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2022-10-30 04:15吉粉华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19期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考核

吉粉华

(扬州大学商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1 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必要性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寻求各课程教学中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间的关联,从而在课程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达到立德树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学生通过对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可以系统掌握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原理和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从而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总量经济的运行状况,理解政府政策的优劣,培养经济学思维方式。

然而,宏观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为资产阶级经济利益辩护和服务的学科。它既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也是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观察和分析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主流经济学,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模式有较大的差异与矛盾。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特别是在课程部分内容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矛盾时,更要进行辩证式思政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更为准确全面地理解宏观经济学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更要帮助学生深刻掌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经济观。可见,作为一门自带思政属性的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宏观经济学的思政教学显得尤为必要。

2 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德育目标

2.1 引导学生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的政治认同感

宏观经济学的重点是关注资本主义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不平衡导致的经济问题以及实现经济总量平衡需要的条件,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提供理论依据。作为反映资产阶级经济利益的一门学科,宏观经济学无法揭示造成资本主义经济问题的根本原因,即由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性与生产社会化这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相反,我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基本矛盾。特别是在面临外部危机冲击的时候,更加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的优越性。例如,新冠疫情暴发后,我国政府在采取有力措施防控新冠疫情的同时,采取了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稳定宏观经济,实现了经济的平稳发展,充分彰显了大国担当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的政治认同感和自信心。

2.2 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宏观经济学可以帮助大学生理解一国宏观经济的运行规律与运行趋势,深入了解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以及政府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学生在学习和运用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讨论分析社会经济问题时,价值观起着极其重要的引领作用。因此,专业课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解传授专业知识,更要在理性思维、人文素养、政治思想和品德修养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引,帮助学生在大是大非的原则性问题保持清醒认识,站稳立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体系认识方面,更要深刻领悟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思想。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确实批判性借鉴了西方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理论和调控政策,但我国宏观调控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由于我国和西方的经济制度存在本质区别,因此,教师要引领学生全面了解中国特色宏观经济调控体系,防止学生误判两者关系。

2.3 帮助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

作为一门强调经邦济世的理论学科,教师在讲解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同时,需要结合社会经济问题和热点事件进行分析,解剖这些经济现象和热点事件背后的经济学逻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比如在讲述需求管理政策和供给管理政策内容时,可以进一步介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非是西方经济学流派供给学派的简单照搬,而是我国政府提出的新方案,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球良方。供给端结构性改革可以优化生产要素配置,促进企业创新,增加高端优质产品的生产,满足居民对高质量产品的市场需求,甚至能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从而有效解决经济总量平衡问题。教师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和介绍相关资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和已经取得的成就,增强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树立为国奉献的社会责任感。

3 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3.1 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宏观经济学流派众多,知识点繁杂,理论性和逻辑性都很强,课时又很紧张,导致学生学习较为困难,这也给教师的课程思政带来了挑战。教师不仅需要准确把握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完成专业知识的传授,更要有效切入思政元素,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因此,教师应该对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德育目标进行总体设计,在传递专业知识理论的同时,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融入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以便达到预期的思政育人目标。

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具备团队协作的条件。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的一门基础课程,通常一个教研室会有多名教师共同教授这门课程,可以进行集体备课和团队合作。通过课程团队共同探讨,教学团队可以建立如宏观经济学各经济流派的背景资源、每个章节或每个专题的情境资源等思政专题素材,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的总体设计。在思政教学设计中,难点在于如何将思政元素不着痕迹的嵌入到授课内容中,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入思考,通过隐性教育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如果没有对思政教学的精心设计,教师在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时就会陷入形式主义,引起学生反感。比如在介绍国内生产总值这个概念时,教师就可以很好地进行隐性思政教育。在介绍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和衡量方法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和增速,制作成表格或者图形,要求学生进一步分析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排名和占比的变化,特别是找出一些超越英、法、德和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经济总量的关键年份。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横向对比近年来中国和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搜寻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过程其实就是隐性思政教育的过程,学生不仅可以深入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绩和仍存在的一些差距,也能激发自己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的社会责任感。

3.2 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3.2.1 精选思政素材

教师在介绍宏观经济学相关理论时不仅要全面完整地诠释专业内容,更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比如在解释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时,学生可能会得出一个蕴含逻辑矛盾的结论:个人节制消费增加储蓄,对个人来说既是美德,也会增加家庭财富,但由于会减少国民收入引起经济萧条,对国民经济总体来说却未必是好事情。凯恩斯经济学把节俭这种传统美德变成了阻碍经济发展的现代“罪恶”。因此,“节俭悖论”会让学生树立不正确的消费观,为炫耀性消费和奢侈浪费等非理性消费行为找到借口,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通过播放网络视频资源或者展示高校学生食堂就餐图片等专题情境资源,从而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树立理性消费的理念。因此,精选思政素材,找到思政元素和专业知识的相融点,在教学中渗透国情民情教育,才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经济伦理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2.2 融合多种教学方式

教师应该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拓展学习资源和思政元素,将抽象的专业知识和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内容,挖掘宏观经济学知识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映射,实现专业素养和品德修养的双重提升。

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不仅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更好的交流渠道,也能够有效传达思政教育思想。如在分析经济增长的原因时,经济增长理论强调了生产要素和技术水平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但对生产要素理论分析中,经典理论更强调“四要素”理论即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然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生产要素理论进行了重大创新,首次把“数据”看成是与知识、技术并列的新生产要素。数据也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数字技术构成了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基础,通过改造传统产业和催生新产业推动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教师通过案例介绍、情境展示和设计专题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据要素的应用价值,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认知。

3.2.3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首先,调整考核内容。课程考核不仅要考核学生的宏观经济学基本知识和专业素养,还要适度考核课程思政内容,实现显性专业知识和隐性思政内容考核的统一。其次,改革考核方式,调整考核权重,加强过程性考核。考核权重方面,可以把平时成绩占比调整为60%,期末成绩占比调整为40%。平时成绩考核上应该注重多元评价,特别是要加强对课程思政教育效果的过程性评价。教师可以通过案例研讨、分组讨论和主题发言等方式完整考察学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把握,并纳入平时成绩考核中。在期末考核中,同样要把思政元素适度融入期末考核,通过精心设计考核题型如案例分析等,考核思政教育的效果。

猜你喜欢
宏观经济学考核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宏观与政策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经济学
宏观
宏观
家庭年终考核
经济学的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