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防治措施

2022-11-04 04:21喻桂婧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7期
关键词:萎缩性猪群传染性

喻桂婧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畜牧兽医服务站 河北唐山 063300)

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生猪养殖领域比较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发生流行率相对较高,是由产毒素的多杀性巴氏杆菌或者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感染引发,属于慢性呼吸道疾病的范畴,发病过程较为缓慢,呈现渐进性的传染,对5 月龄以内的仔猪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发病之后患病猪主要表现为流泪不止,并伴随有大量的鼻涕流出,患病猪不断的摇头,用鼻子拱地,表现出严重的呼吸困难,鼻腔黏膜瘙痒难耐,并且会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患病猪的呼吸道症状逐渐加重,呼吸系统受到严重损伤,引发猪群的整体抵抗能力显著下降,导致猪群出现严重的免疫抑制,容易继发感染其他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经常与猪流感、伪狂犬病、繁殖与呼吸道综合症病毒继发感染,引发呼吸系统综合症,最终使得大量的猪群淘汰死亡,带来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从当前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在世界各地均广泛发生流行,成年猪群抵抗能力相对较强,大多呈现隐性发病经过,仔猪阶段感染疾病之后,会表现出典型的临床症状,使得大量的仔猪淘汰,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1 流行特点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通常是指由产毒素的多杀性巴氏杆菌或者支气管败血性波氏杆菌感染引起。两种致病原具有极强的侵染性,在世界范围生猪养殖主产区广泛发生流行,能够对各个品种、各个年龄、各个性别的猪群造成危害。成年猪群由于抵抗能力相对较强,受到上述几种病原入侵之后,大多表现为隐性发病,慢性发病,外在临床症状不是很显著,会持续性的向外排出致病原,引发周期性的发病,并且使得传染面逐渐扩展。5 月龄以内的仔猪由于身体抗病能力相对较弱,尤其是在断奶阶段受到营养、环境以及各种病原微生物的入侵,使得猪群的抗病能力下降,很容易造成萎缩性鼻炎的发生流行,病情加重之后很容易造成大批量的死猪死亡淘汰。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属于慢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但总体上造成的死亡率相对较低。适宜的条件之下,该种疾病一年四季均可以传播流行,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幼龄猪群的易感性最强,成年猪群的易感性变差,新生仔猪如果感染该种疾病会造成鼻黏膜出现炎症病变,导致鼻甲骨明显萎缩。年龄较大的猪群感染该种疾病之后,只会导致鼻甲骨出现轻微萎缩或者不会发生萎缩。养殖场的传染源是患病猪和成年的带菌猪,其他动物和人类也能够携带该种致病菌成为主要传染源。患病猪和成年的带菌猪的飞沫、鼻腔分泌物中均携带有大量的致病原,通过与健康猪直接接触,能够造成直接感染,污染周围环境、养殖管理用具以及饲料、垫料能够引发间接的传播感染。该种传染性疾病在猪群当中的传播流行速度相对较为缓慢,大多呈现散发流行,地方性流行或者周期性流行。

2 临床表现

该类疾病的发病周期相对较长,患病猪主要表现为鼻腔出现炎症病变,发病初期阶段出现连续性的打喷嚏、咳嗽现象,呼吸时发出较强的鼾声,尤其是在夜间观察更为明显。由于鼻黏膜出现炎症病变,鼻黏膜受到刺激,导致猪群烦躁不安,经常的用鼻腔不断的拱地或者用前肢对鼻腔部位进行不断的搔抓,或者用患病的部位摩擦食槽的边缘、圈舍的墙壁,甚至在圈舍和食槽表面能够留下大量的血迹。随着鼻腔炎症症状的逐渐加重,有大量的分泌物从鼻孔当中流出,随着疾病病程加长,鼻液由透明发展成浓稠的黏液或者脓性分泌物,严重时甚至会有血样分泌物的流出,导致鼻腔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同时患病猪的眼结膜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病变,持续从眼角流出大量的分泌物,再加上泪水粘附有大量的灰尘,往往会在眼睛下方形成一个半月牙形的泪痕湿润区域,外观呈现黑色或者褐色的瘢痕,被称为黑斑眼,这也是该种疾病的典型临床特征。整个发病过程猪群的体温基本正常,或者稍微高于年龄较小的猪群。病畜往往表现为生长发育不良,生长迟缓,饲料利用率显著下降。育肥猪的育肥时间大大延长,出栏时间大大增加,饲料的报酬率显著下降,有个别仔猪阶段,尤其是断奶阶段的猪群停止生长成为僵猪,养殖场的淘汰率显著升高。

3 病理特征

通过对急性病死的猪群进行解剖,能够发现大部分的猪群身体消瘦,皮下脂肪消失,体表皮肤苍白,失去光泽。病变位置主要集中在鼻腔和上呼吸系统,可以发现鼻黏膜严重发炎,黏膜呈现充血现象,外观呈现鲜红色、深红色,好像火烧一样,并且在鼻腔当中会蓄积有很多浆液性或者黏液性的脓性分泌物。通过将病死猪的鼻子进行纵向剖开,能够发现鼻腔的软骨组织严重萎缩,尤其是鼻甲骨的下卷区萎缩最为明显。年龄较小的病死猪鼻甲骨的病变最为明显,鼻甲骨已经完全萎缩,看不到任何的残骸。鼻中隔部分或者完全弯曲,可以看到内部鼻腔会形成一个完全的空洞。当病情转移到筛骨之后,除去筛骨前侧面骨性障碍,可见大量的黏液或者脓性的分泌物堆积。

4 疾病诊断

在进行病料采集过程中,首先应该使用生理盐水对患病猪鼻腔内部进行全面的冲洗,紧接着使用70%的酒精进行消毒,然后使用灭菌的棉签沿着鼻腔中隔插入到鼻腔一半左右,充分转动棉签,使棉签上能够粘上足够的鼻腔分泌物,然后放置在经过消毒的样品袋当中,送到实验室开展细菌分离鉴定。将采集到的病料分别接种到添加了1%葡萄糖,pH 值在7.2 的麦康凯琼脂培养基和添加了5%马血液的琼脂培养基上,37℃恒温培养24h 能够发现针尖大小的菌落,继续培养48h 菌落直径能够达到2mm,外观呈现灰褐色,湿润光滑,隆起呈现半透明状,并且散发出特殊的霉臭气味。血液琼脂培养基上会出现溶血现象,革兰氏阴性染色呈现小的球杆菌,两端钝圆。由此可以判定病原为溶血性的多杀性巴氏杆菌。

5 科学治疗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发病周期相对较长,发病过程较为缓慢,发病之后应该选择使用敏感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如此才能够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确诊之后,应该将养殖场进行有效的隔离封锁,清理养殖场的污染物。患病猪和健康猪单独养殖并做好血清检测,及时发现隐性感染的猪群,做好淘汰处理。对于养殖场发病较为严重,没有治疗价值的患病猪也需要进行淘汰处理。治疗方面:患病猪静脉注射1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使用量为30mg/kg·bw,配合注射5%葡萄糖生理盐水1,000mL,VC 4mL。另一侧肌肉注射5%盐酸环丙沙星注射液,使用剂量为2.5mg/kg·bw,使用2次/d,连续使用7d。在整个猪群的饲料当中添加黄芪多糖粉剂和多种维生素,尤其是应该增加VA 的添加量,保证上呼吸道黏膜的完整性。按照上述措施进行为期两个周期的治疗,养殖场的患病猪病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没有继续出现发病情况。

6 预防措施

6.1 严格落实检疫制度

养殖场应该坚持封闭化全进全出的养殖管理制度,保证养殖场的每一个圈舍养殖的是同一个批次的猪群,避免不同批次不同来源的猪群在同一个圈舍当中混合养殖,否则会加大疾病交叉感染的风险,扩大疾病的传播范围,影响到养殖场的正常生产。有条件的养殖场应该始终坚持自繁自养的养殖管理模式,购进的仔猪应该健康,避免仔猪在运输过程中遭受不良应激刺激。养殖场应该实行完全封闭的养殖管理,严禁非饲养管理人员进出,谢绝一切参观活动,如果需要参观,一般可以利用视频监测参观,避免人员进入到生产区域。新引进的猪群必须落实严格的产地检疫制度,到场隔离观察制度,要确保健康之后才能够混合养殖。

6.2 加强科学管理

当前随着生猪规模化养殖产业不断向前推进,养殖密度增加的同时,外来传染性疾病的引入风险大大增强,所以在饲养管理期间一定要注重做好科学的养殖管理。一方面要为猪群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条件,避免猪群出现不良的应激反应,使得生猪的患病率显著增加。定期做好圈舍的清洁消毒工作,避免细菌、病毒等各种病原的繁殖生长。在消毒处理过程中应该定期更换消毒剂,要保证多种消毒剂轮换使用,避免长时间使用同一种消毒剂,使得病原的耐药性呈现逐渐增加的态势。冬春季节要保证圈舍温度湿度达标,妥善做好通风换气,调控好通风换气和保温之间的关系。通过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不仅能够降低发病率,更能够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保证养殖效益。

7 结语

综上所述,传染性萎缩性鼻炎会对猪群的生长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不同年龄的猪群均可以受到该种疾病的侵染,其中对5 周龄的仔猪造成的威胁最为严重,发病之后患病猪主要表现为鼻腔部位严重堵塞,鼻甲骨出现变形,甚至鼻甲骨萎缩消失。该种呼吸道疾病发生流行之后,患病猪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大量的猪群淘汰,成年猪群和康复的仔猪会成为该种疾病的携带体,持续性的向外排出病原,从而造成猪群周期性的感染,该类传染性疾病影响到正常的生产。为了减少该类传染性疾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应该从仔猪阶段入手,加强对呼吸系统疾病的针对性防范,提前采取药物进行有效的预防,同时做好免疫接种,增强猪群身体抵抗能力,消除养殖场的免疫性疾病,提高饲养管理效率。

猜你喜欢
萎缩性猪群传染性
麻杏石甘口服液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应用试验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医学诊疗服务研究
Kindness Is Contagious
饲养密度对猪群生产性能及健康的影响
规模化猪场疾病防疫的对策分析
中国猪文化与国人健康(甲篇)
为什么整群猪围攻一头猪
胃宁和络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87例临床观察
加味异功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
谈谈萎缩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