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对规模化养牛场常见胃肠疾病的治疗

2022-11-04 04:21张春林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7期
关键词:中兽医瘤胃病牛

张春林

(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草碧镇畜牧兽医站 陕西宝鸡 721100)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经济不断发展,牛养殖业成为畜牧产业中的支柱性产业。养牛也成为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养牛业不断呈高质量发展态势。然而,在养牛过程中,牛群疫病的发生与发展仍是阻碍养牛业发展的重要性因素,牛胃肠疾病是规模化养牛中常见的一种疾病,胃肠疾病可直接导致牛的消化、吸收、分泌与排泄功能出现障碍,降低饲料利用率,导致产肉、产奶等生产性能下降。因此,掌握牛胃肠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对于促进养牛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必要性

在兽医临床中,以往对于牛胃肠道疾病的诊治往往采用西药治疗或手术疗法,虽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西药对牛的毒副作用影响大,临床上给药若不掌握科学的剂量和给药方法更会加重病情的发展,手术疗法会对病牛造成体内元气的损伤,不利于病情恢复。中兽医已有近千年的发展历史,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于牛胃肠道疾病的治疗取得了丰富的治疗经验。中草药来源天然,不存在药物残留和耐药性问题,还能在消除病因、减轻症状的同时加强机体的免疫力,加快病情的恢复。大量临床试验表明,运用中兽医药并配合西药治疗牛胃肠道疾病相比只采用西药疗法会有更好的临床效果,中兽医药的运用为今后兽医临床提供了新的诊疗思路。

2 胃肠疾病的病因分析

牛胃肠疾病的病因是多方面的:①饲养不当引起,饲喂过多不易消化的粗饲料,配合日粮营养搭配不当,饮水不足或水质不良,突然更换饲料,饲喂冰冻、劣质饲料等;②管理较为粗放引起,劳役与休息不均,受寒,圈舍阴暗潮湿,气候骤变,风雨侵袭等;③主要由于牛感染力某些细菌、病毒、寄生虫或发生中毒引起胃肠疾病发生。

2 牛常见前胃疾病的中西医药疗法

2.1 前胃迟缓

1)病因分析①饲养不当。几乎所有能改变瘤胃环境的食物性因素均可引起单纯性消化不良,当给牛只饲喂过多的精饲料;长期食入过量不易消化的粗饲料,如稻草、麦糠、秕壳、豆秸等;饲喂变质、发霉的牧草、酒糟、豆渣、甘薯渣等饲料或冰冻饲料;或日粮配合不科学,矿物质和维生素缺乏,特别是钙元素缺乏使神经-体液调节机能紊乱;这些都可引起牛单纯性消化不良;②管理不当。自然生态环境改变,饲养管理不当,也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当放牧牛群迅速转变为舍饲,圈舍潮湿、阴冷,经常给牛群更换圈舍、牛床,气候骤变,恐惧、感染病原与中毒等因素均可促诱本病发生。此外,本病还可继发于其他消化系统性疾病,如营养代谢病、中毒病或寄生虫病等。

中兽医认为发生本病的原因是饲养不当,草料劣质,或时饱时饥,损伤脾胃;导致脾阳不振,胃气衰弱,运化、受纳功能失常。

2)临床症状病牛食欲、饮欲减退,反刍减少或停止,短促、无力,呼出的气体带有酸臭气味;瘤胃蠕动音减弱、次数减少。前胃驰缓触诊内容物松软,多呈团样,有时呈轻微的臌气症状。瓣胃蠕动音微弱,病初粪便变化不大,随后粪便干硬、色暗,被覆黏液。病情恶化时,病牛精神极度沉郁,呻吟、磨牙,食欲反刍废绝,粪便呈糊状、棕褐色、恶臭;鼻镜干燥,呼吸困难。

3)治疗首先对病牛禁止喂食1~2d,只给予充足的饮水,禁食后饲喂少量易消化的牧草。可选用硫酸钠200~500g、鱼石脂15g、酒精30~50mL、温水5~7L,一次内服;或用液体石蜡1~2.5L、苦味酊15~30mL,一次性内服,以促进胃肠内容物的运转与排出。

中兽医疗法可选用党参、白术、玉片、川朴各50g,茯苓、半夏、枳实各40g,木香、生姜各30g,莱菔子60g,山楂、神曲各100g。将上述药物进行水煎制备,一次200mL,连用3d。

2.2 瘤胃积食

牛发生瘤胃积食主要是因为牛采食了过量的粗、硬饲料或易膨胀的饲料在瘤胃内堆积,降低了瘤胃的兴奋性和收缩力,引起瘤胃容积增大,内容物停滞和阻塞。

1)病因牛采食了大量易于膨胀的青草、稻草、豆秸等含粗纤维多的饲料,加之又缺乏饮水,胃内容物难以消化,从而引起积食;当长期舍饲的牛运动不足,一旦换成可口的饲料,常常采食过多,或长期放牧的牛突然转为舍饲,采食大量难消化的粗干草而发病。

中兽医认为本病的病因为谷料过多,胃失腐熟,聚而生热;热伤生津,受纳失职,损伤脾胃,引发本病。

2)临床症状一般在饱食后数小时内发病,病情发展迅速,症状明显。病牛出现腹痛,烦躁不安,目光呆滞,拱背站立,常有呻吟、流涎、嗳气和呕吐,鼻镜干燥,瘤胃蠕动音减弱或消失,触诊瘤胃,病牛不安,内容物坚实,瘤胃背囊上层有气体。腹部听诊,肠音微弱,病牛便秘,粪便干硬,发生间歇性腹泻,呼吸困难,心跳加快。

3)治疗对患病牛禁食1~2d,每天对瘤胃进行按摩,每次5~10min,3 次/d。清肠消导可用硫酸镁300~500g、液体石蜡0.5~1L、鱼石脂15~20g、酒精50~80mL、水5~8L,一次内服,以改善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增强心脏活动,促进胃肠蠕动和反刍。

中兽医疗法选用大黄60g,芒硝180g,厚朴、枳实、牵牛子各30g,木香25g,槟榔20g,上述药物进行水煎剂制备,200~300mL/次,1 次/d,连用3d。

3 牛常见皱胃疾病

3.1 皱胃阻塞

1)病因原发性皱胃阻塞主要是由于长期采食大量粗硬难以消化的饲草或吞食异物而引起。冬、春季节缺乏青绿饲料,用谷草、麦秸、玉米秸秆、高粱秸秆喂牛;在夏、秋季节,饲喂麦糠、豆秸、甘薯蔓、花生蔓等秸秆为主,加上饮水不足、劳役过度、精神紧张和气候骤变等,都可引发疾病的发生。本病也可继发于迷走神经损伤、前胃弛缓、创伤性微微腹膜炎、皱胃溃疡、皱胃炎等疾病。

中兽医认为本病的病因为长期饲喂过多精料,或突然采食过多,或饥饿后饲喂难消化的饲料,致使草料停滞不化,损伤脾胃而发病。

2)临床症状发病初期食欲减退,反刍减少,病牛饮水量增加,瘤胃蠕动音减弱,瓣胃音低沉,腹围无明显异常变化,尿量少,粪便干燥。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病牛精神沉郁,被毛逆立,瓣胃和瘤胃蠕动音消失,肠音微弱,常常呈排粪姿势,气味恶臭,有时带有血液,尿量少且黏稠。发病1~2 周后,病牛机体虚弱倒地,体温正常,瘤胃多空虚或积气、积液,继发瓣胃阻塞。

3)治疗清除皱胃阻塞物可用硫酸钠300~400g、液体石蜡0.5~1L、鱼石脂20g、酒精50mL、水6~10L,一次性投服。中后期病症的牛,可用瘤胃切开和瓣胃皱胃冲洗排空术,即可切开瘤胃,取出内容物。为了纠正脱水和缓解自体中毒,尤其对病情较重的病牛进行急救时,可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5~10L,10%氯化钾溶液20~50mL,20%安钠咖注射液10~20mL,静脉注射,2 次/d。

中兽医治疗选用木香、槟榔、泽泻各20g,枳实、神曲各45g,大黄60g,麦芽40g,黄连、黄芪各30g,甘草10g,将上述药物研磨制粉,用开水冲服,2 次/d,连用3d。

3.2 皱胃炎

1)病因当牛采食大量调质不当的粗硬饲料、发霉变质饲料,或长期饲喂粉渣、糟粕及饲养管理不当,劳役过度,时饱时饥,突然变更饲料,或犊牛消化机能不全时补充粗饲料过早等因素都可导致皱胃炎的发生。中兽医认为本病的病因为时饱时饿,损伤脾胃,脾气衰弱,脾胃不能运化,发生慢草与不食。

2)临床症状病牛精神萎靡,皮温不整,结膜潮红、黄染,奶牛泌乳量减少或停止,有的牛表现为腹痛不安,体温无明显变化,食欲废绝,反刍减少,瘤胃发生轻度鼓气,收缩力减弱。触诊右腹部皱胃区时病牛疼痛不安;便秘,所排出粪便表面覆盖有多量黏液,间或腹泻。慢性病例的牛,长期消化不良,口腔散发臭味,黏膜苍白或黄染,唾液黏稠。

3)治疗发病初期的1~2d 内禁止病牛采食,给予适量清洁饮水,用植物油0.8~1L 或人工盐300~500g,加水配制成6%的溶液进行内服,1 次/d,连用3~5d。

中兽医治疗本病可选用苍术60g,厚朴、枳实各45g,陈皮、大枣、茯苓各50g,甘草、槟榔各30g,生姜40g,将上述药物进行水煎剂制备,200mL/次,1 次/d,连用2~4d。

4 牛胃肠炎

4.1 病因

胃肠炎是胃肠壁表层和肠黏膜组织发生的一种炎性病变,肠炎和胃炎往往相伴发生,合称为胃肠炎。病因主要是由于饲喂发霉变质饲料或不洁饮水,采食了蓖麻、麻豆等有毒植物,食入了尖锐的异物损伤了胃肠黏膜后被化脓菌感染,圈舍内阴暗潮湿,卫生条件差,气候骤变等,或是滥用抗生素导致肠道内菌群失调。

4.2 临床症状

病牛口腔干燥,口臭;鼻镜干燥,嗳气、反刍减少或停止,排出呈粥样或水样腹泻,粪便腥臭,有时带有黏液、血液或脱落的上皮组织。病牛肠音初期增强,以后逐渐减弱甚至消失,病牛里急后重,肛门松弛,排粪失禁。随着病情的恶化,病牛体温降低,四肢厥冷,出冷汗,脉搏微弱甚,精神高度萎靡甚至昏睡。

4.3 治疗

选用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抗菌药物进行肌内注射。中兽医认为本病治疗以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活血化瘀为主,可使用郁金、栀子各30g,大黄40g,诃子、黄连、白芍、黄柏各20g,黄芪、甘草各10g 进行配伍,制备成水煎剂,待温后灌服。

5 结语

综上所述,牛胃肠道疾病是畜牧养殖业中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不仅损害牛机体健康,降低饲料利用率,还对养殖场户造成一定的损失。牛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往往与饲养管理不当有关,对于这类疾病的治疗根本在于去除病因,纠正异常和修复损害,提高饲养管理措施,准确地对发病牛做好诊断和治疗,以减少本病的发生。

猜你喜欢
中兽医瘤胃病牛
护理高烧病牛应做到“五多”
月令体农书中兽医知识书写特点探析
晚秋
高原牦牛瘤胃积食的康复治疗研究
牛前胃病的诊治
论牛结核病的症状表现与治疗措施
论牛结核病的防治措施
中兽医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浅谈
中兽医在畜禽病毒性疾病防治方面的应用
自学中兽医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