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之下的管理破局

2022-11-04 04:21侯海彬许瑞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7期
关键词:猪舍猪场猪瘟

侯海彬,许瑞

(1.驿城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河南驻马店 463000;2.驻马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河南驻马店 463000)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家猪和各种野猪(如非洲野猪、欧洲野猪等)而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该病也是我国重点防范的一类动物疫情。其特征是发病过程短,最急性和急性感染死亡率高达100%,临床表现为发热(达40~42℃),心跳加快,呼吸困难,部分咳嗽,眼、鼻有浆液性或黏液性脓性分泌物,皮肤发绀,淋巴结、肾、胃肠黏膜明显出血,非洲猪瘟临床症状与猪瘟症状相似,只能依靠实验室监测确诊。本病自1921 年在肯尼亚首次报道,一直存在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1957 年先后流传至西欧和拉美国家,多数被及时扑灭,但在葡萄牙、西班牙西南部和意大利的撒丁岛仍有流行。

2007 年以来,非洲猪瘟在全球多个国家发生、扩散、流行,特别是俄罗斯及其周边地区。2017 年3 月,俄罗斯远东地区伊尔库茨克州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疫情发生地距离我国较近,仅为1,000km 左右;另外,我国是养猪及猪肉消费大国,生猪出栏量、存栏量以及猪肉消费量均位于全球首位,每年种猪及猪肉制品进口总量巨大,与多个国家贸易频繁;而且,我国与其他国家的旅客往来频繁,旅客携带的商品数量多、种类杂。因此,非洲猪瘟传入我国的风险日益加大,一旦传入,其带来的直接以及间接损失将不可估量。对此,2017 年4 月12 日,我国农业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洲猪瘟风险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

非洲猪瘟自从2018 年8 月出现第一例后,便迅速在全国蔓延,造成大批生猪死亡,给养猪行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非洲猪瘟到底是什么样的疾病,实际上它是管理上的疾病。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点来阐述。

1 如何证明非洲猪瘟是管理性疾病

非洲猪瘟主要是接触性传播的疾病,但该病通过空气传播的几率非常小,空气传播最多的也只能传播2m 的距离。大部分猪场中常常会有一栋圈舍的生猪严重发病,如果能采取严格的封闭措施,则紧邻的另外一栋猪舍内的生猪可以免受疫病侵袭。因此,在管理得当、生物安全防控得当的情况下,非洲猪瘟是可以防控的,但是针对一些中小规模的猪场,例如两个猪场相邻,只有一墙之隔,一旦发生非洲猪瘟,则会导致防控困难。

2 如何管理才能使非洲猪瘟有效的管控

2.1 提高饲养人员生物安全的防控意识

生物安全不等于消毒,生物安全防控工作包括内容较多,比如选址、人员的管控,还有周边环境的管控等,消毒只是生物安全中的一个环节。做好生物安全防控工作,首先要减少人员的流动,减少物资的流动,进门或者出门要更换衣服、鞋帽,勤洗手。尤其是进门时,最好洗两次澡,进生活区的时候再洗一次,生活区要和生产区保持一定的距离,有一定的障碍物,产生隔离效果。进入生活区的时候要洗澡一次,严格的把外面的衣服全部脱掉。进入生产区之前,应在生活区净化3d,再洗澡一次,把在生活区的衣服,包括内衣都要换掉,更换工作服,然后再进生产区。其次,饲养人员应减少与生猪的接触频率,必须与生猪接触时,应有效的避免可能污染的部位,如生猪破损的皮肤处,以防发生病毒感染的情况。另外,有效的消毒也是生物安全防控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消毒工作可以有效防控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与蔓延,但应注意生物安全防控的意义要远远的大于消毒,培养全体员工生物安全意识是很有必要的。

2.2 科学合理地建设猪场

在建设猪场时,需要合理地规划禁区和误区。人员、车辆、物资等由外部进入猪场生产区内是导致猪场感染或者猪场内部感染快速蔓延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有效地管理物资,车辆,特别是内部车辆,人员是生产管理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合理的猪场布局、建设和区域的划分是解决这个难题的关键环节。其次,是圈舍的内部,可建设为全面的漏缝地板,猪舍内部的生产人员无需进圈进行清粪,或者打扫卫生等,人员基本上不要进去,也无需粪便的转运行为等,从而减少和避免污染源的扩散。粪便污道可设在猪舍的外面,采用全封闭的管道,尽可能的减少人员进出猪舍,减少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再次,猪场内部发生交叉感染主要是由于饲料的运送、粪便的清理和转运人员的流动引起。因此,猪场的管理应划分为小单元,可以单独管理最好。小单元的管理,单独的区域操作,降低了不必要的人员交叉感染几率,最好能够做到两点一线的生产管理,这样可大大降低卖猪带来的风险。有些严谨的规模化养殖场,卖猪时会在距猪场3km 以外的地方建一个装猪台,并且猪场内部有专业的拉猪车,这样就避免了装猪卸车或者卸猪的时候,猪场不出来的人和外部人的接触。

2.3 加强猪场人员和物资的管理

猪场生产人员、猪舍和物资以及车辆等应安全隔离为两个单独的配备体系,例如管理房的人员,负责管理两个或者三个单元,就只负责这几个单元,不去其他的单元活动,以免造成交叉感染的情况;猪舍和物资同样划分单元使用,比如用具车辆或者是注射器等正常的用具,1 栋猪舍,根据猪舍的需要配备一套,使用时还应注意及时更换针头。在饲料运输和投放的过程中,基本上没有和生产内部人员任何实质性的接触,饲料通道就是饲料通道,是专一输送饲料用的车走的通道,这样可大幅度地降低因饲料物资转运造成的风险。

3 有效的消毒处理

1)消毒剂种类较多,常用的包括过氧乙酸、碘制剂、氯制剂、烧碱或者戊二醛等。但是不同的病原对不同消毒制剂的敏感性是不一样的,选择有效的消毒剂是成功杀灭病原的基础,针对非洲猪瘟,可以使用强酸、强碱、碘酸等消毒效果较强的消毒制剂。

2)根据不同的环境选择不同的消毒剂和消毒方式,在复杂的环境中,不管是猪舍内部或者是外部环境,单纯地使用一个浓度的消毒剂,都是不可行的,长期使用单一的消毒制剂非常容易导致耐药菌的出现,影响后期的消毒效果。其次,在复杂的有机物的环境中,建议使用强碱或者强酸消毒。什么是有机物,比如圈舍中存在的粪便,而粪便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为病原菌提供了充足的营养,也为其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如果直接将消毒剂喷到粪便上,无法消灭粪便内部的致病原。所以消毒的时候,最好是把圈舍清净以后再消毒。因为强碱强酸对有机物的干扰比较小,可采用碘酸或者氯制剂等交替使用,消毒效果更好。

3)特别注意不同的消毒剂,在不同的含量,不同的活性,不同的温度,不同的使用方法对于病原微生物的杀灭效果是不同的。所以保证有效的消毒液的浓度和时间,是消毒有效的基础和保障。目前针对杀灭非洲猪瘟病毒效果最好的是熏蒸,就是气雾消毒。

4 加强饲养管理

科学使用饲料添加剂和保健药物,可以提高猪群的自身免疫能力,从而降低各类疫病的感染几率。但在饲料中添加这类物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不管是添加剂和药物的选择,第一要点是安全,无毒副作用,适用于不同日龄的猪群;②性价比较高,效果要确切;③一定要有一定的营养保健作用。常用的添加剂包括黄芪,黄芪能够修复机体分泌大量的单核细胞,特别是针对胸腺的机能,至少使用半个月,可以有效提高猪群的免疫能力。同时,还可补充电解质和维生素,调节机体的酸碱平衡,电解质平衡。因为大部分猪场均会受到猪蓝耳病的威胁,被猪蓝耳病侵袭的生猪,一旦感染上了非瘟,伤亡率要比其他的猪场大得多,并且不好控制。所以一定要将防控猪蓝耳病的发生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黄芪和七清败毒颗粒联合使用可以起到较好的抗病毒和调节机体的作用。

因为非洲猪瘟主要是通过口鼻感染的途径感染猪群,首先通过口腔和鼻腔侵入黏膜感染,然后进入机体,再侵入机体的黏膜层,最后进入血液循环,导致全身感染。因此在非洲猪瘟病毒潜入黏膜层感染后,提升机体的健康程度,特别是黏膜的免疫力,减少机体的黏膜损伤,对非瘟防控具有重要意义的,此时可以在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能够保护肠道黏膜完整性和提高黏膜的免疫力,从而增强机体对非洲猪瘟的免疫能力。

5 小结

非洲猪瘟是可以通过管理防控的,所以未来的规模化猪场必然是智能化的、自动化的养猪场,减少人员的接触,减少人员的使用量,从而减少通过接触传播非洲猪瘟病毒的可能。另外,通过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做好日常的消毒工作,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与传播,提高猪群的自身免疫能力,也是这场非洲猪瘟防控战役取胜的关键举措。

猜你喜欢
猪舍猪场猪瘟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阳光猪舍的夏季管理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
阳光猪舍健康养殖技术助力冬季养猪量价齐飞
冬季养猪高效管理要点
解读我国猪瘟的流行现状及控制与净化措施
日本猪瘟疫情未见缓和,将首次对野猪使用疫苗
浅谈影响小型猪场猪舍环境的因素
用保鲜膜保护超声扫描仪提高猪场生物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