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健康风险评估”课程教学改进策略研究

2022-11-04 04:52季钢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14期
关键词:体育院校体质评估

季钢

(首都体育学院 北京 100191)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社会变革所带来的各种竞争压力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人民的健康正成为新时代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实施健康管理是切实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健康风险评估作为健康管理的前提与基础,是健康管理从理论走向实践的重要抓手,通过风险评估帮助个体综合认识健康危险因素,利于制订个体化的健康干预措施。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对于健康的新需求,培养大量新型健康管理人才成为必然,在高校中开展相关专业课程建设就显得非常必要,传统医学院校以及包括体育院校在内的其他普通高校纷纷开设健康管理相关课程。“健康风险评估”是首都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健康管理方向)本科生专业的一门新兴骨干课程,于2015年开启,教学内容主要是从风险管理角度对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量化评估,在认识健康风险的基础上,对健康风险加以防范和控制,提高健康管理效果。溯源健康风险评估的历史,其是健康管理的重要技术环节,该门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与实践性。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运动健康风险评估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方法,学习如何通过测量和观察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来评估个体的健康状况及风险危害性的程度。

2016年出台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不仅描绘了“大健康”的蓝图,还昭示了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需要深度融合的方向。应社会发展、全民健康的需求,人民群众对健康的认识不再仅停留于没有疾病,而是身体、心理与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生活方式是影响健康的最重要因素,促进健康的积极生活方式之一就是合理的体育活动,“体育生活化”正成为现代大众健身的发展方向。体育运动成为人们追求健康的必要手段,“体医融合”正在成为全民健康的新常态。面对新时代的新需求,在相关教学课程中应体现“体医融合”的内容,体育在健康评估方面应有表现,而这是体育院校较之医学院校的优势,体育院校急需发挥自身体育科学的学科优势,建立复合型运动促进健康人才培养体系,以满足社会对体医融合性人才的需求。同时,2020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人们旧有的、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方式,2021年以来,国内外疫情防控持续,疫情呈现多地散发及单点暴发的较为复杂的形势,大学校园因为其特殊性,传统的线下教育不能满足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要求,线上与线下教学模式共存可能成为新的常态化现象。为了适应以上新常态的需求,高等体育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健康风险评估”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势必进行改进与完善。

1 “体医融合”全民健康的新常态呼唤健康风险教学改革

1.1 整体健康观的确立摆脱了旧有的健康单纯指向疾病的误区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48年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状态,而是一种在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通过对健康概念的分析,可以发现以下特点:(1)指向整体健康而不是单一指向疾病,其内涵扩大了;(2)涉及人类生命的生物、心理和社会三个基本侧面,突破了传统医学以治病为目的的界限,以往传统医学研究的范围不能涵盖人类所有健康问题,健康目标的实现需要人类全方位、多领域知识的融合;(3)健康不仅仅是个体健康,还包含群体健康(社会健康),特别是在当下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代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更是对如何保护大众群体健康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人们应明确一点,即对“健康”概念的认识,取决于社会发展引起的观念变化以及人类自身发展对健康价值的认识差异。既然这种发展没有穷尽,那么健康概念的内涵就不可能一成不变。

1.2 传统医学健康观仍桎梏体育院校健康风险评估的教学理念

但在21 世纪的生活中,仍然有人对健康的认知存在理解上的偏差,即便是一些医务人员也根深蒂固地认为“健康就是不生病”,要维持健康就必须坚持“以治病为中心”的传统健康观念。由于传统狭义的健康观念长期被人们所认知,“疾病”与“医疗”成为健康的主要话题,这些观点思想导致目前“健康风险评估”课程教学现状出现一种单纯“医学化”的趋势。以“健康风险评估”定义为例,目前所有健康管理方面的教材中,有关健康风险评估的概念几乎都界定为对个人的健康状况及未来患病或死亡危险性的量化评估。其基本理念包含以下内容:(1)看起来健康且没有病症的人,也可能具有未来发病或导致死亡的潜在风险;(2)通过评估能够找出可能导致健康风险的因素;(3)控制危险因素可以预防或降低致病或死亡的可能性,达到预防或延迟发病的效果。从定义及其基本理念可以看出,目前健康风险评估主要针对疾病(或死亡),未能脱离传统狭义健康的医学范畴,表现为由健康始而以疾病和医疗终。

在“健康风险评估”课程的其他教学内容方面也同样存在着“以治病为中心”的传统健康观。在介绍健康风险评估的发展历史时,认为美国的Robbins医生首次提出健康风险评估的概念,他在20世纪中叶进行了大量的癌症和心脏疾病的预防实践工作,提出医生应该记录病人的健康风险,用于指导疾病预防工作的有效开展,即先期的健康风险评估主要用于疾病的预防。健康风险评估的技术包括问卷、危险度计算、评估报告三大模块,其中问卷的信息由个人或医务人员提供,危险度计算由一般以死亡为结果逐渐扩展到以疾病为基础的危险性评价。健康风险评估的种类和方法则除了一般健康风险评估外,重点讲授疾病风险评估,方法直接来源于流行病学的研究成果,注重评估客观临床指标对未来特定疾病发生的危险性。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传统医学健康观所形成的思想禁锢以及医科院校在健康管理与风险评估教学领域特定的话语权,导致体育院校在开展健康管理、健康风险评估等课程教学时,被动盲从,体医分离,信“医”不信“体”,致使专业建设特色不明显,与医科学校在办学定位、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类同现象,丢失了体育院校的体育学科特色与优势。

1.3 体医融合成为全民健康新常态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主席就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而体质和健康是从不同侧面、不同范畴来看待人体状况的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健康的范畴要大于体质,体质是健康的内涵。伟人对于体育与健康之间的这个因果关系,表达得非常明确,揭示了体育运动促进健康的真谛。不少国人也因此转变了体育不过是“打打球”“跑跳玩”的肤浅认识,认同体育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通过体育运动可以增强人们的体质,进而增进健康。

进入新时代,“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通过“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建立完善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库,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完善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开展运动风险评估”等方式来提高全民身体素质。该文件的核心在于明确新时代的“健康中国”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医疗中国”,国家将把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人民体质的提升而非疾病的治疗中,通过运动干预的方式将健康管理程序提前。

“体医融合”可溯源自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提出的并流传了数百年的“生命在于运动”的朴素体育健康观,其核心内容在于“运动可以有效促进健康”这一基本理念,于20 世纪末经过全球医学和体育科学界探索,形成“运动是良医”的共识,并付诸实践。目前,世界公认生活方式是影响健康的最重要因素,促进健康的积极生活方式之一就是合理的体育活动,适量运动是维护健康的四大基石之一,体育运动成为人们追求健康的必要手段,“体医融合”正逐渐成为全民健康的新常态。

2 新常态下体育院校“健康风险评估”教学改革的探索

2.1 从健康风险评估到运动健康风险评估的转变

如何在体育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健康风险评估”教学中体现体育运动在健康评估的地位与影响,发挥体育院校在体育运动评价与干预方面的优势,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内容方面注重突破传统的医学理念,突出体育院校的学科特色,在相关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应避免与医科院校教学的趋同性,适当增加体适能、体育保健学等课程知识内容,向学生介绍体质健康测试和运动风险筛查评估等技能方法,丰富运动健康风险评估的内涵。需要注意的是,教学内容从传统医学的健康风险评估过渡到“体医融合”的运动健康风险评估,不是简单地从医学变为体育学,而应对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科学有效的调整,力争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适应培养新型、复合型运动促进健康人才的需要。

2.2 体医结合,优化教学内容

在教学改革中应尝试将体育与医学相关内容进行有机结合。以往介绍健康的影响因素时,关于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主要集中在导致疾病方面(如雾霾会诱发哮喘、气管炎、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现在尝试加入严重雾霾进行体育竞赛时,运动员戴口罩比赛,个别选手当场身体不适,以及东京奥运会中铁人三项比赛由于水质太差,水域中的有害菌含量严重超标,参赛选手出现倒地呕吐的情况,可以说明良好的环境对于运动以及健康同样重要。在健康风险评估的问卷收集中,加入体质健康测试的内容,增加人体形态、素质指标的评定,补充了医学依赖传统的生理、生化指标检测等不足,做到健康维护的前移,并通过介绍目前与学生联系最密切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评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学生的亲身感受和测试评价增加他们对健康风险评估的认知度,科学评价自身的体质健康水平,综合认识个人的健康危险因素,有助于制订个体化的健康干预措施。任何事情都有多面性,随着关注和参加体育竞技和运动健身的人越来越多,任何运动都有可能发生意外,只有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体质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运动强度、运动频率和运动时间,才能规避意外,真正达到无风险健身的目的。针对近几年几乎每年都在报道的大学生“体测猝死”所折射的学生体质之殇,教学中应引入运动风险筛查评估,明晰运动风险来自学生身体状况、运动场地环境、教师组织管理等方面,其中学生自身为主要风险因素,进而讲授运动风险危险因素。科学运动,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了解可能导致严重运动风险事件(如昏迷、猝死等)的疾病或健康隐患,如某些心血管或全身性疾病,系统了解运动前的风险筛查和分级方法,最大程度避免运动风险事件的发生。这时就需要将临床诊断、运动医学的相关知识纳入到知识体系当中。适当增加运动健康风险的案例教学,如2020年欧洲杯赛场上发生的险猝死事件、甘肃白银山地马拉松赛多人死亡事故等,帮助学生直观认识运动风险的危害,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导致运动健康风险的直接及潜在原因,从风险回避、风险降低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及预防原则。

2.3 寓教于研,鼓励师生教学、科研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有个大家认同的观点:教学即学术。为了更好地研究课程改革的效果,笔者申报了首都体育学院2021年教改立项课题,在教学改进的实践基础上,教学与教研相互促进,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相结合,有效提升教学改革的效果。将项目的实验与验证过程引入课堂,鼓励学生以课程改革的相关内容,申报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指导学生通过资料收集、研讨等途径,提升学生的思考及逻辑分析能力。教研室内部也根据教学改革内容,组织相关教师通过申报党建实践活动项目等形式,开展服务社区的运动健康评估与健康管理活动。实践表明,运动健康深受社区居民欢迎,给专业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支持,进一步了解百姓对运动健康管理专业性的需求,以需求完善专业教学和学生培养,有利于学科建设创新。

2.4 加强专业社团建设,培养学生实践技能

针对当前“健康风险评估”课程“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教学实践内容与培养目标结合不足的情况,适当加大“体质测评方法”的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体质测评等运动健康风险评估的相关技能,以利于今后的发展。教学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在学院支持下,成立“体质测评社团”,培养学生对健康风险评估等健康管理相关领域的感性认识,锻炼实践技能推进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提高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除了进行实践操作的体验式活动外,还鼓励开展理论学术交流活动。内容涵盖国民体质监测和国家学生体质测试的内容,对于学生掌握体质测试的技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根据体质测评社注重实践操作的特点,做好社会服务,以社会服务锻炼学生体质测评实践能力的提高。以体质测评社的学生骨干为主体,参与所在街道居民的体质健康测试工作服务工作,先后为街道所辖诸多社区居民提供体质测试。很多学生能够自我钻研体质健康评估知识,能够较好地回答测试过程中居民关于测试指标、方法等的提问,有助于学生掌握专业理论与技能,具有较强的应用与实践能力。在学生毕业实习前,还要组织进行专业知识竞赛以及专业技能考核,以赛促学,以考促练,力求每个学生能够掌握健康风险评估的基本理论知识与体质健康测评的基本操作技能。

2.5 应对疫情防控新常态化,线上线下教学方法互为补充

随着“互联网+”“云端”等教学信息化、现代化的发展,以MOOC 等开放式网络课程给更多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对促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起到推进作用。面对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正常线下教学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为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因其局限性无法满足特殊形势下的教学需求,而线上教学充分体现了其高效、便捷、实时等优点,各高校都充分利用各种网上教学平台以及网络教学资源,开展线上教学活动。2021 年以来进入后疫情时期,面对新冠肺炎病毒可能与人类社会长期共存的局面,国内多地暴发局地疫情,各地疫情防控呈现“新型常态化”。在当前新形势下,高校教学活动由于传统线下教育所具备的优势和不可替代性,其仍然是教学的主要模式,但线上教学具有自身独特的优点,在将来一定时期内,高校教学将在以往课堂教学基础上,有效使用线上教育资源,提高线上教学的质量,做到线上与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互相补充、相辅相成、互为成就。在“健康风险评估”教学改革中,教育工作者所采取的措施包括:在坚持线下教学为主的同时,引入中国大学MOOC 中优秀的健康管理方面的教学课程,教师、学生一起学习,从中汲取新知识、新技能,丰富知识层面和深度,丰富线下教育素材,提高教学质量。同时相对于传统线下教育,线上教育教师和学生不能够及时交流的缺陷,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相关功能加强对学生教学过程的监控,辅以线上讨论、提交作业等形式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测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 结语

面对新常态,首都体育学院以高等体育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改革为出发点,通过“健康风险评估”课程改革,理论联系实际,优化教学内容,突破传统的医学理念,突出体育院校的学科特色,体育运动赋予健康风险评估新的研究领域。应对新形势,应不断尝试教学方法改革,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达到提高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培养质量、提高教师的育人水平、完善专业课程建设的目的。正如人们对健康的理解随着时代发展和进步不断深入和完善,对健康风险的认知与评估也不再是单纯的患病或死亡的量化评估,而是对影响人类健康的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评判,健康风险评估的方法与手段不断发展演变,作为课程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样并非一成不易,根据时代要求,结合实际情况,针对运动健康管理人才的培养需要,合理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不断探索“健康风险评估”课程教学的改进策略。

猜你喜欢
体育院校体质评估
兼加体质
体育院校特困生资助工作的现状与困境
地方立法后评估刍议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评估社会组织评估:元评估理论的探索性应用
360度绩效评估在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中的应用探析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Make Efforts,and You’ll Get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