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病房照护者对预防跌倒坠床认知水平的质性研究

2022-11-01 07:15苏颜颜杨圣娅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20期
关键词:风险意识住院受访者

苏颜颜,高 洁,杨圣娅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重庆)/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14)

防范和减少意外伤害是患者安全十大目标之一,而跌倒坠床是住院期间患儿最常见的意外伤害[1],也是患儿非致命损伤的首要原因[2]。发生跌倒坠床后不仅增加患儿的痛苦、住院费用,延长住院时间,同时也会造成医患矛盾[3]。有文献报道,儿童医院中34.40%的临床意外事件属于跌倒[4]。2019年跌倒坠床占本院护理不良事件的31.8%。但本科不良事件中有48%左右为跌倒坠床事件,远超医院平均水平。预防跌倒坠床,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是本科亟待解决的问题。预防小儿跌倒坠床的主体不仅仅是医护人员,其照护者的认知水平也起着积极作用[5]。目前,国内对于小儿跌倒坠床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且研究多是从护士的角度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护者认知水平的研究尚不多。本研究主要从照护者入手,分析跌倒坠床的原因,为预防患儿意外伤害提供更有效的措施,以确保患儿住院安全,减少意外伤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本院泌尿外科住院期间发生过跌倒坠床患儿的主要照护者11例进行深度访谈。纳入标准:患儿院内曾发生过跌倒坠床史;患儿跌倒坠床期间未服用降压、镇静等增加跌倒坠床风险的药物;患儿家属知晓且愿意配合此次访谈。排除标准:患有神经系统疾病或行为能力问题的患儿家属;患儿病情危重的家属;不愿意接受访谈的家属。访谈对象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访谈对象一般资料

1.2方法

1.2.1访谈提纲 科内安全组成员根据研究主题,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制定访谈提纲,通过一对一的半结构式访谈方式进行个人深度访谈。具体访谈内容包括:您是否为患儿居家生活的主要照护者?您是否知晓患儿有跌倒坠床高风险?发生跌倒坠床时您是否在患儿身边?您认为跌倒坠床的原因有哪些?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避免跌倒坠床的发生?

1.2.2资料整理与分析 访谈过程中,交谈内容会在访谈提纲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每次访谈持续10~20 min,并且在访谈对象允许的情况下,全程录音。访谈期间需做好笔记。访谈对象的确定以资料达到饱和为原则。采用Colaizzi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对访谈对象进行编号,反复聆听录音、阅读访谈笔记提取重要意义的陈述,并对有意义的观点进行编码、归类,升华出主题概念[6]。

2 结 果

2.1主题一:年轻父母对跌倒坠床风险意识较薄弱 11例受访者年龄均在32岁以内,且自述没有独立照顾孩子的经验。孩子发生坠床时,有7例受访者表示,对侧床栏均拉好,自己所在一侧床栏未拉;5例受访者当时正坐在床旁聊天或者看手机;2例受访者距离床旁1 m冲泡奶粉、收拾物品。

2.2主题二:家长对预防跌倒坠床的措施认知较为片面 实施合理可行的跌倒安全管理策略是预防住院患儿跌倒的有效方式[7]。在受访对象中有半数家长对于预防跌倒坠床的措施显得手足无措。家长1说:“孩子正是刚会走路的时候,跌倒不可避免,在床上还是知道把床栏拉起,可哪知道拉起来了还是掉下去了。” 家长3说:“除了更加留心一些,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好办法?”

2.3主题三:家长对跌倒坠床措施的执行力不够 受访者中有6例表示护士强调过要预防跌倒坠床,有5例表示护士详细介绍过如何预防跌倒坠床的措施,但只有4例家长能说出6条以上预防跌倒坠床的措施,且4例家长均表示知晓措施,但住院期间并未严格按照措施执行。

3 讨 论

3.1多措并举提高照护者对跌倒坠床的整体风险意识水平 本科收治患儿以先天性泌尿道畸形的男性患儿居多。他们年龄多在3岁以下,精力充沛且缺乏判断危险的能力。随着住院环境的改变,部分患儿的好奇心会加重,导致异常兴奋。主要照护者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更为了解,非主要照护者可能会错误地估计患儿的能力和行为,对风险意识评估不够准确或者风险意识比较薄弱。2020-2021年本科80%以上的跌倒坠床事件是非主要照护者陪护期间发生的。通过微信公众号或者住院预约系统发布办理入院的流程,让家属提前熟悉入院流程,倡导居家主要照护者入院照护患儿。入院后及时评估照护者的风险意识,对于跌倒高风险患儿的照护者需密切评估至少3 d,若通过评估及宣教后风险意识仍比较薄弱,会上报科内的安全质控组。

3.2采取个性化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形式,增强照护者防范跌倒坠床的能力 受访对象中有半数家长对于预防跌倒坠床的措施显得手足无措。一方面说明照护者缺乏照顾患儿的经验,另一方面也说明健康宣教落实不到位。分析原因如下:宣教内容不够细致全面、宣教形式单一、措施不够具体等,导致照护者没有完全掌握预防的具体措施,或因措施不当而增加跌倒坠床的风险[8]。以往预防跌倒坠床健康宣教主要采用口头宣教为主,导致护理工作存在低效性、重复性等特点。根据照护者的文化程度、遵医行为及患儿跌倒坠床风险等级等,宣教形式应不拘泥于口头宣教,采用照护者利于理解、认同的方式进行宣教,如观看宣教片、举例子摆事实等方式,是降低跌倒发生的有效措施[9]。

3.3成立安全督导小组,落实风险质量检查,杜绝一切风险的发生[10]宣教到位不等同于落实到位。受访者虽有4例家长能说出6条以上预防跌倒坠床的措施,且4例家长均表示知晓措施,但住院期间并未严格按照措施执行。分析原因:除了与照护者的重视程度不够外,与责任护士监管力度不够、病房现有设施设备有缺陷有很大关系。如家长虽然知道拉好床栏的重要性,但是床栏收放很不方便,致使家长抱有侥幸心理。又如,家长想躺在陪伴椅上面玩手机,导致病房空间拥挤,孩子发生跌倒撞伤的风险就大大增加。成立安全督导小组,每天督查照护者的落实情况,并且在责任护士之间进行评比积分,这样既能调动责任护士督促照护者落实具体措施,也能及时发现问题便于整改。

相关研究表明,住院患儿发生跌倒坠床的主要责任人是照护者[11]。提升其对跌倒坠床风险的认知,可杜绝大部分跌倒事件,同时可以成功减轻其潜在的危险性[12]。从照护者的角度分析患儿发生跌倒坠床的原因有助于提高照护者的风险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护士更好地落实健康宣教,极大地降低患儿跌倒坠床的发生率。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少,研究范围较窄,可进一步加大样本量及研究范围,提高该研究的可靠性。

猜你喜欢
风险意识住院受访者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认识亚健康
网络媒体关注对上市公司盈利预测的影响研究
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注册制对市场效率的促进作用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