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优化小学语文作业初探
——以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为视角

2022-10-28 03:43赵仁燕
小学生 2022年29期
关键词:作业负担双减汉字

☉赵仁燕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双减”政策下的学校高质量发展研究,不仅是对我国教育格局的研究探索,更是变革教育观念的实践。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教师有必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优化设计,学生作业能力的提升关系着教学质量的提升。

谈到作业,放眼全球,各国设计作业的理念虽然不太一样,但是,作业给学生增加了负担是普遍事实,作业越多负担越重。在美国,家庭作业曾经被称为“在美国父母脚下的国家犯罪”[1]。英国剑桥大学研究团队表明,学生的作业越做越多,但是,没有让他们变得比前一个世纪的学生更聪明,所以英国教师与讲师协会发出倡议:取消小学生家庭作业。而在我国,1955年7月,教育部发出了新中国的第一个减负令——《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2]。在之后的六十多年里,教育部一共发布了上百道的减负令,一直到最新的“双减”政策,国家明令要求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课外培训负担。这一道道的减负令折射出来的正是国家对学生作业负担的深度关注和战略性的调整。那么,减轻作业负担就是作业量上的减少,甚至不做作业吗?在“双减”的政策之下,我们究竟应该怎样设计作业呢?本文主要研究在“双减”背景下,从以发展素养为作业目标、以课程视域为设计体系、以情境探究为作业途径三个方面对小学语文作业进行有意义有规划的设计。希望既能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又能培养他们成为更完整更幸福的人,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一、以发展素养为作业目标

(一)解读作业,深入素养

2022版新课标课程目标指出:“《语文》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作业到底有什么作用?巩固知识技能,夯实课堂教学,诊断学习效果……作业在本质上应该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3],核心素养是学生应该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教书走向育人的阶段,核心素养是统帅各国教育改革的一个上位的概念,它在引领并且拉动课程教材改革,教学方式改革,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质量评价等等关键的教育活动。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在作业中夯实文化基础,实现全面发展。

(二)作业设计,渗透素养

怎样设计作业才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2022版新课标指出:“语文作业设计不能仅仅局限于写字、阅读、日记和习作等书面的作业,还应该紧密结合课堂所学,关注学生校内外个人的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设计主题考察、跨媒介创意表达等多种类型的作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综合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低年级学生《有趣的汉字》的时候,我用一周左右时间设计了有趣的汉字的作业(见表1),掀起了学生探究汉字的小高潮,班级每个学生都做了三至五张的汉字卡,然后放在黑板和墙面上进行互相研究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通过反复识记,学生认识了大量的汉字,也培养了探索精神。在创造性作业的设计中,学生学会了学习,创新能力得到了开拓,综合运用汉字的能力得到提高。

表1 有趣的汉字作业设计单

二、以课程视域为设计体系

(一)构建体系,紧密课程

大多数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往往布置强化课堂教学的作业,作业是依附在教材、课堂之后的,作业的终极版就是考试[4]。事实上,课程标准,学科的学段要求往往会被忽视,这就造成学生的作业虽然越做越多,负担越来越重,但是核心素养和思维素养却不见提升。那么能不能设计有目标、系统的作业,来改变作业的高耗低效?作业设计应增强课程意识:基于课标要求和教材整体,“教—学—评”相融互补,当作课程去做。

(二)作业体系,完善课程(见表2)

表2 二上语文作业计划表

三、以情境探究为作业途径

(一)作业导向,探究情境

热爱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在19世纪“作业就是游戏活动”这个观点是福禄贝尔、蒙台梭利等人的代表性观点[5]。让作业变成游戏,孩子们就发现作业变得充满乐趣了。在低年级语文作业中能让学生融入情境中探究知识,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二)作业设置,情境体验

在低年级创设情境性作业,可以从他们喜爱阅读的绘本入手。一年级语文园地编排了“和大人一起读”栏目,内容有《小白兔和小灰兔》《剪窗花》《小鸟念书》等篇目,二上的快乐读书吧中就出现了《小鲤鱼跳龙门》《“歪脑袋”木头桩》《孤独的小螃蟹》等绘本故事。在二年级开展“创意绘本展”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创意绘本展”:要求学生用各种各样的物品做一个推荐绘本的物品。用自己的一个物品变成自己想要的一本书,猜一猜究竟是什么书?例如,有的学生做了一个小螃蟹,有的学生做了一个稻草人,有的把伞转过来变成了神奇校车,还有的拿来了一双红鞋子……这些物品可以穿、可以戴、可以背、可以撑、可以叠……用不同的方式展现了绘本故事中的人物原型或者是特有的事物,这样学生在游戏中完成情景作业,他们融入其中,在情境中收获了完成作业的乐趣与成果。

(三)作业融合,融入情境

另外,情境探究性作业,可以是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完成的作业。2022版新课标《语文》课程总目标指出:积极观察,感知生活,发展联想和想象,激发创造潜能,丰富语言经验,培养语言直觉,提高语言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6]。2022年初,应教育部要求,很多同学居家学习了一段时间,在居家学习期间,我布置了一个情境作业:和父母一起设计一道创意美食拼盘。同学们热情高涨,“设计拼盘——食材选择——制作过程——讲解展示”这一过程有美食、创意和表达的融合、劳动和思考以及合作与分享,跨越七大学科的核心素养。

作业作为常规教学的重要环节,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对作业进行优化设计,丰富作业方式,减少作业量,并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本文对此从上述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究,希望对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猜你喜欢
作业负担双减汉字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探析小学生作业心理负担的定量分析
减轻作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有效识字 减轻写字作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