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院校学生警务实战训练运动损伤预防研究

2022-10-31 15:02罗元方钟成娣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20期
关键词:公安院校警务运动

罗元方 钟成娣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江苏南京 210023)

警务实战能力是公安高等职业院校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学生专业执法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公安具有一定的职业特殊性,学生在公安院校学习期间,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实战技能,接受格斗、摔跤等对抗项目的训练。警务实战化是推进建立现代警务机制的核心内容,也是进一步提升公安机关打防管控能力水平的重要举措。如何在完成训练任务的前提下,科学训练且避免身体受伤,是目前公安实战教学备受关注的话题。该研究通过获取历年南森特警学院学生的实训概况,重点获取学生在训练中受伤的案例,分析其受伤的原因,概括其特点,寻求方案,形成对策,旨在为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作战方法之外,还能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为广大公安院校的教师和学生提供参考,让学生对运动损伤高度重视,并在接受训练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1 警务实战训练中产生的运动损伤特点

运动损伤,主要就是在运动中由于操作不当或者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伤害。通常来说,运动造成损伤,主要是自身所能够承受的运动量大小没有控制好,在高强度运动中,对于自身的身体状况不了解,就会导致运动损伤。公安院校学生普遍身体素质比较好。当公安院校学生接受实战训练时,运动上具有明显的技术性,学生要能够掌握训练内容并提高训练效果,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否则很有可能产生运动损伤。运动损伤与其他的损伤有所不同,主要体现为如下特点。

1.1 非常容易发生急性损伤

公安院校学生在接受警务实战训练的过程中,一些训练项目是模拟警力行动的实际情况,所有的作战技术都是模拟行动动作。公安院校学生接受训练与体育健身训练有所不同,虽然都是体育训练,但是后者的目的是健身,前者的目的是有能力应对坏人。一个关乎健康,一个关乎生命,性质上存在明显的差别。公安院校学生在接受训练时,动作上不可循规蹈矩,而是要根据实际的场景具有很强的应变性。通常公安院校学生使用的防护装备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损,在训练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摔、撞、磕等,防护工具就不再起到防护作用了。所以,公安院校学生接受实战训练的过程中,产生运动损伤并不是少见的现象。

1.2 项目实战训练导致运动损伤

公安院校学生所接受的实战训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仅在训练方面,还体现在实战方面。如果没有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产生运动损伤是必然的。比如,在公安院校学生接受训练时,教师设置了模拟城市越野障碍,学生在接受训练的过程中,由于强度比较大,而且时间上存在持久性,就会导致疲劳、肌肉拉伤,一些学生就会患骨膜炎,也有可能患跖腱膜炎。在学生接受攀登训练时,学生的指关节需要用力,韧带就会产生劳损。对于公安院校学生而言,接受实战训练后,这些运动损伤是较为常见的。

2 警务实战训练中常见损伤的原因

2.1 思想上不够重视

警务实战训练中,如果出现运动损伤,多数情况是安全意识不强,教师和学生在思想上对于安全问题没有高度重视,在安全行为上也没有做到位。由于所有的人员在实战训练的过程中,没有采取有效的预防运动创伤的措施,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就会增加。

2.2 准备活动不充分

在警务实战训练中,如果不做好准备工作,或者没有根据训练的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导致训练中出现运动损伤也是比较常见的。每个人的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系统所具备的功能,还没有达到合适的水平就接受强度很大的训练,就非常容易造成肌肉损伤,学生训练中出现扭伤就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之一。在准备活动中由于强度不当,训练的内容没有合理安排,不符合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没有做好功能活动,训练不符合规律,一些学生由于过量准备,还没有进入正式的训练状态,就已经劳累了,身体机能不能适应强度很大的实战训练,无法处于最佳状态,体能严重下降的情况下,产生运动损伤的概率就会增加。

2.3 身体机能状态欠佳

运动基础差,身体素质差,动作要领掌握不够,不能满足训练活动的需要,容易发生运动损伤。

2.4 运动负荷(尤其是局部负担量)过大

为了提高训练效果,增加训练负荷量,局部负荷过重,会导致肌肉拉伤,造成欲速则不达的负面效果。

3 警务实战训练运动损伤的预防方法

实战化训练与训练安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互为矛盾,强调了实战化训练的程度,就会诱发训练安全问题,过于强调训练安全,又会影响实战化训练的效果。因此,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大胆训、科学训、安全训。另外,在大兴实战化训练的同时,要牢固树立整体安全观,扎实做好安全风险评估,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公安院校警务实战教官在训练活动中不但占据主导地位,而且可以决定很多的教学因素,教官作为训练的主导者,是整个训练运行系统的基础、核心和关键,教官能力水平的高低,是警务技能实战化训练质量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同时也是防止实战训练中发生运动损伤的有效途径。

3.1 强化思想教育,使受训人员精神状态良好

在教学训练中,尤其是在对抗练习中,如果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自我保护能力不够,就很容易出现运动损伤问题。为了避免因心理层面的原因引发不必要的运动损伤,在开展警务实战教学训练时,一方面,要注意将运动安全教育渗透到警务实战教学训练的点滴之中;另一方面,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训练。实战教官应有意识地针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表象训练、注意力集中训练、应激控制训练、放松训练等心理素质训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让学生能够以更加稳定、更加理性的状态投入教学训练之中,从而降低运动损伤事故的发生率。

3.2 保障训练安全,注意训练环境

公安院校学生接受实战训练,就需要直接面对运动损伤。作为教师,降低学生在训练中运动损伤的发生概率,就要从学生训练需求出发,为学生训练创造良好的环境。公安院校学生在接受实战训练的过程中,由于训练场地凹凸不平,或者设备不安全,造成的运动扭伤概率比较高。所以,良好的训练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在对学生训练之前,对场地环境要做好检查工作,对于训练场地要予以改善,对训练环境优化,使学生的训练环境与其自身的训练具有较高的契合度,从而提高训练质量。

在公安院校学生接受训练的课后,教师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场地环境、设备的安全度以及性能,使用的各种器械等都要做好安全检查工作。所有学生的服装都要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教师还要发挥带动作用,让学生对训练充满激情,端正心态,心理稳定,只有这样,学生进入实战训练状态,精神高度集中,按照教师的指导,做好每个动作,才能避免运动损伤。教师在学生训练时,不仅要发挥指导作用,而且还要做好监督工作,对于学生不当的动作,要予以正确指导,还要监督学生的学习态度,掌握训练环境,对于可能导致学生运动损伤的各种因素及时消除。要对训练设施加强检查,发现有不安全的问题,要及时处理,或者将不安全的设施替换掉。对于日常训练中使用的设施要做好保养和技术维护工作,定期上润滑油,对构成部件认真检查,特别是不同构件的连接部分,检查要仔细,发现有松动就要快速解决,不能有半点疏忽。如果学生的训练设备已经严重损坏,按照有关的规定将装备替换下来,禁止使用,及时更换新的设施,满足学生的训练需求。在更换设施时,要做好设备的质量检测和评估工作,对于质量不合格的设备,一定不要使用,退回原厂,购买新设备。对于检测评估合格的设备,可以试用一段时间,确定没有安全问题的情况下,才能长期使用。除了设备的质量要有所保证之外,还要考虑到其安全性能。学生在训练过程中,要做好医疗准备工作。如果学生已经产生了运动损伤,就要接受治疗。在公安院校的实战训练场上,要将急救箱放在固定的地点,一些治疗跌打损伤的药物,如红花油、各种药膏以及喷雾等都要准备好,作为应急治疗之用,这样学生如果在实战训练中出现运动损伤,就可以快速对伤患的部位进行处理,避免损伤加重,造成严重后果。

3.3 技术、战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分析

公安院校学生接受实战训练时,不仅要掌握技术,而且还要掌握战术。将技术和战术综合运用,对学生的实战训练质量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这部分训练中,主要采用的训练方法是模拟实战现场,采用假设性的训练方案,可以对学生进行非接触性反应训练,主要训练学生的反应速度。在模拟实战训练的过程中,采用假设性训练方法,就是将模拟的场景设定一个主题,还要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训练中解决。教师所发挥的作用,是在训练场地对学生进行技术方面的指导,在战略方面进行讲解。在学生实战训练中运用这些方法,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战术意识,使学生在真正进入到实战时,降低运动损伤发生多的概率,确保自己安全作战。

采用模拟实战训练的方法,就是运用实战演习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训练。将实际的案例引入教学中,模拟现场实际情况展开训练,这样的实战更加真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作战过程中更加谨慎小心,不会产生失误。在学生接受模拟实战训练时,当双方的力量和速度都已经发挥到一定水平的情况下,就需要进行进攻技能训练和防守技能训练。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二者要充分结合,使得学生在作战时,动作的应变能力提高,可以有效地避免训练中造成运动损伤。通过采用不同种方式训练,将实战场景融入其中,对学生实战训练时,让学生保持认真的态度,提高综合作战能力,职业综合素质也会有所提高。这就会使公安院校学生在实战训练中,较少出现运动损伤的状况。

3.4 训练中指导科学化

第一,公安院校的教师在对学生实战训练之前,要对学生做好安全教育工作,让学生在接受训练的时候,具有较高的自我保护意识,每一个操作动作都要首先考虑到安全。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让学生对自己不认真的态度所付出的代价有充分的认识,如果训练的动作不正确,或者技术不过关,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健康安全,甚至会付出生命的代价。教师在训练中,要按照规定执行,每一名学生的行为都要符合规定。在设置训练场地时,所有的保护措施都要做到位,所有的设施都要安全,紧急急救装置放在指定的位置,一旦有学生受伤,可以第一时间救援,确保学生不会因为延误治疗而出现严重后果。学生参与实战训练时,教师要对学生护具的佩戴情况进行检查,所有佩戴不符合要求的,都不能接受训练。对于身体素质比较弱或者健康状况不是很好的学生,可以适当减少训练强度和训练量,降低训练难度,避免出现身体损伤。

第二,公安院校学生应该重视准备活动。考虑气候环境的影响以及教学内容,采用相应的准备方式,将科学、有效的训练准备工作做到位,对控制学生训练中的运动损伤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对于容易受伤的部位,要指导学生在训练之前进行充分的热身运动。对于负重的课程训练,教师要做好准备工作。学生的全身训练中,可以采用有氧运动的方法,诸如慢跑、做操等方式,都可以起到很好的热身效果。

第三,训练时要注重实战内容中哪些是训练的重点,哪些是训练的难点。比如,腿部训练的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腰部运动、胯部运动和膝关节的运动。

第四,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保证训练的安全性。实践证明,没有采用合理的负荷训练方法,不仅不能发挥良好的锻炼效果,而且会造成身体伤害。例如,一个成年男子的一般负荷通常为50kg,而接受特警训练的学生,因为接受过特殊的训练,负荷通常为100kg。但在训练过程中,突然增加负荷,达到130kg,学生接受训练的时候,就有可能面临危险,学生在接受训练的时候,肌肉负荷增加,肌肉骨骼所能承受的负荷超过正常的负荷,就会导致体力透支,运动损伤就是在这个时候发生的。因此,在实践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训练,要循序渐进,对于运动量的安排要科学合理。

第五,学生应能利用课余时间,锻炼身体,特别要注意锻炼身体的薄弱部位,从而提高关节附近肌肉的力量,使得薄弱部位能够承受更大的力量。特别是肢体关节的力量以及肌肉的力量,都需要在实战训练中接受特殊训练。另外,他们在训练后要注意放松锻炼。放松运动的作用是让自己的身体放松,疲惫的身体经过短时间的休息之后,可以恢复到原来的功能。在复原训练中,学生可以慢跑,可以接受拉伸训练,也可以让学生相互之间按摩。通常,放松活动持续20min,效果是最好的,之后让学生休息5min,再继续实战训练,张弛有度,才能获得良好的训练效果。

运动损伤的原因多种多样,损伤的部位也随项目不同而有所差别。为了学生的健康和未来的发展,对于运动损伤应以预防为先导,合理处置,认真总结。在日常训练、锻炼中,要保持健康的心态,科学制订训练计划,保持适量的训练量和强度,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运动损伤。

4 结语

自2015 年6 月公安部审议并通过《公安部关于大力推进警务实战化建设的意见》以来,公安院校作为警察教育训练的主阵地,全面加强实战化训练,培育了大批合格的预备警察。警务实战训练的成效不仅决定着我国警务人员的实战能力,更是关系着广大警务人员生命安全的大事。在公安院校学生训练的过程中,警察实战训练是一项重要内容。但在这种训练中,由于考虑到警察的职业特殊性,所以训练强度大,对训练的要求也非常高。公安院校学生由于经验不够,对训练的技巧不能很好地掌握,很有可能导致运动损伤,不仅会影响了学生的技能训练,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如果运动损伤处理不当,甚至会威胁到学生的生命。在对公安院校学生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如果没有采用正确的操作方式,学生训练中没有采用有效的预防措施,就会导致学生遭受严重伤害,而且成为普遍现象,使得学生产生心理压力,影响学生的后续实践训练效果。因此,公安院校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警务实战训练时,要注重学生的基础体能教学,将运动训练与实战训练相结合,还要强调学生的保护措施,让学生具备自我保护能力。教师对于训练场地以及各种设施都要做好检查工作,在指定的位置放好用于救援的医药用品,以便对学生及时治疗,避免造成损伤感染。加强公安院校学生的实战能力,使其更好地发挥工作职能。

猜你喜欢
公安院校警务运动
“一带一路”背景下涉外警务人才英语口语提升研究
浙江省嵊州市公安局甘霖派出所:推进警务管家+警务助理模式
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东西湖区分局:警务技能教官深入派出所培训实战技能
互联网时代公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
不正经运动范
公安院校计算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初探
警察防卫与控制课程模块化教学探索与实践
公安院校警察职业素质的内涵及其构建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问题与主义:近十年公安警务改革理性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