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情境写作”的妙用

2022-10-27 01:16甘肃刘天喜
语文教学之友 2022年8期
关键词:佳节作文题目树叶

◎甘肃/刘天喜

学生在主动积极的语言实践环境下学习写作,能够循序渐进地提高作文水平,提升自身的语言品质。情境写作是指以人物或具体问题构成活动场景,以真实的背景问题开展的写作。中考作文可以运用情境写作的方法,促使学生在一定的语言背景下巧设文章结构及文字表达,由于写作内容与生活贴近,可以降低写作难度,提高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一、普适性在情境写作中的妙用

中考作文是考查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方式。在平时作文教学中融入情境写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对立意选材进行拓展。中考作文在情境写作模式下,可以帮助学生调动已掌握的知识内容及生活经验完成写作。中考作文命题人创设的情境,一般都具有普适性,是绝大部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经历过或较为熟悉的,能够激发学生产生共情,促使学生打开情感的闸门,开始写作。

以甘肃省中考作文“每逢佳节……”的情境主题为例。作文题目的范围较宽,可以按照传统意义上的“每逢佳节倍思亲”设题;还可选择调侃型主题“每逢佳节胖三斤”“每逢佳节睡不醒”设题;或者选择励志主题“每逢佳节做运动”“每逢佳节读书勤”“每逢佳节为人民”设题。这种主题使得创作情境更加多元化。虽然每个学生接触的“情境”不同,但因题目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写出内容充实、情真意切的佳作。

比如,以“每逢佳节倍思亲”为题的学生,由于这是一个讲述节日格外思念亲人的主题,可以侧重描写每个人都无法割舍的亲情,每个人都期盼节日时一家人团圆喜乐、其乐融融,但现实却未必能尽如人意,不是每一个节日都能与家人共度,所以选择“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一主题能够贴近学生心理,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描写佳节思念亲人的情境。

再如,“每逢佳节胖三斤”这一主题同样具有普适性,是几乎每一名学生都会经历的,在创作中可以按照每到节假日,父母就会准备丰盛的饭菜,甚至连续吃几顿大餐的情境进行创作,这一主题轻松诙谐,在充满调侃意味的同时,更彰显出亲情,让人有满满的幸福感。所以,为使创作内容更加丰满,学生可以将节日中聚餐的前期准备,聚餐过程中的欢快氛围,如何大快朵颐的一饱口福以及聚餐后的畅谈聊天等情境内容分别进行描述,不断变化的情境以及随着场景变化的人物心理,都会使作文内容更加丰满,情节更加具体,也更具可读性,凸显情境描写的精彩。

二、真实性在情境写作中的妙用

艺术创作源于生活,真实的生活场景更是创作的源头,初中生的创作情感大都来源于现实生活,所以应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增长见识、丰富情感体验,才能在写作中更好地创设文章框架,用文字还原真实情境,发挥情境写作的价值。真实的情境描写好过假大空的虚无缥缈,更能激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因此,中考作文应注意从真实角度导入创作情境,降低写作难度,确保学生更好地还原生活情境。

以甘肃省中考语文作文“我也了不起”为例。这一作文题目的来源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新年贺词中提出的“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作文的主题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要求考生写出自己的“了不起”。作文主题具有真实性,学生可以从平凡的自己、平凡的一天展开写作,可以写一件普通的小事,以小见大,见证自己的不平凡。比如,看到家里的墩布坏了,妈妈每天蹲在地板上擦地很辛苦,“我”就用塑料棒帮妈妈做了一个简易的拖把。可以对妈妈擦地的整个过程进行细节描写,写自己看到妈妈蹲着擦地额头上沁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很心疼妈妈,要帮妈妈擦地,妈妈怕影响“我”学习总会阻止。所以,“我”就为妈妈自制了一个拖布,减轻了妈妈的负担。通过这种真实的情境描写,能够凸显出作文情境的真实性,使作文内容更具真情实感。

三、问题性在情境写作中的妙用

解决问题的动力是有问题意识,有了问题才能对考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考查。中考作文考查,应通过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能够结合情境内容进行描写,并通过描写情境的变化而解决问题。应注意避免虽然设置了作文情境,却在材料中就已经把问题解决了的情况发生。这种题目无疑是有局限性的,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发挥,使绝大部分考生的作文内容趋于雷同。所以,中考作文题目应为学生设置一个写作方向,而后续的情境内容应由学生自主创设,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中解决问题。

2021年甘肃省中考语文作文题是围绕“秋叶”写一段抒情文字。这是一道拟定了方向的作文题目,“秋叶”是考生要描写的对象,至于在何时、何处与何人观赏秋叶,是学生可以自主创设的情境。而且,初秋、中秋、晚秋的树叶都是不同的,不同地方、不同树木的秋叶也都各具其美。比如,若描写初秋的叶子,则应侧重描写树叶是油绿油绿的,经过了夏日的炎炎烈日,秋叶更美了;描写中秋的树叶,可以重点描写树叶已经由绿转黄,几种不同的绿和不同的黄集于一片树叶上,凸显树叶的色彩缤纷;而晚秋的树叶几乎全变黄了,树叶落了满地,化作春泥更护花。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凸显不同的问题、不同的情境。比如,初秋、中秋、晚秋面对的问题都是不同的,树叶的色彩,室外背景都是不断变化的,可以运用借景抒情的方式表达对秋叶的欣赏及由观赏秋叶产生的一些情感体验。通过情境的铺垫,能够使学生更加精准地描写不同时节的秋叶,写作内容更为丰富,表达的情感更为细腻。同时,还应注意问题情境的运用应树立读者意识,确保略写惜墨如金,详写则泼墨如云,能够真正的运用文字表达真情实感。

2022年甘肃中考语文作文题目之一为“请以‘永不过期’为题,完成作文”。这个世界上,看似什么都会过期,比如玫瑰花、比如肉罐头,甚至,连保鲜纸都有保质期,所以能够找出什么是“永不过期”的貌似很难,那真的就找不到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本作文题目中的“永不过期”本身就是一个“问题情境”,所以,学生可以以此展开联想设计题目,比如,“善良”就永远都不会过期,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保持一颗善良的心砥砺前行,终会获得生活最好的馈赠,善良的人也许会吃“眼前亏”,但正如雨果所说:“黑暗的地方,必然有光。”而人们的善心、善行、善举,势必就是黑暗中的一束光,且这束光永不过期。

综上所述,“真实”能使作文具有生命力,让人产生情感共鸣,而情境是学生进行真实表达的重要渠道。因此,为鼓励学生最大限度地表达真情实感,应发挥出情境命题的最大效能。在中考作文训练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抒发真情、讲述实话,培养学生关注社会、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良好生活习惯。

猜你喜欢
佳节作文题目树叶
元宵佳节醋飘香
树叶的不同称呼
每逢佳节胖三斤
你眼中的我
一片树叶
2009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作文题目汇总
佳节时分
小树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