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鸡新城疫的流行及其预防

2022-11-04 04:21孙希国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7期
关键词:新城疫日龄鸡群

孙希国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道托畜牧兽医工作站 山东临沂 276410)

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感染引发的一种重大传染性疾病,该种疾病一年四季均可以发生流行,不存在季节影响,尤其是以气温变化频繁的秋冬季节发生流行率最高。为了更好的防控新城疫疾病的发生流行,保证鸡养殖产业的安全,我国制定了强制性免疫接种制度,将新城疫纳入到强制性免疫接种体系当中,要求养殖户每年春秋两季必须进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集中免疫接种,保证抗体水平达标。近年来发现某些养殖场当中即便是进行了新城疫的强制免疫接种,也普遍存在着免疫接种失败,发病较为缓和,发病周期相对较长的患病病例。规模化养殖场当中新城疫疾病逐渐由急性向着慢性型和非典型转变。尽管该种疾病造成的死亡率相对较低,但是会对鸡群的生长发育构成严重的威胁,极容易造成某些免疫抑制性疾病和其他细菌性、病毒性疾病的暴发流行,危及到养殖场的安全。针对这一现状就需要加强流行病学的调查,要充分掌握慢性鸡新城疫的具体流行特点,以及产生该种类型疾病的具体原因,并结合实际的临床症状,实施不同的防控方案,确保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将慢性新城疫控制在萌芽阶段,

1 流行特点

从当前家禽养殖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在很多养殖场当中经常出现免疫接种新城疫疫苗之后仍然会存在抗体水平参差不齐,鸡群发病的情况,产蛋阶段的鸡群多呈现零星发病,死亡率相对较低,但会影响到产蛋率。通过对这些养殖场的发生流行情况进行经验总结,能够发现慢性新城疫一年四季均可以传播流行,尤其是以气温变化的秋冬季节发生流行率最高。在很多已经免疫接种的鸡群当中,往往会出现慢性新城疫感染的现象,不同年龄不同品种的鸡群均可以发生,年龄越小的鸡群临床症状越明显,年龄较大的鸡群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特征,或者会伴随轻微的呼吸道症状。20日龄以下的雏鸡感染病毒发病之后会表现出特征性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运动失调,头部向后仰,呈现观星姿势,严重的会出现呼吸道症状,影响到正常采食,但是该类疾病的发病周期相对较长,造成的死亡率相对较低,有个别患病鸡能够耐过,但会表现为生长发育不良,停止生长,不得不将其淘汰处理。通过对这种类型的鸡群进行解剖,能够发现卵黄下有2cm 枣核状的肿块或者出血现象。25 日龄以上的鸡群会表现出轻微的呼吸道症状,常常引不起养殖户的重视,即便是注意到,很容易被认为是支原体病,接着会出现甩鼻咳嗽气喘,鼻腔发炎,分泌物显著增多的现象,此时养殖场会出现零星的死亡现象,发病较长的鸡群往往会排出白色或者绿色的粪便。

2 发病原因

2.1 免疫接种不合理

很多养殖户在疫苗免疫接种程序制定和疫苗免疫接种过程中,免疫接种不合理,首次免疫接种之前没有做好鸡群抗体水平的检查工作,免疫时间过早,疫苗进入机体之后,被抗体所中和,造成机体存在较长时间的免疫空白期。雏鸡在孵化阶段,经卵黄会传递母原抗体,一般在3 日龄逐渐升高,5~7 日龄会达到高峰期,9 日龄之后呈现逐渐下降趋势,整个半衰期在4.5d。7~9 日龄的雏鸡正处于抗体高峰期,此时进行免疫接种母原抗体能够有效抑制弱毒疫苗的繁殖并产生综合作用,影响到免疫效果,一旦有病毒入侵,势必会引发早期发病。还有不少的养殖户不能够有效考量抗体效价的消长规律,短期内盲目重复的使用疫苗,一方面造成了抗体出现严重的中和,另一方面抗原频繁刺激机体会造成免疫应答疲劳,形成免疫抑制。还有不少养殖户存在麻痹大意和随意性的心理,经常会超剂量的使用疫苗,造成机体出现免疫麻痹,降低机体对疫苗的应答,另一方面过量的使用疫苗,残存在机体当中的弱毒疫苗也会造成群体出现发病情况。最后一个方面在进行免疫接种过程中,很多养殖户不注重做好疫苗,尤其是灭活疫苗的合理应用。一般情况下,灭活疫苗只适用于基础性的免疫接种,不适于强化免疫接种疫苗,免疫接种之后抗体上升较为缓慢,两周之后才会产生效果。所以在鸡群进行首次基础性免疫接种之后,应该使用弱毒疫苗或者活毒疫苗进行强化免疫接种,这样能够提高免疫接种效果。

2.2 新城疫变异毒株影响

在新城疫疾病防控过程中,很多养殖户不科学地使用化学药物,长期不良药物作用之下,新城疫病毒产生了基因突变,出现了强力毒株和超强力毒株,传播速度更快,遍布范围更广。或者在高强度的免疫压力之下,使得病毒毒力和抗原结构发生了某些特征性的变化,新城疫病毒只会与部分免疫接种的鸡群产生相互作用,出现了一种新的流行形式,也就是慢性鸡新城疫。

2.3 免疫性疾病的存在

鸡群生长发育阶段,影响其免疫功能的因素多种多样,如果在养殖场当中出现了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球虫病、传染性贫血等病毒性疾病和细菌性疾病,或者滥用抗生素导致疫苗免疫应答减弱,机体存在严重的免疫抑制,免疫器官不能发挥其应有的识别作用,无法及时识别病毒处理病毒,从而造成新城疫病毒在养殖场中的快速传播蔓延,鸡群对病毒的易感性显著增强。有些养殖户在新城疫疾病防控过程中防疫意识比较淡薄,免疫接种密度不高,经常出现漏免或者漏防的现象。疫苗在运输过程中保存不当,使用方法不科学,疫苗效价不高,免疫接种不合理就会造成免疫空白,免疫抑制。尽管有些养殖户能够按照免疫接种的相关程序开展针对性的疫苗免疫接种,但却忽视了对患病鸡的有效隔离、检疫和卫生消毒,导致了新城疫病毒在养殖场当中长时间存留。发病流行之后,没有执行严格的封锁隔离,病死鸡无害化处理,患病鸡、病死鸡仍然向外销售,这是造成新城疫病毒向外传播以及扩大传播蔓延的一个主要原因。

3 临床表现

慢性新城疫感染主要发生在鸡群免疫接种期间,患病鸡的临床症状相对较为缓和,雏鸡和成年期发病之后,感染率和致死率相对较低,临床上以30 日龄的雏鸡发病最为常见。与典型新城疫或者急性新城疫相比慢性新城疫的患病鸡临床症状不严重,发病周期相对较长,但造成的影响范围更大。成年鸡群感染该种疾病之后,大多表现出轻微的呼吸道症状,或者不会表现出明显的呼吸道症状。成年蛋鸡受到病毒感染之后会影响到产蛋率,导致产蛋高峰期难以到达,鸡蛋质量普遍下降,畸形蛋率显著升高,个别鸡群还会产生软壳蛋,无壳蛋。年龄较小的鸡群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和腹泻症状,排出的腹泻物呈现灰白色或者黄绿色,有时还会出现轻微的神经症状,造成的死亡率相对较低。临床诊治过程中,由于各种疾病的外在症状和很多呼吸系统疾病十分相似,所以需要做好传染性支气管炎、喉气管炎、支原体病的有效鉴别。

4 预防措施

4.1 严格把控生物安全关

加强养殖场生物安全控制,关乎到整个养殖地区的生物安全,需要执行严格的生物安全管控制度。不管是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场还是中小规模养殖户,都应该制定严格的进出入制度,严格外来人员和外来物品进入到生产区域,减少由此所带来的疫情传入的风险。在养殖场内部应该设立隔离绿化带,养殖场周边建立完善的绿化隔离带,将养殖场和周围环境有效隔离,减少空气流动所造成的疫情传播风险。日常养殖期间还需要执行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养殖管理人员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养殖场内部的环境进行严格的清洗和卫生消毒,同时应该实行提高动物机体免疫能力和消灭病原的关键举措。当养殖场出现患病例和病死病例之后,通常不需要进行治疗,应该立即将患病鸡和病死鸡扑杀无害化处理,并做好养殖场内部的彻底清洗和卫生消毒工作,坚持每天上午下午各消毒一次,并将病情上报当地兽医站官方兽医,对病情作出有效的确诊,消灭养殖场中的传染源,加强对周边地区流行病学的调查。

4.2 科学免疫接种

鸡养殖管理过程中应该想尽一切办法和手段提高鸡群的身体抵抗能力,一般要根据不同生产阶段选择使用全价饲料,保障鸡群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物质,始终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饲料搭配过程中应该保证矿物质、维生素、微量元素添加合理,妥善地使用抗应激类药物,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临床上不管是典型的新城疫,还是慢性新城疫,都属于国家一类重大传染性疾病,发生该种疾病之后应该执行严格的封锁隔离观察制度,加强役点、疫区的有效划分,加大流行病学调查,掌握其他养殖场鸡群的身体抗体情况。在疫苗免疫接种程序制定过程中,首先应该避免母源抗体的干扰,注重做好雏鸡阶段母源抗体水平的监测,在抗体水平下降到一定程度之后,实施首次免疫接种。另外还应该注意好免疫间隔,避免间隔时间过长或者过短都不利于提高免疫效果,否则都会影响到疫苗效果的正常发挥。避免一次性开展多种疾病的免疫接种,接种之后应该加强抗体水平的针对性监测,当抗体水平降低或者出现波动时,应该立即采取措施加强紧急处理。

猜你喜欢
新城疫日龄鸡群
后备母猪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鉴定初情日龄的可能性研究
鸡非典型新城疫的防治分析
画里有话
试论鸡大肠杆菌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治方法
商品化鸡新城疫活苗分类及特点
鸡场免疫失败的原因及注意事项
鸡群日常的观察与应对
比利时:商业家禽养殖场爆发新城疫
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当前鸡新城疫流行特点和防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