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圆环病毒病的综合防治

2022-11-04 04:21宋志霞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7期
关键词:综合症圆环猪群

宋志霞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政务服务中心 山东淄博 256100)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圆环病毒二型感染引发的一种病毒性传染性疾病,目前已知圆环病毒是感染动物群体当中最小的病毒,该种病毒不存在囊膜,属于单股环状的DNA 病毒。不同年龄的猪群感染圆环病毒之后,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存在一定差异性,目前已知圆环病毒可以造成断奶仔猪出现多系统衰竭综合症,育成猪和青年猪会出现皮炎肾病综合症,断奶仔猪还会表现出呼吸道综合症,新生仔猪表现为先天性震颤,并且该种病毒还会造成机体出现严重的免疫抑制,导致猪群存在严重的免疫空白期,很容易激发感染其他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给生猪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圆环病毒感染引发的猪群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很多兽医人员在进行疾病诊治过程中,经常将其和其他病毒性疾病以及细菌性疾病混淆,从而导致诊断缺乏科学性,错误诊断,不能够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

1 流行特点

1.1 病原学特征

猪圆环病毒病是目前已知最小的能够在动物群体当中传播流行的病毒,该种病毒外观呈现球形,直径在17nm 左右,不存在囊膜,能够在猪源细胞当中繁殖生长。圆环病毒在自然条件下对各种理化因子的抵抗能力相当强,72℃高温环境下能够存活一段时间,56℃环境下不能够完全将其灭活处理,即便是在pH 值3 的酸性环境下和氯仿环境下也能够存活较长的时间。猪圆环病毒拥有两种血清型,包括了圆环病毒一型和圆环病毒二型。圆环病毒一型不存在明显的致病性,而圆环病毒二型会引发断奶仔猪出现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皮炎肾病综合症,同时还会造成机体出现严重的免疫抑制。

1.2 流行特点

从当前的研究情况来看,猪圆环病毒病只会对猪群造成严重的威胁,猪是该种病毒的自然宿主,任何年龄品种的猪群都可以受到病毒的感染,但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不尽相同。常见的多系统衰竭综合症主要发生在断奶仔猪群体当中。养殖场的患病猪以及带毒猪是最主要的传染源,流产胎儿和流产物也是该种疾病的重要传播源头。患病猪排出的粪便、尿液、分泌物当中也会携带有大量的病毒。病毒经消化道、呼吸道侵染不同年龄的猪只,也可以通过交配实现垂直传播。圆环病毒感染是造成圆环病毒病发生的必要因素,但其他因素,例如疾病混合感染,饲养管理不当,养殖密度相对较大,卫生环境不良,疫苗免疫接种不到位,均会使得病毒的致病性显著增强,使得感染猪群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从当前集约化规模化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流行情况来看,在很多养殖场内部普遍存在圆环病毒感染的现象,阳性率一般在40%~50%,有些养殖场的阳性率能够达到90%以上,并且猪群的感染率呈现逐年升高的态势,普遍存在带毒的现象,危害较为严重。

2 临床表现

2.1 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

该类型的症状主要发生在5~8 周龄的仔猪群体当中,患病猪主要表现为严重的生长发育不良,甚至会停止生长,被毛杂乱,失去光泽,生长发育迟缓,身体逐渐消瘦,脊骨明显突出于背部,呼吸急促,呼吸极度困难,精神状态逐渐变差,嗜睡,体表皮肤苍白,贫血比较明显。有个别的断奶仔猪还会出现腹泻或者黄疸症状,早期阶段触摸腹股沟淋巴结,肩前淋巴结能够感觉到显著肿大。患病猪的眼睑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现象。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患病猪会因为机体衰竭或者激发感染其他细菌性疾病而死亡。该类疾病的发病进程相对较为缓慢,一旦在养殖场中爆发流行就会周期性的感染猪群,临床上经常与猪蓝耳病、圆环病毒病混合感染,使得临床症状更为复杂。

2.2 猪皮炎肾病综合症

猪皮炎肾病综合症主要发生在年龄在12~14 周龄的生长猪群当中,发病之后患病猪主要表现为采食量逐渐下降,不愿意走动,体温升高到39℃,最高升高到41℃,体表皮肤会出现很多圆形或者不规则型的隆起病斑,周边呈现红色,紫红色,中间呈现黑色。经常在后期和腹部出现症状,逐渐蔓延到胸部和耳后部。通过检查能够发现病斑一般在2cm 左右,个别病斑相互融合形成条状的斑块,用手触摸不存在任何瘙痒的症状。年龄较大或者身体抵抗能力较强、发病较轻的患病猪能够自行恢复健康。病情加重之后,患病猪表现为腿部关节发炎,跛行,不能正常行走,体温升高到42℃以上,不断的腹泻,采食量逐渐下降,体重减轻,呼吸极度困难,体表皮肤苍白,失去光泽,也会表现突然的死亡现象。

2.3 仔猪间质性肺炎

仔猪间质性肺炎主要发生在6~14 周龄的猪群当中,养殖场当中多表现为圆环病毒和蓝耳病病毒、细小病毒以及繁殖障碍与呼吸道病毒混合感染。圆环病毒会造成猪群的身体抵抗能力逐渐下降,免疫功能受到较大的抑制。高免疫抑制状态之下,猪群的抵抗能力显著下降,各种病原就会趁机入侵,出现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的现象,特别是表现为多种细菌混合感染。通过对该类型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能够发现发病率在2%~30%,死亡率在4%~10%左右,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极度困难,有个别患病猪的全身体表皮肤潮红,并出现不同程度的败血症症状,因为机体的微循环出现障碍,造成耳尖、尾端以及前肢皮下会出现淤血和出血斑块。

2.4 新生仔猪先天性震颤

新生仔猪先天性震颤主要发生在刚出生的仔猪群体当中,发病之后患病仔猪主要表现为全身肌肉震颤,不能正常站立,当卧地或者睡觉时全身的震颤症状逐渐减轻或者停止,再一次站立时震颤的症状就会再次出现。外界应激因素增多,会促使或加重该种疾病的发生。有个别患病猪仅仅表现为头颈或者后驱震颤不能正常站立,能够正常的吃乳,预后良好。临床症状较轻的患病猪能够正常运动,正常采食,体温、脉搏、呼吸不会出现明显的变化,一般几小时或者几天就会逐渐恢复健康症状,较为严重的患病猪,因为长时间不能正常吃乳而被饿死。该种类型的猪群主要是从母猪垂直感染了圆环病毒。

3 病理变化

通过对病死病例进行认真细致的解剖,能够发现全身淋巴结都会出现异常肿胀的现象,特别是体表淋巴结、肺门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都会出现肿大,肿大为原来的3~5 倍,将肿大的淋巴结切开之后,切面呈现灰白色,失去血色。肺脏病变最为严重,肺脏表面会分布有很多大小不一的灰褐色的实质病变区域,肺间质显著增宽,质地坚硬,好像橡皮。肝脏颜色发暗,呈现淡黄色或者深黄色,有时呈现橘黄色,逐渐萎缩肝小叶间结缔组织显著增生。食管部位的黏膜会出现水肿的现象,并会出现非出血性的溃疡病灶,回肠结肠严重变薄,失去弹性,盲肠、结肠黏膜会出现充血出血的现象。

4 综合防治

4.1 科学治疗

目前圆环病毒感染引发的多类型的病毒性传染性疾病没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在开展临床诊治之前,首先应该将患病猪单独隔离,对于治疗没有价值,临床症状较为严重的猪群,应该及时扑杀无害化处理,并做好污染环境的彻底清理和卫生消毒工作。疫苗免疫接种是关键。抗生素合理应用和良好的饲养管理有助于缓解并发感染的问题,降低患病猪的临床症状。结合养殖场的患病病例,应该采用预防性的投药治疗。仔猪断奶前一周可以注射长效土霉素,每头猪使用0.5mL,断奶时注射头孢噻呋,每头猪使用0.2mL,断奶前一星期到断奶后一个月,每吨饲料当中添加泰妙菌素50g,金霉素或盐酸多西环素150g。母猪在产前产后一周以内,每吨饲料当中可以添加泰妙菌素100g 或者金霉素300g。患病猪肌内注射柴胡注射液,每头猪使用10mL,注射头孢噻呋钠注射液使用剂量为3mg/kg·bw,同时选择使用猪专用的干扰素对猪群进行免疫接种,抑制病毒的繁殖和复制,每头猪使用2mL。一般按照上述措施进行有效的防控,病情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

4.2 预防措施

防控圆环病毒病的发生流行,应该注重加强养殖管理,控制养殖场的养殖密度,实行全进全出的养殖管理制度,避免不同来源的猪群混合养殖,减少养殖场的应激因素,控制并发感染,保着整个猪群结构的稳定。加强对养殖场内部和外部的生物安全防范,购买生猪时应该保障来自于健康的养殖场,避免从外地引进病毒降低养殖场的经济损失。做好疫苗免疫接种是防范圆环病毒病发生流行的有效措施。推广使用圆环病毒病疫苗,10~15 日龄进行首次免疫接种,30~35 日龄进行第2 次免疫接种,在免疫接种期间一定要做好首次免疫接种的抗体水平监测,避免受到母源抗体的干扰。另外还需要做好其他疾病的免疫接种,重点做好猪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猪瘟、猪气喘病、蓝耳病等疫苗的免疫接种,根据不同的病原选择不同的疫苗,保证免疫接种合理诱导猪群产生相应的抗体。

猜你喜欢
综合症圆环猪群
圆环填数
饲养密度对猪群生产性能及健康的影响
巧剪圆环
规模化猪场疾病防疫的对策分析
中国猪文化与国人健康(甲篇)
成语圆环
为什么整群猪围攻一头猪
转动戒指
挡脸综合症
梦游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