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2022-11-10 22:32齐齐哈尔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圣祯
奋斗 2022年13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思政学院

齐齐哈尔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王圣祯

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近年来,齐齐哈尔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不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在学科建设、队伍建设、思政课建设、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诸方面践行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时代使命,求真务实、发奋作为,扎实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高质量发展。

一、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高地

齐齐哈尔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把准学科定位方向,推进学术研究特色建设,以建强导师队伍为牵引,积极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

推进学科优势特色建设。学院明确“十四五”期间学科发展定位,即着力建设形成学术水平领先、国内有影响力、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省级优势特色学科。因此,学院确定做强做优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及其中国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农”理论及其中国实践、黑龙江红色文化与增强文化自信研究等学术研究方向。学院进一步凝练和聚焦“黑龙江绿色发展与冰雪经济文化研究”这一优势特色方向,加强跨院系的资源整合和共享,促进人文社科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引进高端人才,加强团队建设,推进智库建设,全面提高师资水平,提高学术产出和质量,积极申报省级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建设项目。

强化导师团队建设。制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头人及负责人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学科带头人考核、聘用机制,加强对学科建设成果实施年度绩效考核。修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逐步完善导师遴选、培训、考核和淘汰机制,将政治素质、师德师风、育人能力、培养条件等都作为选聘的条件,建立导师资格年审和动态调整制度。实施学科领军人才支持计划,柔性引进高水平共享人才1 人,返聘省级名师1 人。学科逐渐形成了“学科领军人才(名师)+教授+骨干教师+青年创新人才”的导师队伍格局。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一是组织教师深入基层、走进群众,开展生动的理论宣传教育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学院教师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累计200 余场次,听众超20000余人次。二是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与中小学校的思政课教师,长期开展跨学段的“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政课教学”研讨交流和集体备课活动、“大手拉小手,一起跟党走”主题实践活动、“中小学生大学一日游”研学活动等,共策学段衔接、共划育人合力,有力推进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三是与校团委合作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自2010年以来,先后指导2000余名学生进行国情社情观察、乡村振兴帮扶、文化艺术服务、美丽中国实践等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获得社会赞誉。四是承办学术会议,增强科研服务社会能力。学院成功承办了中国民协“我们的节日”、东北地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年会等学术会议,多项科研成果被省政府、市政府部门采纳,被收入省部委决策咨询专刊专报,指导多届黑龙江省大学生雪雕文化竞赛、北大荒集团绿色文化建设、黑龙江省民间文艺之乡建设等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学院把着力打造一支信仰坚定、理论功底扎实、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推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

落实思政课教师“六要”标准。学校设置思政课专职教师岗位津贴,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标准(试行)》,实行思政课教师职称评聘“单设标准、单设指标、单独评聘”政策。制定《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职工岗位工作职责》,以党建工作引领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学中心地位,注重科研支撑作用,依托团队建设平台,全力提升师资队伍建设质量,按照“六要”标准过好政治关、品行关、业务关。2018 年以来,学院教师党支部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思政课团队获评“齐齐哈尔大学黄大年式育人团队”,3 人获评全省教育系统师德先进个人,学院获省级教学竞赛奖、教学成果奖20余项。

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领计划。党的十八大以来,学院引进博士4 人,培育全国优秀教师1 人,省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1 人,省优秀教师2 人,省高校思政课教学名师1 人,省青年教学能手1人,入选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库4 人。学院高层次人才大幅增加,师资队伍规模稳步扩大,总体结构不断优化,师资队伍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加强对青年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培养。2019年9月,学院成立了青年教师读书会,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为主要活动内容,旨在引导青年教师养成良好的读原著习惯,培养青年教师的学习意识、团队意识和进取精神,提高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形成学院独特的书香文化氛围。

三、创新创优思政课教育教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这个主业,不断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努力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效。

“4554”教学模式突出“八个相统一”要求。学院创建了“4554”教学模式,积极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思政金课。“四式课堂”专题教学即基础课研讨式专题教学、纲要课互动式专题教学、原理课问题链式专题教学、概论课案例式专题教学,“四式课堂”专题教学结合四门思政课程不同的特点及教学目标,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学习思政课积极性。“五个一”实践教学即原理课读一篇经典、概论课制作一个微电影、基础课讲一节思政课、纲要课参观一个教育基地、形势与政策课帮扶一个弱势群体。“五个一”实践教学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有效补充作用。“五好法”网络教学即签到执行好、师生交流好、学生参与好、形式创新好、旗帜举得好。“五好法”网络教学强化问题意识,有效破解了线上教学学生“在线不在岗、在岗不在学、师生距离大、启而不发”等实际难题,让思政课线上教学学生动起来、形式靓起来、师生聊起来、旗帜举起来。“四式经典诵读”即“原著+诗词+金句”的结合模式、“诵读+朗读+通读”的表达形式、“课前+课中+课后”的呈现方式、“专人+专业+专题”的特色范式。今年以来,已在1300 多个课堂进行了300 多个主题20000 多次的诵读活动,参与的师生达到80000多人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突出真、深、实。一是做好教学设计。落实“四个纳入”,即纳入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学分管理和统一考试,抓住“四个环节”,即前提是“进”、重点是“学”、根本是“信”、目的是“用”。二是组织好教学队伍。发挥领导表率、支部带头、教师主导、部门协调等作用,组成学院班子成员、支部委员、教授、骨干教师为主的专题教学教研部。三是精心组织教学。教研部依据教学大纲定期组织集体备课,准确把握大纲基本精神,研究确定教学进度和内容,集中研讨教学共性问题,规范教案和教学设计,促进各门思政课程有效衔接,及时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教学,把专题课程讲活、讲好、讲透、讲实。

在积极创建思政课高端课程中,学院获评省精品课2门、省一流课1门,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思政课教学团队获评“黑龙江省级优秀教学团队”,齐齐哈尔大学被省委教育工委和省教育厅确定为首批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试点高校。

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培养

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立足本单位实际情况,整体规划培养目标,夯实本科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探索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实施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着力打造思想政治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

推进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改革。推进《齐齐哈尔大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实施方案》《齐齐哈尔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进四信”专题教学》两个工作方案,修订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综合考评办法(试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奖助体系改革方案(修订)》等,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与保障制度日臻完善。

实施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一是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成立思政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心,建立教育督导制度,完善导师遴选制度,加强导师履行职责、师德师风、科研经费等情况考核与审核,落实以科学研究、提高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导的教师责任制,发挥教师对学生思想品德、科学伦理的示范和教育作用,鼓励教师潜心教学和研究、认真教书育人。二是实施学位论文质量提升工程。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管理体制,加强学生学位论文管理和学位授予工作制度化,加强学位论文的查重、盲审、答辩等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控,强化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文中期检查、学位论文预答辩和论文送审工作的要求,强化答辩委员会及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职责。三是实施学生专业理论提升工程。加强对学生课程学习、学术活动、课组活动的管理及督查,制定《学生专业阅读手册》,把教育部“周末理论大讲堂”的学习纳入学生文献阅读的考核,每年举办一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术论坛,邀请马克思主义理论知名专家学者来学院讲学或举办学术报告会。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思政学院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思政课“需求侧”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