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肥牛疫病的防治要点思考

2022-11-04 04:21郭健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7期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牛牛群

郭健

(沈阳市辽中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二大队 沈阳 110200)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育肥牛养殖的发展较快。并且人们对于牛肉产品的需要也在不断增加。在养殖过程中,很容易发生一些疫病,会影响牛的身体健康,造成养殖人员巨大的经济损伤,需要加强育肥牛疫病的防治措施,保证食品安全,提高牛肉质量。

1 育肥牛的常见疫病

1.1 牛痘

牛痘是一种常见的通过接触传染的疫病,主要由于天花病毒感染导致的。牛痘会潜伏在母牛的乳房中,随着病情加重,母牛乳房会发生溃烂,逐渐从丘疹转变为脓疱,水疱等。在公牛中牛痘病毒会在睾丸皮肤中潜伏。在与牛接触过程中,养殖人员也可能会感染牛痘。一般牛痘的潜伏期可以达到一周,在发病早期会出现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等情况,在病毒入侵后,会造成乳腺炎,还会破坏育肥牛的肺部细胞,造成肺部疾病。

1.2 口蹄疫

口蹄疫是一种在所有偶蹄类动物中传染的疾病,通过接触的方法传播,具有较广的传播范围和很强的传染性,在四季均可能发生。口蹄疫多潜伏于牛呼吸道中,还可以通过动物的粪便、乳汁、唾液来传播。口蹄疫病毒能够通过接触、空气以及饮水进行传播,还可以通过运输车,鼠类,鸟类,饲料等进行间接传播病毒。由于病毒本身具有较强的潜伏性,很多病牛在没有发病前就会出现携带病毒的情况,导致病毒的传染面积较大。在发病后病牛会出现乳房、鼻、口腔、蹄等位置发生水疱,伴有体温上升,食欲不振,蹄壳脱落等症状。一般口蹄疫病牛的死亡率较低,但是很容易发生流产。牛犊在发病后很容易发生肠炎以及心肌炎,具有较高死亡率。

1.3 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人畜均可能被感染。在感染过程中存在隐性感染,如果怀孕期的母牛感染,会导致生下死胎或者流产。在分娩过程中母牛的皮毛、乳汁以及粪便中会存在大量的布鲁氏菌病毒,人如果饮用牛奶或者吸入含有病毒空气,会造成感染。肥育牛在感染后,关节、骨髓、子宫在位置会出现病变,在交配后,公牛会发生睾丸炎。布鲁氏菌病在治疗中难度较大,很容易反复发作。建议及时捕杀病牛,避免疾病传播。

2 育肥牛疫病的防治措施

2.1 对防疫工作进行完善

在养殖过程中加强防疫工作是保证育肥牛安全的关键,能从源头上杜绝疫病的传播。首先,养殖人员需要积极学习疫病的相关知识,定期培训,提高养殖人员的防疫知识,掌握各种疫病的相关知识。另外,养殖人员还需要有足够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育肥牛的不适问题,及时进行隔离。其次,管理人员需要加强日常的消毒,发现病牛时与其他新牛进行隔离,减少接触。加强管理工作,规范操作行为,在与牛进行接触过程中,需要及时做好预防措施与消毒。由于牛痘可以传染给人,需要对工作人员的防疫服等装备进行规范,并加强消毒的准备,对防疫工作进行不断的完善。最后,养殖人员需要定期对牛群进行检疫工作,降低疫病的发生率,提高经济效益,预防大规模的传染。

2.2 选择合适的场地

在养殖育肥牛的过程中,需要预防疫病的发生,在选择场地中需要做好准备。首先,有一些病毒属于人畜共染的传染性疾病,在选择场地时需要选择远离人群以及人饮用水的地方,避免通过空气、水源传播病毒,争取在发病时缩小病毒传播面积。其次,在牛群中需要做好隔离的工作,在养殖场中相互远离,防止由于草场的混用,导致病毒传播。还需要在牛群中加强各种疫苗的注射,提高牛群的安全性,禁止从病区引入牛,不要将牛群与其他动物进行混养,加强防护工作。最后,在选择合适的养殖场所后,需要加强养殖场中的卫生防疫,对牛舍进行消毒、整理,加强监管,避免通过蚊虫、老鼠等传播把病原体。还需要在牛舍中安装消毒灯,定期进行消毒,提高牛舍的安全性。对于牛群中产生的粪便,需要进行集中处理,通过堆积形成有机肥料,卖给农民,也可以在养殖牧草过程中应用。

2.3 加强检疫监管

在养殖育肥牛过程中,有些疫病无法根治,还可能会形成人畜感染,不仅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伤,还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需要加强牛群的检疫管理,从而预防各种疫病的传播。首先,养殖人员根据养殖场的位置,加强对当地高发疾病的了解,根据高发疫病的情况进行初次注射疫苗。在注射疫苗后,需要根据国家的要求进行核查,提高育肥牛养殖的安全性,保证符合国家安全卫生标准。其次,养殖人员需要定期加强牛群的检疫,提高牛群的健康,每年需要对牛群进行2 次检疫。还需要进行布鲁氏菌血液的凝集检测,找出病毒潜伏的病牛,需要及时隔离,预防病毒传播。在牛怀孕后,需要坚持进行检疫管理,各种检测,对检疫时间进行规范化。最后,在检疫监管中,对于感染不同疫病的病牛实行分类处理。比如,布鲁氏菌病的治愈率较低,发现后需要及时进行捕杀并焚化。而牛痘等疾病,由于治愈率较高,可以先隔离然后进行治疗。在育肥牛出栏前,需要加强多种疫病的检查,在与牛群接触时,需要做好防治工作,提高养殖人员的安全意识,预防疫病传染。

3 育肥牛的饲养管理

3.1 选择育肥牛

育肥牛本身属于肉牛,出栏后的牛肉质量较高,牛的增重速度较快,能够增加养殖人员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为消费人员提供大量质量较高的牛肉,满足人们的需要。牛肉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食材,在养殖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育肥牛的品种,其中利木赞牛以及西门塔尔两个品种的育肥牛的牛肉质量较高,一般1 岁牛的肉质较高。在选择育肥牛品种过程中不能选择年龄较大、体弱的品种,对于不同的牛品种需要选择不同饲养方法。通过不同的饲养方法才能保证达到育肥的效果,满足消费人员的需要,提高育肥牛的产量以及质量。在养殖过程中合理开展育肥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能够避免发生疫病,通过提高育肥质量来提升市场经济效益。

3.2 饲养管理

1)科学分组。在饲养育肥牛前,需要根据牛的身体情况、重量、公母等情况进行科学的分组,一般六头为一组。

2)持续育肥法。在牛出生后6 个月进行断奶,可以进行育肥,使用混合精料的方法,提高牛的体重,一般在1 岁时,可以出栏。通过栓系的方法进行育肥,严格控制精饲料的应用,根据天气情况合理调节水温,降低牛的活动量,提高牛群的环境舒适度,分开母牛以及公牛,避免相互影响,影响育肥效果。

3)加强育肥牛的清洁。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加强清洁,有利于促进育肥牛的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增加牛的食欲,提高身体素质,降低疫病发生,还可以在牛棚中进行喂食。牛群需要每天实行3h 的阳光浴,提高免疫力,同时有利于提高育肥牛的重量。

4)加强牛棚保暖。在养殖育肥牛的过程中,牛棚需要保持清洁干燥,不能过于潮湿,否则很容易导致育肥牛感染皮肤疾病或者其他疫病。在夏天天气较热时,需要加强防暑的工作,通过人工降温或者其他的方法,降低牛棚的温度。在冬天,需要注意保暖,保证牛棚的温度超过6℃,如果牛棚的温度太低,不仅可能会出现疾病,还会影响育肥牛的生长情况。

4 结语

育肥牛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加大育肥牛的饲养管理,加强疫病防治措施,降低疫病的发生率。在养殖育肥牛过程中,需要使用科学的饲养,提高育肥牛质量。通过加强养殖人员的培训,提高养殖人员对于疫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并加强检疫工作,从而降低疫病的发生率。在育肥牛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疫病主要包括牛痘、口蹄疫、布氏杆菌病等,在防治过程中,需要加强养殖人员的观察能力,以及对于疫病的了解,及时找出病牛,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疫病发生扩散传播的情况。

猜你喜欢
布鲁氏菌病牛牛群
护理高烧病牛应做到“五多”
晚秋
与牛共眠
隐蔽而凶险, 布鲁氏菌病缘何又“抬头”
浅谈家畜布鲁氏杆菌防治
盐窝镇:组织代表视察布鲁氏菌病防控情况
牛群成和牛的故事
论牛结核病的症状表现与治疗措施
论牛结核病的防治措施
蕉坝乡山羊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现状与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