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英语翻译探讨

2022-11-05 04:27杨惠敏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食品 2022年20期
关键词:英语翻译道菜菜肴

⊙ 文 杨惠敏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变得日益频繁。我国要想提高自身的文化软实力,就必须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工作,让更多的国外受众深入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爱上中国传统优秀文化。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够顺利实现传统饮食文化的对外输出,需要加强对多元饮食文化的英译工作。英语翻译人员要树立先进的翻译工作理念,严格按照基本翻译原则,灵活运用各项翻译方法与技巧,确保在还原原文真实含义的同时,还能够贴合国外受众的语言使用习惯与文化背景。本文将对传统饮食文化的英语翻译展开分析与探讨,希望能为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对外输出尽绵薄之力。

一、传统饮食文化英语翻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传统饮食文化的英语翻译过程中,英语翻译人员必须始终坚守本国语言文化的底色,不能一味迎合西方民众的阅读体验需求,导致翻译内容失去原文特色,以致于本末倒置。当前,西方文化对于英语翻译人员产生了一定的强势影响,导致我国传统饮食文化在翻译中丧失了应有的主导权。比如: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豆腐”,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一种传统食物,有关豆腐的文化早已涵盖在中华民族的饮食习俗、诗歌、散文、谚语以及传说中。对该词汇进行英语翻译时,翻译人员应该合理采用音译方式,将其翻译为“tofu”,然而一些餐馆为了方便国外受众理解该菜肴的材料成分,会将其翻译为“beancurd”,意思是豆子制成的凝乳。英语翻译人员选择站在西方语言文化角度去翻译我国传统饮食菜肴的名称,虽然能够照顾到西方读者的感受,但是却丢失了原词的含义和特色。再如:在对中国传统食品“白酒”一词的翻译中,很多译者并没有采取音译方式,将其翻译成“Bai Jiu”,而是利用西方语言文化将其翻译为“liquor”,也就是西方的烈性酒。这种翻译方式忽略了我国传统的白酒文化,难以让国外民众了解到中国白酒文化的博大精深,反而会因为其“烈性酒”的翻译让他们不敢尝试。如果英语翻译人员在翻译我国传统文化过程中,过于考虑英语文化,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内涵表达,不利于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正确传播。

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极为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已经形成了风格迥异的饮食文化与烹饪技术,它们共同组成了我国的众多特色菜系。而不同菜系中的菜肴名称又五花八门,有的是根据历史典故命名的,有的是根据食材做法命名的,有的是根据地名命名的,有的是根据动植物名称命名的,但不管哪种命名方式,它们通常都蕴含着特殊的文化内涵。这就导致英语翻译人员在翻译复杂菜肴名称时,难以让国外受众直接、准确联想到菜肴的具体信息。特别是那些根据我国历史典故与地名信息转换而来的菜肴名称,如果翻译人员只是单一采用直译或者注释的方式进行翻译,容易使译文不够恰当,难以向国外受众准确传递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精神内涵,让原本具有艺术性的菜肴名称变得肤浅和苍白。比如:我国四川名菜太白鸭,其与我国古代的大诗人李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唐朝天宝元年,李白受到唐玄宗的器重,入京供奉翰林。他以年轻时食过的焖蒸鸭子为蓝本,用百年陈酿花雕酒、枸杞、三七等蒸煮肥鸭,献给唐玄宗。唐玄宗品尝后极为喜欢,遂赐名“太白鸭”。一些英语翻译人员在翻译这道菜肴时,并没有深入了解其历史背景,而是采用直译方式将其翻译为“too white duck”,这样的翻译过于直白和肤浅,会让国外受众有一种莫名的喜感,并对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产生一定的误解。

二、传统饮食文化英语翻译的基本原则

在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英译工作中,翻译人员需要遵循避虚就实原则,严格按照原文的真实含义进行翻译,不能向国外受众传递错误的译文信息,使他们对原文含义产生误解,这样会严重影响到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对外传播。在对传统饮食文化中的各类菜肴名称进行翻译时,翻译人员可以结合其加工材料、烹饪技术以及味道等进行合理翻译,以此向国外受众正确介绍我国传统菜肴的完整信息。比如:当翻译我国家喻户晓的名菜“鱼香肉丝”时,如果只是单一采用直译方式,从字面意思将其翻译为“fish-flavor shredded pork”,会让国外受众感到极为疑惑,对该佳肴产生一定的误解。这时翻译人员就可以用避虚就实的翻译方法,将其翻译为“shredded meat in chili sauce”。

在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中,众多菜肴名称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寓意,倘若翻译人员只是单一采用直译方式进行翻译,就会导致译文引起国外受众的误解。比如:要想做好“红烧狮子头”这道菜的英译,翻译人员就要了解该道菜的历史背景故事。在唐代,郇国公举办了一场宴席,名厨韦巨元精心制作了“葵花斩肉”这道精美绝伦的佳肴,由大肉团子烧制而成的葵花心,就像是“雄狮之头”。在场的宾客们乘机劝酒道:“郇国公半生戎马,战功彪炳,应佩狮子帅印。”在听到宾客的奉承赞赏后,郇国公便举杯一饮而尽,并把“葵花斩肉”改名为“狮子头”。在西方民众眼里,狮子是一种保护动物,是不允许被猎杀的,更不允许做成菜,如果翻译人员采用直译方式将其翻译成“braised lion head”,就会让国外受众误以为是用狮子的头加工制作而成,从而影响我国的正面形象。对此,翻译人员需坚持避免文化冲突的翻译原则,站在他国的背景文化角度思考翻译问题,将其合理翻译成“braised pork ball in brown sauce”,使国外受众正确理解这道菜的深刻含义。

在对结构复杂的菜肴名称进行翻译时,翻译人员还需要坚持舍繁就简的原则,通过简单的词汇将原文涵义清晰地表达出来。比如:“蒜茸猪红拌时蔬”,由于该道菜肴名称较为繁琐复杂,如果将全部中文内容进行英译,那么英文名称会过长,让国外受众难以理解。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可以适当省略配料部分,直接使用“spiced”来表示相关涵义。基于这一前提,就可以直接将这道菜翻译为“spiced pig's blood with vegetables”。

三、传统饮食文化的英语翻译策略

直译是英语翻译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这种翻译方式的优势在于,能够向国外受众直观、清晰地介绍菜肴的烹饪方法与原材料等内容,不足之处在于难以表达出原中文菜名所蕴含的深层次文化内涵,所以翻译人员需要结合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中不同菜肴名称的具体来源,合理采用这种方式。比如:当翻译人员翻译以食材名称为核心内容的菜名时,就需要了解菜肴的主要加工材料,向国外受众传递其核心信息。以我国经典名菜“梅菜扣肉”为例,其核心加工食材为五花肉和梅菜,翻译人员便可采取直译方式,将其翻译为“pork with preserved vegetables”,这样能够简洁明了地交代出该菜肴的主要食材,使他们在选择食物时较为放心。当翻译以烹饪技术方式为核心命名的菜名时,翻译人员需要清楚交代菜肴的烹饪技术方式,以此充分向国外受众展示出我国饮食文化中比较独特的烹饪方式和高超的烹饪技术。比如:在对我国广州著名特色菜“烤乳猪”进行翻译时,英语翻译人员可以采取直译的方式,将“烤乳猪”的烹饪方式和主要食材进行综合翻译为“roast suckling pig”,这样能让国外受众直观了解到该道菜肴的主要加工材料和烹饪技术方法。

在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英文翻译工作中,直译法并不能满足所有传统菜肴名称的翻译工作需求,此时翻译人员就需要科学采用意译法,尤其是当翻译那些具有深层次文化内涵的传统佳肴名称时,要想向国外受众传递出其真实、完善的文化内涵信息,就必须合理运用好这种翻译方法。比如:在对“夫妻肺片”进行翻译时,如果采用直译方式将其翻译为“Husband and wife’s lung slice”,会让国外受众感到惊恐和荒诞。为了能够让他们正确理解该道菜名称的真实含义,就可以选择意译法,将其翻译为“sliced beef and ox tongue in chilli sauce”,这样能够让国外受众了解该道菜的主要加工原料和味道。当翻译人员翻译一些具有美好寓意或文化内涵的传统菜肴名称时,意译法也是较为理想的选择。比如:在翻译传统菜肴“金华玉树鸡”时,如果简单使用直译法将其翻译为“chicken cooked with golden flower and jade tree”,就会引起误解,让国外受众感到莫名其妙。所以,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明确菜肴名称的具体涵义,其中的“华”即为金华火腿,“树”是中餐刀工雕刻之下的青菜树。因此,可选择意译法将其翻译为“sliced chicken and ham with greens”,也就是蔬菜鸡肉和金华火腿片加工制作而成的中国传统美味佳肴,方便国外受众直观理解。

在传统饮食文化的英语翻译工作中,翻译人员除了可以采用直译与意译翻译方式外,还可以合理采用音译方式。在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体系中,有一些词汇是无法利用英语词汇进行直接解释的,翻译人员无法从目标语言中找到对应的词汇。此时,翻译人员就可以选择音译的方式,一方面可以保留中文名称的含义,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国外受众对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印象,并对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当翻译我国经典小吃“油条豆浆”“包子馒头”以及“麻花”等特色食物时,就可以采用音译的翻译方式,这样能够更好地保留中国传统食物的独特风味,便于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对外传播,促使国外受众切身体验到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值得注意的是,英语翻译人员在音译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加注释的方式,方便国外受众更好地理解该道菜的材料或者加工方法。

综上所述,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翻译工作是一项具有极强实践性的活动,英语翻译人员需要结合传统饮食的原文含义和特色文化内涵,合理采用对应的翻译方式,确保能够正确对外传播我国的优秀饮食文化,进一步提升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播力。

猜你喜欢
英语翻译道菜菜肴
Chinese cuisine finds fans in Ethiopia 中国菜肴在埃塞俄比亚成功“圈粉”
逆向思维在大学生英语翻译教育中的导入和培养
数字化时代英语翻译教学新模式探究
新形势下再议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概述
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张绍玉:五百年镇远道菜传承人的传奇
把24节气做成24道菜,你确定不要尝一尝?
如何处理客人反映菜肴口味不对的情况
辣出火红年味
酒后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