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融媒体时代地方电视媒体的改革与创新

2022-11-07 00:25李忠臣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18期
关键词:电视媒体传统媒体新媒体

摘要:融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传统媒体带来不小的冲击,动摇了电视媒体的主导地位。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电视媒体面临收视结构异化、受众收视习惯改变、电视受众分流、经济收入减少等问题。地市级电视台作为地方传统媒体,处境更为艰难,不仅在传播速度、传播范围方面难以和新媒体相较,在传播模式、互动性方面更是落入下风,被边缘化的风险与日俱增。要扭转这种局面,就要大力推行改革,从人才引进与培养、采编模式、传播模式、传播渠道等方面下功夫。文章深入分析移动电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媒体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大数据语境下电视媒体的优势及不足,以此作为创新电视媒体节目形式、内容、互动模式的依据,希冀为电视媒体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电视媒体;新媒体;传统媒体;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8-0164-03

一、地方电视媒体的优势

进入21世纪以来,新媒体等新型传播渠道的出现,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很多地方电视媒体都面临观众流失、节目无人问津的窘境。“从传媒产业结构来看,互联网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强化,电视业下滑明显,且需面对受众媒体使用习惯改变的挑战”[1],转型创新是地方电视媒体的唯一出路。

但是,在探究如何创新发展之前,也不能妄自菲薄,全盘否定,对传统电视媒体彻底丧失信心。要认识到地方电视媒体的优势,并且放大这种优势,借以巩固自身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大胆借鉴新媒体的采编方式、传播模式,把新媒体的优势转变为电视媒体的优势,让媒体融合助力传统地方电视媒体发展。

(一)地方电视媒体拥有稳定、权威的官方信息源

地方电视媒体拥有稳定、权威的官方信息源,无论是传统媒体时期还是新媒体时期,其都是主流媒体,所传播的内容在信息传播速度不断加快的新媒体时代可能存在滞后性,也有可能被淹没在网络信息洪流中,但依然是最权威、最具公信力的。电视媒体等传统媒体传递的信息更加真实可靠,是受众最值得信赖的媒体,新媒体难以拥有这样的公信力,也无法完成这样的信息传播任务。

(二)地方电视媒体具备足够强大的传播力与社会公信力

无论是传统媒体中的纸质媒体,还是广播电视等视觉媒体,它们所传递的都是“最真实的信息”,都能发挥正本清源的作用,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同时,作为新闻传播领域独一无二的媒体团队,地方电视媒体的公信力也是新媒体无法企及的。

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旗下海峡卫视为例,《海峡新干线》作为一档涉台新闻节目,其成立的宗旨是通过为受众提供丰富权威的两岸资讯和深度报道,融洽两岸关系,促进两岸之间的友好往来,增强民族认同感,维护两岸和平。该节目开播以来,以其权威、可靠、新锐、迅速、深刻的新闻内涵,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增强两岸人民交流往来和反对“台独”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两岸人民都十分重视的新闻平台。

再如赤峰广播电视台的民生栏目《直播赤峰》广泛、精准地参与大众生活,形成了很好的受众聚集效应,赢得了较好的口碑,具有很强的公信力。

(三)地方电视媒体拥有多年积累的群众基础以及专业的采编制播队伍

无论是在早期的发展阶段,还是在当下的新媒体环境中,地方电视媒体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各种冲击,在信息大潮中屹立不倒,不仅源于其是传播权威信息的代表,同时也在于其拥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具备“全年龄化”受众的底气。不同于新媒体“野蛮生长”的各类自媒体号、营销号,地方电视媒体从成立伊始,其制作团队从前期的采、播、写到后期的编、录,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各司其职,体现出极强的专业性。

二、地方电视媒体的不足之处

与新媒体相比,以地方电视媒体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如果地方电视媒体不积极借鉴融媒体的成功经验,不断改革创新,纵使不被淘汰,也将被边缘化,变得可有可无。

(一)传播理念落后,跟不上融媒体时代发展步伐

目前,电视媒体普遍存在对融媒体认识不足的问题,这势必影响媒体融合的步伐。“媒体融合并不是用新媒体替换传统媒体或是使传统媒体消亡,而是需要两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所以,电视新闻媒体工作人员应该树立新的理念,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媒体融合,加快电视新闻的改革。”[2]新媒体的传播模式灵活多样、新颖独到,借鉴新媒体传播模式,有助于打破传统媒体传播方式单一的困境,使电视媒体更具亲和力。另外,电视媒体在节目选题、策划、编辑上往往缺乏创新,很多电视节目都是照本宣科,毫无新意,带有较强的主观意志,降低了节目的吸引力。电视媒体要树立全新的传播理念,学习新媒体信息采编与播报方式,这有助于解决传统媒体的诸多问题,促进电视媒体行稳致远。

(二)个性化服务差

电视媒体面向社会各界传播信息 ,受众面广,所以电视节目往往需要面面俱到,这必然导致其无法满足受众的差异化需求,个性化服务缺失在所难免。而新媒體却以个性化服务见长,这也是新媒体深受大众喜爱的原因之一。其实,电视媒体完全可以为受众提供个性化服务,《中国舆论场》通过无缝链接就做到了这一点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电视媒体的传播模式单一、固化,缺乏灵活性,难以满足快餐文化盛行的背景下人们的诉求。对此,不少电视媒体也进行过相应的改进,只是收效甚微。而新媒体是在丛林法则中脱颖而出的,其唯有给受众提供最好的服务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来,所以它们不仅为受众提供丰富的信息,而且还赋予受众更大的选择权 ,因此广受青睐。电视新闻不应故步自封,而要打破偏见,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大胆借鉴新媒体的成功经验,以实现传播模式新突破。

(三)制作周期长,传播速度慢

首播权是所有媒介不懈的追求,只有在第一时间将最新的资讯播报出去,才能实现新闻价值最大化。但是传统电视新闻对于新闻事件要遵循特殊的采访报道流程,即“采访—制作—审查—播出”,每个环节都要做足功课,不仅费时费力,还会影响新闻的时效性。而新媒体则不然,新媒体的受众有时就是新闻的采编与发布者,因此出现在新闻现场的概率远远高于电视媒体从业者,这也是新媒体信息传播具备“新”与“快”特点的原因之一。新媒体信息传播便利快捷,不管是大新闻还是小新闻,都能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让人们在第一时间收到信息,并了解事件发展进程。相较于新媒体,电视媒体的差距显而易见。另外,电视台的定时播出模式与新媒体的即时播出模式也让二者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四)传播模式单一,互动性差

电视机不是手机,可以随持有人说走就走。电视机大而笨重,只能安放在固定场所(如家庭)。由于白天要工作,人们基本在晚间收看电视新闻,而新闻事件不会都凑到晚上发生,这在客观上导致电视新闻存在滞后性。另外,电视新闻节目的播放时间是固定的,受众只能等到节目播出时才能收看。收看场所、播出时间固定,还有互动性差、传播渠道单一等弊端影响了电视媒体的发展,造成电视受众大量流失,不少受众更习惯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这让传统电视媒体的处境愈发尴尬。新媒体信息传播模式新颖,传播渠道多元,表现形式多样,时效性强且内容丰富,收看方便,很容易赢得受众的青睐。且新媒体互动性强,拉近了受众与新媒体的距离,信息传播中受众的角色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由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让受众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增强了媒体的亲和力。新媒体利用互联网,规避了电视媒体“阵地战”的弊端,缩短了受众与传播媒介之间的距离,使信息发布与接收的时间差无限缩小。新媒体凭借这些优势逐渐改变媒体生态格局,影响了电视媒体的收视率。

三、地方电视媒体的创新发展方向

(一)破除陈旧观念,践行融媒体路径

1.更新思想观念,树立“全媒体”观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如果电视媒体仍坚守传统思想,对新的传播模式、传播渠道以及新的采编方式视而不见,甚至刻意回避,必然不利于推进电视媒体的“融媒体”进程。电视媒体应摒弃过时的思维范式,树立开放的大传媒观,善于学习其他媒体的成功经验,勇于创新,不断开发新的传播模式与渠道;增强与受众的互动,尊重受众,开拓信息资源;重新审视旧有的新闻观,把过去关注不多但具有新闻性的新闻纳入采编视野。作为传统传播媒介,地方电视媒体向来是“内容为王”的代表,这一特色与新媒体的“新”“快”“微”巧妙融合,能使电视媒体更具活力。一方面,电视媒体要充分利用微直播、微视频、微电影和新闻快播等新媒体手段,实现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内容整合,有效加快信息传播速度,强化信息传播效果;另一方面,电视媒体也要和“两微一端”,即微博、微信公众号及移动客户端深度融合,实现小屏联动电视大屏,使受众深度参与信息传播过程,激活受众与媒体的交流互动活力。

2.提升对舆论的引导能力

面对海量的、五花八门甚至真假难辨的信息,电视媒体要坚守自己的底线,做好信息甄别工作,揭露并批判虚假、反动等不良信息,剔除花边新闻、伪科学等信息,提高电视媒体的权威性与公信力。众所周知,舆论引导是新媒体的短板,电视媒体只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才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电视媒体要坚守新闻传播底线,坚持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作出真实可信、有深度的信息,发挥电视媒体的新闻主力军作用。

3.加强对新闻事件的深度挖掘

任何新闻事件都有值得深挖的背景,如果不进行深度挖掘,新闻报道往往会流于形式,难以实现新闻价值最大化。当然,要制作高质量的新闻节目,还要在选题策划、编辑加工等方面下功夫,做到精益求精,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新闻节目的品质。相较于新媒体,电视媒体在这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其对于提升电视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意义重大。同时,要勇于创新,不断提升新闻敏感度,见别人所未见,利用新闻报道根治社会顽疾,歌颂真善美,抨击假丑恶,用新闻节目促进国家治理,推动社会进步。

(二)创新节目制作手段,打造全媒体采编传播队伍

1.建立高标准的采编团队

高标准的采编团队是电视媒体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所以电视媒体采编团队要满足如下几点要求。第一,知识体系完备,综合素质过硬。融媒体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如果知识体系不完备,将难以从容应对不断出现的新知识,因此采编人员必须拥有开阔的知识视野和素养。这就像歌手只有一副好嗓子,却没有深厚的文化素养一样,难以充分体现歌曲的内涵,不能打动观众。第二,具备敏锐的信息捕捉能力。新闻的内核就是“新”,没有抓住首播权就只能拾人牙慧,因此是否具备敏锐的信息捕捉力就成为衡量新闻采编团队素养的关键。第三,熟练运用媒体技能。在融媒体时代,电视媒体要赢得竞争主动权,只掌握电视媒体传播技术是不够的,还要学习其他媒体的传播技术。第四,扎实的新闻制作功底。电视新闻有电視新闻的本质特征,其全面深刻的内容及舆论导向功能是新媒体无法比拟的,只有拥有扎实的新闻采编能力,才能使电视媒体发挥出自身的优势。

2.加强与观众的互动

首先,要摒弃以往古板、生硬的一问一答的互动模式,改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现场交流。其次,可以借鉴其他媒体的做法,除了通过电视传播信息以外,还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采取投票、问卷调查等方式,设置热点话题,实现与受众的趣味互动。最后,采编人员也要深入受众群体,成为受众的一部分,积极参与讨论,正确引导舆论。

3.开拓信息资源,创新传播模式

对于电视媒体来说,充分可靠的新闻信息资源是不可或缺的,没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目前电视媒体的信息主要来自各政府部门、上下级电视媒体以及其他官方媒体,还有部分来自民间。这显然远远不够,还应积极通过互联网、自媒体收集信息。采编人员要注重创新新闻制作与传播方式,推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新闻节目,并从之前单一的电视新闻传播方式,转向电视台、网站、手机客户端等多平台传播,以声音、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呈现新闻信息,不断优化受众的信息接收体验[3],增强新闻时效性与厚重感。依托广电媒体的传统渠道,充分撬动社会资源,联动线上节目制作,积极与线下配合,在线下开展特色鲜明、辨识度高、参与度高的各类活动,如电视栏目《直播生活》依靠发布的“紧急呼叫B型血”这条信息,成功地把线上传播与线下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触角伸长、分布密集的优势,在线上吸引公众参与热评、投票及有奖竞猜等。总之,要提高对互联网信息的敏感度,从融媒体的视角看待新闻采编工作,以不断提高对新闻的掌控度,成为新闻传播的主导力量。

四、结语

电视媒体作为传播界的主力军,尽管面临着同质媒体及新媒体的挑战,有逐渐被边缘化的风险,但是只要电视媒体工作者敢于直面竞争,树立全新的传播理念,勇于革除自身弊端,组建高标准的优秀新闻采编团队,开创新的传播模式,拓展新闻资源,汲取其他媒体的成功经验,引进先进的采编设备,提高新闻节目的编辑、制作效率,不断推出精品新闻节目,电视媒体就一定能排除万难,再造辉煌。

参考文献:

[1] 李莉.探析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报道的创新途径[J].新闻研究导刊,2017(22):235,279.

[2] 刘建锋.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新闻改革途径探析[J].新媒体研究,2017(7):151-152.

[3] 张慧.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的融合转型:以上虞广播电视总台的融媒实践为例[J].当代电视,2019(6):100-102.

作者简介 李忠臣,本科,主任编辑,电视台总编室主任,研究方向:新闻学。

猜你喜欢
电视媒体传统媒体新媒体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探讨
老龄化社会电视媒体惠老服务的反思与对策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传统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