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采食发霉苜蓿草中毒的诊治

2022-11-04 04:21叶尔吐汗亚生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7期
关键词:牛群牧草变质

叶尔吐汗·亚生

(新疆伊犁新源县阿热勒托别镇政府林业和草原站 新疆伊犁 835804)

新源县是一个典型的农牧大县,当地政府部门将草畜养殖、马铃薯栽培作为支柱性产业培育,确立了以草养畜、种养结合的农业结构生产模式,当地的草畜畜牧养殖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随着养殖规模的进一步发展,养殖数量的进一步增加,对苜蓿这类牧草的种植和保存管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要重视解决牧草发霉变质情况,对引起苜蓿草发霉变质的原因进行全面的探讨和分析,做到科学搭配饲料,合理使用饲料,禁止向牛群投喂发霉变质的饲料,一旦出现牧草中毒的,应该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诊断和治疗,确保在短时间内缓解患病牛的临床症状,恢复健康。

1 苜蓿草发霉的原因

苜蓿草在人工种植过程中大多处于雨热同季的地区,苜蓿的生长和收割与雨季重叠,在这种温暖潮湿的环境下,极容易造成牧草出现发霉变质的现象。从当前苜蓿草的生产加工现状来看,造成苜蓿草发霉变质的因素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一个是在收获之后晾晒过程中受到了大雨的淋湿,苜蓿草外观变黑,营养价值大量流失。另一个环节是草场在进行牧区苜蓿草打捆处理过程中将没有干透的苜蓿草进行机械化打捆处理,这类牧草在储存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返潮,造成草捆中间产生大量的热量,厌氧菌群和有氧菌群的参与之下,会导致整个草捆出现霉变。发生霉变的苜蓿草营养成分大量流失,营养被破坏,产生大量不良气味,酸度上升,霉菌毒素超标,并且苜蓿草的内部发热结块,外观发黑,完全丧失了饲用价值。在牛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如果不注重做好科学的饲料搭配,将发霉变质的苜蓿草掺入到饲料当中投喂牛群,由于失去了苜蓿原有的味道并携带有异味,奶牛的采食量会呈现逐渐下降的态势,并且这些有毒有害的饲料进入牛群的胃部系统当中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中毒反应,导致牛出现前胃迟缓、瘤胃积食、瘤胃臌气和瘤胃酸中毒等胃部疾病,影响到消化功能。产奶阶段的奶牛吃入发霉变质的苜蓿草之后,产奶量会急剧下降,甚至会引起奶制品当中蛋白质、乳脂、乳糖的指标显著下降。饲料搭配和饲料投喂过程中,由于长期向牛群投喂营养不良的饲草饲料,势必会影响到繁殖母牛的正常发情,母牛不能够正常发情,正常受胎,即便是能够正常受胎,也会在中后期出现流产。因此向牛群投喂发霉变质的牧草,不仅会危害牛群的健康,还会对整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2 发病现状

2021 年的5 月下旬,一个奶牛养殖场向当地的兽医站求助,反映他养殖的奶牛在采食饲料之后突然出现了一种临床症状,表现为无精打采,喜欢卧地不起,平时看到工作人员手持草料就会立马靠近讨要饲草饲料,现在对送到嘴边的饲草饲料提不起兴趣,采食量逐渐下降,同时患病牛还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采食量下降,反刍嗳气停止的现象,不断的气喘。当出现上述情况之后,养殖户尝试使用促消化类药物和补液类的药物进行治疗,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连续用药3d 之后临床症状不但没有改善,反而呈现加重流行的态势。兽医接到求助之后,到达养殖场对发病牛群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发现发病牛群的数量逐渐增多,并且临床症状逐渐加重。通过对养殖管理方案组织认真细致的调控,能够发现该养殖户进行了比较妥善的疫苗免疫接种,采用放牧养殖和舍饲养殖相结合的方式,平时会向牛群提供以玉米粉、麸皮为主的混合精饲料,并向牛群提供苜蓿干草。经过提示兽医人员对养殖场储备的饲草、饲料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发现购进一个多月的牧草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发霉现象,苜蓿牧草外观呈现黑灰色或者灰绿色,在牧草叶子表面还能够看到很多绿色的霉菌病斑,靠近牧草能够闻到一种特殊的霉菌气味。该养殖场将牧草储存在地势较为低洼的地带,并且连续出现阴雨天气,牧草遭受到了雨水的淋湿。随后外界温度逐渐升高,养殖户没有做好有效的通风换气工作,使得牧草内部的温度显著升高,导致牧草出现发霉。其他精饲料由于保存比较得当,没有出现发霉变质的情况,也没有感觉到有霉菌气味。

3 临床表现

仔细观察能够发现牛群的采食量逐渐下降,精神萎靡不振,瘤胃代谢机能逐渐紊乱,机体严重的营养不良,被毛杂乱生长发育迟缓,大量牛毛脱落,体重下降,繁殖母牛的繁殖能力逐渐降低,不能够正常的发情,发情不稳定。有个别妊娠母牛在生产之后表现为阴道炎、子宫内膜炎、直肠垂脱、不能正常发情、假发情,有个别妊娠母牛在中后期很容易出现流产,产下死胎。还有不少患病牛表现为肠胃炎和神经紊乱,牛群对外界反应的刺激比较淡漠,精神萎靡不振,头部低垂,耳朵耷拉,双目失神,咽喉、喉头出现严重病变,有时喉头出现麻痹,吞咽困难,不能正常咀嚼。初期患病牛会出现便秘现象,随后出现严重的腹泻,排出的粪便比较恶臭,携带有大量的黏液或者混杂有血液,有时会引发严重的腹痛症状。患病牛脉搏跳动速度加快,呼吸频率增加,体温升高,或者体温正常,并伴随有胃炎或者膀胱炎症。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患者病情全身衰弱,不能正常行走,表现为瘤胃鼓气,泌乳能力呈现逐渐下降的态势。神经症状的患病牛还会表现为间歇性的抽搐,头部挤抵在圈舍当中不能够向前行走,或者在圈舍当中做转圈运动,最后倒地昏厥死亡。有个别患病病例表现为兴奋和沉郁交替出现,发病过程通常在3~7d,有的牛群死亡,有个别患病牛逐渐恢复正常。

4 科学诊断

在进行疾病诊治过程中,首先采集了患病牛排出的新鲜粪便,进行了涂片检测,在显微镜下没有观察到寄生虫虫卵排除了寄生虫感染引发的传染性疾病。结合养殖场不当的饲料搭配以及苜蓿草存在不同程度的发霉变质情况,初步判定为投喂苜蓿草所引发的一种中毒现象。

5 科学治疗

确诊之后,应该立即停喂原来发霉变质的饲料,改换优质的青干草或者青绿饲料,让患病牛口服硫酸镁,加速内容物排出。毒素排出不全时,可以选择使用0.1%高锰酸钾溶液口服,年龄较大的牛,每次口服5L,年龄较小的牛,每次使用0.5~1L。内服竹炭,吸附胃肠道当中的毒性,成年牛每次使用100g,幼龄牛每次使用50g。同时还应该采用解毒保肝的手段,用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 VC 注射液10mL,40%乌洛托品注射液10mL,10%葡萄糖酸钙100mL,除葡萄糖酸钙之外,其他混合静脉注射,1 次/d,连续使用3d。心力衰竭时,选择使用30%安钠咖10mL。当机体因为腹泻存在严重脱水时,可以选择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进行静脉注射,每次使用0.5~1L。对于存在明显神经症状的患病牛可以选择使用氯丙嗪进行肌肉注射,镇静牛群。

6 预防措施

该疾病在诊断过程中,根据饲料搭配不合理、突然发病以及卫生条件相对较好,饲养管理较为简单等信息,初步判定为饲料发霉变质所引发的中毒。同时结合当地出现了连续阴雨天气,储存的苜蓿草存在严重的发霉现象,高度怀疑是因为湿草或者草料搭配不合理,饲料发霉引发的中毒,最终经过严格的确认,是牧草发霉引发的中毒现象。自然环境当中存在多种霉菌,大多数霉菌不会对牲畜动物产生严重的危害,有个别霉菌产生的毒素,会对动物的机体产生严重的损伤,引发机能障碍。防范牧草中毒应该确保在牧草收割晾晒打捆过程中注意天气变化,选择晴朗天气收割牧草,打捆前一定要进行全面的晾干处理,保证水分能够控制在15%以上。有条件的养殖场最好采用现割现喂的方式,这样就能够保证饲草当中的粗蛋白含量,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又能够解决饲料发霉变质的现象。此外由于牧草的生长期相对较为集中,在牧草收获和牧草处理过程中,可以推广应用青贮处理技术,最大程度地保持牧草的营养价值。

7 结语

综上所述,苜蓿是牛等牲畜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饲料来源,营养价值比较全面,富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发霉变质的牧草当中往往会携带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了黄曲霉毒素以及各种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进入牛群机体之后,往往会引发不同程度的中毒反应,降低牛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会危及到牛群的生命健康。所以在牛养殖产业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发霉苜蓿草的针对性处理,严格控制饲料搭配,保证饲料营养价值全面。

猜你喜欢
牛群牧草变质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
科学选种牧草品种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牧草的种植管理与利用
与牛共眠
人工牧草种植与管理技术
变质
牛群成和牛的故事
初探优质牧草周年均衡供给高产栽培技术
神秘的信
氢氧化钠变质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