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食性景观在未来社区中的应用研究

2022-10-29 14:49文艺颖苏小妹宋琛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2年9期

文艺颖 苏小妹 宋琛

摘 要:以义乌鸡鸣山社区为例,探索可食性景观在社区各空间中的种植可能,通过案例分析出鸡鸣山社区中可食性景观的规划参考。在当前大背景下,社区或逐渐成为大众主要的交往场所,而景观往往可以成为一个良好的媒介,促进社区居民的友好交流。如何让社区景观充分发挥“桥梁”功能,成为居民情感依托,达到增进社区群众认同感、唤醒公共精神的目的,是否可通过可食性景观在社区的规划种植,建立起邻里交往平台,值得相关研究者进一步研究。在尽量不改变现有建成用地的情况下,结合屋顶菜园、宅前菜园、一米菜园的形式打造义乌邻里友好交流型社区。

关键词:可食性景观;生产性景观;鸡鸣山社区

可食性景观设计作为新兴的设计理念,在景观规划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设计者一般会对果蔬、药材、可食花卉等进行景观种植,其中最普遍的就是蔬果的种植。它既是对“小农经济”乡村记忆的唤醒,又是对社区景观规划的丰富。

本次景观规划主要是对鸡鸣山社区现有的空间集约利用,通过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在不改变原有土地分配的情况下,以屋顶社区农场、宅前微型小苗圃、一米菜园的形式提高绿化率,美化社区环境,疗愈社区人群,促进友好交流,响应“双碳”政策,营造社区未来低碳场景。

一、鸡鸣山社区概况

(一)选址概况

义乌鸡鸣山社区的户籍人口为3 512人,流动人口约2.5万人,老年人占比较高,且大部分来自乡镇,有一定的种植经验。除此之外,鸡鸣山社区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绿地覆盖率较高,有可利用的灰空间,社区管理团队和住区居民的联系也较为密切,有利于可食性景观的融入(图1)。

义乌鸡鸣山社区居民居住区呈开放式,与周围街道紧密相连,交通可达性较好。根据相关城市土地规划法令,公共绿地难以用于可食性景观的打造,而宅前空间是居民的私用土地,可进行微型苗圃的打造。在实地调研中,鸡鸣山社区的一米菜园改一米花园的实践由于缺乏管理和维护,居民的参与积极性低,导致该场地再次荒废,急需整改,可在该地打造“认领制”可食性景观。此外,阳台、屋顶空间也可作为可食性景观打造的规划范围。

(二)综合研究

鸡鸣山社区商住联合的住区形式使得社区的边界意识不强,社会资本易于建立,第三方机构也易于融入社区。打造可食性景观,可使媒介机构和资本多元参与社区事务。在居住区,菜市场嵌入社区也为可食性景观的打造提供了较好的前置条件,且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已有居民在公共区域种植蔬菜(图2),但该行为占用了社区应急交通车道和社区公共空间,存在一定违规行为,居委会责令整改。

二、基于可食性景观的社区空间案例

(一)屋顶上的私人微型农场:鱼菜共生的屋顶菜园

本案例为屋顶菜园的实践,户主通过食物循环的方式堆积出种植床,培育优质的种植土壤,以提升植物吸收能力。鱼菜共生系统中的虹吸装置,又将种植床里过滤过鱼粪的水重新排回鱼池,完成有机循环。目前,该屋顶菜园除了自给自足外,可供整栋楼居民简单日常生活的粮食补给。

住区屋顶菜园一般应用的是营养膜管道栽培,采用PVC管作为种植载体,植物通过定植篮固定汲取营养。在整个种植过程中,完全不使用肥料与农药,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同时实现自给自足。丰收后的作物成了维系邻里友好关系的纽带,居民可共同管理和享用成熟后的可食性景观,另外,集实用性和美观性于一体的屋顶菜园也成为邻里交往的重要场所之一。

(二)介质——宅前绿地的二十平方米菜园试验

本项目载体是一栋建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多层住宅楼的前花园,花园与阳台相通,但由于缺乏管理,花园一直闲置,原本开敞的宅前空间也变得封闭。对此,规划师将这个只有二十平方米的宅前花园改造成了由社区人群共同打造的共享菜园。在打造过程中,吸引了社区老年人来此处聊天,并且一起打理菜园。规划中促成的自觉行为,使得社区原本冷漠的邻里关系和城市外来居住者的疏远情绪得到了缓解。共享菜园提供了居民沟通和交流的可能性,成为城市、社区、居民友好交流的介质。

本项目所用的可食性景观有油菜、小麦、葫芦、吊瓜。其中,油菜和小麦间隔种植,两种可食性景观有不同的生长周期,菜园在不同时期会有高低起伏变化,是对社区竖向景观的丰富,而葫芦和吊瓜这类吊挂式垂直可食性景观的种植更是对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

(三)潍坊街道“口袋公园”改“一米菜园”的实践

本项目为“围墙之外”景观微更新项目之一,是可食性景观促发社区灰空间新活力的友好实践,它由当地居民自发参与部分简单规划,以“自下而上”的开创性更新形式推动居民共同参与社区规划治理,唤醒社区废弃空间活力,提高住区活动空间绿视率,起到疗愈住区人群和促进邻里交往的作用。

在社区可食性景观的可持续经营中,相邻两个住区的居民自发形成志愿维护小队,进行菜园的后期护理,以“家庭承包制”的形式共同维护成果。该项目除了种植一部分兼具食用性和美观性的果蔬之外,更加注重可食性景观之间的种植关系,不仅种植可食性景观,还种植具有观赏性的花草,追求景观的审美价值。

三、义乌鸡鸣山社区可食性景观的设计策略

(一)鸡鸣山社区屋顶菜园实践

经过与社区管理方和居民的沟通,结合鸡鸣山社区的楼层户型情况,选择在屋顶花园进行可食性景观的营造,依据《高质量推进杭州市未来社区试点建设的实施意见》,支持未来社区试点开展立体绿化、空中花园、阳台绿化。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JGJ 155-2013 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规范种植屋面的工程技术相关要求,屋顶菜園需在法律法规的规范下合理合法营造。本次鸡鸣山社区的屋顶菜园可考虑在鱼菜共生理念下打造可食性景观,把屋顶菜园作为集休憩和劳作于一体的疗愈空间,通过不同季节的可食性景观搭配,打造社区网红菜园打卡点,为住区居民交往交流提供平台。待到收获时,社区方可举办特色节目进行集体分享,或开展线下聚会,促进邻里友好交往。

在屋顶可食性景观栽培中,拟使用人造轻质营养土作为种植基质,如用腐烂的落叶等制作而成的“人工绿肥”,做到零污染。有经济支持的情况下,可考虑用水培进行无土栽培,以避免治理中出现污染情况。可食性景观的搭配方面,避免种植果蔬类植物,尽量种植兼具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可食性景观,如薄荷、迷迭香、香草、红绿彩椒、丝瓜等,创新屋顶菜园空间,打造集疗愈和休憩功能于一体的菜园,增进邻里交流。

(二)雞鸣山社区宅前苗圃实践

鸡鸣山社区的宅前绿地面积较大,相邻两户共享门前的宅前绿地。经调研,目前的宅前绿地仅种有草和零星树木,且居民普遍愿意把该空间改造成宅前苗圃。通过对住区居民深度访谈,有种植经验的居民愿意进行宅前绿地的可食性景观种植,有居民表示自己曾经在宅前绿地种植过蔬菜,但由于不美观被社区管理方制止。如若把宅前绿地打造成集花园和菜园于一体的可食性景观,或可解决这一矛盾,优化社区环境。

考虑到宅前空间的私密性较强,邻里两户的共同打造和治理需考虑管理和可持续问题,可通过两户间的“家庭承包制”进行绿地管理的放权,使住区居民与设计师共同打造宅前苗圃。在整个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授予参与者们“社区园艺师”称号,促使住区居民产生自觉维护心理,以确保项目的可持续性。而社区管理方应在其中发挥协调和监管职能,通过社区志愿者定期监管,保障宅前苗圃后期一系列维护工作正常开展。

(三)鸡鸣山社区集一米花园和一米菜园于一体的空间活化

在实地调研中,发现鸡鸣山社区的一米花园由于管理不善,该灰空间再次废弃。可考虑把一米花园改造成以观赏为主的一米菜园,种植如香草、玫瑰等具备观赏性的可食性景观,并在每块菜园中用木牌刻上小孩和家庭的名字,明确该可食性景观的“归属权”,木牌上放上“智慧社区菜园”的程序码,以便分享种植过程和查阅种植知识等。在家长和小孩的共同维护下,社区可食性景观或可促进代际交流。

四、结语

社区改造大部分是以城中村为试点进行,居民具有一定的乡土情怀和种植经验,可食性景观可以唤醒他们的“三共”意识,在引导其主动参与社区治理和改造的同时增进邻里交往。未来社区的发展逐渐朝着韧性和健康方向发展,可食性景观设计规划能否成为在菜蔬无法及时送达的状况下,居民形成的一种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模式,使居民在亲自参与的过程中疗愈身心,获得精神依托,需要进一步实践。当植物成熟后,能否与周边商家协作共建社区食堂,使社区各方多元参与,共享共治,也需进一步实践。随着“空巢”家庭越来越多,社区应基于对老人的关怀,建立社区食堂,给予“空巢”老人一定的关怀,鼓励青年人群在闲暇时间也参与社区可食性景观的打造。

参考文献:

[1]汪瑞霞.归园田居:城乡人居环境中农业景观引入的价值与路径[J].生态经济,2019(1):225-229.

[2]王晓静,张玉坤,张睿.国外城市内部空间与都市农业的整合设计实践及思考[J].国际城市规划,2019(2):142-148.

[3]刘悦来,尹科娈,孙哲,等.共治的景观:上海社区花园公共空间更新与社会治理融合实验[J].建筑学报,2022(3):12-19.

[4]丁潇颖.中国社区农园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20.

[5]李姣.基于交往心理的老年社区景观设计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4.

[6]薛巾,王淑华.疗愈景观在未来社区中的设计研究[J].城市住宅,2021(7):46-50.

[7]郑革委,文婧洋.可食景观在养老院空间景观规划可行性分析[J].建筑与文化,2019(6):190-191.

[8]程颖馨,徐磊青.上海老旧社区微更新中多元参与机制优化研究:以浦东新区四个社区微更新案例为例[J].住宅科技,2021(6):48-54.

[9]刘悦来.高密度中心城区社区花园实践探索:上海市杨浦区创智农园和百草园[J].城市建筑,2018(25):94-97.

作者简介:

文艺颖,中国计量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未来社区、住区规划。

苏小妹,博士,中国计量大学艺术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老龄化设计。

宋琛,博士,中国计量大学艺术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未来社区、住区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