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社区体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研究

2022-11-07 10:32付思雨
体育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医养河南省养老

付思雨 白 冰

(黄河交通学院 公共体育部,河南 焦作 454950)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将促进健康的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的全过程”,“要促进全社会广泛参与,强化跨部门协作”,并特别指出应“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河南省“十三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中预计到2020年,河南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将达到1700万,老龄化率将达到17.8%,人口老龄化问题将对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和长远的影响。响应人口老龄化趋势,构建完备的养老服务体系,符合当前人口老龄化社会的现实需求,有助于缓解家庭的养老压力,保障老年人健康养老,促进养老服务业更好更快发展。

我国学者在体医养结合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赵妍妍等从老龄化角度出发,提出重视老年人疾病的预防,加强宣传健康理念、优化老年人群零碎状的医疗、身体健康教育和养老资源,构建“医养+医体”的公共服务养老模式。戴志鹏等学者提出从体育锻炼、中医及居家社区养老进行干预,达到治未病及从康复体育、西医、机构养老进行干预,达到“治已病”的实施路径,各自发挥自身功能优势,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共同推动老年健康服务。

目前看来,相关研究成果数量来看很低,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并且基本上是理论探索,而且各地区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并未形成国家层面的统一标准。本文旨在通过对新时代社区体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进行研究,为河南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新时代社区体医养模式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对体育卫生系统、医疗系统及部分社区养老机构进行调研分析,了解当前体医养结合模式的政策措施、服务及实际运营情况等信息。

2 结果与分析

2.1 河南省养老服务体系概况

2.1.1 需求分析

河南省目前处于人口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数量相对增多,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目前,河南省经济发展程度相比一线城市还存在很大差距,人口老龄化大大增加了河南省经济发展压力,增加了大众对养老服务的迫切需求,但是目前河南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建设滞后,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现有的养老服务层次不能适应养老事业发展的客观需求。

老年人的需求也从最初的日常照料扩大到现在的养生、保健康复、医疗服务及精神追求等方面,这就要求现在的养老服务机构层次提高,在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拥有如此大的需求量,通过了解其购买量却不高,主要就是机构收费较高,老年人的支付能力有限,现行的居民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短期内均摊,无法纳入补偿范畴,无形中加重了老年人的经济负担。

2.1.2 供给分析

目前,国家已经颁布了一些与养老服务相关的文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等,政府高度重视,关心人民群众,积极发展老龄事业,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当前,建立的养老保险以及家庭养老为主与社会扶持相结合的养老保障制度,基本能够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另外,社区卫生站、托老所、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学校、老年休闲广场等场所增加了老年服务设施,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参与到服务老年人的活动中去,但是志愿者的健康知识和体育锻炼指导水平往往不是很高,缺乏“体医结合”和“医养结合”的专业人才。

2.2 河南省体医养结合模式现状及分析

2.2.1 政策相对不全

1995年,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倡导全民参与健身,构建面向大众的体育健身服务体系,旨在全面提高全民的体质和健康水平。2013年国家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到了医养结合的概念,加快推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的融合发展。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强调应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2020年,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关于深化医养结合促进健康养老发展的意见》,旨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另外在完善医养结合服务机制和提升健康养老服务能力两个方面也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意见。但是与体医结合相关的政策文件却很少,有关政策不健全,有待进一步完善。

2.2.2 机制相对不健全

目前,河南省的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协作机制还不健全,体育和医疗机构融合深度还不够。与“体医结合”和“医养结合”有关的文件、制度缺乏,长效筹资机制也还未建立,相关工作的开展缺乏有力的保障,行政组织职能不明确,联席会议工作机制需要建立健全。另外,健康监督和评价体系还有待完善,以督促相关目标任务的实现。

2.2.3 资源相对不足

人们对生命和健康越来越重视,意味着老年人对社会公共服务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体医”和“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相关措施有待进一步实施和落实。目前,河南省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和养老服务资源不能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的需求,河南省“体医”和“医养”相结合的养老资源十分匮乏,相关的医疗机构也很有限,社会体育资源缺乏,造成了目前需求量大、资源短缺的现象。

2.2.4 各公共服务系统协同不强

只有各公共服务体系之间相互合作、相互配合,才能促进体医养结合模式的构建和发展。但是,从目前的了解来看,“体”“医”“养”三者结合得并不是很好。

首先,在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方面,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负责解决社区主要医疗卫生问题,主要功能包括治疗社区居民常见疾病,加强对预防疾病知识的宣传教育,以及为术后需要康复的患者提供康复保健服务等。政府社会保障政策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上得到了体现。体医融合可以很好地将医疗卫生资源和体育康复保健资源结合起来,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患者获得康复和健康。但在调查中发现,在医疗资源方面,全科医生很少,并且资质也不是很高。

其次,在公共基础设施服务体系方面,社区体育管理机制和管理职能不清晰,有待进一步健全。目前部分社区的体育健身设施还不齐全,体育器材分区化,器材设施满足的人群比较单一,不能同时满足不同人群的健身需要,还有一些健身设施有损坏现象,没有及时维修,这和部分居民公共基础设施保护意识不强有一定关系。

最后,在公共体育服务方面,大部分社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较少,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比例则更小,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学历和能力都有待提高。另外,一些医疗和养老结合的机构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医养结合的深度还不够,机构级别大小不一和职责不明确,区域发展不平衡。

2.2.5 信息化平台建设滞后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看病就医的人也相对较多,这也就意味着省内各地的医院、诊所、医疗机构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但是目前只有少部分的医院的信息化平台建设比较好一些,为病人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费用。大部分的医院诊所需要排队挂号、排队看病、排队拿药等,浪费了病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当前网络发展很快,应该利用网络的发展建设信息化平台,提高各地的医疗服务水平。

2.2.6 人才培养质量不强

体医与医养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对体育、医疗、养老多方面全能掌握的复合型人才,但是目前这类从业人员数量少、专业程度较低,人才培养质量有待加强,要突出应用型。目前,体育类院校的学生毕业之后大多数选择当教师、去健身房工作或者自主创业,很少一部分会选择投入到服务社会当中,并且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十分有限,基本没有学习跨学科知识,使得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受到局限。另外,医学类院校的学生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也相对单一,取得专业的从业资格证书人员较少,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储备量不足,人才培养有待加强和完善。

2.2.7 健康意识淡薄

新时代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开始注重养生,但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压力也在不断的增加,人们往往会忽视自身健康问题,导致步入老年后健康情况下降。另外,人们的生活作息不规律,健康意识和健身意识也有待加强和提高。老年人的锻炼方式不能只体现在下象棋、遛弯儿等方式上,要提高锻炼意识,多参与到使身体四肢活动起来的锻炼中去。

2.3 河南省体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影响因素

2.3.1 政策落实不到位,权责不明

目前“体医结合”和“医养结合”政策落实困难。大部分养老机构并未将两个结合进行深度融合,多以各自原则性的规划为准,缺乏实际的执行力,各地方政策落实差距较大、城乡差距大,如省会城市郑州发展较为迅速,而市县地区领会与实施政策则明显滞后;“体医养结合”作为新兴事物,更多地注重医养方面,而容易忽视体育锻炼及体育保健康复,再加之各级政府在理解上会存在偏差,使得政策落实的结果不一。

2.3.2 利益冲突

三者会出现利益冲突,“医养结合”属于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体育公共服务主体、医疗服务主体与养老服务主体三者各自模式建设体系侧重点不同,各有侧重点,相互之间收到市场经济因素,使得服务主体的质量及效率会受到影响。

2.3.3 人才匮乏

根据河南省2020年年鉴:河南省目前拥有养老机构2549个,拥有职工26147人。其中60岁以上残疾人接受服务共228647人,养老服务人员明显不足,持证的专业护理人员不足,人员供给极度短缺;条件稍差的服务机构多聘请下岗或者农村务工人员,一般只能照料日常的生活起居,很难保证服务质量。目前尤其缺乏既具备养老、护理、保健康复等专业素质,又具有一定信息化处理能力的全方位人才,整体服务人员层次不高,也就自然存在这个行业的工资待遇低,专业人才招聘力度难,人员流动大,极不稳定。

3 河南省体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对策

要想更好地推进社区“体医养结合”模式建设进程,就要克服重重困难,破除障碍,各部分联动,深度融合,需要政府部门明确职能定位,完善体医养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

3.1 明确职能定位,加强行政控制力

各行政部门要加强合作,因地制宜,共同制定出相关政策和实施细则,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建立信息化管理体制,避免出现职责不明确的现象。政府还可以加强行政控制和管理,规范市场行为,建立长期有效的护理保险制度,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将体育公共服务、医疗服务和养老系统相互配合,相互合作,促进体医养三者的结合。

促进体医养融合必须在体制上打破不同部门的资源互动枷锁,建立并加强体医养融合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搭建各领域沟通合作平台。同时要培养专业的人才,打通职业资格认证通道,为相关从业人员在制度上提供晋升和发展空间,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到体医养融合相关领域。

3.2 拓宽资金渠道,调动市场自发力

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除了国家出的部分资金作为养老服务的专项资金外,可设立体医养结合专项基金,积极参与慈善机构等各类组织合作,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并出台有利政策进行扶持。首先,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营造良好的市场进出环境,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社区体医养结合建设,充分发挥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次,塑造创新和研发环境,发挥市场主体和参与主体的主创性与积极性,提高参与主体的荣誉感。

3.3 加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体医养服务质量

鼓励高校开设体医与医养服务相关专业,培养专门服务人才,为社会提供更加专业的人才队伍,做好就业指导,进行思想引领,加强政策的宣传,完善培训机制,以及各类资格证书的取得与认证等。另外,将医疗体系优质资源定期到一线养老机构进行限期服务,定期开展相关讲座及业务技能指导。

3.4 加强文化建设激发文化驱动力

要想构建体医养结合模式,加强文化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加强文化宣传,激发文化驱动力,增强人们爱老、敬老、养老的思想和意识,子女多给老人一些陪伴,多关心老人的健康,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应该整合城市社区资源,夯实社区“文化养老”服务基础。还可以在社区开展养老活动,比如健康讲座、文艺培训、公益服务等活动,在活动中宣传智能设备,促进医养结合的发展。

猜你喜欢
医养河南省养老
养老生活
医养结合护理模式对多病共存老年患者自护能力及生存质量的作用
基于互联网医疗的居家智慧医养结合服务场景
当“我”老了——“90后”养老护理员的“自述”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加快疏通医疗体制梗阻
养老更无忧了
刘贵芳和总理谈了谈“医养结合”
试论棋例裁决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