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豆叶醇提物通过mTOR/S6K1降低T1DM小鼠胰岛素抵抗

2022-10-27 05:51余晓艳
西北药学杂志 2022年6期
关键词:提物胰腺引物

余晓艳,谯 艳,黄 婧, 刘 云

绵阳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绵阳 621000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等多种因素导致机体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等进而引发糖、蛋白质、脂肪等代谢紊乱的综合征[1-2]。中药材是纯天然产物,具有毒副作用小、不产生耐药性等优点,备受研究者青睐。树豆是蝶形花科木豆属的多年生灌木,研究显示其脂溶性部位有降血糖、血脂作用[3-4]。叶贵梅等[5]研究显示,树豆叶醇提物可一定程度改善糖尿病大鼠糖代谢和脂代谢。既往研究显示,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核糖体S6激酶1(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S6kinse1,mTOR/S6K1)通路活化与糖尿病IR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6]。目前有关树豆叶醇提物对糖尿病的调控作用是否与抑制mTOR/S6K1通路活化有关少见报道,因此本研究探讨树豆叶醇提物对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小鼠IR作用的影响,并分析可能的机制。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ACCU-CHEK Advantage Ⅱ型血糖仪,北京中西远大科技有限公司;BK-4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山东博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HBS-ScanX全波长酶标仪,南京德铁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1.2 试药

脲佐菌霉素(streptozotocin,STZ)购自上海信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兔抗鼠mTOR、p-mTOR、S6K1、p-S6K1、β-actin抗体及山羊抗兔HRP二抗,均购自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胰岛素放免试剂盒购自昀冠(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Trizol试剂及BCA蛋白定量分析试剂盒均购自美国Thermo Fisher;逆转录试剂盒购自日本Takara;上样缓冲液购自北京Solarbio;PIRA裂解液购自康迪斯化工(湖北)有限公司。

1.3 动物

60只SPF级、6周龄SD雄性小鼠,体质量20~30 g,平均体质量(25±5) g,购自北京唯尚立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证为[SCXK(京)2016-0009]。

2 方法

2.1 树豆叶醇提物制备

取干燥树豆枝叶100 g,置于1 000 mL圆底烧瓶中,加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600 mL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合并提取液,减压回收干燥,将浸膏分散于1 000 mL热水中,超声处理使其成为均匀的混悬液并冷却至室温后置于4 ℃冰箱过夜,离心,弃去上清液,沉淀用热水同法洗涤3次后再混悬于水中,先用石油醚50 mL萃取3次以除去叶绿素,再用50 mL氯仿萃取3次,减压回收氯仿,得到树豆脂溶性部位5 g,用质量浓度为5 g·L-1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研磨,备用。

2.2 T1DM模型建立

将小鼠适应性喂养3 d后,禁食不禁水12 h后以多次小剂量法注射30 mg·kg-1STZ(每日1次,连续5 d)建立T1DM模型,注射结束7 d后,小鼠禁食不禁水10 h,采集尾静脉血测空腹血糖,以空腹血糖>11.1 mmol·L-1视为造模成功。

2.3 分组及处理

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以普通饲料饲养)、模型组及树豆叶醇提物低、中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树豆叶醇提物低、中和高剂量组于模型建立成功后,同时间分别给予树豆叶醇提物50、100、150 mg·kg-1·d-1[5]灌胃处理;对照组、模型组于同时间给予等量CMCNa灌胃处理,每日1次,连续4周,期间均用普通饲料饲养,并观察小鼠一般情况。

2.4 标本采集

给药4周结束后,在大鼠空腹12 h情况下用40 mg·kg-1戊巴比妥钠麻醉大鼠,眼眶静脉丛取血,及时测定并记录空腹血糖,静置1 h后,以3 000 r·min-1离心10 min,取上清液于-80 ℃冰箱保存待测;随后将大鼠颈椎脱臼处死,取胰腺组织并分为两部分,保存于液氮中用于后续实验。

2.5 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检测

用BK-4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糖(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水平;用HBS-ScanX型酶标仪测定血清胰岛素(insulin,INS)水平;用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for insulin secretion index,HOMA-β)评估β细胞功能;用稳态评估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用定量胰岛素敏感性检测指数(quantitative insulin check index,QUICKI)评价胰岛素敏感度。

2.6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

取2.4各组其中一份胰腺组织,Trizol法提取总RNA并测质量浓度,以RNA为模板进行逆转录反应得cDNA,以其为模板链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设置反应体系;反应条件为预变性95 ℃ 30 s,变性95 ℃ 5 s,退火60 ℃ 30 s,延伸72 ℃ 20 s,重复40个循环。扩增值阈值所需循环次数(CT值),mTOR、S6K1均以β-actin作为内参,以2-△△CT法计算mTOR、S6K1 mRNA相对表达量。引物由大连宝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并合成,引物序列分别为:正向引物5′-3′:AAGGTGAAGGTCGGAGTCAAC,反向引物5′-3′:GGGGTCATTGATGGCAACAATA;正向引物5′-3′:TGGAGTTGGGGGTTTCTGTA,反向引物5′-3′:TTCAGTGCACAGGTTCAAGC;正向引物5′-3′:GTCAACGGATTTGGTCTGTATT,反向引物5′-3′:AGTCTTCTGGGTGGCAGTGAT。

2.7 免疫印迹法

取2.4各组大鼠胰腺组织,剪碎制备匀浆,以RIPA液冰上裂解,孵育20 min,以10 000 r·min-1离心10 min(离心半径为8 cm)取上清,测定蛋白总量并取20 μg与等量上样缓冲液混匀,沸水浴变性,进行电泳、转膜,以质量浓度为0.5 g·L-1的脱脂奶粉封闭2 h,TBST清洗,之后加入mTOR、p-mTOR、S6K1、p-S6K1及内参β-actin作为一抗(1∶500),4 ℃孵育过夜,TBST洗涤,加入山羊抗兔二抗(1∶1 000),37 ℃ 1.5 h,显影、定影,计算目的基因蛋白相对表达量。

2.8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比较

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皮毛松散、毛色发黄,无光泽,精神萎靡,嗜睡,时常扎堆,活动减弱,反应迟钝,多饮、多食、多尿,尿色偏黄,与对照组比较体质量增加较快。树豆叶醇提物低、中、高剂量组大鼠一般状况优于模型组,其中高剂量组改善最为明显。

3.2 各组大鼠胰岛素相关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PG、INS、HOMA-IR水平升高,HOMA-β、QUICKI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树豆叶醇提物低、中、高剂量组大鼠FPG、INS、HOMA-IR水平降低,HOMA-β、QUICKI水平升高(P<0.05),呈剂量依赖性。见表1。

表1 各组大鼠胰岛素相关指标比较

3.3 各组大鼠胰腺组织中mTOR、S6K1 mRNA表达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胰腺组织中mTOR、S6K1 mRNA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树豆叶醇提物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胰腺组织中mTOR、S6K1 mRNA水平均降低(P<0.05),呈剂量依赖性。见表2。

表2 各组大鼠胰腺组织中mTOR、S6K1 mRNA表达

3.4 大鼠胰腺组织中mTOR/S6K1通路蛋白表达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胰腺组织中p-mTOR/mTOR、p-S6K1/S6K1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树豆叶醇提物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胰腺组织中p-mTOR/mTOR、p-S6K1/S6K1水平均降低(P<0.05),呈剂量依赖性。见图1及表3。

注:A.对照组;B.模型组;C.树豆叶醇提物低剂量组;D.树豆叶醇提物中剂量组;E.树豆叶醇提物高剂量组。

表3 各组大鼠胰腺组织中mTOR/S6K1通路蛋白表达比较

4 讨论

T1DM又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机体选择性攻击胰腺细胞,造成D细胞大量破坏、胰岛β细胞发生自身免疫破坏,胰岛素分泌严重不足,表现为高血糖和酮症酸中毒,并会引起严重代谢紊乱、感染性疾病、慢性并发症如微血管病变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健康[7-10]。IR是指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下降,即正常剂量的胰岛素产生低于正常生物学效应的一种状态。研究显示,T1DM患者存在IR[11]。

树豆是蝶形花科木豆属多年生常绿灌木,研究显示,其脂溶性部位能够降血糖、调节血脂[13]。叶贵梅等[5]研究显示,树豆叶醇提物对糖尿病大鼠糖代谢和脂代谢具有一定调节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皮毛松散、毛色发黄,无光泽,精神萎靡,嗜睡,时常扎堆,活动减弱,反应迟钝,多饮、多食、多尿,尿色偏黄,与对照组比较,体质量增加。树豆叶醇提物低、中、高剂量组大鼠一般状况优于模型组,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大鼠一般状况明显得到改善,呈剂量依赖性。与叶贵梅等研究结果相似,说明树豆叶醇提物对T1DM有一定治疗作用。INS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体内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INS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唯一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的激素[14]。HOMA-β反映胰岛β细胞合成并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其值越高表明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越强[15]。HOMA-IR是用于评价个体胰岛素抵抗水平的指标,反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16]。QUICKI是描述胰岛素抵抗的程度,胰岛素敏感性越低,单位胰岛素的效果越差,分解糖类的程度越低,在分泌量足够的情况下,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是很好的治疗糖尿病的方法[17]。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PG、INS、HOMA-IR水平升高,HOMA-β、QUICKI水平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树豆叶醇提物不同剂量组大鼠FPG、INS、HOMA-IR水平降低,HOMA-β、QUICKI水平升高,呈剂量依赖性。说明树豆叶醇提物能够降低T1DM小鼠血糖水平,降低IR,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研究显示,mTOR/S6K1通路与糖尿病IR发生、发展有关,当机体长期处于高质量浓度葡萄糖或氨基酸刺激,促使mTOR发生磷酸化反应,进而激活下游S6K1并使其发生磷酸化反应,阻止胰岛素信号传导最终产生IR[18-20]。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胰腺组织中mTOR、S6K1 mRNA及蛋白水平均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树豆叶醇提物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胰腺组织中mTOR、S6K1 mRNA及蛋白水平均降低,呈剂量依赖性。说明树豆叶醇提物能够降低T1DM小鼠血糖水平,降低IR,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可能是通过抑制mTOR/S6K1通路活化实现的。

综上所述,树豆叶醇提物可能通过抑制mTOR/S6K1通路活化,降低T1DM小鼠血糖水平,降低IR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本研究并未能明确树豆叶醇提物对mTOR/S6K1通路的具体调控作用,后期应进一步深入阐述。

猜你喜欢
提物胰腺引物
DNA引物合成起始的分子基础
高中生物学PCR技术中“引物”相关问题归类分析
岭南山竹子醇提物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作用
《中华胰腺病杂志》稿约
PCR过程中生成引物二聚体回收再利用的研究
18F-FDG PET/CT显像对胰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飞龙掌血醇提物的抗炎镇痛作用
阿纳其根醇提物对冈田酸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葫芦钻水提物的抗炎镇痛作用及其急性毒性
ScYLV和SrMV的PCR引物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