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猪流行性感冒的治疗体会

2022-11-04 04:21王康凌谢瑞海顾邦华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7期
关键词:继发性流行性猪群

王康凌,谢瑞海,顾邦华

(1.临沭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山东临沂 276700;2.临沭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山东临沂 276700)

猪流行性感冒作为一种生猪养殖中的常见病,四季皆可发病,且冬季为发病高峰期。该病虽然死亡率相对较低,但由于发病急、传染性强,一旦有猪感染,将造成猪群快速传播,导致养殖成本的增加。猪流行性感冒流行期间,一旦防治不当还可能引起死亡,增加损失的风险。研究猪流行性感冒的治疗对提高该病防治的精准性和降低该病引发的经济损失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病原学

猪流行性感冒是由甲型丙型流感病毒感染引发一种急性暴发的传染性呼吸系统疾病。病毒型分A 型流感病毒和C 性流感病毒。一般由A 型流感病毒感染引发,并在猪群间迅速传播。A 型病毒感染致死率极低。极少数发生死亡的情况,与病猪免疫力较低有一定的关系。一般感染时间长、感染严重时才可能引发死亡。临床研究,只有A 型流感病毒作为猪流感病原具有临床意义。

A 型流感病毒呈多形性或丝状,直径约20~200nm。含有7~8 节段组成的单股负链RNA,分别编码8 种结构蛋白和2 种非结构蛋白。病毒感染是由血凝素结合到含唾液酸的受体上,介导病毒感染宿主细胞。

2 流行病学

猪流行性感冒四季均可感染,但以冬季、早春、晚秋等寒冷多变的季节感染率更高。其中阴雨、寒冷、潮湿、贼风、拥挤、运输、营养不良、内外寄生虫侵袭会加剧该病的发生和流行。集约化养猪场因养殖密度相对更高,猪群发病率更高。就全国流行情况而言,猪流行性感冒死亡率低。我国猪流行性感冒主要的病毒毒株型为H1N1 和H3N2 亚型两种。猪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源为感染猪流感病毒和处于排毒期的病猪。该病主要通过猪与猪之间的接触,使病毒经由鼻、咽呼吸通道传播。其中以没有或缺乏相应抗体保护的猪群易感率更高。流行过程呈急性感染。病毒一般感染1d 后开始排毒,7d 以后停止排毒,且分离不到该病毒。

3 临床症状

猪流行性病毒感染后具有典型的呼吸系统炎症。临床表现出发热、精神委顿、食欲减退、卧地不起、呼吸急促、咳嗽、喷嚏、鼻腔分泌物增多等症。体温一般可达40~42℃。严重时还可能出现结膜炎、鼻炎等症。由于病毒传播迅速,临床感染一般具有群发性、突然暴发性特征。该病的潜伏期为1~3d,发病期为5~7d。一般7d后开始呈现症状减轻及其他恢复症状。

4 治疗体会

4.1 案例

山东临沂某大型规模化、集约化养猪场设计出栏生猪100 万头。2020 年12 月饲养员发现部分猪突然采食量下降、精神委顿,喜欢卧地不起。观察有咳嗽、喷嚏、鼻腔分泌物增多的症状。从上午发现到下午,发病猪数量剧增。

4.2 诊疗及治疗效果

1)诊断。经兽医人员诊断及详情询问,除饲养员所述症状外,患病猪还具有呼吸加快、体温升高、支气管系统感染的症状。部分病猪具有结膜发红,呈轻度结膜炎。询问饲养员饲养情况,确认一周前更换过饲料。结合病发前2d 天气突然降温的情况,最终确诊为气候骤变加更换饲料产生的应激反应,导致猪免疫力、抵抗力降低,进而感染的猪流行性感冒。

2)治疗。针对临床症状,对猪群采取中西药结合治疗的方法。用30%安乃近10mL+复方氨基比林10mL 肌内注射,2 次/d,连续给药3~5d。同时用百部、莱菔子、板蓝根、桔梗、薄荷、连翘、菊花、桑叶各30g,生姜、杏仁、甘草各20g,桑皮5g。以上药量为1 头猪的量,按照每圈生猪头数取药加水煎汤后加温水给猪饮用。2 次/d,连续给药5d。对病情严重的病猪,在注射抗生素的同时,在饲料中添加阿莫西林,可提高猪流行性感冒的治疗效果。健康猪群可用板蓝根煎汤混入温饮水中,或用板蓝根冲剂温水冲散后混入饮水中,1 次/d,连续给药3~5d 进行预防。

3)治疗效果。用药2d 后病猪采食量逐渐增多,其他症状有所改善。用药3d 后采食量进一步恢复,猪开始喜欢运动,咳嗽、喷嚏症状发生较轻。用药5d 后99%以上的猪症状消失,仅极个别猪还有偶发性喷嚏症状。猪群采食量恢复到之前的状态。

5 治疗体会

猪流行性感冒的发生病原相对复杂,一般为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单纯的猪流行性感冒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病毒性肺炎。临床剖检可见肺部组织病变区呈紫色、坚实,有明显的肺叶间质水肿、呼吸道充血及纤维蛋白渗出物。在生猪实际生猪养殖生产中,单纯的猪流感发生相对较少。往往是猪流感发生后诱发猪群中一些潜伏的致病性病原加剧了生猪呼吸系统的感染。例如猪瘟、猪圆环病毒、猪蓝耳病、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猪链球菌2型等。实际生产中发生的猪流行性感冒病理变化相对复杂。继发性感染是诱发猪流行性感冒症状最为复杂的影响因素。A 型流感病毒的病理变化往往被并发性感染、继发性感染,甚至细菌性感染所掩盖。由于猪流行性病毒发病急、感染快,治疗的关键在于控制病发感染、继发性感染、细菌感染的发生。猪流行感冒的治疗无特殊药物,只能采用对症用药的方式减轻病情,预防继发性感染,通过猪自身免疫力抵抗病毒,经过5~7d 即可恢复。本文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的方法,先以西药广谱性抗生素控制感染。在西药用药的基础上采用清热解毒、消炎止痛、去火宣肺、止咳利咽的中药干预,可进一步对症治疗,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中西药结合的优势在于西药抗生素抗感染见效快、短期效果好,而中药具有调节因外邪侵入所导致的病猪机体阴阳、正邪不平衡的问题,从而起到从根本上治疗猪流行性感冒及治病性病原感染所致的一系列症状。

在用药治疗的同时,猪场还应做好防寒措施,调配日粮,适量添加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及微生物制剂,增强猪群的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做好猪场、猪舍的卫生清洁、消毒管理等工作,为生猪提供一个干净整洁的养殖环境,预防应激反应的发生。通过采取综合预防措施,来控制猪流行感冒的传播扩散,提高猪流行感冒的治疗效果,从而降低猪流行感冒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通过本次治疗,笔者认为猪流行性感冒的预防是保证养殖效益最大化的关键。猪流行性感冒的感染受其他致病性病原影响的可能较大。生猪在免疫力较低的状态下,一旦受应激反应,潜伏在猪群中的致病性病原更容易侵入免疫系统,导致机体感染的发生。猪流行性病毒作为一种四季均可感染的病毒,在生猪免疫力较低及发生其他感染的同时,病毒更易侵入免疫系统,再经过鼻、咽等部位是产生感染,并与其他治病性病原共同作用,加剧呼吸系统感染的发生。猪流行性病毒感染会遍及整个呼吸系统,造成肺部、气管、支气管、咽喉、鼻腔等部位发生感染及炎性分泌物。基于猪流行性病表现的感染症状及感染伴随的咳嗽、喷嚏、呼吸急促等症,在治疗时自然需要加强抗感染、消炎抑菌、清热解毒。此外,还需要加强综合防治措施,以免引发继发性感染或慢性感染。预防措施参考如下:①加强日常饲养管理,保持猪舍整洁、干燥。阴雨天或天气降温前应对猪舍采取防寒保暖、防雨通风措施,保持室内有适宜的温湿度,良好的空气流通;②完善猪场卫生消毒制度及措施,猪舍采用0.03%戊二醛溶液,猪食槽、饮水槽采用0.3%~0.5%过氧乙酸溶液喷雾消毒;③严格执行隔离管理措施。在发现有生猪身体状态异常时,应立即采取隔离观察的措施;④病症变化显著时,立即请兽医诊治。一经确诊,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⑤按照规定接种猪流感二价灭活疫苗,做好猪流行性感冒的预防;⑥猪场暴发猪流行性感冒后,立即采取隔离病猪的措施。对猪群加强护理与观察,对病猪加强治疗与护理。对猪场、猪舍执行严格消毒。进出场人员也需要按照规定严格流程执行消毒,预防猪流行性感冒在猪场的传播扩散;⑦发病猪群采取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控制继发性感染,同时采用中药治疗本病。

6 结语

综上所述,猪流行性感冒是一种发生率较高的常见病。猪流行性感冒具有发病急、传播强、传播迅速的特点。养殖户或饲养员应密切关注生猪在实际生产中的状态。一旦生猪发生采食量下降、咳嗽、喷嚏等症状,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控制传播。在实际生产中,饲养员可根据猪流行性感冒突然暴发,发病时间5~7d,死亡率低的特点将该病与蓝耳病、猪瘟、猪圆环病等进行区别。在治疗上,坚持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可提高猪流行性感冒的治疗效果,缩短治疗周期,控制继发性感染,进而降低发病流行所致的损失。

猜你喜欢
继发性流行性猪群
甲状旁腺全切术对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观察
大学生流行性感冒防治知识、行为及中医知识调查研究
饲养密度对猪群生产性能及健康的影响
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有何不同
流行性感冒
规模化猪场疾病防疫的对策分析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对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疗效分析
原发性与继发性骨髓纤维化骨髓组织形态学观察
中国猪文化与国人健康(甲篇)
为什么整群猪围攻一头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