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气喘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2022-11-04 04:21魏新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7期
关键词:支原体猪群患病

魏新

(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三沟镇人民政府 河北承德 067407)

猪气喘病是当前生猪养殖领域发生流行率相对较高的一类呼吸系统疾病,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临床上以咳嗽气喘为主要特征,典型的病理特征是融合性支气管肺炎。猪气喘病的发病周期相对较长,在整个猪群的生长发育全过程均可以传播流行,并且不同年龄的猪群感染气喘病之后,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当前猪气喘病在世界各地养猪领域广泛发生流行,特别是在畜牧业发达的欧美国家,普遍存在该种疾病,也是我国生猪养殖领域比较常见的一类呼吸系统疾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发病率相对较高。当前我国生猪养殖产业逐渐向着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猪气喘病的呈现逐渐加重流行的态势,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发病之后猪群表现为生长发育不良外观,能够看到整个猪群的个头大小不一致,生产效率显著下降,饲料的消化利用率逐渐降低。通常情况下,气喘病所造成的死亡率相对较低,但是猪气喘病属于免疫抑制性疾病,经常和诸如巴氏杆菌病等细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混合感染,再加上养殖规模相对较大,养殖管理不科学,以及外界环境突然发生变化,会使得该种疾病的发生流行率逐渐增高,给生猪养殖业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做好猪气喘病的针对性诊断和及早防治十分重要。

1 流行特点

1.1 病原特征

猪气喘病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该种致病菌不存在细胞壁,存在各种形态,有的呈现点状,有的呈现杆状,有的呈现螺旋状,能够通过0.3μm 的滤膜,不容易被着色,选择使用姬姆萨染色剂或者瑞氏染色剂,能够将其很好的染色处理。该种致病菌能够在无生命的人工培养基上生长,但是整个培养过程要求较为严格,液体培养基当中不容易出现浑浊现象,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相对较为缓慢,整个培养过程需要在5%二氧化碳环境下进行,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在固体支原体培养基上能够形成煎蛋状的致病菌菌落。肺炎支原体在自然环境当中广泛存在,对外界环境的抵抗能力不强,最多能够存活48h,并且对光照热源以及常用的消毒剂都十分敏感,短时间内就能够将其灭活处理。最近几年在猪气喘病防治过程中,由于不规范的使用药物,肺炎支原体对多数青霉素类抗生素、磺胺类抗生素都产生了较大的耐药性,但是依然能够寻找出比较敏感的抗生素,常用的包括土霉素、卡那霉素、氟苯尼考等。

1.2 流行特征

临床上猪气喘病只会感染猪,不会感染其他动物,各个年龄阶段的猪群都是易感群体,其中哺乳阶段的仔猪、生长育肥仔猪易感性最强,感染力和致死率较高。养殖场妊娠后期哺乳阶段的母猪育肥阶段的猪群,对该种疾病的抵抗能力相对较强,感染之后的发病数量不多,成年猪群大多呈现慢性发病或者隐性发病,会持续性的向外排出致病原,成为养殖场最危险的源头。气喘病主要在保育育肥前期比较常见,大部分猪群的体重在20~40kg。患病猪在恢复临床症状6~12 个月之后,仍然可以向外排出肺炎支原体。对于没有出现该类传染性疾病的养殖场造成疫情传播流行主要是因为从外地引进猪群,在猪群引种过程中没有进行有效的隔离观察,以及产地检疫,引进的猪群存在隐性感染病例,与养殖场的健康猪频繁接触之后造成了病原快速传播蔓延,大批量的猪群发病。哺乳阶段的仔猪发病主要是通过与母猪相互接触而感染。健康猪和患病猪直接接触,或者经空气飞沫传播。引种、检疫不合格,人员、车辆、机械设备消毒不合理均可以传播病原。近年来随着对该种疾病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猪肺炎支原体的发生流行特点呈现出一年四季发生流行的态势,其中以寒冷的冬春季节发生流行率最高。圈舍的温度忽高忽低,地面潮湿不堪,湿度相对较大,冬春季节没有进行有效的通风换气,养殖管理不科学,卫生条件相对较差,均可以促使或加重该种疾病的发生。肺炎支原体侵入猪群之后,虽然造成的临床症状较为轻微,但是该种疾病会引发猪群出现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很容易感染其他细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引发呼吸道综合症,使得临床症状加重。养殖场首次发病的典型特征是出现干咳,然后出现暴发性的流行,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年龄较小的猪群会快速进入到死亡阶段。发生过该种疫病的养殖场地区大多以慢性支原体肺炎为主,持续周期相对较长,有时会持续几个月,整个猪群的增重逐渐放缓,饲料利用率显著下降。同年龄的猪群,体质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有个别患病牛停止生长,使得养殖场的淘汰率逐渐升高。

2 临床症状

根据年龄不同、抵抗能力不同,以及病原入侵途径和数量不同,将患病程度划分成急性型、慢性型和隐性型三种。急性型大多发生于新发病的养殖场或者年龄较小的猪群当中,发病率有时高达100%。养殖场的患病猪表现为突然发病,表现出呼吸急促的现象,每分钟的呼吸频率能够达到120 次,有的患病猪呈现典型的腹式呼吸,每次呼吸时腹部紧缩好像拉风箱,伴随有明显的喘鸣声。患病猪的咳嗽次数逐渐下降,表现为干咳,体温一般正常或者稍微升高,能够采食少量的饲料。有的患病猪不能采食饲料,生长发育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停止生长发育,发病过程通常在7~15d。急性型的发病病例一般在1~2d,具有较高的病死率。慢性型主要是由急性型转移而来,也有部分患病猪在一开始出现临床症状就呈现慢性经过。临床上患病猪主要表现为咳嗽,清晨采食饲料或者剧烈运动之后,会表现出剧烈的咳嗽。患病猪咳嗽时往往表现为站立不动,腰背绷起,头颈伸直,头部下垂,用力的咳嗽,每次咳嗽时会出现腹部紧缩的现象,有时腰背弓起。病情加重之后,患病猪会表现为连续性的痉挛性咳嗽。

3 病理学变化

通过解剖能够发现病变位置主要集中在肺脏组织周围,大多数病死猪的肺脏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水肿和气肿现象,两侧的心叶、尖叶会呈现对称性融合性的支气管肺炎病变。患病猪的尖叶、心叶、中间叶和膈叶的前部病变最为明显,质地坚硬,外观呈现鲜红色或者鲜红色。当继发出现细菌感染之后,还会引发肺脏和胸膜出现纤维素性化脓性肺炎。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加长,肺脏组织的颜色逐渐加深,质地坚硬,失去弹性,用手轻轻触摸,好像橡皮,俗称胰样病变或者虾肉样病变。将病变的肺脏组织横切之后,能够发现切面质地坚硬,从支气管当中会流出很多环绕灰白色的泡沫状的内容物或者流出大量的黏液。结合具体的流行特点和典型的病理学变化,能够初步判定病情,但由于猪气喘病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症状十分相似,还是要进行进一步的实验室诊断。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采集病死猪的典型病变组织,带回实验室之后进行支原体的分离培养,能够分离到一种煎蛋状的致病菌菌落,有条件的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血清检查,例如选择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微量补体结合试验、血凝试验免疫荧光试验来确定病情。

4 科学防治

有研究结果表明,选择使用药物对猪群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是防治猪气喘病发生流行的一种可行的办法,同时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措施。所以在出现患病病例之后,应该及时将患病猪单独隔离,并且要做好整个养殖场的彻底清理,防止污染物向周边地区流动,避免病原的进一步扩散,并坚持每天上午下午各消毒一次,杀灭环境当中的支原体。推荐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药物。有条件的地区应该进行严格的药敏试验,可以选择使用氟苯尼考和喹诺酮类抗生素进行联合用药治疗,这样能够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一般可以选择使用80%泰妙菌素预混剂,每1,000kg 饲料添加125g 30%氟苯尼考注射液,使用剂量为0.1mL/kg·bw,1 次/d,连续使用3d 为一个疗程,分两侧肌肉注射,同时在整个猪群的饮用水当中添加50%黄芪多糖,每吨饮用水添加1,000g。有条件的养殖场还可以联合使用中草药进行治疗,推荐使用麻杏石甘散、荆防败毒散,每1,000kg 饲料当中添加上述药剂100g,使用1 次/d,连续使用一周。该中药组方能够达到抗病毒缓解呼吸道症状的作用,联合抗生素进行治疗,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确保在短时间内缓解病情。预防猪气喘病的发生流行,应该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采取综合措施,坚持自繁自养,避免外来猪群随意进出入养殖场,如果需要从外地引种时,一定要执行严格的产地检疫和到场隔离观察制度,并经过全面的检查,确保安全之后才能够混合养殖。并且要为猪群定期接种猪气喘弱毒疫苗或者灭活疫苗,提高猪群的免疫能力。未发生过猪气喘病的养殖场,应该注重加强养殖管理,均衡饲料的营养水平,强化卫生消毒,要保证整个圈舍干燥整洁,通风良好,降低一切应激刺激。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消费者对猪肉和相关制品的需求量呈现逐渐增加的态势,生猪养殖产业已经成为基层群众发家致富的支柱性产业和主导产业,在畜牧养殖结构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但随着生猪养殖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各类传染性疾病也呈现出高度发生流行的态势。猪气喘病作为一种慢性的呼吸系统疾病,会严重威胁到猪群的呼吸系统,造成呼吸功能不能够正常发挥,严重威胁到猪群的健康生长,是影响畜牧养殖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防控猪气喘病应该构建综合性的防控措施,严格把控饲料的营养品质,杜绝患病猪在养殖场当中的流行传播,避免患病的生猪制品在市场中流通,从疫病的防控源头入手,如此才能够短时间内控制病情,更好地推动生猪养殖产业的良性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支原体猪群患病
血脂异常与高血压对糖尿病患病的交互作用分析
饲养密度对猪群生产性能及健康的影响
支原体对生殖健康的危害
规模化猪场疾病防疫的对策分析
中国猪文化与国人健康(甲篇)
为什么整群猪围攻一头猪
小儿支原体肺炎65例临床分析
完形填空训练
高二生物测试题
当今孩子患病,可获哪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