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伪狂犬病的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

2022-11-04 04:21赵辉郭照成步帆韩雪峰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7期
关键词:气管炎脑炎病羊

赵辉,郭照成,步帆,韩雪峰

(哈药集团生物疫苗有限公司 哈尔滨 150069)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或称奥耶斯基氏病(Aujeszky's disease,AD),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感染引起的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传染病。羊感染PRV 后,主要侵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脊髓炎,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神经症状,有的表现奇痒。

1 病原及流行特点

1.1 病原

PRV 属疱疹病毒目、疱疹病毒科、α 疱疹病毒亚科,水痘-带状病毒属。病毒的存在形式为细胞外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和细胞内复制本体基因的核酸分子,其形态是指在病毒发育最后阶段产生的完整、成熟的病毒,它有固定的形态结构,在胞外环境中较稳定,具有感染性。

1.2 流行特点

伪狂犬病毒自然感染见于猪、野猪、牛、绵羊、山羊、鹿、猫、犬以及多种野生动物(如水貂、北极熊、银狐和蓝狐)等,鼠类也可自然发病,仔猪对本病最易感,成年猪感染多呈隐性经过。实验动物中兔、小鼠、大鼠、豚鼠等均可感染,以兔最易感。马属动物对本病毒具有较强的抵抗性。曾有几例实验室工作人员感染本病毒的报道。根据作者流行病学调查,近几年,绵羊、山羊发病率有所增加,且多发生于羔羊及青年羊,在多数病例中均疑似与猪或鼠类接触有关。本病呈地方性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发。

3 剖检变化

不同PRV 毒株可导致不同的病理变化。强毒株具有很强的致病性,除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外,也可在其他脏器中增殖;而弱毒株则具有严格的嗜神经性,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不波及其他脏器。无论是强毒株抑或是弱毒株,引起的眼观病变并不明显,即使强毒株,不同毒株的病理变化也不尽相同,但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则是一致的。强毒株可引起如下的病变:脑膜明显水肿,脑组织及脊髓的各级血管扩张充血,脑组织肿胀,脑回扁平,脑沟有多寡不一的含有血液的积液,脑侧室有点状出血,脉络膜暗红色,脑脊液增多:有皮肤瘙痒的病羊其患部皮肤充血,被毛脱落,因摩擦而糜烂、皮下呈现淡黄色胶样浸润而使局部皮肤比正常厚2~3 倍;有的毒株引起鼻黏膜充血、糜烂、坏死,有浆液及纤维素渗出;有的毒株引起咽喉部及扁桃体黏膜充血;大多数病羊胃内空虚,胃底、幽门区及十二指肠黏膜充血、出血;有的毒株引起肝、肾、脾充血,肝、脾等散在白色小坏死灶,胆囊胀大、充满胆汁;有的毒株引起肺脏充血、水肿,有暗红色质地较实的局灶性病变,有的区域肺脏气肿,色泽苍白;心外膜出血。弱毒株可引起如下病变:弱毒株的病变主要集中在脑部,形成与强毒株引起的相同病变,其他脏器大都没有明显的损伤。

4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有神经症状的其他疾病如羊脑棘球蚴病、梅迪维斯纳病、山羊关节-脑炎、脑炎型传染性鼻气管炎、狂犬病等相鉴别。

4.1 与羊脑棘球蚴病的鉴别

1)病原不同。羊伪狂犬病由PRV 引起;羊脑棘球蚴病又称羊多头蚴病,由多头带绦虫幼虫寄生于羊脑和脊髓引起的疾病。主要侵害羊,特别是2 岁以内的羊,终末宿主是犬、狼等肉食动物。

2)易感动物不同。羊伪狂犬病与羊脑棘球蚴病均可引起山、绵羊发病。但伪狂犬病还可感染牛、猪、犬、鼠及其他反刍动物;发病年龄不同,羊伪狂犬病主要发生于羔羊及青年羊,而羊脑棘球蚴病多发生于1~2 岁的羊,其他动物不感染。

3)临床症状不同。①羊伪狂犬病,在没有任何前兆的情况下突然出现行为异常,出现异常的羊均有神经症状,表现为精神过度兴奋,例如,有的病羊不断嗥叫,有的病羊横冲直撞,有的病羊不断转圈,有的羊头抵住墙或其它障碍物长时间不动,有的病羊卧地不起,头歪向一侧。多数病羊高热稽留(40℃以上),饮食欲废绝;②脑棘球蚴病,羊吃到多头带绦虫卵而感染,虫卵在孵育过程中随着血液到达脑及脊髓,经2~3 个月发育成多头蚴,病羊发病时仅表现神经症状。因多头蚴寄生部位不同表现的临床症状也不一样。虫体寄生在大脑半球颞叶的概率最高,其典型症状为“转圈运动”,因此,通常又将脑多头蚴病称为“回旋病”。其转圈运动的方向与寄生部位是一致的,即头偏向病侧,并且向病侧作转圈运动。脑多头蚴包囊越小,转圈越大;包囊越大,圈转得越小。囊体大时,可发现局部头骨变薄、变软和皮肤隆起的现象;寄生于大脑额骨区时,头下垂,向前直线奔跑或呆立不动,常把头抵在任何物体上;寄生于枕骨区时,头高举,后腿可能倒地不起,颈部肌肉强直性痉挛或角弓反张;被虫体压迫的大脑对侧视神经乳突常有充血与萎缩,造成视力障碍以至失明。寄生于小脑时,表现神经过敏,易受惊,行走时出现痉挛性或蹒跚步态,出现视觉障碍,磨牙,流涎等症状。寄生于腰部脊髓时,引起渐进性后躯及骨盆脏器麻痹,小便失禁,最后因消瘦或神经中枢受害而死亡。如果寄生多个虫体而又位于不同部位时,则出现综合性症状。

4)病理变化不同。①脑棘球蚴病是由多头蚴寄生而引起羊的脑炎及脊髓炎。解剖可见脑及脊髓内有大小不一的囊泡,泡内充满透明的液体,囊壁薄,囊内膜有100~200 个头节,呈白色粟粒大结节状。若多头蚴寄生脑表面,或镶嵌在脑组织浅层,则寄生部位的头骨变薄、松软和皮肤隆起。有的病羊可见脑组织充血、水肿,脑脊液增多;②羊伪狂犬病,脑膜明显水肿,脑组织及脊髓的各级血管扩张充血,脑组织肿胀,脑回扁平,脑沟有多寡不一的红色液体,脑侧室有点状出血,脉络膜暗红色,脑脊液量增多。有皮肤搔痒的病羊其患部皮肤充血,被毛脱落,因摩擦而破损、皮下呈现淡黄色胶样浸润而使局部皮肤比正常厚2~3 倍。

4.2 与羊脑炎型传染性鼻气管炎的鉴别

1)病原不同。羊伪狂犬病由PRV 引起;羊脑炎型传染性鼻气管炎病原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n,IBRV),属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甲亚科。

2)易感动物不同。羊伪狂犬病与羊脑炎型传染性鼻气管炎均可引起山、绵羊发病。但伪狂犬病还可感染牛、猪、犬、鼠及其他反刍动物;脑炎型传染性鼻气管炎只可引起牛、羊发病。发病年龄不同,羊伪狂犬病主要发生于羔羊及青年羊,而羊脑炎型传染性鼻气管炎主要发生于1 岁以内的羔羊。

3)临床症状不同。①羊伪狂犬病在没有任何前兆的情况下突然出现异常,出现异常的羊均有神经症状,表现为精神过度兴奋,例如,有的病羊不断嗥叫,有的病羊横冲直撞,有的病羊不断转圈,有的羊头抵住墙或其它障碍物长时间不动,有的病羊卧地不起,头歪向一侧。多数病羊体温高热稽留(40℃以上),饮食欲废绝;②羊脑炎型传染性鼻气管炎。在临床上,羊传染性鼻气管炎或单独出现神经症状,或在出现呼吸道症状的同时伴有神经症状。发生单纯性羊脑炎型传染性鼻气管炎时,可见有的病羊精神沉郁,独卧一隅,共济失调。有的兴奋,惊厥、抽搐、转圈,角弓反张,有的视力障碍,部分失明,卧地不起。有的沉郁、兴奋交替发生,最后衰竭、昏迷而死亡。该型病程1 周左右,本型发病率低,但病死率则100%。羊脑炎型传染性鼻气管炎在有上述神经症状的同时,还兼有咳嗽、流鼻液、流眼泪等呼吸道症状。

4)病理变化不一。①羊脑炎型传染性鼻气管炎。主要呈现脑膜脑炎的变化。死于脑膜脑炎的羔羊,仅见脑膜、脑组织及脊髓不同程度充血、脑沟有多寡不一的积血、脑回变扁外,无其他明显变化。组织学检查发现脑组织呈非化脓性淋巴细胞性脑炎变化,表现为神经细胞变性、肿胀、坏死。胶质细胞增生,有嗜神经细胞现象和卫星现象。血管扩张充血,血管周围由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而形成的袖套现象。在变性的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内可以见到核内包含体。伴有呼吸道型的还有上呼吸道黏膜急性卡他性炎及纤维素性坏死炎及支气管肺炎变化;②羊伪狂犬病。主要呈现非化脓性脑脊髓炎的变化。

4.3 与神经型梅迪维斯纳病鉴别

1)病原不同。羊伪狂犬病由伪狂犬病病毒(PRV)引起;梅迪维斯纳病是由梅迪维斯纳病毒(MVV)引起的绵羊的一种慢病毒病。

2)易感动物不同。目前已知梅迪维斯纳病仅感染绵羊和山羊。伪狂犬病不仅引起山羊、绵羊发病。还可感染牛、猪、犬、鼠及其他反刍动物;发病年龄不同,羊伪狂犬病主要发生于羔羊及青年羊,而梅迪维斯纳病可感染任何年龄的羊,但羔羊的易感性高。

3)临床症状不同。①羊伪狂犬病主要呈现神经症状。在没有任何前兆的情况下突然出现异常,出现异常的羊均有神经症状,表现为精神过度兴奋,例如,有的病羊不断嗥叫,有的病羊横冲直撞,有的病羊不断转圈,有的羊头抵住墙或其他障碍物长时间不动,有的病羊卧地不起,头歪向一侧。多数病羊体温高热稽留(40℃以上),饮食欲废绝;②神经型梅迪维斯纳病病程缓慢、进行性消瘦和呼吸困难。同时表现进行性脑脊髓炎症状。病初病羊步样异常,后肢易失足、发软,经常掉群。以后四肢麻痹并逐渐发展,行走困难。有时唇和颜面肌肉震颤,头稍偏向一侧。病情缓慢增进和恶化,最后陷入对称性麻痹而死亡。

4)病理变化基本相同。①神经型梅迪维斯纳病主要呈现慢性脑脊髓炎的变化,可见脑脊髓膜轻度充血,脑脊髓切面散在有黄色小斑点。老龄病羊可见后肢骨骼肌显著萎缩;②羊伪狂犬病也主要呈现急性脑脊髓炎的变化。脑膜明显水肿,脑组织及脊髓的各级血管扩张充血,脑组织肿胀,脑回扁平,脑沟有多寡不一的红色液体,脑侧室有点状出血,脉络膜暗红色,脑脊液量增多。

4.4 与山羊关节-脑炎的鉴别

1)病原不同。羊伪狂犬病由伪狂犬病病毒(PRV)引起;山羊关节-脑炎则是由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caprine arthritis-encephalitis virus,CAEV)引起的山羊的一种慢性病毒性传染病。

2)易感动物不同。山羊关节-脑炎的易感动物主要是山羊,山羊品种不同其易感性也有区别;羊伪狂犬病可引起山、绵羊发病。伪狂犬病还可感染牛、猪、犬、鼠及其他反刍动物;羊伪狂犬病主要发生于羔羊及青年羊,而脑脊髓炎型山羊关节-脑炎主要发生于6个月以下的羔羊。

3)临床症状不同。①羊伪狂犬病主要呈现神经症状。在没有任何前兆的情况下突然出现异常,出现异常的羊均有神经症状,表现为精神过度兴奋,例如,有的病羊不断嗥叫,有的病羊横冲直撞,有的病羊不断转圈,有的羊头抵住墙或其他障碍物长时间不动,有的病羊卧地不起,头歪向一侧。多数病羊体温高热稽留(40℃以上),饮食欲废绝;②山羊关节-脑炎为渐进性疾病,病程较长,病初病羊精神沉郁、跛行,进而四肢强直或共济失调。一肢或数肢麻痹、横卧不起、四肢划动,有的病例眼球震颤、惊恐、角弓反张。少数病例兼有肺炎或关节炎症状。

4)病理变化不同。①山羊关节-脑炎主要呈现脑脊髓炎的变化。病变主要发生于小脑和脊髓的灰质,在前庭核部位将小脑与延脑横断,可见一侧脑白质有一棕色区。镜检见血管周围有淋巴样细胞、单核细胞和网状纤维增生,形成套管,套管周围有胶质细胞增生包围,神经纤维有不同程度的脱髓鞘变化;②羊伪狂犬病主要呈现大脑及脊髓炎的非化脓性炎的变化。

5 防治措施

5.1 预防

1)伪狂犬病疫苗注射:在发病羊场,可使用伪狂犬病疫苗对健康羊进行免疫。应用伪狂犬病疫苗可作两次肌肉注射,间隔6~8d,注射部位为大腿内侧或颈部(第一次左侧,第二次改为右侧)。1~6 月龄的羊只,第一次接种2mL,第二次3mL,6 月龄以上的羊只,第一次和第二次均接种5mL。伪狂犬活疫苗只能应用于绵羊,4月龄以上绵羊肌肉注射1 头份(1mL)

2)羊群中发现伪狂犬病后,应立即隔离病羊,停止放牧,严格进行圈舍、用具及环境的消毒。

3)与病羊同群或同圈的其他羊只应注射羊伪狂犬病高免血清。当出现新病例时,经14d 后,再注射一次羊伪狂病高免血清。如果没有出现新病例,应对所有羊只进行疫苗接种。

4)发现疫情,立即封锁、隔离、消毒,无害化处理。

5)坚持经常灭鼠,避免与猪接触,防止病毒散播。

5.2 治疗

当前尚无特效药物能够治疗该病,而临床上采用中草药治疗效果良好。方剂为(25kg 体重用量)黄连20g,黄芩30g,金银花50g,夏枯草、麦冬、生地、黄花地、栀子各80g,淡竹叶、板蓝根、地骨皮、连翘各100g,芦根200g,水煎去渣,候温灌服,1 剂/d,连用3d。同时在饮水中添加葡萄糖及电解多维或在精料中掺入VC 粉剂,可增强羊只体质,避免继发感染。除猪外,感染本病的其他动物均难以幸存。因此,不建议治疗,发现病羊应该及时淘汰。

猜你喜欢
气管炎脑炎病羊
自身免疫性脑炎免疫治疗进展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诊断、预防及治疗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影响因素分析
山东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分析
小儿患感冒家长绷紧脑炎这根弦
绒山羊尿结石的诊治
老年慢性气管炎的护理体会
羊快疫病的防治
警惕病毒性脑炎的“偷袭”
防治气管炎的自我推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