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新工科师资队伍建设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2022-10-25 06:08张光华张建燕于乃文
智库时代 2022年37期
关键词:工科产教师资队伍

张光华 张建燕 于乃文

(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新工科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能力不足

随着当前工程教育规模增加,针对工程教育教师的需求也在增加。但是,我国很多高校在招聘人才上更加注重学术研究,缺少实践应用。因为,没有相应的实践,导致自身经验不足,所以影响实践能力[1]。高校教师在教学中,依然按照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来开展工作,缺少工程能力意识。在进入到高校后又不能接触到生产一线,缺少工程培训基地,导致无法有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因为高校教师定位和发展方向的因素,导致如果向应用型人才转变还需要一定的过程。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高校并没有积极从企业中引入教师人才,这样就导致师资队伍建设不理想。

(二)缺少激励措施

在当前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针对教师而言,不管是评价还是考核等,都没有充分体现工程实践内容。而且所担负的论文、相关科研项目等,也会影响教师发展,会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其中,导致教师没有主动提高自身工程能力的动力[2]。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教师就只能注重基础理论研究,无法深入开展实践课题,从而使得在出现实践问题上不能积极主动分析,这与产教融合要求不相符,教师重视理论缺少对实践体现的原因是激励制度和政策不合理[3]。

(三)引入存在误区

在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上,引进人才是关键。高校的人才素质就直接决定着高校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高校都在积极出台相应政策,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吸引更多的人才。但是,在引进人才上存在着问题,比如重视学历,缺少对能力的考核[4]。为保证人才质量,大多数高校都以学历和专业水平为基础,但是却没有重视实践能力,认为学历高,那么能力也应该达到一定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就导致实践性人才无法参与到其中。一些高校虽然在引进人才上非常重视,但是却没有注重后期培养,没有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严重地浪费人才。因此,高校在设计引进人才上在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应该提高经验水平,实现两个方面同时进行,这样才能更好地优化队伍结构,推动师资队伍更好发展。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新工科师资队伍建设评价指标

积极建立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要对相关指标有充分了解。以往的指标更加重视知识、思想道德等,而针对高校的培养质量指标则是要重视建立知识能力素质,要以知识、能力为基础来构建评价体系,从思想道德、素质和评价三个方面入手。与此同时,在评价上还应该能加入工程能力,最后在分配指标权重上要利用层次分析法。评价指标可以将其分为理论知识、技能等方面,通过构建层次结构模型的方法,能将人才培养分为实践、创新、管理等相关层次[5]。在新时期下针对技术领导发展对于传统人才提出更加严格要求,其不仅要具备理论与实践能力,而且也要求工程技术人员能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并具有学科交叉融合能力。在解决问题上,不仅要能对本专业知识进行应用,而且也要能学习新知识,有效解决在以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针对专业未来发展方向加以预判,以便于能引导产业结构发展。因为新工科针对融合创新能力提出严格要求,所以就可以将其人才培养评价标准划分为通识、专业、实践等相关能力,并每一个能力评价上都建立对应标准。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新工科师资队伍建设质量评价体系的不足

(一)没有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管理队伍保障机制

工程院校的薄弱环节是教学质量管理队伍的建设方面,多数院校还没有建立专门的质量保证机构,使师资队伍建设质量的评价不到位。教师团队的整体质量有所提高,数量也需要提高。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质量标准,没有强化体系建设,信息反馈机制和持续改进机制都不够完善,导致教学质量评价无法保证[6]。

(二)评价范围比较窄

部分工科院校在顶层设计上存在很多的缺陷,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够科学性,也缺乏系统性。一些工科院校对于形式非常重视,质量评价也是一般层面的,不能通过评价结果体现教学质量[7]。比如,对教学教师实施教学检查,进行教学督导以及学生对教学进行评价等,往往对教师的评价予以重视,学生的评价仅仅是一种形式,尤其是有关学生发展的评价,没有与教学质量评价相结合。在进行教学质量评价的时候,往往不会评价实践教学环节,仅将这个环节作为参考性,而是更为注重理论教学环节,甚至没有将校外实训环节列入到质量评价中,导致评价范围狭窄。

(三)部门相对单一

在多数工科院校中,教学督导和教学管理部门发挥主体作用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教学管理部门承担多个职能,即实施过程化管理,制定决策,同时实施评价工作。一个部门承担多项工作,导致教学评价管理中不能发现评价体系在运行的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最终所获得的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存在很多的客观因素,不能发现实质性的问题,教学质量无法提高。

(四)校企运行机制缺乏合理性

工科院校强烈希望通过校企合作能够共同培养高质量的人才。然而,企业的运行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学生进入到企业实习,通常被当作普通劳动力,这种做法并不符合工科院校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计划,导致教学没有与生产实践融合,不符合产教融合的要求[8]。学生在企业只需要完成简单工作,技术要求不高,也无法在实习的过程中学习到更深层次的知识,不能接触到最新技术,学生们在企业没有接受核心技术培训,自己所学习的知识不能真正意义地用于实践,这就是工科院校与企业行业没有深度融合的结果。

四、构建产教融合背景下建设新工科师资队伍建设质量评价体系的有效措施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构建高质量的教学管理队伍

建设新工科师资队伍建设质量评价体系,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就是构建高质量的教学管理队伍。为了开发适合应用型工科院校职业能力评价的评价方法,确保评价结果科学可靠,就需要高素质的教师参与,采用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并从产教融合的角度出发深入研究,以使教学队伍符合要求。

(二)扩展评价范围

在评价教师队伍的时候,要考虑到大学生的需求,将大学生的观点量化为评价标准,以使教师团队形成高质量的教学管理队伍。评价主体的多样性要兼顾从市场、学校和学生中选择评价主体,充分发挥企业、行业和学生在评价主体中的作用,使评价结果成为多方讨论的结果,确保教学管理队伍质量。评价方法要科学有效,保证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促进教学管理队伍不断完善[9]。

(三)多元化新工科教师师资队伍建设质量评价主体的构建

发展性师资队伍建设质量评价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具体的工作中就是让更多的人成为评价的主体,能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特别之处在于,能够让评价对象成为评价主体,高度重视评价对象的想法观点。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引导其自我反馈,能够做到自我调控,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地自我完善,并进行自我认识。将产教融合的信息反馈机制建立起来,以学生作为中心运行,需要师资队伍管理组织和进行规划、实施、评价,并对教学质量管理予以改进。对于教学评价保障体系要实施分级管理,学生参与到这项工作中,通过学生研讨会,采用问卷调查与随访结合的方法,监督教学评价,并基于评价的结果予以指导,使教师承担起教学责任,保证教学质量[10]。工科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还需要邀请企业专家参与到评价工作中,使企业和行业积极评价,对学校的教学实施管理,实现产教融合(如图1)。

图1 工科院校产教融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模式图

(四)建立科学有效的产教融合评价机制

建立产教融合评价机制,突出教学评价。教学质量评价能有效地保证教学质量。有效、持续的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标准对教学进行系统的检测和评价。因此,新工科院校应坚持完善产教融合评价机制,突出实践教学评价,为提高工科院校质量提供保障。评价的内容包括对专业、课程、教学的全面测量和评价,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方向,以评价促建设。首先,工科院校要完善三级教学评价体系,细化教育部、省教育厅、学校的教学管理评价,积极配合教育部教学抽查,积极开展工科院校和新专业、新课程的随机评估,在坚持“以评估促建设”的基础上,将综合体制改革与提高教学质量目标相结合,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加大课程建设力度,在优化专业结构的基础上拓展专业发展内涵,从而使工科院校产教融合评价价值更加符合新时代的需要[11]。将教学质量反馈信息纳入日常教学管理,引导导师和教学管理者参与教学质量评价过程,按照阶段性评价和严格的教学质量评价,为教学质量体系建设提供新思路。

五、产教融合背景下新工科师资队伍建设对策

(一)良好道德素养

不管是哪一学科的教师,都应该具备良好职业道德。高校作为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的基地,就应该能积极提高教师的道德素养,要能具备创新理念。在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校教师更要从实际情况来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完善道德修养,迎合时代发展来积极创新,从而保证自身素质满足时代发展要求。

(二)扎实专业知识

从产教融合这一理念上分析,高校的教师要能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有着良好的工程实践水平。首先,要能从理论上提高自身素养,具备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其次,要具备扎实的工程专业知识,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要能从实际情况入手来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最后,要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更好地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应用理论知识。

(三)丰富实践能力

高校教师在实际教学上自身要具备较高的工程能力,这样才能及时传输工程知识,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12]。在重视教师理论知识素养同时,也应该重视教师的实践经验。只进行实践方面的理论培训并不能满足要求,需要在具体实践中有效积累经验,进而才能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不仅能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向前发展。提高高校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不仅是高校教师自身发展需求,也是高校人才质量的基本要求。

(四)深入企业提高能力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新工科教师队伍建设,不能只重视理论知识学习,而且也要具备实践经验和能力,要充分了解行业发展方向和特点。教师要能积极到相应企业中学习,了解企业生产流程,明确企业的管理体系,并掌握新方法、新技术等。通过这样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上能应用技术,并且转换实践成果,从而来提高自身工程视野。

(五)完善激励制度

高校也应该从实际出发,在产教融合背景下,能积极地完善激励制度,以此来针对教师进行业务考评。比如,积极制定激励制度,鼓励教师能深入到企业中加以培训,参与企业管理。针对参与企业相关项目开发的教师要能及时奖励,可以根据进展和实践能力来给予不同程度奖励。与此同时,也要优化教师考评制度,要能建立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双重结合的考核体系,从而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六)加强产学研合作

想要真正打造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就必须要在工程实践中加以锻炼。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应该派教师深入一线参与实践,通过和企业开展合作的方法,来有效承担相关项目,并合理应用自身的专业知识能力帮助企业能解决技术问题,为其提供技术支持。与此同时,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还能在返回学校后,将知识和理论结合在一起,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真正达到产学研合作。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能将产学研合理应用,提高教师队伍水平,还能帮助企业解决问题,进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达到企业和学校共同向前发展的目的。

六、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研究可以明确,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对工科人才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工科院校要保证所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就需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工科院校要将重点工作落实到教学工作上,除了课堂教育和实践教育之外,还要做好教学评价工作,对于评价要实施监督并及时信息反馈,保证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科学化运行,且更加规范合理,使教学质量有所保证,评价管理水平大大提高,使院校所培养的工科人才有较高的职业素质。将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起来,做到产教融合,加强企业与工科院校直接的频繁交流和充分互动,这已经成为当前工科院校所面临的主要工作。

猜你喜欢
工科产教师资队伍
“新工科”和OBE模式下的车辆工程实践课改革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创新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天津大学:成立全球首个新工科教育中心
关于推进实战化教学的思考
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