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艺术和饮食文化的内在联系

2022-11-05 04:27刘萍丽江西青年职业学院
中国食品 2022年20期
关键词:美食饮食音乐

⊙ 文 刘萍丽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

音乐是一门艺术,具有神秘而强大的力量,能够表达社会现实和人们的情感,而且音乐的类型非常多样,为人们带来了丰富的听觉体验。饮食文化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既可以为人们的生命提供必要的能源,也可以作为一种文化、一种艺术,通过对饮食审美和人文意蕴的探索,可以让人们对人生有所领悟,从而体会到美食所传达的艺术美感。从艺术角度来看,音乐和饮食之间自古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探究音乐与饮食之间的联系时,唯有把二者有机融合起来,才能真正体会到中国文化艺术的魅力。

一、饮食文化中的音乐呈现

音乐艺术与饮食文化的联系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时期,统治者在用膳时通常会伴有音乐,以助雅兴。到汉朝时期,汉乐府成立,将不同种类的诗词纳入音乐体系中为诗词配乐,从而演变为诗歌,再由歌姬在宴席上演奏。到了唐代,经济达到了鼎盛时期,人们的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音乐艺术和饮食文化的关系不再局限于王朝贵族,而是逐渐平民化,走进了平常百姓的生活中。总之,音乐艺术和饮食文化的结合从古代宫廷开始就有一定的呈现,宫廷宴席中会用音乐伴奏来助兴。对此,《滕王阁序》中也有记载,“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其中,“钟”指的是乐器,“鼎”指的是古代贵族们吃饭时盛放食物的容器。由此可见,音乐艺术和饮食文化早在几千年前就有密切的联系。

到了现代,许多人在用餐时也会有聆听音乐的习惯,这种现象在餐厅中随处可见。人们在进餐时将音乐作为背景,目的是营造舒缓的饮食氛围,让人们可以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用餐,从而获得愉快的进餐体验。在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的今天,我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精美食品带来的味觉享受,而是更加注重精神世界,注重内在审美境界的升华,将音乐与饮食相融合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非常著名的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除了展现中国特色的饮食文化之外,还配有合适的音乐,让人们感受到了食中有乐、乐中有食。

二、饮食文化中的音乐内涵

中国的饮食文化内涵丰厚,传播能力较强,在探讨音乐艺术与饮食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时,应深入挖掘二者在文化和习俗上的联系。比如在古代宫廷贵人们的宴席上,通常以乐曲渲染氛围,以琴助人,以鼎盛放美食,彰显宫廷贵族的大气风范。自周代以来,乐舞、礼仪等都与饮食相结合,通过乐器演奏出动听的曲调,为饮食渲染轻松的氛围,体现了音乐和饮食之间的关联。

音乐和美食的共生发展是一种历史现象,两者之间有着深刻的关系。从饮食文化的成分结构来看,饮食文化包含着酒文化、茶文化等诸多内容,分别与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茶文化通常将音乐作为背景,让人能够沉浸在舒适惬意的环境中品茶养性,随着音乐的舒缓紧凑,人的心情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带给人们不一样的茶道体悟。至于酒文化与音乐的关系,在宴会上人们可以伴随着背景乐即兴歌唱,《祝酒歌》便由此产生。祝酒歌蕴含着劝酒、祝酒的韵味,是美好与祝愿的歌唱,《祝酒歌》以其鲜明的节奏和抒情的气息在华夏地区传播开来,并被誉为一首赞美歌。音乐和美酒的融合是人类情感的表征之一,醇香的葡萄酒配上优美的曲调,使人们的生命更加充实,也成为中华习俗文化的一大特色。

除了酒文化、茶文化与音乐的联系,现代的餐饮设计中也有很多音乐使用的讲究。为了创造良好的用餐氛围,餐厅会通过选用合适的音乐来舒缓顾客的情绪,增强消费者的进食愿望,从而达到餐饮销售的目的。有关研究发现,音乐的风格和节奏能够对人的饮食欲望产生很大的引导作用,比如,风格伤感的音乐会让人心情消极,降低吃东西的欲望;积极、令人振奋的音乐则可以让人充满激情,情绪振奋,增加吃东西的欲望。即便生活条件不同,但是只要音乐艺术和饮食文化相结合,就能够让人们产生共鸣,引发共情,从而实现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交流。

将音乐和美食进行完美结合,可以突出艺术的美学价值,优美动听的音乐可以使人们心情愉快,帮助人们舒缓情绪。然而,音乐艺术不仅仅体现在饮食中,还能够在特殊的场合传达主导者的情感,比如在现代的结婚典礼上通常会用音乐来渲染氛围,表达新郎与新娘欢快的情绪,带动观众一同庆祝,吃好、玩好。

音乐是一门独特的文化艺术,可以突破语言、地域、种族等多重壁垒,成为人类沟通的一种独特途径。从中西音乐的演进过程来看,中国古典音乐非常注重意境的形成,以古琴、竹笛、编钟等为主要乐器,弹奏时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现场的音乐美。西方音乐则更注重曲调,和西方社会环境有着紧密的关系,乐器主要有手风琴和钢琴等,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例如,古希腊的一些音乐表达着祭祀和信仰,具有很强烈的仪式意识;作为浪漫之都的法国,就连音乐都是浪漫可人的;美国的布鲁斯音乐带有伤感色调等。

三、饮食文化中的音乐功能

从民俗介绍、歌颂传奇等文化的保存样貌上可以看出,音乐艺术可以经受住时代和历史的检验,是对中国文化的补充,同时也是中国传统美食与音乐艺术联系性的具体体现。

在我国,蒙古族、藏族、侗族等许多民族都有自己的敬酒词,这是为了纪念传统的庆典节日,或用于结婚、献祭,促进人们之间的情感沟通,为了延续人们的友情。祝酒的歌谣可以是赞颂,也可以是祝贺,还可以是感谢。而《舌尖上的中国》则让美食更好地传承于民众之中,不但宣传和展现了我们长久积累的传统美食文化,还特别制作了一首音乐,让观众在欣赏美食节目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融入现场。从《舌尖上的中国》所选择的音乐来看,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当地的特色美食结合具有当地特色的乐曲,例如在解说陕西面食时,与当地独特的秦腔及部分当地的民间民谣相结合。二是在节目里加入了一些配乐,例如《厨房的交响曲》,展示了工人们烹饪的场景,从准备到烹饪、从下锅到装盘、从厨房到餐桌等,都有着独特的乐曲伴奏。比如音乐的开头是煤气炉的轰鸣声,然后是悠扬的音乐,充满了欢快的节奏,还有盘子碰撞的声音、烹饪器具的声音以及摆放食材的声音,整个房间中充满了一种独特的气氛。当材料在锅中翻动时,曲调会更强烈,当最后一道菜端上来时,宾客们就可以开始享用了,此时音乐声渐渐消失,营造出了一种温暖、满意的气氛和用餐环境。在这种音乐的影响下,饮食文化变得更为鲜活,也让人有了更丰富的美感体验。

四、饮食文化与音乐艺术相联系的意义

中国的发展注重不同的文化交往,对饮食文化进行传播,是我国持续发展并拓展民族文化特色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为多种形式的跨界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石。张骞出使西域,就是在一个新时期的大环境下,在丝绸之路上摸索出一条融合了美食和文明的途径,不仅为我们带来了葡萄、西红柿等美食,也在沿途中领略了各种美食习俗,并学习了当地的美食和人文知识。除此之外,传教士们在各国之间的来往,也带动了各国文化与音乐的交流。

西式的美食与音乐的结合大多是情感的体现,不存在严谨的礼节,比如餐厅中浪漫的小提琴、咖啡馆中的摇滚乐和布鲁斯。在国外的餐馆中,将音乐与当地的风格相结合,既可以引起顾客的关注,又可以给顾客以愉快的体验。在中国的餐馆里,常常会有经典的乐声相配,用于烘托享用美食的氛围,使受众在中华特有的文化体验中体会到艺术美。

音乐与饮食文化的结合为我们带来了诸多韵律体验。比如,餐厅会借助优雅的音乐声来改善环境格局,舒缓顾客的情绪;超市等购物场所也会播放动态的音乐来激发顾客的购买欲;学校在空闲的时候会播放一些音乐来安抚学生们的心情;人们在锻炼的时候会聆听具有强烈节拍的音乐,激发身体的动感等。

总之,通过音乐可以直接表达人们内心的情感,增进人类情感之间的交流。在不同的情景下,音乐的表现形式会使人产生一些不同的情绪,因此音乐和美食的结合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于二者联系的探索和创新仍需要不断进行。

综上,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音乐艺术和饮食文化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结合音乐和饮食,既能够营造与环境主题相符合的气氛,激发人们的饮食欲望,又可以舒缓心情,让人们在愉悦的环境下享受美食。现如今,随着人们综合素质的普遍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审美体验,大街上随处可见戴着耳机的路人,以及各大小餐厅中播放的背景音乐,甚至在购物时也会播放背景音乐来为人们助兴。这是因为新时代的人们不再只注重“饱腹”,而是将饮食和艺术相结合,以期从饮食中获得审美体验和艺术价值,这也是人们向往自由、享受当下的表现。因此,为了促进饮食文化和音乐艺术的持续传播与发扬,需要借助二者的内在联系并以此为契机,深度发掘音乐艺术和饮食文化的内涵,从而引起人们的共鸣,帮助人们在思考中获得艺术体验,使音乐与饮食之间的关系更加贴合。

猜你喜欢
美食饮食音乐
老人饮食应如“羊啃草”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美食
音乐
健康饮食
别样饮食
美食都被玩坏了
美食的诱惑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