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开展语言教育活动的意义和方法

2022-11-04 13:06黎爱英
幸福家庭 2022年7期
关键词:绘本笔者幼儿园

■文/黎爱英

语言教育活动既是幼儿园五大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幼儿语言表达、口语组织、社会交往等多种能力的重要途径。基于此,笔者思考了幼儿园开展语言教育活动的意义,并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从意识、兴趣、素材、习惯、机会、技能等角度出发,提出了开展语言教育活动的方法,以供参考。

一、幼儿园开展语言教育活动的意义

(一)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幼儿才能拥有灵活的思维,反之亦然。因此,在幼儿教育阶段,教师需要为幼儿创设开放、自由的语言环境,促使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增强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而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活动恰恰满足了幼儿语言发展的需求,为幼儿锻炼语言技能和提升思维敏感度提供了条件,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在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会以幼儿的主观需求和实际成长状况作为活动开展的依据,采用科学、专业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习语言知识,帮助幼儿增强语言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会接触到更多的汉语词汇和语句,也会与教师、同伴开展多元化的互动和沟通,增强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幼儿园开展语言教育活动的方法

(一)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促使幼儿主动表达

在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活动中,语言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语言特点和个性特征,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促使幼儿主动表达。

首先,教师要从幼儿的语言特点出发,创设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和包容性的语言环境,鼓励幼儿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幼儿使用了错误或不恰当的语言表达方式,教师不能急于批评幼儿,而应采取倾听和引导的方式让幼儿掌握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同时,教师要肯定幼儿在语言方面的进步,引导他们用语言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幼儿在包容性极强的语言环境中学会主动表达。

其次,教师要从幼儿的个性特征出发,在尊重幼儿个性差异的基础上,营造宽松、自由的语言氛围,保证处于不同语言水平的幼儿拥有平等对话的权利,从而增强全体幼儿的语言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精心布置幼儿园的语言教室,将其划分为功能不同的语言区,并在合适的位置投放难度呈阶梯上升的语言材料,让幼儿能自由选择各个分区的材料学习语言知识,并与同伴自由交流与讨论。

最后,教师要从自然环境素材出发,积极利用幼儿园内部和外部的自然环境,随机选择自然环境中的素材与幼儿展开对话,以增强幼儿的语言组织与应用能力,引导幼儿主动表达。例如,教师可以让幼儿倾听下雨的声音和雨滴落在房檐上的声音,引导幼儿感受大自然,并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感悟。

(二)融入语言游戏,激发幼儿表达的兴趣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形式,它能以一种趣味化的方式将教育内容呈现出来,让幼儿在活跃的氛围中产生表达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在语言教育活动中融入语言游戏,以激发幼儿表达的兴趣,促使幼儿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语言知识,从而增强语言活动的效果,更好地锻炼幼儿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挖掘幼儿的兴趣点,选择符合幼儿兴趣的游戏内容,以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使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教育活动。例如,为了锻炼幼儿的人际沟通能力,笔者组织幼儿开展了“我说你猜”的语言游戏,将印有拼音和图画的卡通图片作为游戏道具,将幼儿分为两人一组,一名幼儿手持卡片并将其放在头顶,另一名幼儿相对而站描述卡片中的物品,手持卡片的幼儿需要根据描述准确说出卡片上的内容。

(三)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拓展语言教育活动的素材

语言素材是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载体,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语言教育活动,拓展语言教育活动的素材,丰富幼儿语言学习的形式,让幼儿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会语言学习的乐趣,以激发幼儿参与语言教育活动的兴趣,从而增强活动效果。例如,在“冬天来了”的语言教育活动中,笔者发现部分幼儿对冬天的印象较为模糊,无法准确说出冬天的景象。于是,笔者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展开教学,利用智慧平板、多媒体等为幼儿展示“皑皑的白雪”“透明的冰凌”“美丽的冰花”等自然景象,让幼儿看到了“行走在大街上的人们都裹上了厚厚的大衣”的景象,帮助幼儿全面地了解了冬天。接着,笔者提出问题“冬天来了,我们的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幼儿根据之前观看的图片和视频,争先恐后地回答笔者的问题,如“大地变白了”“人们都穿得像一头熊”等,这说明教师适时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有效丰富幼儿的语言素材和知识储备,增强幼儿语言学习的效果。

(四)引进趣味绘本故事,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二者之间具有紧密相连的关系,如果幼儿能将自己的所见所感通过语言表达出来,那么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也能得到锻炼。阅读是幼儿学习语言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增强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引进趣味性较强的绘本故事,带领幼儿一同阅读,让幼儿思考故事中的情节,并鼓励幼儿通过口头形式复述和续编绘本故事,从而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例如,在某次语言教育活动中,笔者先带领幼儿共同阅读《好饿好饿的毛毛虫》,让幼儿仔细观察绘本中的插图。在幼儿大概了解绘本故事的情节后,笔者再引导幼儿根据绘本中的插图有条理地复述故事情节,这对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五)开展主题语言教育活动,给予幼儿表达的机会

主题语言教育活动是指教师以某个特定的主题为切入点开展语言教育活动,它对丰富幼儿的语言知识储备、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可以开展主题语言教育活动,选取现阶段的教育热点、社会热点、幼儿语言漏洞等不同的主题,营造轻松、活跃的活动氛围,给予幼儿表达的机会,让幼儿自由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以丰富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形式,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针对幼儿当前礼仪语言缺失的情况,笔者开展了“你说对了吗?”主题语言教育活动,为幼儿创设了不同的对话情境,如“如果我是一位老爷爷,你们和我说话应该用什么称谓语啊?”幼儿踊跃地举手回答:“和老爷爷说话应该用‘您’。”笔者还为幼儿创设了多种类型的情境,帮助幼儿掌握了“请”“谢谢您”等礼仪词汇的用法。此外,笔者组织幼儿开展演讲、辩论等活动,为他们表达真实的自我提供条件,以锻炼幼儿的语言能力,提升幼儿的语言素养。

(六)选择生活元素,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

幼儿对生活类的话题具有极大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引入生活元素,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促使幼儿主动表达,以增强幼儿的语言能力。例如,在一次语言教育活动中,笔者无意间引入了一个生活话题“小朋友们,你们在家里最爱吃的食物是什么啊”,这个话题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表达兴趣,他们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在此过程中,笔者发现幼儿有一些语序和语法方面的错误,便及时指出,幼儿也欣然接受了笔者的意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幼儿的语言能力。

(七)开展绘本阅读,引导幼儿自主表达

绘本阅读是语言领域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锻炼幼儿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绘本故事,引导幼儿自主表达、主动讲述,让幼儿观察图片内容,猜测、推理可能发生的事情,以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进而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绘本《天生一对》讲述了鳄鱼先生与长颈鹿小姐的“另类”爱情。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绘本内容提问幼儿,引导幼儿使用猜测、推理的方式展开学习。在活动开始阶段,教师可以询问幼儿“小朋友们,封面上都有哪些内容呢”,引导幼儿说出画面中的元素,如“有一只高高的长颈鹿”“还有一个又矮又小的鳄鱼”“长颈鹿在抱着鳄鱼”等。接着,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讲述,对幼儿说:“大家回答得真棒,封面上有一个奇怪的组合——鳄鱼先生与长颈鹿小姐。你们猜一猜,它们之间发生了哪些故事呢?”引导幼儿猜测故事情节并讲述。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说出许多种可能,如“它们两个在一起了”“它们做了很多好事”“它们应该是很好的朋友”等。最后,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展开阅读,让幼儿观察每一页的图片,并鼓励幼儿讲述图片内容,以增强幼儿的语言能力。

(八)利用节日元素,丰富幼儿语言学习的内容

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平日的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入节日元素,丰富幼儿语言学习的内容,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自由表达,以增强幼儿的语言能力。

例如,在新年过后的学期初,教师可以开展以“春节”为主题的语言教育活动,利用街道、社区中浓厚的“年味儿”,丰富幼儿语言学习的内容。在活动开始时,教师可以询问幼儿:“小朋友们,你们谁来说一说过年时有哪些变化呢?”在问题的启发下,幼儿踊跃发言,纷纷说出自己感觉到的变化,如“我们小区门口挂上了红灯笼”“爷爷奶奶买了中国结”“人们在家门口贴上了对联”等。在幼儿回答结束后,教师可以对幼儿说“哇!你们观察得真仔细。那么,你们知道有哪些关于春节的故事或儿歌吗?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并引导幼儿讲述故事或带领幼儿唱儿歌,以丰富语言教育活动的内容,增强幼儿的语言能力。

综上所述,语言教育活动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认识到这一点,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语言教育活动。同时,教师还应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正视语言教育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不断优化语言教育活动,让幼儿在快乐玩耍的过程中系统地学习语言知识,以不断夯实幼儿的语言基础,增强幼儿的语言能力,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绘本笔者幼儿园
绘本
绘本
绘本
我爱幼儿园
老师,别走……
欢乐的幼儿园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爱“上”幼儿园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