,要“使得个人没有英雄式的自由”,提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在革命战争的艰难岁月,中国共产党依靠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广泛动员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带领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

三、艰苦奋斗与曲折探索: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英雄观的经验教训

这一时期,建设成为时代主题,在建设新中国、推进三大改造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共产主义的英雄观,领导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热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同时,由于建成共产主义的心情过于急切,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共产主义英雄观遭遇挫折。建设时期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都是中国共产党英雄观实践的重要内容。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国内百废待兴、千疮百孔的艰难局面,以及国际上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中国共产党以培养具有共产主义理想的社会主义新人为核心,通过宣传英雄模范和英雄精神等方式,调动广大人民参加生产劳动的自觉性,让人民群众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来,以发展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新人的培养是从小抓起的,“儿童时期需要发展共产主义的情操、风格和集体英雄主义的气概”。毛泽东在新中国第一次全国性英雄模范表彰大会上强调,英雄模范人物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高度肯定了各条战线上的英雄模范和先进典型的重要性。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各种方式宣传表彰英雄模范,发扬集体英雄主义精神,统一人们的思想观念。广大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投入国家建设,恢复国民经济生产,涌现出了马恒昌、李顺达等英雄模范。在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战场上,产生了杨根思、邱少云、黄继光、罗盛教等英雄人物和众多英雄集体,他们“在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事业中,表现了伟大的集体英雄主义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全国人民开展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涌现了“铁人”王进喜、农业劳动模范陈永贵、“两弹元勋”邓稼先、人民公仆焦裕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等英雄人物。这种良好的社会氛围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为新时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党却犯了急于建成共产主义的错误。共产主义的英雄观动员了各族群众参与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意愿,英雄人物的标杆典型作用激发了人民的生产热情,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这种英雄观的精神作用被无形放大,似乎只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改变一切,造成了严重的“浮夸风”和“共产风”,严重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这种混乱的英雄观、错误的英雄观,对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后来在调整经济政策时又错误地把矛盾转到了“以阶级斗争为纲”上去,在“造反有理”的错误思想影响下,出现了许多“造反英雄”。这些“造反英雄”并没有割掉资本主义的“尾巴”,却对社会主义初期取得的建设成就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一些过去的英雄人物被打倒,人们对英雄人物的界定、对共产主义的英雄观的认识发生了扭曲。长达十年的思想混乱,造成了英雄观的异化,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四、坚守根本与改革创新: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英雄观的转折

建设时期的经验教训表明,实现共产主义必须立足时代特征、遵循时代发展规律,以彰显时代本质的英雄观推动社会发展。这是改革开放的初衷,也是英雄观发生时代转折的内在原因。异化的英雄观在此时得以扭转,中国共产党的英雄观迈向了新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英雄观的核心,就是坚守根本与改革创新并举。坚守根本,就是秉持共产主义的英雄观;改革创新,就是在改革开放的同步轨道上发展和创新共产主义英雄观。坚守根本与改革创新,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英雄观的逻辑转折。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英雄观受到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面临巨大的挑战。随着国内政治环境变化和国门打开,西方思想文化、社会思潮也趁势涌入,人们的思想从封闭僵化、墨守成规到多元多样、开拓创新,开始向往和接受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思想价值领域发生变化,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受到冲击。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共产党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也意识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一起抓。邓小平指出:“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如何才能坚持老祖宗的东西?邓小平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提出了“四有新人”的培养要求。“四有新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有理想”,这个理想就是共产主义的理想。在英雄观层面上,则是要坚守共产主义的英雄观。“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在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中,共产主义理想是我们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和克服风险考验的重要法宝。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党的历届领导人都特别强调要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宣扬和培育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具体在行动上,邓小平指出要坚持和弘扬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革命英雄精神,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的精神,包括“发扬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道德。江泽民强调,在新形势下,我们决不能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有丝毫动摇,必须“树立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世界观、人生观,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要以高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道德严以律己,继承和发扬长征中坚定理想、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胡锦涛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等革命英雄精神和党的优良传统,发扬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思想保障。

新时期的英雄观有了新的内涵,英雄不再局限于革命战争年代冲锋陷阵、流血牺牲的革命英雄、战斗英雄或者建设时期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劳动英雄、先进模范,已经延伸到涵盖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无数英雄人物和群体,包括改革开放中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改革英雄,各领域积极进取、奋勇拼搏的行业先锋,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模范人物,社会上诚信守信、孝老爱亲的道德模范,航天事业中顽强拼搏、矢志献身的航天英雄,抗击洪水中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抗洪英雄,自然灾害发生时维护人民生命安全的抗震救灾英雄,体育事业上奋勇拼搏、为国争光的体育明星等等。共产主义的英雄观不能动摇,这是中国共产党英雄观的根本。随着时代发展,共产主义的英雄观有了新的内涵,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选树新的英雄,孔繁森、许振超、李向群、杨利伟等英雄人物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同时,新时期崇尚大胆改革、勇于创新、锐意进取的英雄,倡导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敢闯敢试的英雄精神,这成为时代的鲜明特色。一大批改革英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条战线上勇立潮头、引领时代风气,他们的事迹激励广大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为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积累良好物质基础。

五、继往开来与伟大复兴: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英雄观的新境界

新时代是奋进的时代,也是实现伟大复兴的时代。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奋斗目标,“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新时代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奋力实现民族复兴继而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时代。实现继往开来与伟大复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英雄观的新境界,也是中国共产党英雄观的逻辑升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赓续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英雄观的价值内涵,并结合时代进行了丰富发展,实现了英雄观的继往开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赓续了“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的英雄观,紧紧依靠人民创造伟大的历史,创造美好的生活。新时代的英雄观发展了英雄来自平凡人、平凡英雄可以创造不平凡事业的观点,正所谓“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无数白衣卫士、逆行者生死救援,成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在全国脱贫攻坚战中,“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无数党员干部扎根基层,为国家扶贫事业倾力奉献,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新时代英雄观首次将“平凡”和“英雄”结合起来,充分肯定了平凡英雄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无论是疫情防控,还是抢险救灾,无论是争分夺秒复工复产,还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都离不开平凡英雄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的身影。在和平年代,只要脚踏实地、倾情奉献、无怨无悔,每个平凡人都能成为新时代的英雄,都可以续写不平凡的英雄故事,创造不平凡的英雄功绩。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习近平以国家最高规格褒扬英雄人物,号召“弘扬他们身上展现的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这一重要论述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英雄的鲜明品格为“忠诚、执着、朴实”。新时代的英雄观继承了革命英雄主义传统,同时又彰显了平凡英雄在普通岗位上忠诚担当、执着追求、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也展现了平凡英雄“做隐姓埋名人、干惊天动地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人生境界。

新时代是实现伟大复兴的时代,新时代的英雄观是实现伟大复兴的英雄观。新时代,我们要永远铭记为国家和人民作出突出贡献的革命英雄、民族英雄、功勋模范,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凝聚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新时代凝聚奋进力量,要广泛组织英雄模范的学习教育,特别是着眼于青少年学生群体,“注重引导学生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概,引导学生学习英雄、铭记英雄”。在党史学习教育上,“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广大青少年要“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广大人民要树立正确的英雄观、历史观、国家观,以英雄榜样的感人故事和人格魅力,鼓舞向上斗志、培育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投身新时代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国家要不断加强捍卫英雄的制度建设,完善英雄荣誉表彰制度体系,确立捍卫英雄权益法律法规。如制定党内、国家、军队等功勋荣誉表彰条例,实施英雄烈士保护法律法规,设立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并举行重大活动,使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常态化、制度化、法治化。要积极维护英雄形象、保护英雄荣誉,有效保障英雄及其家属的物质生活,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使全民人人争当英雄,凝心聚力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

结语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是传承英雄精神、运用英雄精神和塑造英雄精神的伟大奋斗历程。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英雄观、坚守马克思主义英雄观、赓续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遵循时代发展规律,突显时代精神品质,确立了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及时代要求相适应的英雄观。百年奋斗路上,中国共产党始终以英雄精神接续古今,以英雄精神筑牢理想信念,以英雄精神继往开来,以英雄精神守正创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把握时代脉搏,把英雄观融入根本指导思想之中,成功运用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全面展现了英雄观的历史演进,深刻彰显了英雄观的时代本质,有力凝聚了实现国家繁荣发展、民族伟大复兴、人民美好生活的强大力量。因此,要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英雄观百年演进的历史逻辑,科学总结中国共产党英雄观百年发展的宝贵经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辉煌。

猜你喜欢
共产主义英雄中国共产党
黄龙飞: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
英雄犬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重走英雄路
绛红英雄谱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麒当代启
“五形态论”与共产主义学说
东欧的后共产主义变革
自古英雄出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