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影响因素

2022-10-27 01:49虞萌黄家恺冯飞翁悦蒋成燕徐台株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2年20期
关键词:阳性血清维生素

虞萌 黄家恺 冯飞 翁悦 蒋成燕 徐台株

(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遵义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贵州 遵义 563000)

2型糖尿病好发于老年人群,且随着病情进展会诱发多种并发症,累及多个器官,危及患者生命健康〔1〕。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是一种常见的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症,诱发因素主要为甲状腺素生物效应或合成、分泌不足,可导致老年2型糖尿病前期血脂特征及血糖改变,影响血糖控制效果,加重病情发展,增加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2,3〕。因此,明确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甲减发生的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方案,对改善患者预后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甲减的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男52例,女48例;年龄60~87岁,平均(72.32±6.07)岁;病程4~12年,平均(7.59±1.81)年。纳入标准:2型糖尿病标准参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4〕中相关内容;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恶性肿瘤;近期服用影响甲状腺功能的药物;其他甲状腺及内分泌系统疾病;感染;胃肠疾病史。

1.2甲减判定方法 参照《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5〕中甲减的诊断标准,结合医院实验室检测标准,评估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甲减发生情况,①临床甲减:促甲状腺激素(TSH)增高,游离甲状腺素(FT4)和总甲状腺素(TT4)降低;②亚临床甲减:仅TSH增高,FT4、TT4正常。本研究中甲减包括临床甲减和亚临床甲减,将发生甲减纳入发生组,未发生甲减纳入未发生组。

1.3基线资料及实验室指标 ①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胰岛素治疗。②实验室指标:采集所有患者空腹肘静脉血10 ml及餐后2 h静脉血3 ml,3 000 r/min离心10 min,离心半径10 cm,取血清,采用贝克曼AU5800全自动生化检测仪,经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采用美国RARIANTⅡ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试剂盒由武汉兴化生物科技提供;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水平测定方法为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德国,罗氏)及其配套试剂;采用德国进口电子发光仪测定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TPO-Ab水平高于正常值(0~30 IU)判定为阳性。以上操作均由具备资质的固定人员操作,并定期对仪器进行质检。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基线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对比 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发生甲减18例(18.00%)。发生组血清25-(OH)D、IGF-1水平低于未发生组,TPO-Ab阳性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基线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对比

2.2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甲减发生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将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甲减发生情况作为因变量(发生=1,未发生=0),有差异的实验室指标及基线资料作为自变量,经二元回归分析后,将P值放宽至<0.1,纳入符合条件的指标作为自变量,其中TPO-Ab阳性:是=1,否=0;经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TPO-Ab、25-(OH)D、IGF-1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甲减发生均存在统计学关联,其中25-(OH)D、IGF-1水平高为保护因素(OR<1,P<0.05),TPO-Ab阳性为危险因素(OR>1,P<0.05)。见表2。

表2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甲减发生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甲状腺代谢功能异常与糖尿病患者代谢紊乱、能量供应障碍有关,可引起碘泵功能紊乱,增加甲状腺疾病的发生风险,导致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影响其预后〔6〕。有研究指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甲状腺功能异常比例为38.4%,其中甲减占比为15.8%〔7〕。本研究结果提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一定的甲减发生风险。因此,明确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甲减的影响因素,及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对改善患者预后尤为关键。

本研究结果显示TPO-Ab阳性、25-(OH)D、IGF-1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甲减发生的影响因素。逐个分析上述因素,TPO-Ab阳性:TPO-Ab是甲状腺微粒体抗原大蛋白质的主要成分,可对甲状腺球蛋白中酪氨酰基团的碘化反应产生催化作用,促进甲状腺激素T3、T4合成〔8〕。有研究指出,在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甲状腺自身抗体有重要作用,而TPO-Ab是甲状腺功能异常的重要指标,且可作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标志性抗体,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9,10〕。因此,TPO-Ab阳性表达可增加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风险,特别是甲减的发生风险。对此,建议临床应定期检查TPO-Ab阳性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有助于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以减少甲减发生。

25-(OH)D水平:维生素D是活性脂溶性维生素,广泛分布于B淋巴细胞、肌肉系统、T淋巴细胞、肠道中,不仅可调节机体钙、磷代谢,还在T淋巴细胞的介导中发挥作用,调节Th1/Th2型细胞免疫,导致免疫功能紊乱,进而参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发生〔11,12〕。有关研究指出,TSH和维生素D间的关系,可能与维生素D的生物惰性有关,通过其功能活性代谢物25-(OH)D与维生素D受体结合,影响多种生理功能〔13〕。G蛋白-腺苷酸化酶-环磷酸腺苷系统是TSH作用于甲状腺细胞的主要过程,细胞内钙离子在此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而25-(OH)D水平降低,可造成钙离子通道关闭,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影响TSH信号,使垂体代偿性分泌更多TSH,增加甲减的发生风险〔14,15〕。对此建议,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可定期进行血清25-(OH)D检查,适当补充维生素D,以减少甲减发生。

IGF-1: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GF-1水平低,胰岛素抵抗加重,导致机体处于高血糖状态,引起甲状腺滤泡细胞能量利用障碍,导致碘泵功能障碍,进而直接影响甲状腺功能〔16〕。同时,IGF-1还可促进下丘脑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释放反馈调节,且还可刺激甲状腺细胞DNA、蛋白质合成,促进甲状腺细胞分化、增殖,其水平降低可增加甲减发生风险〔17,18〕。临床可通过检测血清IGF-1水平,给予患者早期干预及治疗,以减少甲减发生。

综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甲减发生风险,其影响因素可能为TPO-Ab阳性及血清25-(OH)D水平、IGF-1水平低,临床可针对上述指标变化情况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以减少甲减的发生。

猜你喜欢
阳性血清维生素
早期HR阳性/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选择与思考
食品核酸阳性情况为何突然变多
“维生素”大口吃
动物也爱维生素
脱发、疲惫、常感冒、抑郁…… 或是缺维生素D
血清4型Ⅰ群禽腺病毒 Hexon、FierⅠ、FiberⅡ基因的原核表达
幽门螺菌感染胃炎患者血清miR-155表达与IL-6表达的相关性
抛开“阳性之笔”:《怕飞》身体叙事评析
过期的维生素C还可以这么用
血清HBV—DNA与HBV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