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在急救中心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2022-11-01 15:16菏泽市急救指挥中心刘心华
办公室业务 2022年13期
关键词:分布式节点区块

文/菏泽市急救指挥中心 刘心华

区块链技术在急救中心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是对传统档案管理方式的优化和补充。该技术与急救中心档案管理的特征和要求高度契合,能够大幅提高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安全性。然而,当前区块链技术在急救中心档案管理的实际应用中,却面临着非法访问、信息泄露及篡改等风险,亟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这类问题。

一、区块链技术的概念、特点及关键技术

(一)概念。从狭义的视角来说,区块链技术指的是一种链式数据结构,链式各单元数据都具有一个数据区块,且数据区块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排序,以密码的方式来进行数据的保存;从广义的视角来说,区块链作为一种技术形式,其本质是借助区块链数据结构来验证、存储相关数据信息,利用分布式节点的共同点对数据信息进行有效识别、及时更新,其中所采取的密码方式,能够确保数据信息的有效性、安全性。

(二)特点。1.不可篡改性。区块链技术的实际应用,在共同识别机制的作用下,分布式节点可优先完成区块数据封装节点,且赋予区块一定的使用权限,确保具体使用数据信息的安全、可靠性,防止被篡改。2.去中心化。在整个区块链架构中,各个分布式节点处于对等关系,各节点可自行完成数据信息的存储、处理、传输及验证等工作,对中心处理节点的依赖性比较弱,且基于共同识别机制下,能够对整个系统的运营操作进行有效维护,任何数据信息的修改、存储及记录都需要得到区块链网络节点的认可。3.可追溯性。区块链作为以时间为顺序进行链接的一种链状数据结构,哈希指针、时间戳的应用,便于对整个区块链数据信息进行安全追溯。4.安全性。区块链技术所具备的不可篡改性、可追溯性这两个特点,能够保证数据的真实有效,并且基于分布式网络基本结构下,各个节点在使用过程中能够确保区块链内部信息的完整性。

(三)区块链关键技术。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将多学科内容整合形成的技术,其本质是一种集多项信息技术、特殊数据结构的共享数据库,在急救中心档案管理中应用的关键技术包括:1.分布式账本。传统急救中心档案管理具有中心化特点,即对管理中心依赖性比较强。在当前信息化时代,大量电子档案的产生、整理及归档等,都需要管理部门统一组织实施。而分布式账本具有去中心化这一特点,多个节点可以同时对档案信息进行录入,若某节点要对已录入的档案信息进行修改,需经过全部节点成员的同意,并对修改痕迹进行记录。就急救中心电子档案而言,分布式账本不仅可以缓解以往档案管理部门数据处理压力,而且通过有痕迹的档案修改记录,便于各节点直观地了解档案情况,确保各类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2.非对称加密。传统急救中心电子档案管理中主要使用对称加密,即使用单钥密码系统加密法,若密钥丢失,则无法起到加密的作用。同时,随着档案量的不断增加,网络环境的日益复杂,对档案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区块链的非对称加密技术满足新时期急救中心档案管理新需求,可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性。3.共识机制。急救中心档案管理对档案内容、流程、标准等要求比较高,在传统管理条件下,由于各部门档案管理标准、制度等建设存在差异,部分电子档案无法兼容,无法实现档案资料的统一管理。而共识机制在急救中心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是以共识算法来扩宽档案应用场景,可实现各档案部门的相互信任,便于档案资料统一管理,起到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作用。4.智能合约。智能合约在急救中心电子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涉及时间戳计时、数字签名。前者可以对档案从收集至各环节的操作进行全面记录,便于档案管理人员直观地了解各阶段档案的变化情况;后者主要利用哈希函数保证档案信息不被篡改,确保档案资料的真实性。

二、区块链技术在急救中心档案管理中应用的优势

(一)急救中心档案信息维护更加便捷。在急救中心档案管理中,涉及不同部门档案信息移交、检索及档案文件格式转换等工作,而不同部门因在档案管理相关规范、技术等方面存在差异,经常导致在档案信息的使用、调阅及维护等方面无法兼容。而区块链技术在创建联盟链的过程中,明确规定了档案信息管理规范、接入标准等,使链上的档案信息在格式方面一致,加之在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机制、共识机制的作用下,链上各节点会按照统一的规则去处理档案数据信息,所以,在急救中心档案管理中应用区块链技术,不仅确保了链上各个节点在档案数据形式方面的统一性,而且能够提高档案信息处理效率,实现档案管理成本的节约,有利于急救中心档案管理工作朝着高效、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二)确保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区块链为分布式共享数据库,且具有不可篡改、安全性的特点。保证档案信息的可靠性、真实性,正是急救中心档案管理的目标所在。因此,区块链技术在急救中心档案管理中的应用,能够全面满足档案管理的实际需求。比如,将档案存储于链上各个节点,充分利用区块链技术中的非对称加密技术、时间戳技术等,确保档案信息不被篡改,并且整个档案信息记录、存储及处理等可追溯,一旦出现档案信息丢失、遗漏等问题,便于快速查找原因,提高档案管理效率。

(三)提高档案信息的安全性。急救中心档案管理信息涉及的部门、人员比较多,且部分档案信息涉及科研机密、个人隐私。因此,安全性要求比较高。区块链技术以公钥、私钥的方式来设置档案信息访问权限,利用哈希函数、非对称加密算法等对档案信息进行加密传输、存储,提高了急救中心档案信息安全性。同时,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的特点,以分布式方式对档案信息进行存储,若链上某节点档案信息出现问题,其他节点可以快速恢复档案数据,防止档案信息被篡改。

(四)便于档案信息使用和数据共享平台的搭建。急救中心档案信息管理涉及多个部门,且档案资源存在同时被多部门使用、访问的情况。比如急救全程档案,涉及病人基本信息、病因、救治用药措施及派车录音资料等,在收集档案信息资料的基础上,还需按照地域、发病原因、病种等对档案信息进行分类、整理、编目及存档,意味着档案管理信息量比较大,尤其是档案信息的录入、存储及修改等,迫切需要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支持,以确保档案信息的真实性。而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在急救中心档案管理中,能够为档案数据共享平台的搭设创造有利条件,急救中心的各部门作为区块链上的各个节点,能够获取、访问链上的档案信息,不仅可以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还能够确保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安全性。

三、区块链技术在急救中心档案管理应用中面临的困境

(一)带来新的安全问题。基于传统的中心化档案管理,急救中心档案管理多处于内部局域网中,因此面临的档案信息安全问题比较单一,一旦出现信息安全问题,事后处理的难度比较小。而区块链技术在急救中心档案管理中进行应用,对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网络安全技术等方面,有着一定的要求。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网络环境会不断变化,区块链部署、应用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因而其面临的档案信息泄露、丢失等多方面的安全问题也会趋于严重。

(二)或将导致档案失真。在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下,急救中心的相关纸质档案,存在被篡改的可能性比较小,因为在纸质档案上修改将会在纸质上直接留下痕迹。而电子档案不同,如果其在存储、调用过程中监管不严,则信息被改动的可能性比较大,尤其在电子档案模式下,运用区块链技术管理的档案,如果管理不当,操作不慎,比如在系统中设定了修改内容后而不显示相关修改痕迹等,将使得急救中心电子档案的内容更易出现失真现象,阻碍急救中心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使档案管理难度增大。运用区块链技术管理的档案,尤其在电子档案的收集过程中,由于载体、信息类型、记录格式越来越趋于多样化,更容易出现档案信息收集错误或不完整的情况。在档案利用过程中,受网络环境因素、档案信息需求群体不同的影响,也将使急救中心档案面临更多网络不安全因素、人为检索误操作等因素的影响,使安全风险进一步增加。另外,在档案保管期间,受传统“单轨制”管理模式的影响,会使基于区块链技术管理的电子档案的可读性、真实性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从而弱化电子档案的社会公信力。

四、急救中心档案管理如何有效应用区块链技术

(一)借助分布式特性对档案信息进行智能交互管理。分布式管理模式作为区块链的技术特征之一,应用于急救中心档案管理中,能够实现档案信息的智能交互管理。在以往急救中心档案管理中,虽然应用到信息化平台,能够实现档案信息的存储,但其网络具有中心化的特点,一旦受到外部攻击,就会导致整个平台瘫痪。而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急救中心档案管理中,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即利用分布式管理模式,形成具有“可信交易”的交互平台,无须中心节点的分配,就可以实现档案信息的分布式存储,即使网络系统受到外部攻击,其攻击范围也只局限于某个节点,不会导致整个档案数据库信息的损坏或丢失,更不会造成整个系统的崩溃。同时,急救中心档案管理采取分布式管理模式,其与档案资源分类化管理要求也一致,可充分利用区块链技术查阅便捷、可信度高等优点,使系统中各个节点参与档案信息的记录、存储及验证,确保急救中心档案信息的安全、可靠性。

(二)利用“时间戳”特性进行档案信息的有效追溯。为了提高急救中心档案管理水平,还应充分发挥区块链技术中“时间戳”的功能,即赋予系统中所生成的信息以时间特性,用串联的方式形成数据链,基于唯一“时间戳”下,便于对各区块档案信息进行查验、溯源,也意味着档案信息不可伪造、篡改,更好地适应急救中心档案管理要求。同时,急救中心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还可以借助区块链技术进行档案信息系统的搭建,赋予所生成的信息区块“时间戳”,不仅可以保障各区块档案信息的原创性,而且便于档案管理者对档案信息的来源、归属进行判断,防止急救中心档案信息被恶意篡改。

(三)借助“免信任”特性进行档案管理系统智能认证。在急救中心档案管理中,应用区块链技术的“免信任”这一特性,结合实际管理需要,以智能化的方式对所有用户身份进行认证,可充分发挥区块链技术“可信交易平台”的优势,即在急救中心各部门内“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共同构建免信任环境,在该环境下,可实现档案数据的更新、共享。比如在对某种突发疾病档案进行管理时,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免信任”这一特性,可以了解患有同类疾病的患者治疗、恢复等情况,为同一类疾病的研究提供信息查询的窗口,实现某类疾病治疗方法和手段的不断完善。同时,基于“免信任”环境,各部门在查询、访问急救中心档案信息时,需遵循“协商一致”原则,即通过统一身份认证才能访问数据、查询信息。

(四)借助“非对称加密”特性进行档案信息安全传输。档案信息传输作为档案管理的内容之一,必须重视档案资料传输过程中信息的安全性,防止出现信息泄露问题。因此,可借助区块链技术中的“非对称加密”特性,为档案信息的传输提供安全的环境。在急救中心档案信息传输过程中,会根据档案信息的安全等级将其划分为专用、共享和私密3种等级,利用区块链技术的“非对称加密”特性,对不同类型的档案进行差异化管理,从而确保不同档案信息的安全性。由于非对称加密特性的本质是信息加密、解密的密码不同,所以,对于急救中心档案管理人员而言,可以使用私钥、公钥分别进行信息签名及签名验证,使档案信息更加安全。在档案信息传输、交换期间,还可以采取相应的算法对用户进行匿名化管理,在不公开身份的情况下,使信息交换双方实现相互信任。

五、结语

综上所述,把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急救中心档案管理中,不但能够保证急救中心档案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还可以促进各急救中心档案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推动档案管理工作向着高效、安全的方向迈进。同时,由于区块链技术在急救中心档案管理领域应用还不够成熟,在技术及应用层面还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因此,还需各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对区块链技术与档案管理探究的力度,进一步突破技术层面的阻力,实现区块链技术与急救中心档案管理的深度融合。

猜你喜欢
分布式节点区块
居民分布式储能系统对电网削峰填谷效果分析
基于移动汇聚节点和分簇的改进节能路由算法
基于Paxos的分布式一致性算法的实现与优化
CAE软件操作小百科(48)
基于点权的混合K-shell关键节点识别方法
百度推出“区块链操作系统”BBE平台
区块链产业发展速度放缓
Unicorn正式上线区块链浏览器UIC—Explorer
区块链投机者
浅谈基于P2P的网络教学系统节点信息收集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