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羊急性胃肠炎

2022-11-04 04:21闫华颖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7期
关键词:胃肠炎病羊胃肠道

闫华颖

(荣成市大疃畜牧兽医站 山东威海 264302)

急性胃肠炎,是秋冬季节羊养殖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母羊和羔羊,发病率最高。羊急性胃肠炎属于急性胃肠道疾病,病羊会出现明显的腹泻、发烧、酸中毒、脱水等症状,因此养殖人员要密切留意,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病羊死亡几率,帮助病羊更快恢复健康,减轻经济损失。

1 发病机制

羊急性胃肠炎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刺激,导致胃肠道出现炎症的疾病。刺激物进入羊胃肠道后,会对胃肠壁上皮细胞造成损伤致使其脱落,进而影响胃肠道内容物的消化和吸收。受到刺激物的影响,病羊大肠中液体吸收功能减弱进而导致腹泻。病羊消化道内容物异常分解,糖类、蛋白质发酵腐败后,刺激胃肠壁,进而排出带有恶臭味的粪便。病羊腹泻,会导致水分及电解质流失,进而造成脱水。病羊吸收大量有毒物质后,会对消化道表层黏膜造成损坏,机体血液、体液大量流失,最终引发酸中毒,循环受阻,心脏负担加重,严重的会导致衰竭、休克。病羊肠黏膜被损坏,机体屏障机能消失,细菌、毒素入侵血液,最终引发败血症,病羊死亡率显著升高。

2 发病原因

2.1 原发性因素

原发性因素,是导致羊胃肠炎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是饲料原因。羊群生长,对于饲料的需求量巨大,如饲料营养不均衡,则无法满足羊群生长对于多种营养物质的需求,导致抵抗力下降,进而诱发胃肠炎等疾病。或者所喂食的饲料发霉、变质,导致中毒并诱发急性胃肠炎。寒冷冬季喂食羊群冰冻饲料,则会刺激胃肠道,增加急性胃肠炎发病率。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影响羊正常消化功能,诱发胃肠炎炎症。突然更换饲料,导致羊群不适应,胃肠道功能受到影响,蠕动缓慢,导致急性胃肠炎的发生。其次是管理原因。羊养殖过程中,饲养管理不到位,会极大的增加羊胃肠炎发病率。如饲养密度过大,过于拥挤,圈舍光照通风不理想,防寒避暑不及时,温度湿度不适宜,造成冷热应激,不重视圈舍卫生清洁工作,粪便污水滋生大量病菌,忽视消毒工作,细菌病毒大量滋生,威胁羊群健康生长。最后是药物原因。使用药物时,不合理用药,滥用、盲目使用抗生素类药物,破坏羊胃肠道菌群平衡状态,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大量繁殖生长,瘤胃消化功能减弱,诱发急性胃肠炎,同时也会造成耐药性等现象。

2.2 继发性因素

继发性因素,亦是导致羊急性胃肠炎暴发的关键因素。如羊前期患有巴氏杆菌病、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炭疽、大肠杆菌病以及寄生虫病,亦可继发急性胃肠炎等疾病。同时,如羊心脏、口腔等出现病变,亦可导致胃肠炎疾病的发生。

3 临床症状

患有急性胃肠炎的病羊,前期以急性消化不良表现为主,并随之出现胃肠炎症状,胃肠道内容物异常发酵、腐败,导致胃肠道内有害细菌大量繁殖,此时病羊消化机能紊乱,新陈代谢出现异常。发病初期,病羊精神状态不佳,食欲下降,严重的食欲废绝,但喜饮水,口腔中有臭味,黏膜潮红,腹痛,呼吸频率加快,体温升高至40~41℃,粪便呈粥样状,有的呈水样状,腥臭味熏天,观察粪便中可发现有一些黏液及黏膜组织。发病中后期,病羊肚腹蜷缩,全身肌肉震颤,大便失禁,长时间腹泻导致脱水,双目凹陷无神,排尿量减少,皮肤丧失弹性,日渐消瘦,腹围紧缩,可视黏膜发绀,脉搏快但弱,心律不齐,逐渐陷入昏睡状态,最终衰竭致死。个别耐过的羊,则成为慢性胃肠炎,食欲时好时坏,并伴有异食癖。

4 剖检变化

对病死羊尸体进行解剖,可以发现胃肠道出现明显的病变现象。胃内积聚大量腹泻物,呈水样状,胃底黏膜有水肿及出血现象,个别病例有血斑,胃壁松弛。肠道严重充血及出血,肠管扩张,卡他性炎症表现明显,肠壁变薄呈透明状,丧失弹性,小肠内部有液体,呈黄绿色,肠黏膜脱落,肠系膜淋巴结充血,将淋巴结切开后流出大量液体,肠系膜血管充血。

5 诊断要点

羊急性胃肠炎的诊断,结合病羊临床症状表现,如:腹泻、腹痛、发烧、脱水等,及机体解剖变化,如:胃肠道病变明显,即可做出初步的诊断。怀疑中毒引发的急性胃肠炎,应检查饲料状况。如需确诊,则要采集病羊的血、粪、尿等进行化学方可确诊。

6 中西兽医治疗

养殖人员一旦发现并确诊羊患有急性胃肠炎,需停喂原饲料,改喂易消化的流食,并补充充足的洁净温水,防止脱水,然后采用中西兽医结合方法予以治疗。

6.1 西兽医治疗

西兽医治疗羊急性胃肠炎,应遵循抗菌消炎、强心补液、缓泻止泻的原则和要求。治疗时,应及时清理胃肠道,加快病羊胃肠内部有毒物质的排出,降低炎症刺激,缓解中毒等症状,可灌服植物油100mL,或者石蜡油60mL 亦可;针对剧烈腹泻的羊,需使用磺胺类药物治疗,成年羊肌注10%磺胺嘧啶注射液30mL,羔羊肌注1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15mL,早晚各1 次,连续用药3d;针对高烧的病羊,需使用抗生素治疗,可肌注青霉素80 万IU+链霉素100 万IU,早晚各1 次,连续用药3d;针对腹痛的病羊,可肌注10%安乃近5mL,并灌服碱式硝酸铋3g;为避免胃肠内容物腐败,可内服0.1%高锰酸钾300mL,1 次/d;针对出现脱水的病羊,要及时进行强心补液解毒治疗,可静脉注射5%葡萄糖溶液500mL+10%樟脑磺酸钠4mL+VC 100mg 和复方氯化钠溶液+5%碳酸氢钠100mL,1 次/d;针对处于恢复期的病羊,可喂食其适量的健胃散,加快食欲恢复,可内服龙胆酊10mL,早晚各1 次,连续用药2~3d 即可。

6.2 中兽医治疗

在西兽医治疗的基础之上,辅以中兽医治疗效果更佳。中兽医治疗羊急性胃肠炎,具有安全、毒副作用低的优势,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中兽医认为羊急性胃肠炎的发生是由于风、寒、湿、暑、热等外邪入侵羊体后,导致脾胃受损,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湿热邪气,阻塞胃肠,最终诱发急性胃肠炎。因此在治疗时,应遵循和中消导,调节寒热,利湿化浊,补脾健胃等原则,具体可采用下述中药方予以治疗:

方1:栀子、茵陈、白芍、黄连各3g,黄芩、黄柏各5g,大黄、郁金各10g,将上述中草药研磨成粉末状,加入适量开水冲调,温后灌服给病羊,1 次/d,连服3~5d。该方中,栀子有消肿止血等功效,茵陈有清热利湿,消炎抗菌等功效,白芍有止泻镇痛等功效,黄连有泻火解毒等功效,大黄、黄柏有解毒清热等功效,黄芩有清热泻火等功效,郁金有止痛活血等功效,诸药合用治疗羊急性胃肠炎效果显著。

方2:藿香2g,大黄、厚朴、黄连、黄芪、白头翁各3g,麦芽、陈皮、苍术各4g,白芍、砂仁、山楂各5g,将上述中草药加入适量水煎熬成药液去渣温服,药渣拌料让病羊自由采食,1 次/d,连续服用3~5d;或可将上述药物研磨成粉末状加入适量开水冲调,温后服用,1 次/d,连服3~5d。该方中,黄连、黄芪、白头翁有清热燥湿、解毒消炎等功效,白芍有柔肝止痛等功效,陈皮、厚朴、苍术有燥湿健脾等功效,大黄有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等功效,藿香有清热泻火、解毒、舒缓腹泻等功效,砂仁有行气等功效,山楂、麦芽有消食消积等功效,诸药合用治疗羊进行胃肠炎效果颇佳。

方3:甘草、白芍、红花、茵陈各3g,黄柏、栀子、黄芪各5g,郁金、大黄、板蓝根、连翘、山豆根各6g,将上述中草药加入适量水浸泡1h,然后煎熬成药液去渣温服,1 次/d,连服3~5d。该方中,山豆根、板蓝根、连翘、大黄、甘草、茵陈等药物有清热解毒、抗炎凉血、散结消痈等功效,郁金有活血止痛西等功效,白芍有补血养血、泻痢止痛等功效,诸药合用治疗羊急性胃肠炎成功率高达90%以上。

6.3 病例分析

2021 年11 月份,荣成张某家羊场中有2 只羔羊因气温骤降发病,养殖人员自行使用青霉素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养殖户随即电话邀约求诊,对病羊进行实际检查发现,病羊不愿进食,精神状态不佳,喜饮水,舌苔呈黄白色,口腔有臭味,不愿站立,低头弓背,剧烈水样状腹泻,粪便中带有一些黏液及血液,粪便腥臭味熏天,病羊卧地不起,四肢冰凉,肌肉颤抖,日益消瘦,脉搏细弱,体温为40.8℃,昏昏欲睡。其中1 只羊病重死亡,对病死羊尸体进行解剖,发现胃内积聚大量腹泻物,呈水样状,胃底黏膜有水肿及出血现象,肠道严重充血及出血,肠管扩张,肠壁变薄呈透明状,丧失弹性,小肠内部有液体,呈黄绿色,肠黏膜脱落,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观察病羊圈舍,发现阴暗潮湿,防寒保暖不到位,饲料有冰冻现象,结合病羊临床症状表现,解剖变化,饲养状况,最终诊断为急性胃肠炎。随即采用上述中西兽医结合方法予以治疗,西兽医治疗时,灌服植物油100mL,加快胃肠内容物排出,肌注1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15mL 缓泻,肌注青霉素80万IU+链霉素100 万IU 退烧,肌注10%安乃近5mL,并灌服碱式硝酸铋3g 止痛,静脉注射5%葡萄糖溶液500mL+10%樟脑磺酸钠4mL+VC 100mg 和复方氯化钠溶液+5%碳酸氢钠100mL 强心补液解毒;中兽医治疗时,取甘草、白芍、红花、茵陈各3g,黄柏、栀子、黄芪各5g,郁金、大黄、板蓝根、连翘、山豆根各6g,将上述中草药加入1L 水浸泡1h 然后煎熬成药液去渣温服,1 次/d。中西兽医结合治疗2d,病羊腹泻等症状明显缓解,逐渐开始进食,继续治疗2d,病羊完全康复,1 周后复诊,无复发迹象。

7 预防措施

首先,要加强饲养管理,合理控制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要保证圈舍有良好的光照及通风,及时排出有毒有害气体,要及时清理粪便和污水,用水冲刷地面,减少病原微生物,要做好防寒避暑工作,控制好圈舍温度及湿度,防止造成冷热应激,为羊群生长营造舒适的环境,要保证饮水卫生干净,冬季应对饮水加温后再饮用,夏季也应避免爆饮,减轻刺激,防止胃肠炎的发生。

其次,要重视饲料管理,保证饲料营养均衡,科学配置日粮,合理搭配粗饲料和精饲料,定期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满足羊群生长对于多种营养物质的需求,提高抵抗力,降低发病率。要做好饲料储存保管工作,将饲料、饲草放置于干燥通风的位置,防止出现发霉变质等现象,禁止喂食羊群冰冻饲料,避免刺激胃肠道引发急性胃肠炎,如需更换饲料,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禁止突然更换饲料,防止不适应诱发胃肠炎等疾病。喂食时,应做到定时、定量、定人喂食,遵循勤添少量、先干后湿、先粗后精的原则和要求,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羊群健康生长。

再次,应预防继发感染,羊急性胃肠炎可继发于巴氏杆菌病、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炭疽、大肠杆菌病、寄生虫病等多种疾病,为实现对急性胃肠炎的有效防治,要重视对上述疾病的预防。防治上述疾病时,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种疫苗,养殖人员要明确免疫接种的重要性,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健全完善的免疫接种计划,规范免疫接种程序。尤其是要重视对羊五联苗的接种(快疫、猝疽、肠毒血症、羔羊痢疾、黑疫),要从正规途径采购疫苗,保证疫苗质量,控制好免疫接种方法和剂量,达到最佳的免疫效果。一般情况下,羊五联苗应在每年2 月份和9 月份各接种1 次,不论大小肌肉注射5mL,接种后2 周产生免疫力,免疫有效期为半年,到期后继续接种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接种疫苗前后禁止喂食抗生素类药物,避免疫苗效力造成影响。

最后,要强化消毒工作,制定完善的消毒计划,将消毒工作落实到实处。要结合不同位置,合理选用消毒药剂,如:地面、墙壁和食槽消毒,可喷施0.5%过氧乙酸溶液;羊舍、用具和排泄物的消毒,可使用5%甲酚皂溶液;被细菌、病毒污染的圈舍、地面和用具消毒,可使用2%氢氧化钠溶液;被污染的器具和圈舍消毒,可使用苯扎溴铵溶液,要轮换使用消毒药物,避免出现耐药性,要控制好消毒剂使用方法、使用量,确保达到最佳的消毒效果。要控制好消毒频率,一般每间隔2 周消毒1 次,疫病发生期应每天消毒1 次,防止病原微生物传播扩散。

8 结语

综上所述,羊规模化、集约化养殖背景下,急性胃肠炎呈现出高发趋势,威胁羊群健康生长发育。通过分析羊急性胃肠炎的发病机制、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并以实例探讨了该病的中西兽医结合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希望能够为羊急性胃肠炎的临床诊断、治疗、预防等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推动养羊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猜你喜欢
胃肠炎病羊胃肠道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效果评价
中药封包在急诊老年急性胃肠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酶可提高家禽的胃肠道完整性和生产性能
胃肠道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诊断、预防及治疗
浅析小儿急性胃肠炎的优质护理
牛胃肠炎的病因分析及综合防治措施
山东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分析
苹果汁治疗儿童胃肠炎治愈率高
绒山羊尿结石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