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县建选31号子莲新品种栽培技术要点

2022-10-28 07:01饶学雄吴景栋刘子民
长江蔬菜 2022年20期
关键词:新品种病害

饶学雄 吴景栋 刘子民

建宁县位于闽西北内陆山区、武夷山脉中段,地处中亚热带,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又有大陆性山地气候特点。建宁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6.8℃,无霜期230~270 d,≥10℃活动积温为5 008℃,年日照时数在1 720.7 h,3~9月日照时数占全年的66%,7~9月日照平均每天7.2 h,有利于喜光作物子莲的光合作用。夏季昼夜温差大,平均达12℃以上,极有利于子莲养分积累。建宁县独特的气候特点造就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建莲”,建宁县是“中国建莲之乡”,有1 000 a以上的种植历史。建莲年产量3 500 t以上,产值达22 800万元,建宁为福建省最大产莲基地县[1]。建选31号是建宁县莲籽科学研究所近年来选育的建莲新品种,田间表现生长势强、花期早、花量大、采收期长、蓬大粒多、结实率高、粒大圆整、高产稳产、加工性好、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等优良特性。2020年,建宁县濉溪镇福民莲子专业合作社在濉溪镇圳头村种植子莲新品种建选31号13.53 hm2,干通心白莲产量为102.86 kg/667 m2,较当地主栽品种建选17号增产11.1%,现将建选31号子莲新品种在建宁县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 特征特性

1.1 形态特征

建选31号为多品种多次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抗病的大株型子莲新品种。成熟立叶正面绿色、背面黄绿色,叶缘浅红,叶姿凹形;花蕾狭卵形、浅绿色,瓣缘及蕾尖红色;叶上花,花色爪红,花态碗状,花型少瓣;雄蕊数平均413枚;果实长度平均1.86 cm,宽度平均1.51 cm,果形指数1.23;结藕量大,藕较粗大;根系发达。平均每蓬心皮数32.2枚,结实率67.8%,通心后百粒干质量136 g左右。外观和食用口感好,品质优。

1.2 生物学特性

在建宁物候条件下,全生育期240 d左右,3月31日种植,5月15日现蕾,6月26日至10月30日采摘,有效花期与采摘期110~130 d;长势强,萌芽和始花早、花量大、花期长,一般3叶见花、1叶1花,部分2叶见花,蓬大粒多、结实率高、籽粒大而圆;加工特性好,通心白莲加工率26.1%(干通心白莲占壳莲的百分比),抗腐败病、叶斑病、抗倒能力较强,高产稳产。

2 建宁县栽培技术要点

2.1 选择种植地块

选择土质疏松肥沃,保水性能好,排灌方便,耕作层深度为20~40 cm,呈中性的黏质田块。种植前1个月667 m2用生石灰100 kg消毒,并进行深翻耕,晒田7 d后灌水3~5 cm,种植前3 d耕翻耙平,做到泥烂、田平、草净。

2.2 合理栽培密植

藕种最好是当天或前1 d从种藕田中取出,选择顶芽完整且藕身具有2节以上的新鲜种藕,保持色泽光亮。株行距约为3 m×4 m,按藕量做到全田均匀分布。种藕用量为150支/667 m2,种植前1 d用90%氯溴异氰脲酸结晶粉末3 000倍液对种藕进行消毒处理,并用农膜覆盖一晚。种植时田间水面保持约3 cm高,每穴3~4支,藕芽种植方向朝田中间。用手挖开泥面,把顶芽倾斜放入土中8 cm,用泥土将后把节垫高,使后藕节微翘露出土面1~2 cm。

2.3 田间水肥管理

①水分管理 管水原则为“浅水促苗生长,深水开花结果,浅水结藕越冬”。根据浅水保苗原则,3月种藕定植后至6月上旬莲田保持水深10 cm,促进藕芽早发,使之在5月下旬能够见花。6月中旬至8月下旬,活水灌溉,田间保持水位20 cm以上,有利莲株正常发育,在7月中旬能够封行。11月至翌年2月,保持浅水护藕越冬。

②科学施肥 提倡有机肥作基肥,合理追施化肥,增施钾肥,增加千粒质量。

a.重施有机肥。种植前7 d,撒施生物有机肥60 kg/667 m2。

b.早施立叶肥。当莲苗长出第2片立叶时(5月上旬),在第2片立叶抱卷方向前约10 cm处塞施莲籽专用肥12 kg/667 m2。

c.巧施始花肥。5月下旬,每667 m2用尿素10 kg、复合肥20 kg,加适量镁、锌微量元素肥拌匀撒施。

d.重施花蓬肥。从6月中旬至7月下旬,每隔15 d追肥1次,每次每667 m2施莲籽专用肥15 kg,加入适量微量元素硼砂拌匀后撒施,连续3次。

e.补施后劲肥。8月上旬,每667 m2补施复合肥10 kg、钾肥5 kg 1次。

2.4 病虫害防治

①病害 子莲病害主要有莲腐败病、叶斑病。采取综合防治原则,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优先使用生物手段防治,以化学药剂辅助防治,有效控制莲田病害。

莲腐败病常发生于5月中下旬,已成为子莲产区为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发生后难以防治,给生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基于目前还没有特效药,可采取在冬季灌水冬浸预防和移栽前后重施石灰等农业防治措施,并适时做好化学防治工作[2]。撒用生石灰100 kg/667 m2,对土壤进行消毒,同时每667 m2施硅肥15 kg、硫酸锌10 kg等,提高土壤pH值。结合深翻耕,降低耕地表层土壤中污染物的含量。发病初期,及时拔除病株,并用7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或50%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等药剂防治,控制病害蔓延。

叶斑病主要为害子莲叶片,病斑初为淡黄色,逐渐加深变为黄色、黄褐色至紫褐色,后全叶变褐枯死,远看似火烧状,病株莲籽小且皱缩,严重影响莲籽产量[3]。叶斑病主要发生在6~7月,从老叶开始发生,并向新叶传染扩散,田间拔除病株后,用50%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喷雾防治。

②虫害 子莲主要虫害有蚜虫、莲纹夜蛾,蚜虫主要发生在5~6月,可用20%呋虫胺悬浮剂1 500倍液或70%噻虫嗪可溶性颗粒1 000倍液喷雾防治。莲纹夜蛾主要发生在5~8月,利用3龄前幼虫的群集性,进行人工捕杀,或悬挂性诱剂,或用5%吡虫啉乳油2 000倍液喷雾防治。

2.5 采收加工

①适时采收 采收期一般在7月初至10月底。当莲籽与莲蓬孔格稍分离,莲蓬正面变成褐色,莲籽剥离蓬后莲壳为黄褐色时即可采收。为方便加工,傍晚采摘为佳。为避免采摘时人为踩断莲鞭,按固定路线进行采摘,发现有漏采的过熟莲籽及时清理,以免铁莲掉入莲田导致来年混杂。

②加工处理 相比建选17号,建选31号莲膜比较厚,质硬,不宜手动去膜,使用莲籽加工去膜一体机加工时,要加大水压量,需把水压从2.5 MPa提高至3.0 MPa,才能把莲膜去除干净。通心要选长10 cm、粗0.2 mm的细铁丝,对准莲籽底部中心凸出部位,将莲心去除干净,不能捅破莲肉;洗净放入冷库成为速冻鲜莲产品,或洗净晾干后用90℃左右的干热风烘焙4 h,冷却后用洁净的密封塑料袋装好放在阴凉处保存。

猜你喜欢
新品种病害
圆茄新品种——“京茄黑宝”种植栽培技术
青菜新品种介绍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春季番茄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1200万元!苹果新品种“秦脆”转让费再创新高
大樱桃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历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果树休眠期咋防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