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永刚:道德教育中适当的惩罚和激励制度不可或缺

2022-11-01 03:25
中小学德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人道行径人道主义

冯永刚在《教育研究与实验》2022年第3期《道德教育中的人道困惑及制度保障》一文指出,当前的道德教育中存在着“善行恶报”以及“恶行善报”的人道缺憾,腐蚀了道德的精神感召力与亲和力,僭越了道德教育的“育人”和“成人”的本性。消解道德教育的人道困惑,使人道思想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有赖于制度保障。

在当前的道德教育中,适当的惩罚制度和激励制度均不可或缺。一方面,要推进惩罚制度的健全和完善。要在道德教育中合理设计惩戒方式和惩戒程序,在公正和合法的前提下加大惩戒力度,使非道德行径的收益大大低于其成本支付,让败德者受损。为避免利益损失,个体会逐渐收敛非道德性行径,更愿意遵章行事。如此,可增强惩罚制度的教育效果,易于消除有违人道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另一方面,要加强充满人情味、人性化的激励制度的建设。通过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的制度安排方式,建立完善的道德回报或补偿制度,让有德者从中受益。对于合乎人道的行为进行颂扬和褒奖,可增强个体的自尊、自信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发扬人道精神,养成主体性道德人格,成为光明磊落、一身正气的好人。道德价值的彰显、人道主义思想到人道主义行为的跃升,是一个长期积累、持续更新的动态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其伴随社会制度的变迁和发展而不断“水涨船高”。不能满足或沉醉于既有的制度设计或制度运行模式,而要结合人道主义及其确立的人处于道德生活的中心位置的价值准则,凝聚广泛共识,不断解放思想,开阔视野,紧跟时代步伐和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推进制度创新。

猜你喜欢
人道行径人道主义
孙犁:中国乡村人道主义作家(评论)
父亲(新韵)
感恩与你同行的人
跟踪导练(一)5
人道人性人文的诠释
国际法中的人道主义干涉浅析
抗议
公正与人道:道德的两种取向
人道主义援助
上流并下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