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高校新生入学适应教育路径研究

2022-11-03 09:31王建萍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19期
关键词:入学新生防控

王建萍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5)

入学适应教育是高校新生融入高校生活的起步环节,是其形成正向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做好高校新生入学适应教育工作,是高校履行立德树人的良好开端,是落实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基点。因此,根据国家疫情防控要求、高校新生返校开学工作开展和其所呈现的新特点,新生入学适应教育应从问题导向着手,探索高校新生入学适应教育路径研究。

首先要了解高校新生的特点。高校新生多以“00后”为主力军,拥有着显著的特点:(1)个性十足。认“宅”不认“丧”,对未来乐观,普遍以获得更好地工作和提升自己为学习目标。(2)喜欢追星。生长在一个文化、价值多元的时代,对传统美德和主流价值观高度认同,但容易受电视节目的影响,把娱乐明星当作自己的偶像。他们追星仅限于喜欢,并不“疯狂”,起初大多会因为颜值喜欢明星,但后续会较为看重明星的才艺和人品。(3)手机不离手。不是所有的新生都有电脑,但几乎每个新生都有一部手机。新生可能不擅长电脑技能操作,但手机“玩得很溜”,如手游、独特语汇、表情包等,随时随地都能以手机为工具找到适合自己的娱乐方式,也很符合“手机族”“低头族”“刷屏族”的作风。(4)对话语要求很高。高校新生注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对话,若是不让新生有说话的机会,他会到微信朋友圈、贴吧、论坛等网络媒体平台上留言。(5)对现实感薄弱。高校新生喜欢在现代化的网络世界里生活,现实感很弱,在虚拟世界里体会到真实感,在真实的世界里有虚拟感。

“适应”于生物而言,是生物与环境、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等相适合的现象。于人是个体的需要获得满足,不断调整身心感受,以期在社会现实中保持健康状态的过程,是人生发展的核心问题。入学适应是适应的一个基点,是高校新生社会适应的重要基础。

1 高校新生不适应的表现

1.1 环境不适,缺乏交往能力

在升学考试前,在疫情防控期间,几乎所有新生经历了居家上网课—返校上课备考的阶段,内心多浮动。虽然家里父母几乎包揽了除学习之外的所有一切,造成新生不用处理事务的便利,为其提供纯粹学习环境。但升学考试结束后,顺利被高校录取而卸下重担的新生却陷入了熬夜、餐饮作息均不够规律、得过且过、超长使用电子产品的假期循环中。

进入高校后,新生基本以宿舍为单位,吃、穿、用、住、行、学等各种繁杂琐事都需要自己亲自去完成,交际范围扩大,不断遇见新舍友新同学,学习与其相处,各自的语言、背景、生活习惯、作息规律、饮食文化都大不相同,如有个别宿舍住了6人,5人讲潮汕话,1人讲客家话,双方初期都会友好使用普通话交流,到后来却形成另一种现象:同宿舍讲潮汕话的5人经常说说笑笑,其余1位同学虽然性格开朗乐观,面貌温润如玉,担任了班级学习委员,非常忙碌,常常要在晚上其他人睡觉时才回到宿舍,宛如他不存在一样,形如孤立。学习委员有时会倍感难过和委屈,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去改变。随着校内学生会、社团等组织招新、校园文体活动和讲座增加、课程任务渐进加重,让其内心开始迷惑:做哪些才是重点?班干职务?处理好人际关系?还是一心一意学习?或是退出班委,进入社团?多种思绪缠绕在一起,令其难以抉择,最后认定人际关系大于一切,而自愿退出班委一职。换成别的新生,有的难以平衡,有的退化为时刻想念家人和想着回家,有的难以融入校园生活和同学圈子,有的为了平衡人际关系而选择“放水”(工作不尽心,讲究人情)等。

对于校园集体生活,适应能力较强的新生会较快适应,适应能力较差的会表现难受、郁闷、痛苦等不良情绪,尤其缺乏独立处事能力的学生难以辨别校园表象和自身不良情绪。

1.2 学习不适,缺乏学习动机

高校新生除了生活习惯、人际交往适应不良,还有学习适应不良。首先是教学环境的变化。中学中职阶段的班级教学都在固定课室,教学时间有规律,学生经常能遇见班主任,且按时完成早读晚读、自习等学习任务,流程模式固化。学习范围有限,这些有限内容还是任课教师一点一点地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多做相关练习,积累错题集,熟记熟背,成绩基本可以得到保证。然而高校新生上课时间和地点会因高校事务、教师安排、课室需求而变动,几乎每门课程学习都要转移地点。任课教师考虑到教学任务繁重时间紧迫,不会次次上课均点名,难以核验学生逃课、旷课现象,高校的学习非常考验学生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其次是教师授课方式的区别,中学中职教师按照大纲讲解常考知识点;高校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并非全部是教材上的知识要点,而是从多年教学工作经验和丰富课外正向阅读而提炼出来的精华。同时,学生必须在课前课后阅读大量材料才能跟上任课教师的教学。部分新生不能理解两者的差异,就会感觉无所适从,以至于对自己学习能力产生怀疑,进而推及到自己选择进入这所高校的怀疑,甚至放纵自己,无心听课、思想开小差、沉迷网络剧和手机游戏。

高校新生主动向笔者倾诉:自感时间观念比较薄弱,对学习总觉得有点难,每天一想到做机电类作业就想拖延,宁愿把时间花在刷屏上,久而久之形成了惯性意识,从不在乎自己在课堂上是否认真听讲、是否真正学到了知识、是否及时完成了作业、从手机中是否感受到愉快。等到玩得有些腻的时候,一抬头看时间才发现不知不觉过了2个多小时。下定决心要看书了,却因长时间盯着手机,眼睛有点疲劳,两边眼皮直打架,后来受不了困乏就直接回宿舍休息。可躺在宿舍舒适的床铺时,下意识地打开手机刷消息,将近30分钟后才睡。每天都是这样度过空闲时间,丝毫不觉得浪费。

高校看似“自由”,使得高校新生不知道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致使自己对学习投入不足和产生懈怠,没有动力挖掘兴趣和特长。

1.3 对未来无规划,缺乏成就感

高考前,大多数新生把考上大学作为自己的学习目标。当实现目标和进入高校后,大家的兴奋与激动逐步褪去,开始变得无所适从。因此,大家实现一个目标后,没有尽快确定下一个目标,以致出现目标衔接断带、规划不明了现象。

职业规划要求在自我认识清楚的前提下,根据自身专业特长、兴趣爱好、性格气质、知识结构的特点,结合市场环境、行业环境、竞争环境等,对未来要从事的职业和要达到的职业目标制作详细的方案。职业规划通常需要完成5个步骤:认识自我、明确职业定位、熟悉目标职业、拟定职业规划、策划行动方案。从认识自我开始,高校新生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也不清楚自己的优势、兴趣和职业价值观,更不知道职业。在缺乏清晰自我认识和未来规划基础上,大家在空虚、无聊、困惑和迷茫的患得患失中浪费宝贵时间。

笔者咨询从中职升入高校的新生,发现新生的想法非常简单:在高校呆上2年,顺利拿到毕业文凭,无须在乎校外激烈竞争,也不用考虑其它,毕业后再做打算。若以中职文凭找工作,薪酬实在低得可怜。所以平时回到宿舍该干嘛就干嘛,各有各的精彩。

这些经历过活多薪少的中职实习日子的新生,内心就笃定了一个事实:返回校园安乐窝,继续提升学历,继续享受校园生活。对他们来说无规划亦无须规划,只有一个顺利拿到毕业证的目标。可是实现目标并不等同于完成了规划,即使达到了目标,那一刻亦会感受和面临生活缺乏挑战、缺乏独立工作机会、成长缓慢、无法感知外面用人单位标准,甚至会出现抱负过高不切实际的想法。

2 高校新生入学适应教育的路径研究

2.1 加强入学教育,协助新生顺利转换角色

在新生尚未进行报到之前,学校各部门联合开发疫情防控入学电子系统,通过系统及时发布疫情防控通知、提醒新生戴口罩、洗净手、喷消毒液、自主搬运行李,通过电子入学系统的运行“一人一号”指引新生进入校园办理无接触入学手续。采用“互联网+”的平台教育方式,结合本校校训、疫情防控责任意识、专业介绍、图书资源、计生管理等角度构建入学教育课程体系,形成公开课资源课程,指引学生在规定时间完成网上听课、习题测试、结课考试等环节,令学生在疫情防控条件下获得知识视野的扩宽。笔者曾遇到一个新生在军训期间前来请假:自认军训辛苦,家人想念自己,要求自己回家。以自己还是小孩为由,家人想让自己回家,自己就一定要回家。虽说新生无意,亦能理解新生与家人感情深厚、相互思念的辛苦;侧面反映新生在疫情期间过得舒适,一尝到苦头就需要回家缓一缓,且言行仍处于中学生水平,角色尚未调整。

在军训期间,利用空余时间开展纪律教育专题讲解,引领新生初步认识大学是人生旅途的新开端,应懂得以大人角度开始思考问题,主动适应,与身边人和谐相处,融入集体。

人际交往能力是高校新生必须培养的重要能力之一。人在聚集空间里生活,总会产生小吵小闹,磨合不当以致演变成摩擦和矛盾。如何化解冲突,如何与身边人打交道,如何组织集体活动对高校新生来说都是个挑战。有必要组织新生开展联谊活动,搭建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平台,感受同伴的热情,懂得欣赏他人优点,增添交往信心,学会接纳别人和善待自己。

2.2 加强学习管理,协助新生掌握学习方法

高校新生的学习适应需要引导新生重新认识学习与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利用,不仅仅在于知识本身,还要将其与人类的知觉、情感、意志、欲望、希望、动机及其能提升思想的精神活动联系在一起。首先,知识技巧应联结团体实践来发展和增进思考能力,如带领新生开展素质拓展小组活动:分组述你我他、捶背揉肩都能行、蒙眼排队抓小球、鼓上击球、信任背摔。通过热身活动、执行任务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关心、建立彼此信任关系、集思广益、通力合作,带领新生关心身边人、感悟事物和领悟人生责任,责任并非是沉重的大山压在新生肩膀上,而是宛如一轮明月指引着大家往能力与智慧道路上奔跑。其次,通过开展趣味学习讲座和老生学习经验交流会,制作有效学习方法和习惯宣传展板,协助新生依据实际特点增强主动学习意识,掌握全新的学习方法和独立思考思维方式,积极学习专业知识和能提升自己的课外知识,锻炼实训实践技能,塑造终身学习的观念,养成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再次,鼓励新生积极寻找良师益友,如优秀的师兄师姐、优秀教师、朋友、校友、父母等,得到对方的指点会让自己在学习方面少走很多弯路,所以花些时间寻找能够帮助自己的“贵人”是非常值得的。善用图书馆资源,高校图书馆借助“互联网+”平台发展和丰富纸质藏书资源和电子检索资源,而且定期开展阅读者活动,积极参与校内文化活动,有助于增强高校新生对图书馆的认识和馆藏资源利用率,让自己全身心浸润在知识的海洋中。

2.3 加强职业规划,协助新生树立事业意识

在职业规划中的认识自我中,一定要引导新生回答一个基本的问题:自己的优势是什么。只有优势才能让自己与众不同,只有了解自己的优势,才能找到与之相匹配的职业。

根据人才招聘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2020年春节后仅10天市场新增岗位需求较2019年同阶段减半。而。通过此事件,需要引导高校新生认清危机事实,树立危机意识,及早制定职业规划: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叠加,高校学生就业面临的形势将更加复杂严峻。即使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然而大部分企业的元气尚未恢复,甚至有些企业面临倒闭或已经倒闭了。2020年高校毕业生874万,比2019年增加40万,想要就业的人数越来越多,可允许这些人就业的岗位可能会越来越少。

疫情既是危机,也是契机。经历疫情,可以带领高校新生从疫情案例中深入思考自己应该如何规划职业发展、最大程度地达成初期职业目标;引领新生深刻认识疫情是短期一个突发状况,它终会过去,但职业生涯会持续几十年,提前多一些思考,就会少走曲折弯路;协助新生体会风险也是一个重要取舍因素,日后是选择稳定大公司,还是选择会有较快成长,但明天可能就倒闭的中小公司?引导高校新生分析人生实际付出的利与弊,减少规划中的纠结。

3 结语

总体而言,疫情防控下的高校新生始终是充满着年轻活力的群体,经历过疫情后,笔者时刻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无限期待:期待已经进入一所好高校,期待在课堂上学有所成,期待高校里的多姿多彩。新生有期待,便有生命的互动!所以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挖掘高校新生入学适应教育路径的分析,提升新生入学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新生积极进行全方位自我调整,做到不因不适应而产生失望感、孤独感、失落感和压抑感。适应转变的关键在于以轻松自然、积极健康心态面对新生活,达到真正适应,实现自我成长。

猜你喜欢
入学新生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入学面试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入学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