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肝性脑病患者的营养支持

2022-10-24 09:12陈词
肝博士 2022年5期
关键词:孔明血氨肝性

本刊记者:陈词

人物档案

孔明:博士 副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青年学组委员,终末期肝病营养与再生学组秘书;

北京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青年委员

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从事肝病工作10余年,致力于各种肝病尤其是肝衰竭的临床诊治。尤其专注于终末期肝病营养相关临床和基础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包括动物实验、生子生物学等)经验。

作为主要研究者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发表SCI论文10余篇。

记者问:肝性脑病患者可以吃蛋白类食物吗?

孔明教授:轻微肝性脑病患者,没有明显的嗜睡、昏迷、意识不清,可以正常进食的时候,是可以吃也需要进食蛋白质类的食物的。因为不摄入或摄入过少的蛋白质,会造成营养不良,肌肉减少,会增加腹水、感染和其他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而且,肌肉是血氨代谢的重要场所,肌肉减少会造成血氨代谢障碍加重,反而会加重肝性脑病。所以轻微肝性脑病可以吃,也必须适当摄入蛋白质类食物。严重的肝性脑病,不能正常进食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短时间适当减少或者限制经口蛋白摄入,适当静脉补充白蛋白等,但是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在病情允许的时候,尽早、逐渐增加蛋白质摄入。

记者问:肝性脑病患者吃什么样的蛋白更好?

孔明教授:我们日常摄入的食物中蛋白质主要来源分为动物性蛋白,如肉类、蛋类、乳制品;植物性蛋白,如谷类、豆类等。一般来说,不同类型的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种类和比例是有差异的,所以,混合性蛋白质可以优势互补。对于肝性脑病患者,如果能够耐受,也推荐摄入混合性蛋白质,增加食物多样性和蛋白质的补充,但是如果存在耐受受的情况,可以适当调整,如用酸奶代替牛奶,补充蛋白质的同时,还有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微环境等作用。适当增加植物性蛋白质摄入,还可以增加膳食纤维和维生素、微量元素摄入,促进排便等。如果仍不能耐受,可以选择一些支链氨基酸制剂。

记者问:肝性脑病患者每天吃多少蛋白?

孔明教授:肝性脑病患者每天摄入蛋白质的量,原则上目标值是1.2-1.5克每公斤体重每天,但是还需要根据具体病人的实际情况具体确定。如肝性脑病的严重程度:如果仅仅是血氨升高,没有明显的脑病的症状和体征等比较轻微的患者,可以尽量达到这个目标。但是如果有严重的肝性脑病症状,意识不清的患者,可以情况减少。具体蛋白质摄入的估算可以请专业的营养师协助进行评估,也可以患者或者家属或者临床医生应用软件或者工具书查询相关食物成分表进行大致评估。肝性脑病患者进食蛋白质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把一天的目标量分散到多次(至少6-7次每天),减少一次性进食蛋白质的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耐受性,提高消化吸收效率,减少加重肝性脑病的风险。

记者问:肝性脑病患者如何自我监测?

孔明教授:肝性脑病患者,尤其是家属,需要注意患者的神志状态、反应能力和速度以及行为变化。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反应迟钝、计算能力下降,认知能力下降(如不认识身边人和不清楚自己所在地点等)、睡眠颠倒、性格改变、昏睡或昏迷等情况,需要及时就诊。需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每天至少1-2次软便。日常监测除肝功能等常规项目外,还需要监测血氨水平,但是血氨水平受影响因素较多,血氨升高不一定是肝性脑病,有时候脑病发作也可能血氨没有明显升高,所以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专业的系统诊断。

猜你喜欢
孔明血氨肝性
apri与血氨联合对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诊断价值评估
吴孔明院士在晋指导植保工作
我爱孔明锁
高胆红素对干、湿化学法测定血氨的影响
肝硬化患者合并轻微肝性脑病的治疗时间
瑞甘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研究
血氨在肝硬化患者消化道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醒脑静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肝性脑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临床研究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血氨测定结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