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腹直肌神经阻滞对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患者疼痛介质及应激激素的影响*

2022-11-03 07:52朱鹏
中国医学创新 2022年29期
关键词:下腹单孔妇科

朱鹏

随着微创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腹腔镜手术在妇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率持续提升,而单孔腹腔镜在创伤控制方面具有更为突出的优势,因此对于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更为全面细致的探究意义较高[1-2]。本类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控制较佳,但是其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疼痛感,因此找到更为有效地控制疼痛及其他不良应激的方式是临床研究的重点。而超声引导下腹直肌神经阻滞作为近年来在疼痛控制中效果较好的一类方式[3-4]。超声引导下腹直肌神经阻滞在妇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虽可见,但是细致且直观的研究不足。因此本研究探究超声引导下腹直肌神经阻滞在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患者疼痛介质及应激激素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7 月-2022 年5 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的100 例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患者。纳入标准:年龄20 岁及以上;进行单孔腹腔镜手术的妇科疾病;积极配合;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恶性肿瘤;妇科手术史;胃肠手术史;妇科感染;合并心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合并神经系统疾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 例和观察组50 例。本次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本研究。

1.2 方法 两组均进行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手术措施一致。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进行静脉自控镇痛,术后即留置静脉自控镇痛泵,以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生产厂家: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4171,规格:1 mL∶50 μg)2.5 μg/kg 与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生产厂家: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3182,规格:2 mL∶4 mg]0.25 mg/kg 加入生理盐水,直至总量为100 mL,锁定时间为15 min,单次剂量为0.5 mL,背景流量为2.0 mL。观察组则于术后进行超声引导下腹直肌神经阻滞,采用超声机进行检查,将探头置于脐上3 cm 左右处,距探头5 mm 处进针,穿刺进入,直至腹直肌后鞘,将0.5 mL 生理盐水注入后,再以0.2%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生产厂家: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03636,规格:10 mL∶100 mg)20 mL 注入,然后将另一侧进行上述操作。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统计及比较两组疼痛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疼痛介质、炎症性疼痛因子及应激激素。(1)疼痛程度: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即刻、术后2、6、12、24、48 h 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于一条10 cm的直线上标注0~10,由患者从直线上选择数字,其中0 为无痛,分值升高表示疼痛感加强,10 分为最痛[5]。(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两组术后48 h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恶心呕吐、头晕、瘙痒等。(3)血液指标:于术前及术后24、48 h 分别采集两组的外周静脉血,每次采集量为4.0 mL,将采集所得的血液标本进行离心,离心半径为15 cm,3 000 r/min,离心5 min,取血清进行疼痛介质[血清前列腺素E2(PGE2)、P 物质(SP)及神经肽Y(NPY)]、炎症性疼痛因子[ 血清白介素-1β(IL-1β)及白介素-6(IL-6)]及应激激素[血清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检测,上述指标的检测均涉及酶联免疫法,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进行定量检测。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检验方面选用SPSS 23.0,计量资料用()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年龄20~39 岁,平均(33.91±3.13)岁,体重指数(BMI)18.1~29.1 kg/m2,平均(23.51±2.63)kg/m2,其中异位妊娠28 例,卵巢囊肿22 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级37 例,Ⅱ级13 例。观察组年龄20~40 岁,平均(33.86±3.26)岁,BMI 18.0~29.2 kg/m2,平均(23.53±2.59)kg/m2,其中异位妊娠29 例,卵巢囊肿21 例;ASA 分级:Ⅰ级35 例,Ⅱ级15 例。两组年龄、BMI、疾病种类及ASA 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不同时间VAS 评分比较 术后即刻两组的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6、12、24、48 h 观察组的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时间VAS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不同时间VAS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48 h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3 例,头晕2 例,瘙痒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83,P=0.027)。

2.4 两组不同时间的疼痛介质比较 术前两组的疼痛介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 h 观察组的疼痛介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时间的疼痛介质比较()

表2 两组不同时间的疼痛介质比较()

表2 (续)

2.5 两组不同时间的炎症性疼痛因子比较 术前两组的炎症性疼痛因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 h 观察组的炎症性疼痛因子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同时间的炎症性疼痛因子比较[pg/mL,()]

表3 两组不同时间的炎症性疼痛因子比较[pg/mL,()]

2.6 两组不同时间的应激激素比较 术前两组的应激激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 h 观察组的应激激素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同时间的应激激素比较()

表4 两组不同时间的应激激素比较()

表4 (续)

3 讨论

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率持续提升,而本类手术方式在微创性方面具有更为突出的优势,在美观性方面也有所提升,且相关疼痛等不适感控制效果相对更为突出,因此是临床受认可程度较高的微创治疗方式。本类手术患者的疼痛程度虽受到了进一步的控制,但是其术后的疼痛仍普遍存在[6-8],因此对其不适感进一步的缓解与控制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之一。近年来关于区域神经阻滞在妇科术后镇痛中的应用研究不断增多,较多研究认为,区域神经阻滞对患者的疼痛控制更具有针对性,且安全性也相对更高,更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术后生存状态[9-12]。而超声引导下腹直肌神经阻滞对于脐部或腹部手术的术后疼痛控制研究多对其效果给予了肯定[13-15],但是其针对单孔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的细致研究不足,尤其是对于疼痛介质及应激激素的影响研究相对匮乏,导致其在本类患者术后镇痛中的细致研究需求仍较高。

本研究探究超声引导下腹直肌神经阻滞在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患者疼痛介质及应激激素的影响,结果显示,超声引导下腹直肌神经阻滞在本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优于静脉自控镇痛,表现为术后2、6、12、24、48 h 的VAS 评分均相对更低(P<0.05),同时术后48 h 内无不良反应发生,说明超声引导下腹直肌神经阻滞在本类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面均有优势,而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其在控制患者术后疼痛介质、炎症性疼痛因子及应激激素表达方面也有更为积极的作用(P<0.05),进一步肯定了超声引导下腹直肌神经阻滞对疼痛相关血液指标表达的调控作用。分析原因,可能与超声引导下腹直肌神经阻滞对于引起疼痛的局部进行了针对性的神经阻滞[16-18],因此对于疼痛的控制更为具有针对性,局部麻醉药物通过扩散阻滞多支小神经的方式对疼痛起到了较好的干预效果,且保证了应用的安全性[19-20]。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腹直肌神经阻滞有效控制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患者疼痛介质及应激激素的表达,在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下腹单孔妇科
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治疗研究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护理中快速康复理念的实施效果探究
米索前列醇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腹直肌子宫悬吊术在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研究
养胃 “一揉二提”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擦胸揉腹增强免疫力
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对照
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胸部疾病25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