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区番茄产业发展现状

2022-10-31 04:52孔令娟李建勇
长江蔬菜 2022年19期
关键词:番茄栽培品种

孔令娟 李建勇

导读: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休闲采摘农业日益壮大,亦蔬亦果的番茄正逐渐成为上海地区菜农种植的首选。大力发展番茄产业,实现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也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重要手段。

番茄新品种现场观摩

番茄全球年总产量达1.7亿t,在蔬菜作物中位居首位。我国是鲜食和加工番茄生产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番茄种子市场,种子市场规模超过15亿元[1]。上海市栽培番茄历史悠久,20世纪80年代全市栽培面积近5 000亩(333.3 hm2),2010年全市栽培面积达到7.6万亩次(5 066.7 hm2)。之后随着产业结构向地产绿叶菜保供调整,市郊番茄栽培面积随之减少,2017年栽培面积2.5万亩(1 666.7 hm2)左右[2]。近年来,随着上海都市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地产番茄种植面积又出现了显著回升,尤其是高品质品种,其鲜食口感、营养价值和质量安全颇受市场关注。摸清当前番茄产业发展的现状,实现优良品种选育、高品质良种推广、周年生产与供应等多方面的协调和融合,成为促进市郊传统农业向现代休闲、采摘等观光农业转型,实现蔬菜生产提质增效的关键所在。

1 上海地区番茄生产概况

1.1 栽培概况及茬口

作为大棚保护地栽培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番茄因为价格稳定,经济效益较高,而在上海市郊普遍种植,面积也一直位居前十,年种植面积稳定在3万亩(2 000 hm2)左右,主要分布在浦东新区、崇明区、奉贤区、金山区和光明集团,其中浦东新区和崇明区,分别占全市番茄栽培总面积的41%和30%。多采用特早熟栽培(9月中旬育苗,11月中旬定植,翌年2月中旬至5月下旬采收)和大棚春季栽培(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育苗,翌年1月下旬至3月中旬定植,4月上旬至7月下旬采收)[3]。夏季由于气温偏高,秋季由于病毒病发生严重,因而种植面积较少。

市郊番茄栽培茬口多样,可与黄瓜、冬瓜、南瓜等瓜类,青菜、生菜、杭白菜等绿叶菜类,豇豆、菜豆等豆类作物轮作。为提高菜农的种植效益,保障上海“夏淡”和“冬淡”期间绿叶菜市场的稳定供应,上海积极探索茄果类与绿叶菜高效保供栽培模式。如番茄—杭白菜—苋菜—芝麻菜茬口全年预期产量达7 100 kg/667 m2,产值在4万元/667 m2以上[4];樱桃番茄—耐热小白菜—杭白菜—越冬小白菜茬口全年合计产值在6万元/667 m2以上,其中樱桃番茄产值5万元,占茬口总产值的83.3%,对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提升作用明显[5]。2018-2019年对蔬菜高效茬口模式调查发现,番茄尤其是樱桃番茄+绿叶菜茬口的平均667 m2效益在2.5万元以上,较常规周年绿叶菜生产的667 m2效益提高200%以上。

1.2 品种应用及品牌推广

生产中推广应用的番茄品种十分丰富。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共有158个品种,其中大番茄品种103个,以粉红果,口感粉、糯、甜,抗病、耐低温,产量高为品种首选特性,主栽品种包括浦粉一号、浙粉202、桃星和金棚系列等;樱桃番茄品种共55个,以色泽多样、口感鲜甜、耐储运、产量高为品种首选特性,主栽品种包括龙珠、金童、千禧和碧桃等。

2020年以来,随着消费市场不断升级,消费者的价格承受能力明显提高,上海地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口感型草莓番茄,这类品种坐果率中等,每穗4~5个果,果实皮薄、有韧性,深受消费者欢迎,也是未来市场推广的首选。

为了进一步增强地产番茄的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市、区农业部门,组织了丰富多样的番茄品鉴、推优活动,提高了优良品种的推广效率,同时也促进了品牌培育和高品质番茄消费市场的壮大发展,如金山区上海银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桃大哥番茄,单果可以卖到10元以上;浦东新区部分基地种植的龙珠樱桃番茄,667 m2产值可以达到5万元左右;越来越多的樱桃番茄种植基地,对市民开放采摘活动。2021年举办的上海地产优质番茄品鉴评优和展示活动上,发布了上海由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上海番茄十佳推介品牌”,以及上海初心蔬菜专业合作社等“上海番茄十佳推介基地”,大大提升了市民对地产优质番茄产品的认可度、共享度和满意度。

上海九丰蔬菜农博园(亚洲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现代智慧农业温室)

2 番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当前,本市番茄品种丰富多样,大大满足了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然而,在番茄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种业创新能力不足、生产技术水平整体不高和产业服务不到位等问题。

2.1 番茄种业创新能力不足

当前本市从事番茄品种选育的单位主要有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和上海富农种业有限公司,其他大部分种子公司主要从事番茄品种的代理和销售,番茄品种选育工作中仍存在基础相对薄弱、联合育种体制机制不活、种质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与国外品种相比,部分新选育品种在品质、抗病性、抗逆性方面依然存在较大差距。生产中,虽然推广应用的品种很多,但真正优质的品种很少。

2.2 生产技术水平整体不高

番茄种植包括品种选择、育苗、水肥管理、整枝打杈、授粉、病虫害防控等多个方面,种植基地若要获得良好的种植效益,必须注重良种良法配套。但是,本地种植的番茄品种来源于不同生态区域,不同品种在外观、口感、品质和抗病性、适应性方面完全不同,所需的配套管理技术也不一样。此外,即使是同一品种,由于不同农户种植的温、光、水、肥等管理方式不同,口感和商品性也可能存在较大差异。生产中,部分农户为了追求口感,控水过量导致品种商品性下降,且缺乏生产可持续性,此外,钾肥过量施用等现象普遍存在;早春番茄生产中由于环境不良导致空洞果、畸形果等生育障碍不断。

2.3 番茄产业服务不到位

当前,上海市番茄产业的服务体系还不健全。生产中靠经验种植和盲目跟风种植的情况屡见不鲜,缺乏对市场的调查和研究,不重视品种、不了解关键技术、不考虑市场风险,亟需加强产前、产中技术指导和服务。一些常年种植番茄的基地,生产设施已经老旧不堪,由于多年连作造成的菜田土壤盐渍化现象严重,土传病害也时有发生。此外,番茄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和产后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知名品牌少、菜农组织化程度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在加工、营销、流通等环节上的产后效益还远没有发挥出来。

3 番茄产业发展趋势及主要措施

3.1 番茄新优品种选育与引筛示范

完善优质良种繁育体系,扶持育种企业或单位,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辅助检测、筛选、鉴定优良自交系材料,加快培育适合上海地区消费市场需求的高品质番茄新品种。针对生产中品种单一的情况,开展新品种的引进与筛选。建立番茄专业化生产新品种引筛展示基地。从国内外积极引进市场接受度高的高品质大、中、小型番茄品种;对上海自主培育和主要栽培或市场前景广阔的优良品种进行集中展示;通过开展相同管理水平下的品种比较试验,筛选适合本地栽培的优良品种,同时组织番茄现场品鉴观摩活动,提高良种推广效率,最终实现不同生产季节、不同大小、不同颜色和不同果型品种搭配,提升地产番茄的市场竞争力。

3.2 番茄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集成

研究基于品种、气候、土壤等因素的水肥精准化管理技术,大力发展智能化、精准化农业灌溉系统;建立设施番茄生产土壤肥力数据库,开展基于氮、磷、钾等元素调控的土壤健康管理和养分高效利用技术研究,解决肥料浪费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组织绿色农药筛选应用、天敌生物防控试验,提升病虫害绿色防控水平。通过对茬口科学优化、“三诱一网一布一膜”绿色防控技术、废弃物循环利用等技术措施的研究,创建和总结一系列可复制、易推广的高效创新栽培技术模式,为番茄生产提供技术依据。

番茄品鉴会

3.3 建立健全番茄产业服务体系

打造市级番茄生产聚集区,加大土地、资金、技术方面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分级筛选、洁净包装、冷藏保鲜为主的商品化处理龙头企业,鼓励企业积极转变经营理念,不断提高组织化生产水平,培养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加快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和运销经纪人队伍,通过发展订单农业等举措抵御市场风险。积极组建番茄产业发展专家团队,开展番茄生产市场调研,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一是通过技术培训会、现场观摩、基地走访等形式,在全市尤其是生产集聚区开展番茄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的培训;二是通过召开品鉴会、技术交流会、专家论坛等形式,宣传地产番茄品种、品牌,促进产业做大做强;三是搭建平台,积极推进核心基地与电商、采购商的深入交流合作,促进番茄产业提质增效。

猜你喜欢
番茄栽培品种
冬春大棚草莓栽培管理技术
3月水产养殖品种市场预测
2月水产养殖品种市场预测
“这小狗是啥品种?”
草莓的立体栽培
HOME家系列
编辑部故事
爱挑剔的番茄
四川省2009年主导品种集萃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