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四史”学习打好青年理论学习基础

2022-10-30 20:14魏巍
成才之路 2022年24期
关键词:理论学习四史学习态度

魏巍

关键词:“四史”;理论学习;学习态度;学习信心;学习方向

“四史”包括黨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这四部历史,高校在青年中开展“四史”教育既可以加强对他们的思想理论建设,又可以打好青年理论学习基础。从这两方面来看,全党全国大力提倡“四史”学习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阶段,青年要在新时代经得住考验,就必须提升自身的社会主义理论水平,使自身的发展同国家的发展有效衔接。对于青年来说,理论学习变得越来越重要,只有通过理论学习才能使他们不断成长。当下的“四史”教育提倡青年要同历史对话,向历史学习,并在学习历史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学习,从历史中汲取理论的养料,进而打好自身的理论基础。

一、在“四史”学习中端正理论学习的态度

理论学习是一个不断改善与发展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青年必须端正态度,坦然面对理论学习中出现的各式各样问题。同时,对于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态势,也要有一个清晰的判断,即在前进中摸索。要明白理论发展的前方是没有参照物的,只有历史才是青年的教科书。所以,青年必须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四史”教育中汲取理论学习的方法与经验,端正对理论学习的态度。

首先,青年的理论发展方向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这是一种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为主的方法。这种理论发展方向符合中国发展的实际,它是在实践指导下形成的,是在一步步犯错与修正之后确立的。因此,当代青年在学习有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时,不能单纯学习理论知识,还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找出来, 不仅要在实践中去寻找,更要在历史中寻找。对于读史,毛泽东同志在1920年就指出:“读历史是智慧的事。”习近平总书记也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 周年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因此, 要保证青年在理论学习中有一个端正的态度,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理论发展的历史, 以史为鉴,从理论发展的历史中找寻经验和规律,找寻一个对待理论的好态度。

其次, 有些青年在理论学习中大谈理论创新,大谈马克思主义原理,却忽视了理论的真正指向是实践。在党的历史中,毛泽东同志通过解析中国国情,研究中国历史,及时转变个人的理论态度,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伟大构想, 进而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革命。所以,青年在理论学习中,绝不能形成思想围城,必须废除孤立静止地学习理论知识,要在“四史”的学习中加强个人的实践,以此来提高个人的理论水平。在理论学习中,不可有主观主义倾向,不能有狭隘的经验论,更不能盲目地进行实践。对于青年来说,理论学习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一不注意就有可能遇到困难,所以闭门造车是要不得的,必须要通过实践去验证它的真实性与合理性,绝不能让理论僵化和教条。因此,青年要全面地考虑问题,避免出现僵化思维和教条思想。

再次,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中,无数共产党员用严肃的战斗的科学态度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并用自己的作为证明了这种严肃的战斗的科学态度是具有正确性且具有重要意义的。青年在平时的理论学习中,一定要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 并将这种态度放到理论学习中。而青年运用正确的态度进行理论学习,能准确地了解理论,准确地理解理论的含义。现在的“四史”教育,不是一般的历史教育,它是以历史教育为基础的政治教育。当前,青年学习中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如何抵御西方不良思想的入侵。这就要求青年要坚定正确的理论学习态度,坚决不做政治面前的中间人和利益面前的摇摆人。

二、在“四史”学习中坚定理论学习的信心

历史证明,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心不是无缘无故出现的,它来自历史的实践,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再到新中国的初期建设、改革开放,无数的历史事件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运用于中国,并且这些史实增强了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心。“对于理论学习,最主要的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及其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出发点,确立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构与人类基本价值诉求互动发展的基准线,强化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信仰性认同乃至自觉运用。”青年只有强化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和认同,才能在平时的理论学习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心,进而激发个人对于理论学习研究的兴趣。

首先,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赖,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理论道路自信的问题。所以,青年在探索理论道路自信时, 要在历史中检验理论的正确性与适用性。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的理论界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是因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高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旗, 走过无数危机,跨过无数困难,并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成就。这份成功是在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下,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的成功是因为我们坚持对自身选择的认同,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信。向红在自己的文章《在历史与逻辑的辩证统一中认知中国道路自信》中指出:“中国道路自信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中国道路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 这已经被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所证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证明只有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唯一康庄大道。”也可以肯定的是, 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带领中国走向独立,走向富强。20 世纪90 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开始向全世界输出他们的价值观。对于青年来说,理论学习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一不注意就可能遇到困难。所以,宣传中国的思想,肯定中国的制度,弘扬中国的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其能够提升民众对国家的认同,增强民众对国家发展的信心。而党和政府大力提倡“四史”教育,不仅是对国家近代史的一次再学习,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再学习,更是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的再考验, 同时这也是一次筑牢青年信仰之基的伟大历程。

其次, 青年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重视理论学习。因为理论学习是青年增强理论信心的基础,其只有真正懂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了正确的唯物主义观点、唯物辩证的方法,才能在心中认同马克思主义观点,继而从心底对其产生信心。提高理论学习的教育力度,不仅能够提升青年个人的理论水平,提高青年内心的向心力,还加深了青年对于理论的认同感。所以,青年不管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加深对理论知识的了解,这是共产党人100 多年来得出的答案。在“四史”教育中,高校必须以史为鉴,厘清思想中的妥协思想,坚持理论学习对于青年的唯一性, 不可因疏忽而危害青年对于社会主义的认同。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活动,就是在新时代青年成长与弘扬“四史”血脉之间搭起了一座相互辉映、沟通共进的桥梁,因为青年时期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在思维精力充沛、学习能力较强、具有无限创造可能的同时,理想信念方面尚需完善,科学知识水平不饱和,社会阅历经验还不成熟,尤其需要从“四史”中学习党对民族命运的奋斗探索史、前辈敢为天下先的创业壮举、中国人民为追求幸福而勇敢抗争等,逐步培养自身对正确价值观念的认知与辨别能力,认识到人生是充满曲折和蕴藏美好的, 并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和本领准备,以随时接受历史和人民的考验。

最后,增强理论学习的信心是当前理论研究最重要的事之一,這是提高青年理论继承和理论创新意识的基础。毋庸置疑,通过“四史”教育不仅可以增强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还可以提升青年理论学习的信心,从而更好地进行理论研究。

三、在“四史”学习中把牢理论学习的方向

当前,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把牢青年理论学习的方向显得十分重要, 如果稍不注意,就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因此,高校要把牢青年理论学习的方向,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掌握历史发展的主线,明确党的历史发展的本质,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只有这样,才能把牢青年理论学习的方向,真正让理论学习起到育人的作用。

首先,青年要了解中国近代史,明白这部历史是一部中国人民争取独立、争取解放的血泪史。百年的近代史中,全体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进行了28 年的抗争,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 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70 多年来,党带领人民完成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发展。改革开放40 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 推进中国化理论的发展,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的活力,全体人民脱离贫困进入小康,综合国力、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从十八大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通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国家事业取得重大成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从建党时的13 人,到成为这个国家的执政党, 成为9)000 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充分回答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成功。因此,青年要在学习党史过程中,掌握历史发展的主线,明白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中所处的核心地位,了解是在历史的作用下,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揭示了只有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改革开放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青年要明白今天的生活不是简单得来的, 而是无数革命先驱通过奋斗努力而得来的。青年要知道新中国的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来之不易。作为新时代的一员,青年要不忘初心,继往开来,走好人生的逐梦路。

其次,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同时在带领全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全面脱贫的道路上实现大跨步成功。可以看到, 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百年党史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角度讲,就是历经艰辛探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独创性地走出了两条新路:创立毛泽东思想,成功开辟中国革命新路,创造性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并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 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成功开辟并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新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阔步走向繁荣富强。”张文江先生讲:“从我们党百年建设发展历程来看,正是在不同时期运用系统思维逐步丰富、发展了党的建设理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中华民族才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这里能够看出,这是党自觉加强自身理论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在经受各种风险考验下不断发展的历史成果,也是党的历史发展的本质。从党在每一个时期都能团结人民取得最后的胜利, 到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情况进行融合实现创新飞跃,再到不断推进自身的伟大建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 清晰地表明了党如今的地位是因为人民的信任、历史的选择和自身的努力。所以,要让青年准确把握党历史发展的本质, 就要引导青年深刻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 系统性地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和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力量, 自觉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者, 在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基础上为实现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再次,对青年来说,注重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线和本质,不是说要遗忘历史中出现的错误和曲折,“而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即实事求是”,厘清主线与分线,坚持唯物真理,改正错误,吸取教训,对待事物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在这个基础上推进党和国家的发展。近年来,一些国外敌对势力借助新媒体,利用网络传播虚假史实,否定历史,从而破坏中国的稳定,阻碍中国的发展。因此,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就是从根本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社会主义制度。青年学习“四史”,要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正确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并坚决反对任何歪曲革命历史、否定优秀传统文化、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行为。这就要求高校运用多种方法,对青年进行正确引导,让青年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面对外界的质疑,青年不能自乱阵脚,在学习“四史”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掌握历史发展的主线和本质,破除个人的迷茫和疑惑, 以避免出现历史虚无主义,扰乱自身理论学习的方向。

最后,要通过“四史”教育增强青年的终身学习理念,使青年在平时的理论学习中获得更大的收获。四川师范大学何光全教授在文章《终身教育百年:从终身教育到终身学习》中谈到终身学习的宗旨,即“当今社会越来越频繁的变革对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工作、关系、地位、社区与公民社会参与、生活方式甚至对自己身份的理解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每个人都必须期待并为转型做好准备,将学习作为应对各种变革的基本策略, 这就是终身学习一贯的宗旨”。当下的“四史”教育为青年的终身学习指明了方向,而终身学习能使青年获得更大的收获。终身学习对于青年来说, 是未来生活和现实社会的通行证,是青年面对现实问题、临近未来矛盾的信心来源所在。“四史”教育能引导青年获得历史的真相、奋斗的经验, 培养青年纵深的历史思维、宽广的国际视野、拳拳赤子情怀和开创进取精神。

四、结语

总之,在“四史”学习中,青年要打好个人理论学习的基础,要跟上时代的发展,要在确保正确的学习态度、坚定的学习信心和牢固的学习方向上,增强理论学习的自觉性, 不断提高理论研究水平。高校则要助力青年树立崇高理想,培育正确的历史观,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认识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实现思想、意志和行动与党中央高度统一,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理论学习四史学习态度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遇见“四史” 图说“第一”
队史连“四史”
谈教学反思下的理论学习
加强油田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义务教育学生参加课外补习对学习态度的影响研究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
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与家庭背景关系的实证调研
《聊斋志异》与前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