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山羊小反刍兽疫的处置方法及养殖建议

2022-11-04 04:21达吾提江那扎尔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7期
关键词:病羊疫病羊群

达吾提江·那扎尔

(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塔吉克阿巴提镇畜牧兽医站 新疆喀什 845250)

我国于2007 年首次出现小反刍兽疫病例,目前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饲养羊群数量越来越多,羊群感染小反刍兽疫的病例也越来越多,尤其是一些小型养殖场或养殖户,日常生产中卫生消毒不严格,随意引进外来种羊,没有经过严格检验检疫,给养殖户带来非常惨重的损失,所以必须重视对本病的防控工作。同时兽医人员在诊断疾病过程中,需要凭借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对饲养情况进行充分调查,结合病羊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正确对病情做出初步诊断,不仅能够帮助羊群尽快恢复健康,尤其是遇到重大疫病情况下,能够及时上报和送到实验室进行确诊,促使动物防疫部门采取果断处置措施,避免疫病发生扩散和蔓延,给山羊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境。

1 发病情况

某养殖户原来饲养山羊86 只,为了提高养殖效益,自行决定对羊群进行品种改良,从外省引进8 只波尔种羊,其中种公羊1只,其余7 只为种母羊,在种羊引入后第7 天,有的母羊发生精神不振、体温升高和腹泻等症状,并且原来自己饲养的山羊也开始出现上述病情,随着病情发展病羊出现死亡现象。养殖户对病羊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治疗,基本没有什么效果,然后寻找兽医人员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并采取有效的处置措施,防止疫病快速传播和蔓延开来。

2 临床症状

发病山羊表现体温升高,并且持续几天时间体温一直较高,致使病羊食欲明显下降,精神萎靡不振、被毛暗淡、鼻镜干燥,随着病情发展鼻腔流出黏液或脓液,有的病羊呼吸困难且气味恶臭。随后病羊口腔黏膜出血、溃疡或坏死,促使大量口水流出。病情严重时,口腔内部和舌头等部位都可以看到坏死的病灶。在发病后期体温开始下降,但是咳嗽症状严重,并且水样腹泻,粪便中携带血液,致使病羊机体严重脱水,最后衰竭死亡。

3 病理变化

对病死山羊进行剖检,眼结膜发炎、口腔黏膜和舌头表面有坏死灶,尤其是牙齿根部坏死情况更加严重,病情较重的坏死灶延长到咽喉部位,在喉头、气管有浓性分泌物和出血斑。发生病变的瘤胃部位出现明显红色溃疡面,淋巴结肿大,肠道可见出血或糜烂,有的盲肠部位有条状出血斑。

4 诊断

兽医人员根据养殖户引种情况,经过疾病调查、结合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初步诊断山羊群感染小反刍兽疫,于是在无菌条件下采集2 份发病羊只的血清样本,送到有关部门进行检测确诊,经过实验室采取荧光定量PCR 检测方法对送检样品进行检测,发现送检的样本均显示阳性。这样就可以确诊养殖户的山羊群感染了小反刍兽疫,随后立即处置和控制病情。

5 疾病调查

经过动物检疫部门的全面调查,发现除了这个养殖户的山羊感染小反刍兽疫,其他周边村落或养殖场的羊群都没有发生任何异常情况,所以可以断定本病是因为养殖户私自引起早造成的,属于由外面疫病入侵引起的疫情。所以必须做好疾病的防控工作,避免疫病快速对周围羊群造成危害。

6 处置方法

6.1 对发病羊群的处置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疫病防疫法》和《小反刍兽疫防治技术规范》等要求,动物疾病控制部门立即将病情上报主管畜牧兽医部门,然后立即组织当地动物检疫部门对养殖户所在的小区进行封锁和隔离,并在进入厂区的路口设置关卡,安排、设置人员和消毒药物,对进入厂区的人员、车辆和物品进行严格消毒,避免疫病发生扩散和蔓延。同时对养殖户剩余的山羊进行扑杀、深埋等无害化处理,并对病羊生活环境使用2%火碱溶液进行全面消毒,将病羊粪便和所用的垫料和剩余饲料深埋处理。将料槽、水槽、车辆和用具使用甲酚皂溶液进行消毒。消毒1 次/d,坚持消毒一段时间,一直到检测阴性为止,避免病菌污染环境,对周围羊群产生威胁。另外对养殖户掩埋死羊的地方进行检查和增加消毒力度,防止处置方法不当致使疫病发生扩散和蔓延。

6.2 对周围羊群的处置方法

周围受到疾病威胁的羊群,需要进行逐只检测和排查,确定阴性的羊只紧急接种小反刍兽疫活疫苗,增加机体抗体水平和免疫力。同时隔离起来,加强饲养管理,供给容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饲料,改善羊群生活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状况,减少各种应激因素,这样采取综合措施来提高山羊的体质和抗病力,增强抵御外界野毒的能力。一旦检测出阳性山羊,需要立即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并且对羊舍和活动场所进行全面的、高强度的清扫和消毒,消毒2 次/d,坚持消毒半个月以上,以后恢复正常消毒程序。

6.3 加强疫区车辆、畜产品和人员管理

在疫病流行期间,需要将所有进出养殖小区的车辆、物品和人员进行全面消毒,做好隔离起来不再流动,对于羊肉或羊奶等畜产品应该严格消毒和检测,严禁随意销售或流通,防止将疫病传播出去。应该以养殖小区为重点,周围设置2~3 个消毒点或检查站,对广大养殖场进行宣传和教育,增强养殖人员防控疫病意识,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病情扑灭。

7 养殖建议

根据对本次病例进行追踪和进一步的调查,发现养殖户在饲养过程中存在一些实际问题:饲喂程序不规范、环境条件较差、卫生消毒不严和防疫意识淡薄。希望养殖户逐步进行改善,有利于今后更好地防控疾病的发生。

7.1 规范饲喂程序

养殖户采取传统的饲养方式,没有按照山羊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制定合理的饲喂程序,建议固定饲喂时间和饲喂数量。同时选择当地廉价的饲草或秸秆与精饲料合理搭配饲喂山羊,这样羊群摄入机体的营养才能满足生长发育需要,长期下来体质和免疫功能都会得到提高,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7.2 改善环境条件

饲养山羊的圈舍属于一个简易的棚舍,建议在四面建设围墙进行遮挡,这样在冬季山羊避免受到冷风的刺激,在维持正常体温和保证山羊采食量的同时还可以提高饲料转化率,避免山羊发生感冒或呼吸道疾病。在夏季避免外界光照产生的热量传递给山羊而促使体温升高,帮助山羊尽快将体热散热出去,防止山羊发生热应激和病理变化。

7.3 加强卫生消毒

每天定期清理圈舍里面的粪便和其他废弃物,发生漏水的地方及时整改和维修,避免地面蓄积大量污泥。每天定期清洗料槽和水槽,并用消毒液将料槽边缘进行喷洒消毒,减少病原微生物对山羊造成侵扰。外来的销售人员都不能随意出入羊场,避免将外界病原体携带入场。切断疾病传播途径和降低山羊感染病原体的机会。

7.4 增强防疫意识

养殖户为了提高经济效益,随意从外地引种种羊来进行品种改良,这种方法不能保证引进山羊品种的优良,还存在携带病原体的风险。所以在引种过程中需要产地提供检验检疫合格证明,在引种还需要经过当地动物检疫部门的检疫,然后经过隔离饲养后方可将种羊放入大群进行饲养,有效防止自己饲养的山羊群感染疫病。根据山羊不同生长阶段,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疫苗,来提高山羊的自身免疫力和抗体水平,增强抵御外界野毒的能力。

8 小结

本次山羊感染小反刍兽疫主要是由于养殖户没有得到动物检疫部门的批准就随意从外省引进种羊,并且在引种前后没有经过严格的检验检疫,致使病情在当地发生。但是在兽医人员做出初步诊断后,第一时间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并采集病羊血清样品送到检测部门进行疾病确诊。然后由省级主管部门积极下达给当地畜牧兽医部门,再组织动物检疫部门对养殖户的山羊全部扑杀和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养殖环境、饲喂器具和用具等进行全面消毒。同时将养殖小区进行封锁和隔离,并设置消毒药品和安排人员对进出养殖小区的人员、物品和车辆进行严格消毒。这样采取正规的处置方法,促使病情得到尽快控制,没有扩散和传播开来,以后本地区没有再出现羊小反刍兽疫。另外,动物检疫部门应加强引种管理,对于引进或引出的动物必须严格检验检疫,确定没有任何疫病时,方可同意引进或引出,并且在引进后经过隔离饲养1~2 个月,再可以放入大群混合饲养,避免从外界引进病原体而感染疫病。

猜你喜欢
病羊疫病羊群
宋代疫病防治中的问责与监督*
动物疫病与保险联动知多少(二)生猪疫情处理——访山西农科110专家、山西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樊立超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诊断、预防及治疗
羊群莫名蒸发疑案
羊群莫名蒸发疑案
山东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分析
动物疫病监测在疫病防控中的作用探索
浅谈猪的疫病防治
羊的未来
绒山羊尿结石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