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
——被忽视的赛道

2022-11-05 05:20张晓利
中国医院院长 2022年19期
关键词:管理中心公立医院医院

文/本刊记者 张晓利

程范军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院区院长

需求不断攀升,行业生态待规范的健康管理,亟需医疗机构关注与探索。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不应遗忘或者忽视健康管理科。”在一次直播会议中,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院区院长程范军教授发出这样的感慨。

他呼吁,公立医院应加大对健康管理科的关注和支持,改变其边缘化的状态,真正把健康管理纳入学科建设轨道,以学科建设的思路,从人才、技术、平台、科研、教学和学科融合发展等关键要素发力。那么,他发出这样感慨的背后,基于哪些现实需求和发展需要呢?为此,《中国医院院长》特专访关注医疗机构健康管理科多年的程范军,以做更深入的了解。

需求正不断攀升

而且,当下,正是从健康体检进化为健康管理的关键期。体检,从专业视角来看,反映的是对受检者身体状况的横断面调查,由此而延伸出来的检前、检中、检后服务3个服务模块,但因其时效性和非连续性,称其为体检或健康体检更为合适。

而健康管理则是一种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控的过程。正如“管理”的概念所说,是管理者对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整合、实施和控制,从而达成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把“管理”一词用于健康,可以视为一个巨大的进步,也便于大家参考管理的概念、内涵和外延来考量健康体检如何进化为健康管理。

值得强调的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为国民提供全生命周期、全方位的卫生健康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这为从健康体检进化为健康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土壤。

随着“健康中国”逐步落地,着眼于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二级预防等专项筛查性体检,也在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展开。

在此背景下,承接干部保健任务较多的大型公立医院,或者在区域内竞争稍处下风的大型公立医院,如省区市头部非教学医院,成为了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的先行者。

2009年,将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纳入学科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彼时,中国健康管理的先行者处于高处不胜寒和自娱自乐的状态,但面向更大范围国民的医疗保健服务已经开始积蓄能量。

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战略发布,2017年健康管理科被纳入复旦大学医管所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再加上不断感受到来自民营体检机构的竞争,使得本就能提高资源使用率、提高运营效益的健康管理,再度吸引了医院管理者的注意。这时,我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才真正开始思考,将健康管理中心纳入学科建设序列。

然而,从学科建设角度看,大型医疗机构的健康管理中心学科建设起步晚、进展慢、路径多等特点,尚无法进行有效的凝练。

相信随着医保管控力度进一步强化,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全面铺开,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深化和2020版等级医院评审的实施,公立医院会越来越重视健康管理。但同时既往形成的思想意识、人力人才的负性存量,也提醒不能过于乐观。符合健康管理学科健康、有序发展的医院管理举措,也还需要一个探索过程。

行业生态待规范

其实,中国健康管理相对滞后,主要基于对几个现状的判断:一是对于自然人是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的认识不够清晰,重疾病治疗、轻疾病预防的观念在国人中普遍存在;二是健康相关领域社会治理相对缺位、监管不力,使得像假科普、假宣传、假体检、假保健、假病人、假医疗、假专家等现象有存在空间;三是围绕健康体检的利益输送和围猎,仍然是纪检监察部门的盲区。

除了上述因素外,健康体检机构的准入标准、质量控制、行业监管等制度不完善,是导致其野蛮生长的根本原因。2009年8月,原卫生部发布的《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是迄今唯一一部对健康体检进行准入和管控的规范性文件。文件共六章36条,除对设置健康体检机构的用房面积、医护人数下限有明确的约定外,其余的条款均比较抽象模糊、弹性很大,尤其对于独立设置的健康体检机构缺乏科学设计,且缺乏监管的主体责任和监管执法细则,使得日常的检查督导流于形式。这也是大量私立独立的体检机构活跃在健康体检市场的原因。

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呼吸科联合沌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2022年全国肺炎筛查防治公益行动。

另外,中国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依然是10多年前的标准,再加上药品耗材零加成以及政府对公立医院投入不足等因素,深刻影响了医院的运营管理、患者的就医习惯和医患关系,而且这种惯性和民众的思维定式还将影响多年。这样的政策基础,也是近20年来民营资本进军所谓的健康产业,做得风生水起的原因。

大型公立医院在人才培养、学科梯队、平台建设、质量控制、设施设备上有巨大优势。公立医院应把健康中国的责任扛起来,把健康管理学科建起来,把国民的健康守门人培养起来,而不宜疲于应付、闻鸡起舞。

而民营机构在人员资质、技术水平、设施设备、质量控制、监督管理上多劣于公立医院,应在弥补公立医院不足之处下功夫,包括鼓励民营资本规范地进入高端的医疗服务市场,以满足国民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前提是国家需要建立完善的、严格的准入、督查、飞行检查制度以及严厉的惩处制度,以助力民营医疗机构赢得国民的信任和同行的尊重。

此外,建议适宜性调整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为职工提供的健康体检实施方案,以更好地体现自然人作为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如图1)。

图1 健康体检实施方案的建议(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亟须关注与探索

我国的全科医生制度设置晚、起步低、能够真正做好国民健康守门人的全科医生严重不足,倒逼医疗资源丰富的大型公立医院通过内设全科医学科和健康管理科来满足国民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我认为,大型公立医院的健康管理科更像是衔接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主导疾病的二级预防,成为联通疾病三级预防与一级预防的医院内设枢纽。

基于这样一种定位,健康管理的学科建设应该包括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科学要素,科室运行需要兼顾学术发展和运营管理,重视横向的体检感受和纵向的全链条服务,处理好科学、服务、运营之间的关系,平台化的建设思路无疑是一种优化的选择。

这些因素注定健康管理中心的学科建设将会有异于医院经典意义上的学科建设。医院需要在兼顾好健康管理科业务的特殊性的基础上,按照学科建设的思路和模板进行适宜性调整。那么,如何理解健康管理业务的特殊性,如何区划一个便于操作的与临床学科之间的边界,如何设定其质量、效率、效益指标,如何优化其绩效考核体系,如何满足其遂行多样化的业务与管理职能的支撑体系、体制与机制?这些议题均需管理者花精力去探索。

目前,国内做得比较成熟的健康管理科(中心),有些是以干部保健工作量大、水平高(走高端线路)而在国民中享有盛誉;有些以健康体检的工作量大、体检收入绝对值和相对值大(走规模经营路线)而在业内具有影响;有些是开展科学研究、发表论文,或者参与健康管理相关指南共识的起草(走注重科学研究路线)而闻名,可谓各有特色。

组建伊始,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将管理重心放在医疗业务的发展上,并迅速成为区域性医疗服务中心。体检科是西院区组建时按常规设置的科室,因为公立医院体制机制灵活性不够,在体检单位拓展维护、投标和商务谈判的过程中,常常陷入被动状态,深感到体检业务处于同质化竞争的“红海”之中,才逐渐形成了健康管理扬长避短、差异化竞争的“蓝海战略”,开启了把健康管理中心当作一个平台性质的学科来建设的历程,即健康管理中心搭台,多个相关学科利用这个舞台“唱戏”,立足科学、兼顾经营,立足学科、兼顾拓展,不间断增加健康管理中心与院内各临床医技科室的黏性,满足健康管理业务与医院社会责任及政府职能的新需求。

经过几年发展,健康管理学科的平台化建设,成为协和医院西院区的亮点之一。具体而言,西院区按照平台建设的思路,整合资源、扬长避短,围绕慢病和部分重大疾病构建了多学科参与,贯穿检前、检中、检后,开展慢病长程队列研究、职业病防控、323行动计划、区域业务指导性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等工作,在分级诊疗体系、医养结合、体检数据转化、医院运行质量提升、区域人才医疗保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系列举措使医院的人才技术优势由疾病的三级预防有序介入一级二级预防,进一步巩固了医院在区域内健康中国战略落地的主导权和主力军的功能定位。

可供参考借鉴的做法如下:其一,建设一支能够满足健康管理中心基础运行管理的人才队伍。近5年来,医院从慢病和全科相关的专技人员中选拔、培养了一批业务骨干到健康管理中心全职工作,成为中心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形成了“一流的人才指导二流的人才、做出了一流的业绩”的格局。

如,医院配备专职学科带头人(中心主任)和业务骨干时,选择高学历、高职称,热爱健康管理工作的临床医生,提供专业和科学的服务;配备行政运营团队,负责日常运营管理、品牌推广和市场维护;配备服务意识强、有专业技术背景的运行团队,在专业技术骨干的主导下解决好检前、检中、检后的服务和转化。

同时,西院区鼓励在健康管理中心的专科医生保持专科特长的同时,加强全科通识培训,参与临床科室的查房、会诊、管床等医疗活动,开设健康咨询门诊、全科门诊,保持和临床的黏性、提升临床能力。

其二,建立全院区关心支持健康管理工作的机制,尤其是普外、骨科、心脑血管、内分泌等学科的高年资医生轮流参与日常的健康体检的检前、检中、检后服务,引导主检医生在受检人群中挖掘其科学价值,提高阳性检查结果的处置能力和转化效率。在遂行慢病队列研究时,相关的临床医生和健康管理中心的全科医生分工协作,确保研究质量和进度。

其三,开门办科、引智引项目,整合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管理学院,乃至外校外院的专家资源和实验室资源,主动参与项目实施(如,同济-东风队列),提高健康管理中心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使医院健康管理高水平起步。

1 医院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迁汉移民点展开义诊,防治心血管疾病。

2 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心内科副主任周子华教授正在“健康进机关”活动中开展服务。

3 医院服务东风汽车公司,试点建设长程健康管理。

其四,负责政府公益项目落地,如湖北省卫健委主导的“323”行动计划(如图2)。项目实施一年多以来,不仅使“323”行动计划涵盖的重大疾病做到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也显著提升了医院健康管理科员工疾病防控的理念和能力,使区域内人群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也为更加广泛的疾病预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五,承担区域性城市医联体运营管理。健康管理科代表区域大型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紧密型医联体,节约了医院的行政资源、提高了运行的效率和运行质量,对分级诊疗和改善人民群众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显现了积极的作用。

目前,西院区正在致力于构建全链条、一站式、长周期的健康管理体系。

不难看出,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政府对医疗卫生、教育养老的投入逐步增加,再加上监督管理渐渐严格,健康行业运行越来越规范,健康管理事业值得大型公立医院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这是呼应健康中国战略之使然,也是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之必然。

该行动计划由湖北省卫健委主导,开展的大规模防控行动。针对省域范围内靶向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3 类重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2 种常见基础疾病,出生缺陷、近视、精神障碍3 种常见公共卫生问题。

猜你喜欢
管理中心公立医院医院
公立医院文化对党建政工的有效促进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致高中毕业生的一封信
物联网下职业学校“智慧实训管理中心”的建设思考
公立医院总医疗费平均增幅须在10%以下
人事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研究
萌萌兔医院
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业务风险防控的策略
医药:3500家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
认一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