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边坝县养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建议

2022-11-04 04:21郑玉锋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7期
关键词:畜产品农牧民养殖

郑玉锋

(西藏边坝县农牧科技推广服务中心 西藏昌都 55500)

边坝县属典型的半农半牧县,高山深谷地貌,牦牛、犏牛养殖一直以来都是农牧民群众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源。丰富的水资源、多样化的林地草地资源和广阔的湿地资源为牲畜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天然食物,造就了肉质鲜嫩、口味营养俱佳、深受消费者喜爱的高原特色产品。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作为高原生物产业的养殖产业何去何从不论对于当地政府而言,还是对于当地农牧民群众而言,其意义深远、影响重大,需要立足长远和实际、系统摸排和梳理、优化结构和布局、补齐短板和弱项、凸显特色和质量、高位部署和推动。

1 边坝县养殖产业发展现状

“十三五”期间,边坝县委、县政府以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为契机,靠前指挥和领导,结合边坝县实际,建设了一批具有边坝特色的产业,众多领域和乡村基层迈出了从无到有的关键一步。养殖产业发展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呈现出养殖种类多、经营主体多样、与农牧民群众利益联结紧密、初显规模等阶段性成效。实施的90 个扶贫产业项目中,养殖产业占到26.7%。建设养殖基地数量达19座,涵盖牦牛、奶牛、黑山羊、绵羊、藏香鸡、藏香猪、肉猪、林麝等多种畜禽。同时,配套建设了屠宰、畜产品、饲草料、冷链、有机肥生产等加工和贮存保鲜设施,延伸了养殖产业链。站在乡村振兴战略高点,不难发现,边坝县养殖产业距离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目标还存在不少差距和不足,更需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2 养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机遇

2.1 面临的问题

①养殖产业后劲乏力。边坝县畜产品需求量大,需要从周边或内地调运,本地市场还未饱和,但本地畜产品市场占有率却很低,一方面品牌建设还没有达到预期成效,市场拓展存在局限性。另一方面,牦牛养殖周期长,养殖和育肥成本高,畜产品批量生产能力低,致使畜产品价格偏高,市场竞争比较优势不强;②缺少引领带动的产业龙头和洞察市场、善于运用市场的经营和管理人才队伍。尤其是缺少养殖产业链中高端的产业龙头,致使分散的养殖基地无法连接在产业链上形成运营联合体,导致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等突出问题,制约着边坝县养殖产业综合效益的提升。

2.2 面临的机遇

①有吸引外来游客的旅游线路和旅游资源。边坝县有南北方向的国道G558 线和东西方向的国道G349 线,为游客游览“三色湖”、金岭乡炯拉错湿地保护区、边坝寺、达宗遗址、夏贡拉山、茶马古道、金岭千年冰川湖、千年沙棘林等旅游资源提供安全畅通的公路交通保障,非常有助于拓展边坝县畜产品销售市场和对外宣介;②有适宜发展绿色产业的原生环境。边坝县境域辽阔、人口稀少,境内大部分区域基本处于原生状态,非常适宜发展以生态养殖为主的生态产业,培育高原绿色生物制品产业,开发特色生物制品,满足人们对绿色、健康生活物资的需求;③有自治区、昌都市、边坝县一体化联动融合发展的蓝图支撑。西藏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着力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努力做到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奋斗目标,昌都市委二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昌都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了“绿色边坝,昌都西粮仓”的定位,将有效促进边坝县现有养殖产业提档升级,大力推动边坝县养殖产业进入快车道和高质量发展通道。

3 助力乡村振兴建议

3.1 立足草畜平衡,壮大养殖规模

边坝县天然草场面积400.32 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381.32万亩,养殖规模和出栏规模还有很大空间。①坚持“志智双扶”不松劲,坚决破除思想桎梏。一方面建立健全出栏补助机制,引导农牧民加大畜禽出栏力度,缩短养殖周期,切实将现有资源转化为农牧民群众持续增收的不竭源泉,提高经营性收入。另一方面,建议建立全县农牧民养殖人才库,重点吸纳思想靠前、干事创业意愿强烈、文化程度高、带动能力强的农牧民群众。再者以本县养殖产业发展岗位需求为导向,下大力气建立农牧民养殖人才培训机制,可采用职业技校系统培训、“走出去、请进来”的短期实践教育、岗位跟学提升相结合的方式递进式对农牧民养殖人才进行培养教育,适时开展“回炉提升”,全力推动农牧民群众在养殖产业发展中有能力就业和创业,增强引领示范带动作用;②依托自治区农科院与边坝县的战略合作,结合边坝县实际,探索建立牦牛育肥、黑山羊提纯复壮、藏香猪科学饲养等一系列可复制、可增效、可降低成本的科学生产模式,进一步壮大养殖规模,厚植养殖产业健康发展优势和后劲;③通过人工授精、同期发情等现代科学技术大力实施牦牛经济杂交,推广“雅江雪牛”新品种,进一步优化养殖产业内部结构,有效提高肉、蛋产量和畜产品附加值。

3.2 立足特色优势,培育壮大养殖支柱产业

边坝县特色养殖种类主要有黑山羊和林麝,丰富的沙棘等灌木林地为黑山羊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养殖成本低、养殖周期短、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环境适应能力强。林麝全身上下是宝,发展前景广阔。①建议黑山羊申请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打造县域特色品牌,为拓展市场做好充分准备;②建议做好黑山羊纯种选育,采取人工采精的方式进行遗传资源保护,保种和育肥并重,加强出栏和扩大规模并举;③建立林麝科研团队,研究高原林麝养殖饲料营养搭配、常见疾病防治、雌麝孕期护理和产后护理、活麝取香技术等,为科学养麝提供技术支撑。同时,深挖增收潜能,常用新鲜蔬菜等饲料优先从周边群众处购买,切实做到建设一个养殖项目,带动一片区域。

3.3 立足长远发展,走农旅深度融合发展之路

①立足长远,坚持服务至上。建议在景区里或附近建立适量特色民宿,并张贴或播放特色畜产品宣传广告,增加农牧民群众增收渠道;②优化农作物种植布局,在三色湖和金岭乡等重点旅游规划区加大油菜、紫花苜蓿等观光农作物种植,进一步打造重点景区风景;③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竭力提升边坝县特色畜产品档次。尤其确保风干牛肉、藏香猪香肠及系列腊制品、黑山羊肉系列食品等包装精致、种类规格多样、量足稳供,切实为游客提供优质、高质量特色畜产品,走出一条边坝养殖产业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之路。

3.4 立足行业监督严管,处理好养殖与生态环境关系

①严把粪便处理关,充分利用有机肥生产加工厂的粪便处理优势,及时将畜禽粪便封闭运入有机肥生产加工厂进行处理加工,实现再利用、再增效;②严把兽药使用关,建立养殖信息管理平台,加大出栏动物及其产品检验检疫力度,坚决杜绝兽药残留产品流入市场;③严把防疫关,严格遵守国家农业农村部、相关部门的法律法规,对本县的养殖品种、用途及当地疾病流行情况,制定严格的免疫程序,按照防疫免疫程序进行科学防护,严格落实国家的防疫措施;④严把日常监督关,确保出入场记录、消毒记录、诊疗记录、免疫记录等日常养殖资料齐全,在监管“趋深”“向细”“做实”上下功夫。

3.5 立足县域县外市场,推动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延长产业链,做强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只有如此,才能把握住产业发展的主导权,尽享产业各环节收益,实现应收尽收。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后,多样化、个性化消费正逐渐成为主流,对畜产品的质量有着强烈期盼,对乡村养殖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边坝县宜从长远融入、从各环节发力。①按需引进养殖人才,尤其是集人才队伍、科学技术、现代服务体系于一体的成熟企业,参与养殖产业项目运营,推动畜产品深加工,促进农牧民充分就业;②畅通大学生在乡村创业渠道,为乡村养殖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新鲜血液”;③聚焦本地消费需求,大规模生产养殖产业初级产品,力争做到物美价廉,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提升本地市场占有率;④聚焦援藏通道和电子商务体系,加强品牌建设和宣介,增加消费者对畜产品的认可度和消费者黏度;⑤聚焦旅游消费市场,重点培育养殖产业龙头,生产养殖产业链中高端产品,与各养殖基地建立产业化联合体,即各养殖基地只负责做好养殖,在原料供给的质和量上竭力提升,龙头企业按照标准收购后加工生产包装和上市。进而从根本上解决本地畜产品销售困境,引领全县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畜产品农牧民养殖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 加快推进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工作
订单养殖能否促进农民增收
订单养殖能否促进农民增收
特种养殖需做好市场研判
新疆吉木乃:“三平台”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
远教“三结合”服务“农牧民夜校”
四川大中城市8月中旬畜产品价格等
青海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