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梦”课程:“小五年精神”的新时代演绎

2022-11-01 03:25芮亚芸
中小学德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五年计划宜兴少先队员

◎芮亚芸

政治成长是少先队组织建设的根本和教育行动的方向,在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之际,我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将党的教育方针细化为课程核心素养,将政治认同、责任意识等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备的思想前提和内在要求。这为新时代少先队教育和学校德育指明了方向,更为“启梦”课程的实施提供了清晰指引。

“启梦”课程作为“筑梦行动”的重要生长点,是引领新时代少先队员传承“小五年精神”,通向社会和生活的跑道。聚焦“小五年精神”的核心品格要素——爱国、担当、立志、奋进的涵育,“启梦”课程通过历史沉浸、实践体悟和自主历练等学习方式,引领新时代学生在对历史传统的回望中生情,在对国家发展的凝望中涵育梦想,在对未来希冀的展望中历练成长。

“小五年计划”之历史沉浸学习:激发爱国成长梦想

“小五年精神”的历史发展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和少先队教育资源,自是“启梦”课程重要的学习内容。“启梦”课程设置“小五年精神”历史课程模块,注重以沉浸式学习引领学生走进“小五年计划”先锋首创和朴素行动的辉煌历史,切身感悟爱国、担当、立志、奋进的“小五年精神”,不断激发爱国成长梦想。

穿越岁月,读懂“我和‘小五年计划’”。近七十年来,学校都会带领每一届少先队员认真了解“小五年计划”的发轫与发展历程,倾听时代脉动,厚植爱国情怀。在多年积淀基础上,编写了《我和“小五年计划”》系列书刊,成为“小五年精神”历史课程模块的重要素材。以此为载体,带领队员通过互动阅读,走进那段历史,切身感受火红年代的初心,时代变革中使命的传承。

《我和“小五年计划”》循着清晰的时间脉络,从“一五”至“五五”、“六五”至“十五”、“十一五”至“十三五”,徐徐展现了一代代实小少先队员“心系祖国、参与建设、胸怀梦想、努力成长”的生动画卷,记载着“小五年计划”从初创发轫到持续推进各个历史阶段的重要活动和珍贵的影像。学校分级段带领学生自主阅读、集体共读,进而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交流活动,让队员且读且思,畅谈心得。同时,在校园网开设“小五年精神”专题学习栏目,提供更多鲜活立体的学习资源。队员们结合阅读思考,可在线回答相关问题,提交学习感悟;网络征集对“小五年精神”学习最感兴趣的问题,激励师生积极在线互动,通过提出和回答问题。借助生动的互动阅读,让队员们穿越岁月浸入“小五年计划”的历史,“走进”实小队员收集废钢铁、拣粮食,争当“小先生”参与扫除文盲活动等场景,朴素而强烈的爱国热情与责任担当扑面而来,“我是实小人”“少先队员是我们骄傲的名称”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重温韶华,寻访“小五年计划”前辈。自1955年发轫至今,一代代少先队员见证了“小五年计划”的薪火相传,更是“小五年精神”的成长缩影。《我和“小五年计划”》的互动阅读引发了队员更多的思考和好奇心:当年的老队员身在何处?他们还记得那个岁月的亲力亲为吗?他们都有哪些参加“小五年计划”活动的成长感想呢?……带着这些问题,学校带领队员们开展了“走近‘小五年计划’”寻访活动,探访少先队前辈,一起重温韶华,感悟奋斗精神。

爷爷奶奶们都已两鬓苍苍,但谈起参加“小五年计划”的往事时神采奕奕:捡稻穗、搞饲养时挥洒的汗水,踊跃为国家交公粮时的喜悦;回收旧金属的“锱铢必较”、争当扫盲小老师的高度负责,用一点一滴的行动积极为国家做贡献的强烈自豪感……一桩桩记忆犹新,一幕幕历历在目,老一辈“红领巾”们乐在其中,力所能及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的爱国热情溢于言表。爷爷奶奶还告诉队员们,正是当年的这份纯粹和干劲,一直鼓舞着他们努力成长,直至后来每个人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敬业爱岗,事业有成。在“小五年计划”前辈生动朴实的故事讲述中,“少年先锋”伟岸的身影从流逝的时光中走来,“心系祖国、参与建设、胸怀梦想、努力成长”的“小五年精神”在队旗的映照下熠熠生辉,不断激发学生的爱国成长梦想。

“国家五年规划”之实践体悟:涵养家国责任意识

“小五年计划”活动作为少先队工作结合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一次首创活动,表达了少先队员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情感、“皆有所为”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新时代的儿童少年成长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世界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和网络媒体的迅速普及为学校德育和少先队带来了诸多挑战。对此,“启梦”课程设置了“国家五年规划”发展课程模块,依托“国家五年规划”的四梁八柱,设置了“经济快递、交通速览、科技探新、环境寻美”四大板块,引领学生从家乡宜兴的小视角感受大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感悟“中国梦”与“个人梦”的关系,涵养家国情怀,激发责任担当。

“经济快递”重在指引学生开展调查研究,查询、归纳相关数据,以及采访、交流等学习,通过对家庭住房、餐桌变化等具体可感变化的分析,了解、感受从“一五计划”到“十四五规划”开局,祖国经济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切身体会国家经济欣欣向荣的景象,感悟“五年规划”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福祉。“交通速览”采用宣讲和观影的形式,带领学生感受家乡宜兴的交通从无到有、一次次实现零的突破:1956年,宜兴修筑了第一条公路;2003年,宜兴修筑了第一条高速公路;2007年,宜兴建设了第一座集装箱码头;2013年宜兴跨进了高铁时代……国家“五年规划”带给家乡的发展成果生动展现在眼前,孩子们置身家乡交通变化的繁盛画卷,生长在宜居之地、兴旺家园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洋溢在心中。

“科技探新”注重引领学生化身观察员,展开生活观察:在课堂上学科技、做实验,观察感悟科学技术的产生、发展和相关进程;在家庭中观察家用电器,了解它们的性能、工作原理,研究节能妙招,感受科技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幸福;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家乡的现代化高科技企业,近距离观察高科技的现代化流水线,深刻体会“科技造福人类”的真谛,切身体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环境寻美”激励学生学会发现和创新,让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画笔和相机,走进生活,走向社会:聚焦青山绿水的纯净之美,描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彩虹大道,定格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幸福笑容……用一幅幅美的作品展示和分享祖国山河、家乡田园的美丽,表达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感悟和认同,为国家“五年规划”造福人民生活点赞。

学生通过调查、宣讲、观察、创作等多样化的实践,走进国家“五年规划”发展现场,感受“五年规划”带来的我国经济、交通、科技、环境日新月异的变化,少先队先辈开启“小五年计划”的初心和“心系祖国、参与建设、胸怀梦想、努力成长”的“小五年精神”激荡在心中。赓续“小五年精神”“人人都有小责任,未来挑起大担当”,每个少先队员“既是追梦人,也是圆梦人”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油然而生。

“我的个人梦”之自主历练:厚积爱国担当

“关注中国梦”“实现个人梦”,关键在于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育,赋予每一个少年儿童自主成长的能力。“启梦”课程设置“我的个人梦”生涯规划课程模块,以“礼学堂”“艺学堂”“工学堂”“科学堂”“文学堂”,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用“小五年精神”指引学生学会责任担当,朝着理想规划自身的生涯发展,自主历练本领,努力实现“个人梦”,为共圆“中国梦”厚积爱国担当能力。

“礼学堂”将讲文明懂礼仪作为新时代学生的必备素养,按照“生活必要、学习必需、成长必修”的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编写了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校本教材《文明护照》。以此确定12条实小队员必备的文明素养:会走路、洁如厕、能问好、雅用餐、善倾听、巧整理、常保洁、讲仪表、勤锻炼、懂惜时、知节能、乐交往,分6个学年12个学期作整体规划。力求落点清晰,系统推进,引领每一个宜兴实小学子习惯成自然,立志养成好品行。“艺学堂”秉承学校艺术教育传统,开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美学相结合的教育新方式。依托致真合唱团、致美书画院、致雅朗诵社、致远电视台等艺术教育团队,引领学生树立美好理想,实现多元个性发展。“文学堂”依托学校微信公众号开辟专题栏目“朗朗动听”“清清溪流”,通过多样的朗读方式,播颂新时期的动人故事,播撒新时代的精神力量,让孩子们用诗意留下一个个爱国成长印记,奏响“小五年精神”的新时代音符,汇成美妙意境,飞扬纯真童心。

“工学堂”以手脑合一,致力于实践能力培养,立足不同年段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置系列化“动手”课程:一年级创意剪贴、二年级创意搭建、三年级趣味科学、四年级魅力魔方、五年级信息编程、六年级自然手作。以螺旋上升的“动手”实践历练,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解放双手、解放大脑、解放智慧,提升能力。“科学堂”则立足宜兴实小的科技特色传统,着力激发学生潜能,创立“雏鹰少年科学院”和创客工坊教育平台,通过丰富多彩的科创类活动,让学生在创新中奋进成长。

“让我祖国的地和水、空气和果实都甜美起来;让我祖国的家庭和集市、森林和田野都充盈起来;让我祖国的应许和希望、行为和语言都真实起来;让我祖国儿女们的生活和心灵都合一起来。”诗人泰戈尔的心驰语录诗意表达了“启梦”课程对“小五年精神”的新时代演绎。宜兴实小学子在生动的课程学习中用“中国梦”引领“个人梦”,不断砥砺“爱国、担当、立志、奋进”之精神品格,实现“筑梦”成长。

猜你喜欢
五年计划宜兴少先队员
宜兴陶瓷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班2022年第二期
宜兴陶瓷博物馆举办“知识慧侨·宜兴非遗体验基地”揭牌仪式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我国产业技术政策综述
制订未来“五年计划” 万达打造全球传媒娱乐巨头
邹蕴芳
我爱“少先队员证”
从五年计划发展历程看其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作用
星你星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