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PSIR 模型的滨州市城市交通绿色发展评价研究

2022-11-03 12:30魏婷婷
科学技术创新 2022年32期
关键词:滨州市城市交通权重

张 婷,魏婷婷

(滨州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0)

引言

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逐步向绿色低碳模式转变,目前滨州市已经形成了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一体化低碳交通发展模式。发展绿色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资源及污染等问题的有效途径。绿色发展评价作为城市绿色交通的重要内容,能够为战略制定和措施实施提供有力依据。因此,制定合理的城市交通绿色发展评价体系至关重要。目前关于城市交通绿色发展评价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集中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指标权重确定、评价模型设计等方面。王双等人从节能降碳、生态保护、污染综合防治、资源节约循环利用、节能环保监督管理等方面,设计构造了一套全行业绿色交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1]。李亮等应用灰色关联度模型与云物元模型对南京市绿色交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灰色关联聚类进行评价结果对比研究[2];唐攀等在探讨绿色交通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用于城市交通系统绿色发展评价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并选取了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作为评价的主要方法,对长沙市交通系统绿色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分析,提出有利于长沙市绿色交通发展的策略建议[3]。本文通过DPSIR 模型与城市交通绿色发展机理有机结合,建立适合滨州市城市交通绿色发展状况的评价体系进行评价,并提出促进滨州市绿色交通发展的策略,以满足滨州市未来绿色发展需求。

1 DPSIR 模型构建

1.1 DPSIR 模型概述

DPSIR 模型是存在驱动力(Driving Forces)- 压力(Pressure)- 状态(State)- 影响(Impact)- 响应(Responses)的因果关系链。由于模型中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五个部分相互作用影响,因此,该模型可以较为全面和动态的揭示各影响因子是如何作用于研究对象的。DPSIR 模型的关系图见图1 所示。

图1 DPSIR 模型关系图

1.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参考绿色交通政策指导性文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综合分析城市绿色交通发展概念,厘清各系统之间的关系,分析城市交通系统与社会、资源、环境、经济等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结合滨州市城市交通发展现状,确定滨州市城市交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所示。

表1 城市交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2 城市交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

2.1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各指标经标准化后的权重见表2-6,通过公式计算出各CR 值分别是0.099 8、0.083 0、0.093 4、0.031 8、0.019 9,均小于0.1。因此,检验结果是通过的。

表2 驱动力D 指标权重计算表

2.2 模糊评价法评价

利用模糊评价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变为定量评价,根据隶属度的定义,因素集U = {u1,u2,…,un},评语集V = {v1,v2,…,vm},V={优,良,中,差,极差}={5,4,3,2,1},权重集A = {a1,a2,…,an}[4]。模糊判断矩阵A 是专家将的得出来的指标权重评级归一化的结果,得到一级判断矩阵A1,A2,A3,A4,A5,表示指标Ui对应Vj的隶属程度。

根据公式Y=W x A 得到新的模糊判断矩阵,

表3 压力P 指标权重计算表

表4 状态S 指标权重计算表

根据评语集V= {优,良,中,差,极差}={5,4,3,2,1},进一步计算一级评价的综合分值:

公式Y=Wy 计算得到赋权的二级模糊评价判断矩阵Y=(0.35 0.09 0.2 0.02 0.04)。计算出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整体的分值C=YV=2.79,即为滨州市城市交通绿色发展评价结果。

2.3 结果分析

通过上述层次分析法的数据分析,整合数据见表9。从准则层指标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的检验系数比较来看,驱动力D(0.099 8)>状态(0.093 4)>压力(0.083 0)>影响(0.018)>响应(0.019 9),驱动力因素和状态因素占比较大,相对更重要。从决策层指标来看,公共交通专用车道设置率(2.420 3)、人均GDP(2.230 4)、道路客运量增长率(2.122 8)、低碳排放的市场机制(1.892 5)、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1.700 3)排在前五位,对城市交通绿色低碳发展影响较大。

结合模糊评价法计算得出来的整体的模糊综合评价的分值,与分数等级划分规则(4<C≤5 优,3<C≤4 良,2<C≤3 中,1<C≤2 差,C≤1 极差)进行比较,滨州市的模糊评分为2.79,这说明滨州市目前城市交通绿色发展等级为中。

从整体上看,针对滨州市的评价结果比较接近发展实际,滨州市整体城市交通绿色发展呈正向发展,但就目前发展状况来看,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说明滨州市应加大城市交通绿色发展。

3 滨州市城市交通绿色发展建议

城市交通绿色发展是实现城市交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滨州市城市交通发展实际情况,通过DPSIR 模型,建立完善的滨州市城市交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评估滨州市城市交通绿色发展现状。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以下措施与建议:

(1) 在政策管理层面,滨州市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和监督力度,为未来城市交通绿色发展制定科学的规划和策略。合理规划交通线路,健全交通法律法规,完善交通管理与控制系统,加大城市交通绿色发展财政投入比例和人力资源投入,成立相关部门,加强对政策实施的监督力度。注重公众对城市交通绿色发展的评价,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接收公众对城市交通绿色发展的意见和建议[5]。同时,通过交通需求管理,合理引导居民选择正确的交通方式,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建立城乡全覆盖的公交体系。

表5 影响I 指标权重计算表

表6 响应R 指标权重计算表

(2) 技术层面,滨州市应广泛推广应用绿色新技术,加强智能化交通系统建设。科学合理设置标志线、交叉路口、过街天桥和停车设施等,提升交通系统的高效性和安全性。推广使用绿色交通工具,加大公共交通新能源车辆的使用,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公众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

(3) 加强城市交通绿色意识教育和宣传力度。尽管滨州市在城市交通绿色发展进程中已取得一定成绩,城市交通绿色发展意识还有待于提高。相关部门可通过举办城市交通绿色发展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手册等,转变公众传统交通出行观念,提高全民绿色低碳意识。

猜你喜欢
滨州市城市交通权重
权重望寡:如何化解低地位领导的补偿性辱虐管理行为?*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第一中学啄春泥文学社
水泄不通
滨州市滨城区第八中学校园记者站成立
权重常思“浮名轻”
共享单车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共享单车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权重涨个股跌 持有白马蓝筹
城市交通旅游电子地图的研究与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