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创新的基本方向与实现路径研究

2022-11-04 08:39付重阳王云鹏
少年体育训练 2022年2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体育教学模式

付重阳,王云鹏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校本部,河南 郑州 450000)

新课改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是必然趋势,这也是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现阶段高校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保持了高度重视,高校纷纷将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作为高校教育改革的关键内容。在这种形势下,高校体育教育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方向,全方位地改革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从而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

1 高校体育教学创新的意义

1.1 提高大学生体育兴趣

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思想及教学模式处于相对落后状态,较难激发大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导致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不理想,同时也制约了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因此,需要综合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高校体育教学创新,调动大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让大学生保持更加端正的态度及更充沛的热情参与体育教学,进一步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1.2 健全体育教学模式

如今,高校需要给予体育教学足够的关注,对体育教学进行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改革以往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才能不断健全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以科学的理念引领当代大学生进行体育学习。在以往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中,培养大学生体育素质是最基础的教学思想,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高校应与时俱进,除重视对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外,还应重视激发大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大学生树立终身锻炼的意识,让大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与成长过程中坚持运动,铸就强健体魄。

1.3 优化体育教学效果

高校体育教育是实现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的有机构成部分,特别是在学生运动兴趣、运动习惯、运动能力、身心健康、综合素质发展方面发挥着牵引作用。优化高校体育教学效果将在学校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活动之间架起桥梁,引导大学生在步入社会后继续保持良好的运动与生活习惯。受社会环境影响,当代大学生出现了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成长与未来生活工作。优化高校体育教学效果,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使其自主参与各种体育运动,承担起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和对国家的责任。

2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

2.1 教学模式不合理

对当代大学生而言,终身学习理念与终身健身理念是相呼应的。终身健身理念是一种绿色的教育思想,已成为现阶段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不懈追求。高校与中学体育教育活动存在区别的是: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在实施体育教学前,会根据大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合理地分配课时,大学生身处不同的兴趣班。例如,喜欢篮球的大学生可以选择篮球班,但是,大学生在确定好自己所要选择的班级后,就不可以再选择其他的班级了,这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其在别的体育项目中的发展前景,同时也会局限其掌握的知识体系。在素质教育的形势下,高校在培养大学生时应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但是现阶段大部分高校采取体育分班的教学模式,实质上与教育理念是不相符的。尽管这种模式可以使大学生更集中注意力学习一种体育项目,但是长此以往也会使大学生出现厌烦甚至抵触情绪,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的发展。

2.2 教学手段单一

大部分高校体育教师认为体育教学的模式是实践,因此不用像其他文化课那样使用多媒体向大学生讲述理论知识。然而,实际上,大部分的体育项目讲究技巧,如果大学生不清楚其中的道理,只是单纯地模仿,那么大学生就无法真正地掌握这项体育项目的要点。例如,对排球或羽毛球这种比较讲究技巧的体育项目,体育教师除了应把基础的方法教授给大学生外,还需要帮助大学生积累经验,使大学生通过不断的实践操作提高自身技能。然而,在以往的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因为教学条件的限制,体育教师无法有效实施理论知识的教学,只能通过演示让大学生模仿。这种机械性的教学模式,不但很难让大学生真正领会体育项目的要点,而且还会使大学生出现视觉疲劳,从而影响高校体育教学效果。

3 高校体育教学创新的基本方向与实现策略

3.1 创设情景教学——发挥大学生主体地位

大学生具有成熟的思想,同时想象力和创造力也非常丰富,在对高校体育教学进行创新时,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方案的规划,选择大学生愿意学习的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创建生活化的课堂情境,使大学生可以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培养其热爱运动的良好习惯。在平时体育教学时,要确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扩展其自由发挥的空间。例如,把障碍接力比赛转化为丛林探险,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大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大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体验;把接力赛中的各种障碍改成跳小河、爬险坡、越高山等。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大学生深入地体验体育运动的快乐,从而强化对体育的重视,并通过实践提高自身的体育技能。在此期间需要注意的是,体育教师在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时,需要秉承科学合理的原则,在满足大学生实际需要的基础上,合理规划教材内容,保障高校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3.2 实施因材施教——开展分层教学模式

不同的大学生,其身体素质和学习能力都是不同的,因此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需要根据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合理制定教学计划,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高校体育教学,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一方面,体育教师应根据大学生不同的个性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同时在体育教学时注重和大学生的交流互动,与大学生共同进步,增强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在进行体育课程选择的过程中,大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身体素质状况选择性地学习,体育教师也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状况实施分层教学,尊重大学生的不同选择。例如,在对大学生进行耐力素质教学时,可以按照大学生的体能状况将其分成不同的小组,根据每个小组成员的特征,选择强度适宜的运动让大学生锻炼。根据大学生的体能实施分层教学是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应用较普遍的方法,这种模式给予了大学生发挥的空间,同时也遵循了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化,可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提高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根本上优化高校体育教学的效果。

3.3 健全评价体系——提供大学生展示机会

大部分体育教师在对大学生实施评价时是通过主观进行判断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困扰着大学生。对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而言,应设置健全的课堂评价体系。高校体育教学需要让大学生淡化体育成绩排名,消除成绩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在评价时应综合多个方面考核大学生的体育成绩。例如,在考核大学生体育成绩时,从大学生出勤、体育技能、体育素质等多个方面进行考核,同时将考核的结果分成4个等级,每个等级代表一个分数区间。在对大学生进行评价时,用等级进行体现,不显示分数,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大学生树立自信心。不仅如此,高校体育教学需要给大学生提供充足的表现空间及发展机会,高校应经常组织体育比赛或体育活动,以此满足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需要。

3.4 基于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体育精神

高校体育教学需要遵循以大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科学合理地安排课堂内容,充分挖掘教学价值。在进行高校体育教学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调动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大学生的体育精神。对高校体育教师而言,其应起带头作用,给大学生树立学习的模范标杆,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给大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敢于创新和探索,因此体育教师需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加入体育学习过程。例如,在教授难度系数较高的动作时,体育教师需要给大学生详细说明动作的注意事项以及关键,同时教授大学生如何妥善处理意外事件,让大学生通过不断实践将每一个体育动作落实到位。不仅如此,还要让大学生自己编排游戏内容,全方面地强化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以此推进大学生不断创新。体育教师可以利用竞争机制,激励大学生积极向上,培养大学生积极进取的体育精神。

3.5 互助合作模式——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

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互助合作式教学非常受师生的欢迎,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学效率。互助合作指按照规律对大学生实施分组,让大学生在小组内互帮互助、团结协作。通过这种模式可以让体育尖子生带动体育后进生进步,且可以有效创造积极的体育课堂氛围,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加强对大学生互助合作模式的应用,培养大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意识。例如,在足球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在为大学生讲解足球相关技巧后,一般会让大学生自由活动,导致部分大学生不愿意参与足球技巧训练。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教师可以转换教学模式,在讲解完足球技巧后,组织大学生分组合作,实施足球比赛或足球训练,与此同时,体育教师也应加入大学生,与大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从而增进师生间的和谐与融洽。采取互助合作教学模式时,体育教师要掌握适度原则,对体育教学思想进行创新,使大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以此推动大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和进步。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体育教学模式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我们的“体育梦”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