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2022-10-30 02:55梁智洁
成才之路 2022年24期
关键词:科学活动自主探究科学素养

梁智洁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活动;问题;对策;自主探究;科学素养

幼儿园开展科学活动时在目标定位、内容选择、课程的组织与实施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基于陈鹤琴幼儿科学教育思想,应在目标设置上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学习内容上以自然科学为主,活动实施以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教育方法以游戏活动为主。目前,幼儿园科学活动中还存在科学探究脱离幼儿生活经验、教师偏重知识讲授、科学探究材料缺乏、幼儿缺乏合作学习意识、教师缺乏活动的总结和反思、教师科学知识欠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幼儿教师要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探索相关对策。

一、幼儿园科学活动的内涵与特点

科学活动是指教师为幼儿提供科学探究的环境和条件,使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加活动,提出问题和表达不同的观点。具体来说,科学活动是教师引发、指导和支持幼儿主动探索周围事物,并且从周围世界以及事物之间关系中获得相关经验,帮助他们掌握科学方法,形成科学思维。幼儿园科学活动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可以培养和发展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幼儿园科学活动,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幼儿园科学活动内容富有生活气息

促进幼儿早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教育内容的生活化。在科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只有让幼儿意识到学习内容有意义,并且是自己想要知道的,他们才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究。因此,只有贴近幼儿生活的、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教育内容才能使幼儿真正理解和内化科学知识。

2.幼儿园科学活动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幼儿科学活动是一个引导幼儿发现、探索和获得知识的过程。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教师要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引导幼儿积极探索、发现,努力寻找问题的答案,获得科学知识和经验。

3.幼儿园科学活动的结果具有经验性

幼儿园科学活动是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强调幼儿在亲身经历中,通过探究和发现获得有关的科学经验,所以并不追求幼儿可以清楚表达具体的、准确的、科学的概念,而是让幼儿积累活动经验,了解科学活动的意义,体验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思维方式。

二、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意义

1.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在科学活动中,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主动探索、发现,学习运用多种感官认识事物,在与周围和自然广泛接触的过程中, 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在不断动手操作以及动脑思考中,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和认知经验,其想象力,创造力能得到充分的释放和发挥,促进认知发展。例如,在“认识声音”的科学活动中,教师可准备好各种材料,让幼儿利用这些材料探索认识声音。教师还可以启发幼儿联想,让幼儿思考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或现象会发出声音。幼儿园科学活动要让幼儿在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寻找答案,不断提升科学素养。在活动中,幼儿的好奇心得到激发,想象力、創造力得到充分发挥,认知得到发展。

2.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

幼儿园科学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形成对科学持久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在科学活动中,幼儿能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体会到获得知识的成功感和喜悦感。例如,在“认识风”的科学活动中,教师可带领幼儿制作一些简易的风筝,并带领幼儿在草地上放风筝,让幼儿感受风的力量。幼儿在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经受一些困难和挫折,例如,在“认识风”的科学活动中,有些幼儿选择的制作材料过于厚重,导致风筝飞不起来,会产生挫败感。这时,教师可对幼儿进行引导,鼓励幼儿找到原因,帮助幼儿重新制作风筝。幼儿在战胜困难获得成功后, 会产生坚定向前的勇气,形成稳定的性格。

3.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开展,为幼儿提供了与教师和同伴互动的机会。幼儿相互沟通,相互帮助,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一起克服困难,有利于促进其社会性发展。幼儿与同伴一起观察种子破土发芽,慢慢长大,一起观察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一起玩“皮影戏”游戏,一起思考如何使自己跑得更快,为什么会产生风,等等。在丰富多彩的科学活动中,幼儿的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培养,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三、幼儿园科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脱离幼儿生活实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园科学活动的开展,要与幼儿的年龄特征, 兴趣爱好和生活实际相联系。然而,部分幼儿园教师设计的科学活动脱离幼儿生活实际,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比如,让中班幼儿探究某种化学现象。这种科学活动过于抽象,难度较大,与幼儿的能力不相适应。因此,幼儿在活动中不感兴趣,活动难以开展。

2.教师偏重知识讲授

幼儿园科学活动要体现幼儿的自主性,是幼儿进行自主探究的活动。幼儿只有在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中,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幼儿园科学活动不仅要注重幼儿对知识的获取,还要注重发展幼儿的科学思维。然而,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偏重知识讲授,重视自己在课堂上的操作和演示,常常忽视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的自主探究。例如,在“沉浮”的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准备了木头和石头两种材料,边讲解边进行实验,让幼儿观看。在整个活动中,幼儿没有进行实际操作的机会,教师的操作过程代替了幼儿的自主探究。这样的科学活动,阻碍了幼儿自主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的发展。

3.科学探究材料缺乏

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数量和种类丰富的材料, 这是开展科学活动的基础。然而,幼儿园科学活动中存在科学探究材料缺乏的情况。例如,在“互不理睬的气球”的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要让幼儿理解物体“摩擦会带电”这一原理。在这一探究活动中,由于缺乏气球、细线等材料,不能使每一个幼儿都能亲身体验,导致他们对“摩擦起电”这一现象的理解不够深入。由此可见,科学探究材料缺乏, 不利于幼儿园科学活动的开展,不利于幼儿科学精神的培养。

4.幼儿缺少合作学习意识

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幼儿进行合作,并在合作中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然而,幼儿大多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合作学习意识。在开展科学活动时, 同伴之间缺少沟通交流与合作,往往会导致科学活动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例如,在“神舟13 号的小秘密”的科学探究活动中,需要探索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幼儿之间要相互合作,才能保证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由于缺少合作意识,幼儿不能做到相互配合,导致探究活动未能取得预期效果。

5.教师缺乏活动的总结和反思

教师在组织幼儿园科学活动时,应进行总结与反思。如果没有对活动中的经验和不足及时进行总结与反思,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活动设计、活动组织能力就会止步不前。这不利于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发展, 也不利于幼儿科学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部分教师缺乏对活动的总结与反思,存在一定的敷衍行为, 使活动的反思和总结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例如,在活动结束后,部分教师的总结与反思通常会忽视幼儿的想法,忽略与幼儿的互动交流。部分教师的总结与反思往往重视活动结果,而忽视活动过程。这种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的总结与反思是不科学的,不利于科学活动的开展。

6.教师科学素养欠缺

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部分幼儿教师缺乏科学素养,教学能力不足,往往存在理论知识混淆不清的情况。部分幼儿教师教学经验不足,不能很好地组织和开展科学活动。部分幼儿教师学历不高、文化知识欠缺, 自身对相关的理论知识理解不清,导致在科学活动中出现错误,不仅影响科学活动的开展,还影响幼儿科学思维的培养。

四、幼儿园科学活动的策略

1.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

在组织幼儿园科学活动时, 教师要了解幼儿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年龄特征,创设符合他们生活经验的环境,提供适合他们操作的材料,以消除他们紧张的心理,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幼儿园科学活动环境和材料应是幼儿所熟悉的,这样才能让幼儿大胆探索,才能取得理想的活动效果。教师可通过创设幼儿熟悉的教学情境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如可以利用游戏活动创设教学情境,也可以利用多媒体通过声音、图片和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创设教学情境。在教学情境创设过程中,教师可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创设的情境与提供的操作材料能够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感到愉悦, 在活动中始终处于积极快乐的状态。其次,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在游戏中,幼儿拥有参与科学活动的热情。再次,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幼儿的积极思考,并按照相应步骤引导幼儿进行探索,解决幼儿心中的疑惑点。最后,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坚持幼儿本位的原则

幼儿园科学活动应该以幼儿为本,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成为科学活动的主体,为幼儿提供积极探究的机会。在科学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幼儿不断发现新的问题,并与幼儿共同探究解决,要及时发现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鼓励幼儿自主解决、自主探究。当幼儿遇到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时,教师要为幼儿建立相应的“支架”,对幼儿进行提示和引导,鼓励幼儿大胆实验。在科学活动进行中,幼儿往往会变得很忙碌,很投入,但是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活动效果。这是因为在幼儿操作之前,教师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没有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引导,没有为幼儿提供明晰的操作步骤。在这种情形下,幼儿在科学活动中常常会出现“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的疑问,影响了活动的有效开展。因此,要提高幼儿园科学活动效果,教师就要坚持幼儿本位的原则, 在开展科学活动之前,不仅要分析幼儿的能力,还要对他们容易产生疑惑的地方进行讲解, 为他们提供明晰的操作步骤。在幼儿遇到自己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时,教师要进行必要的引导,让幼儿自主解决,以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3.提供丰富的探究材料

丰富的材料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首先,教师要为幼儿提供数量充足的材料,确保在活动过程中每一位幼儿都能与材料进行充分的互动。例如,在“摩擦起电”这一科学探究活动中, 教师要为幼儿提供数量充足的气球、细线等材料,让幼儿与材料进行互动,充分感受摩擦起电这一现象。如果提供的气球数量和细线数量不够,就会导致有些幼儿没有操作的机会,对这一原理没有更加透彻的了解。其次,教师要为幼儿提供种类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活动中能够利用不同的材料进行操作,更好地进行科学探究。科学活动中材料的种类不丰富,会导致幼儿在活动中不能有效地进行实验操作,将会影响活动效果,影响实验的科学性,影响科学活动目标的实现。

4.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幼儿与同伴交往的一种重要活动形式,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动机,培养幼儿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提高幼儿交往兴趣。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教师要对幼儿进行合理分组,让小组中的幼儿相互熟悉,积极探讨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教师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缓解幼儿的紧张情绪, 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科学思维。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幼儿互帮互助,能取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能體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教师可将竞争机制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热情,培养幼儿集体荣誉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还能增强幼儿的集体意识,提高幼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当意见不统一时,幼儿可以讨论交流、相互协商。这不仅能增强幼儿的团结意识、合作意识,还能促进幼儿思维发展。

5.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

幼儿教师要对幼儿园科学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以提高幼儿园科学活动效果,提升幼儿科学素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在总结和反思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学到哪些知识, 提出哪些问题,解决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教师要帮助幼儿对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培养幼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要关注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的表现,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进行积极评价。幼儿教师要注重对自身教学行为的总结,不断积累幼儿园科学活动经验,提高幼儿园科学活动质量。要总结和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角色定位是否正确, 活动设计、活动组织过程中的不足,为下一次更好地组织幼儿园科学活动做准备。教师还可以通过写教学日记等形式,将活动过程设计、组织、实施当中的优点和不足记录下来。

6.提升教师科学素养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开展,对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提出更高要求。幼儿教师只有掌握相关的科学理论知识,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才能更好地设计、组织、实施幼儿园科学活动。但是,有些幼儿园教师自身所具备的科学理论知识不足, 科学素养不高,科学探究能力不强。为此,幼儿园教师应通过以下方式方法来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和活动组织能力。首先,幼儿教师要积累丰富的科学理论知识,通过网络视频、课程钻研、专业性学习和培训等方式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了解幼儿能够接受的科学知识,并用适宜的方式进行传授,让幼儿感兴趣,实现科学活动目标。其次,幼儿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通过不断训练,出公开课等方式,增加科学活动次数,提高科学活动频率,不断丰富自己的科学活动经验。幼儿教师还可以通过学习相关案例、活动流程等,积极进行科学领域知识框架的建构,梳理科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

总之,幼儿科学活动是以激发和培养幼儿探索周围世界的兴趣和能力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幼儿教师担负着教授幼儿科学知识, 激发幼儿探索兴趣,培养幼儿探索精神的任务。幼儿园科学活动的开展要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 坚持幼儿本位的原则,提供丰富的探究材料,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提升教师科学素养。教师要深入理解幼儿园科学活动的特点与意义,积极发挥其教育功能,提升幼儿科学素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科学活动自主探究科学素养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幼儿自然观察智能在科学活动中的培养
如何开展小班幼儿科学探索活动
点燃幼儿的创新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