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利用场馆资源对小学生进行德育的实践研究

2022-10-31 06:15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23期
关键词:亳州中草药场馆

木 敏

(亳州市第三小学 安徽亳州 233606)

引言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学习,促进博物馆与学校教学、学生综合实践有机结合,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地方场馆更是学生了解当地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它不仅可以引发学生探求地方文化知识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更能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一、明白意义,明确目的

目前学校的德育方式具有局限性,应合理有效利用博物馆资源拓宽学校的教育课程,开展直观、参与式的德育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参与体验或是在场馆解说人员生动的讲解中,实现情感共鸣,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一)社会场馆资源的利用能对学生的成长教育起到积极作用,能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依据“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实践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学校以“挖掘社会场馆资源,构建多元育人环境”为主线,着眼学校实际,进行大胆探索。教师可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或节假日等时间到地方文化场馆参观,了解地方突出的文化,在人文、古迹、特色产物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德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比如:亳州有名的历史古迹曹操地下运兵道,是我们亳州人的骄傲。它是当年曹操在家乡修筑的地下军事防御战道,曹操把数量不多的士兵从地道内暗暗送出城外,再从城外开进城内,反复多次,迷惑敌人,出奇制胜。整个地道经纬交织,纵横交错,布局奥妙,变化多样,立体分布,结构复杂,规模宏伟,工程浩大,是迄今发现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地下军事战道,其价值不可估量,被誉为“地下长城”。这么有价值的场馆资源,是活的德育教科书,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好资源。所以,学校多次组织中高年级集体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实地参观曹操地下运兵道,认识和了解亳州名人曹操。参观后,学校又进一步跟进,连续举行了“建安文学知多少”“建安文学的后世影响”“建安‘七子’人物画像”“建安人物诗词诵读”等系列活动,让活动更加走深走实,既让学生实地感受到了古迹、古人、古文化的魅力,又受到了地方文化及历史文人的熏陶与感染。

(二)校内外教育资源有机结合,为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供抓手

社会场馆资源进入课堂,促使课程设置、课堂实施发生变革。它打破了课堂、学校及内容等的局限,便于学生将学科知识进行深度整合,进而转化为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供了抓手。比如在2019年11月份,学校组织学生进入地方华佗文化馆进行研学,馆内陈列着本地古代名医华佗的生平成就,馆内又专门开辟了草药堂,专门供学生深入了解亳州中医药文化,同时又设有实践场所,在这里学生可以参与拣药、碾药、收药、装药等系列实践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参与,学生不仅了解了场馆里丰富的地方资源及文化,还更深一步了解了亳州中医药文化,既愉悦了身心,又学到了知识,也增强了身为亳州人的自豪感与自信心。

学校还经常利用地方场馆开辟第二课堂,带领学生动手实践,体验生活,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2020年3月21日,学校组织部分学生来到亳州市博物馆,开展以“走进博物馆,体验第二课堂”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亳州历史,探寻家乡文化精髓。

博物馆第二课堂内容精彩纷呈,有民间艺术剪纸活动,拓印活动和拼图游戏等实践活动。博物馆里,学生在场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与解说中,有序地了解了不同的印章种类和功能,并了解了讲述篆刻的魅力及所寄托的各种情感,更深入了解了小小印章篆刻中所包含的深刻含义。拓印实践活动中,学生在工作人员们帮助下,将篆刻图形拓印在宣纸上,感受到拓印的神奇;剪纸艺术是中国民间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作为一种镂空艺术,它能给人以视觉享受。学生在场馆艺术家们的讲解及帮助下,也用剪刀剪出各种各样的图案,学生愉快的心情无以言表。在这次实践活动中学生发现了民间剪纸艺术的美,产生继续传承与发扬我国的民族传统艺术的意识,民族自豪感油然面生。投壶游戏也是一种古老的游戏。 投壶游戏是中国古代射礼的演变。在古代,宾客去主人家宴饮,主人要求宾客射箭以助兴,宾客是不能推辞的。后来因为庭院不够宽阔,或者有人确实不会射箭,于是就演化成了简易版的射礼“投壶”。学生在体验中,流连忘返。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既让学生增加了知识,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之情。

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学生在实践中,不仅零距离地了解事物发展的历史,同时还激发了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保护文物、传承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二、学科渗透,润德无声

为了让德育更好地落地,学校要求在各学科教学中都要渗透德育,以达到润德于无声的效果。科学课上,开展了中医药进课堂的活动。课堂上,学生拿着从家中带的中草药(亳州大部分人家中都存有中草药),在课堂上分享自己所知道的相关中草药神奇的功效,学生们大开眼界。老师们在课堂上更进一步为学生们渗透中草药发展史及中医名家的故事,比如:一代名医孙思邈,不仅医术高明,医德更是让后人敬仰,他主张行医者不应有贪求财物的私念……对于来求医者不论贫富贵贱,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他曾拒绝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授予的官职,但从不拒绝病人求诊。他认为“人命至重,贵于千金”。这让学生在了解中医药知识的同时,更加了解中国的中医药学家,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秀品德,从而受到德育。

美术课上,学生们画了《我认识的中草药》,用画笔描绘了中草药的各种形态。诵读课上,学生们听了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为写药学名典《本草纲目》遍尝百草的故事,跌宕起伏的情节引人入胜。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结合课例讲解有关古代名医的故事,比如对我国后世影响巨大的李时珍、扁鹊、华佗等名医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古代名医们医术精湛的同时,学习他们高尚的医德,让学生从他们的身上学习不断探索、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勇气,学习他们服务百姓,造福大众的优秀品质。

经过课堂上的学习,学生对中草药充满了兴趣。学校趁热打铁,聘请专业人士为学生讲解了一些生活中常用的中草药的作用和应用,让学生学到了更多的中医药知识。

三、依托课程,润德于内心

学校德育课程不光带给学生一个横向的提高,更带给学生一个纵向的延续。为了更深一步推进与利用本地丰富的场馆资源,我校开发了系列行走中的德育课程。

以低年级的德育课程为例,学校开展了低年级以“知我亳州爱我家乡”为主题的系列实践活动。学校不仅组织学生去参观亳州的华祖庵、曹操地下运兵道、花戏楼等地方的文明古迹,还组织了低年级学生开展“认识中草药,走进中药材场馆”的实践活动。学生们由教师带领走进地方的中药材交易中心,穿行在各个药铺之间了解询问,收获了不少有关中医药材的知识,同时还了解药材的制作过程及用途。学生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爱国爱家的情怀。之后,学校又开展了“识”中药,“画”中药,“说”中药,“背”中药等系列比赛活动,更加丰富了学生对中草药的认识与了解。

中年级的场馆德育课程围绕“我与集体共成长”主题开展,学生通过一起参观亳州火星科技馆、农耕天下实践基地等场馆,运用学到的知识开展项目式研究学习。比如:开展亳州的市花芍药花的项目式研究学习。学生对它的品种、形状、种植、药用价值等方面进行集体合作探究,培养了团结协作的能力,做到爱集体,更爱家乡。

高年级的德育课程则围绕“我与国家共命运”主题进行,每学期学校会组织学生到科技场馆进行探究,比如亳州的火星时代场馆,让学生深入其中,亲身体验科学技术的神奇与魅力,了解当代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方面的发展与巨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在教师的带领下,他们还到一些场馆进行公益活动,比如在亳州某个场馆当志愿讲解员,或到学校附近中药材市场进行义务劳动,到中医药馆给老人送爱心,等等,在活动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得到了提高。每个学年,学校都会组织至少两次这样的德育活动,不少班级也以中队为单位,在家长们的广泛支持下,自行开展各类活动。

项目式学习中学生的探索兴趣、交流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动手能力等得到很大提升,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爱国爱家的情感。

四、依托活动,润德于无形

在充分利用场馆资源进行德育的同时,学校又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开展了系列后续活动,以更好地达到德润于无形的目的。比如学校开展的《知我亳州 爱我亳州》——我是小小讲解员的活动,以“知我亳州 爱我家乡”为主题,先在班级内选拔优秀小导游,然后在学校内评选出星级小导游。这项活动不仅让学生熟知了家乡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古代遗迹等地方文化,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社会实践等能力,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历史文化的思想感情,全面提高了小学生的综合素养,顺应了时代素质教育发展要求,同时也为亳州旅游业的发展培养了后备军。学校组织学生参观中药材市场以后开展了《我所认识的中草药》画画比赛;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城市发展展览馆后举行了《知我亳州 爱我亳州》作文比赛。而场馆参观心得征文、手抄报比赛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素养,德润于无形。

五、实践成果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自从学校开展利用场馆资源对小学生进行德育的研究与实践后,笔者感觉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变:

(一)对家乡文化的知晓度提升

在开展利用场馆资源对小学生进行德育的实践研究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参加一系列的行走中的德育,如参观亳州博物馆、亳州规划展览馆、华祖庵、花戏楼等亳州场馆资源,又通过让学生参加系列实践活动等,学生不仅从古代名人、历史古迹、风土人情等方面充分了解了亳州的文化,同时达到了作为亳州下一代人首先要知晓亳州、了解亳州,最终达到知我亳州、爱我家乡的目的。

(二)对家乡感情的热爱度提升

通过开展知我亳州、爱我家乡系列活动,小学生对家乡有了更多认识,增强了爱家乡的自豪感。现在提起亳州的中草药、历史名人、文化古迹,小学生们都能讲得头头是道,发自内心的自豪感充盈着学生内心。

(三)学生的内涵发展提升

德育不能只局限于表面的说教,而是要通过各种感官来去体验、去感悟,才能内化于心,达到提升素养、促进内涵发展与提升的目的。

总之,德育不是干巴巴地喊口号,更不是流于形式的理论说教,更不是参加几次研学就能取得想要的结果。实践证明,社会场馆资源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资源一起构成了资源共同体,如春雨一样,潜移默化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引导学生的成长,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合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研究结果表明,以地方场馆资源为依托,将学科知识和场馆文化相融合,能让学生在前期学习、中期探索、后期实践的过程中一路成长。

猜你喜欢
亳州中草药场馆
北京冬奥会场馆:科技“建”证可持续发展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基于建构主义的中小学生场馆学习活动设计
华佗故里·药材之乡
浅谈中草药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从“亳州论剑”看亳州武术的发展与传播
《UFI全球场馆地图》发布亚太区展馆总面积为全球第二
脑筋急转弯
脑筋急转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